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在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摄食-吞咽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吞咽训练,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60d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前一时点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随访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值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吞咽障碍复常率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针刺疗法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及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分别为对照组、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对照组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综合组则采用以上所有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分别在治疗1、2、3个疗程后对4组患者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1、2、3个疗程后,每组的VFSS评分都呈递增趋势,其中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的VFSS评分,针刺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组与针刺组、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疗程后,各组的VFSS评分改善值均有提高,综合组的VFSS评分改善值最高,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康复训练、针刺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均有效,但3种治疗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刘有山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82-1785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才藤分级、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 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析,观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才藤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才藤分级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才藤分级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2组患者治疗后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VF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舌骨前移距离和舌骨上移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吞咽时甲状软骨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时舌骨动度及甲状软骨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ME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提高颏舌骨肌和下颌舌骨肌肌力,有效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冰刺激综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0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电刺激及冰刺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分组治疗后观察组优27例(54%),良20例(40%),中2例(4%),差1例(2%),优良率94%;对照组优9例(18%),良23例(46%),中例14例(28%),差4例(8%),优良率64%。2组比较显著性差异(χ2=20.01,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冰刺激综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满意,可以提高患者摄食能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康复的信心,为肢体康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综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7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7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70例患者经早期低频电刺激联合综合吞咽康复训练后总有效率为82.86%。结论:早期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D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经标准吞咽评估(SSA)确诊,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治疗对吞咽障碍的疗效以及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88例,作为吞咽治疗组;同期收治的有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196例,作为联合治疗组;入院后拒绝吞咽康复治疗有吞咽障碍的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吞咽评分、肺炎发生率,进一步随访出院后3个月内新发肺炎发生率。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联合治疗组吞咽障碍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吞咽治疗组(P=0.041)及对照组(P=0.001),吞咽治疗组吞咽障碍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联合治疗组3周内罹患肺炎的患者低于吞咽治疗组(P=0.049)及对照组(P=0.001),联合治疗组及吞咽治疗组出院后3个月新发肺炎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9、0.006)。结论电刺激法联合吞咽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同时也可以减少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以洼田饮水试验测试吞咽障碍程度并分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3.3%,两组均能改善吞咽功能,对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明显临床疗效,作用优于单独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脑血管病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变化、肺部感染发生率、胃管拔除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线WST评分和住院天数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WST评分小于对照组[(1.39±0.85)分vs(2.71±1.16)分,F=17.236,P<0.001],WST评分降低值大于对照组[(2.60±0.89)分vs(1.29±0.46)分,F=19.910,P<0.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55%(15/73)vs 64.52%(20/31),χ2=18.840,P<0.001],胃管拔除变化率高于对照组[52.05%(38/73)vs 25.81%(8/31),χ2=6.078,P=0.014]。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2例纳入本研究,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应用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1例)仅进行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进行吞咽障碍分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吞咽障碍分级1~5级依次为0、0、29.3%、36.6%、34.1%,治疗后依次为34.1%、34.1%、17.1%、9.8%、4.9%;对照组治疗前吞咽障碍分级1~5级依次为0、0、31.7%、34.1%、34.1%,治疗后依次为17.1%、22.0%、26.8%、19.5%、14.6%。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308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1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痊愈33例(21.43%),有效91例(59.09%),总有效率(80.52%);对照组痊愈16例(10.39%),有效45例(29.22%),总有效率(39.6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8-11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2 月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2 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每组各46 例。单纯组患者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患者在单纯组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干预周期均为6 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及血氧饱和度,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6 周后,两组藤氏评分、饮水试验评分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单纯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56-16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联合吞咽训练对老年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吞咽困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190例。采取单纯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联合吞咽训练。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训练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4%,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功能训练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为(11.9±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4±2.7)分,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论是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还是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69-72
目的探讨Vitalstim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卒中相关药物治疗及康复医师指导下吞咽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Vitalstim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分降低数值分别为(2.22±1.09)分和(1.30±0.8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研究组和对照组吞咽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66%、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81%、40.00%,有显著性差异(χ~2=4.074,P=0.044)。结论 Vitalstim神经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吞咽功能,并降低患者因吞咽障碍导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鼻饲与经口相结合进食方式、单纯经口进食方式以及单纯鼻饲进食方式三者对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172例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医院,分为单纯经口进食组(A组)60例、单纯鼻饲进食组(B组)52例以及鼻饲与经口相结合进食组( C组)60例,对患者进行连续观察,2周后记录三组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A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5.0%,B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7.3%,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8.3%,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分割法进一步检验,B组与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合并,与A组进一步进行χ2检验,显示A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在患者意识清醒配合下,可以选择鼻饲结合经口进食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36-39+43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功能和进食途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留置鼻饲管的吞咽障碍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摄食训练,观察组rTMS 后行摄食训练。治疗前后,两组行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MMASA)和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并比较治疗后拔管人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MASA 评分、FO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ASA 评分、FOIS评分分别为(85.03±9.01)分、(5.64±1.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27±18.66)分、(4.62±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例数(27 例)多于对照组(19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患者吞咽摄食功能水平,帮助患者尽快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经口进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6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3例,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82例,单独采用吞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sEMG最大波幅、SSA评分、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sEMG最大波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G负相关于SSA、SWAL-QOL,正相关于VFSS(P〈0.05),SSA负相关于VFSS,正相关于SWAL-QOL(P〈0.05),VFSS负相关于SWAL-QOL(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加用吞咽和进食训练。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痊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和进食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