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小燕 《北京医学》2015,37(10):944-94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按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分成无病变、轻度病变、中度病变、重度病变四组,找出具有组间差异的因素,分析它们与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有下肢血管病变者246例(75.0%),其中轻度92例(28.0%),中度111例(33.8%),重度43例(13.1%).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BMI呈负相关(P<0.01).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餐后2h血糖(优势比为1.28,P<0.01)、年龄(优势比为1.1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可调控危险因素是餐后2h血糖,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或延缓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趾臂指数(T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6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ABI、TBI测定,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病史,根据ABI、TBI、超声检查和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I、TBI值越低,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病变程度越重;超声对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远远高于ABI,P〈0.01;T2DM中,ABI和TBI在年龄、病程、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I,TBI及血管超声检查均能较好地反映DM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临床价值;T2DM患者的ABI、TBI受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文  聂文丽  丁少娟 《河北医学》2004,10(10):870-871
目的:探讨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造影特点。方法:对25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DM组)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55例冠心病患者(非DM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血糖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冠心病的家族史)及心机梗死无显著差异,DM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DM组。结论: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痛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Ps)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Ps、CRP与踝臂指数(ankle artery-brachial pressureratio,ABI)的相关性及其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67例T2DM患者,按ABI测定结果分为下肢血管正常组(NPAD组)和病变组(PAD组),7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测定Ps、CRP。结果①与NPAD组、对照组相比,PAD组Ps、CRP、HbA1c显著升高(P<0.05)。②PAD组、NPAD组Ps与ABI呈明显负相关(r=-0.554,P<0.01;r=-0.359,P<0.05)。PAD组、NPAD组CRP与ABI呈负相关(r=-0.435,P<0.01;r=-0.342,P<0.05)。PAD组Ps、CRP与病程、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血浆CRP、Ps之间呈正相关(r=0.977,P<0.01)。CRP、Ps与血脂、年龄、空腹C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高Ps、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PAD的重要危险因素,与PA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浆Ps、CRP将有助于预测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其预后的严重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88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心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差异;以此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256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下肢血管病变者88例,占比34.38%;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这5个因素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曹永红  戴武  王长江  刘克梅  韩晓芳  叶军  刘玲  翟斐  章容 《安徽医学》2011,32(11):1855-1857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238例,全部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无血管病变组及下肢血管病变组两组间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2型糖尿病(DM)并发大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2型DM患者126例按是否发生大血管病变分为A组(n=65,发生血管病变者)和B组(n=61,未发生血管病变者),同期入选体检正常者60例为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186例入选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进行MIF、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A、B 2组的各项监测结果(除HDL-C)均高于C组;A组的MIF、IMT、HbA_(1c)、LDL-C、TG水平均高于B组,HDL-C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颈动脉轻度狭窄22例(33.85%),中度32例(49.23%),重度11例(16.92%);患者MIF水平与IMT(r=0.977)、FPG(r=0.551)、HbA_(1c)(r=0.909)、LDLC(r=0.779)、TG(r=0.615)呈正相关性(均P<0.01),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516,P<0.01)。结论2型DM患者血浆MIF水平明显升高;发生血管病变的2型DM患者MIF水平与血管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且与血糖、血脂相关;2型DM患者进行MIF水平监测对防控大血管病变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苗  卢学勉  杨虹  叶成夫  杨士桂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80-1282,128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24名健康对照者Hp感染率。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血管检查结果,分为无血管病变组71例、轻中度血管病变组32例、重度血管病变组28例,比较三组间的Hp感染率。并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为因变量,Hp感染及已知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为49.6%,高于健康对照组(20.8%,〈0.05)。重度血管病变组Hp感染率89.3%(25/28),轻中度血管病变组Hp感染率56.3%(18/32),无血管病变组Hp感染率30.0%(22/71),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p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升高,Hp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红  程晨  王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4):402-404,40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8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72例(B组),健康对照者组48例(C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I)下肢动脉检查,观察血管内径、流速、流量,并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比较血浆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A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C组(P<0.01),B组血浆脂联素低于A组(P<0.01);B组流速、血管内径、血流量较A组减少(P<0.01),A组较C组减少(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FBG、BMI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后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I)检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000例糖尿病患者及3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CDFI下肢动脉检查,观察血管内径、流速、流量、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并给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生化检查.结果 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病变[760例(76%)]较对照组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占检出者的49.3%,双支以上血管病变发生率占检出者的43.6%,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占检出者的80.3%,斑块检出率占检出者的81.0%,糖尿病组下肢动脉血管流速、血管内径、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下肢动脉病变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C)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有明显损伤、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下肢动脉病变准确、可信,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同时评价踝肱比指数(ABI)的意义。方法:对97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6%(54/97)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示有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微量蛋白呈正相关。其中,ABI<0.9的47例中40例下肢血管彩超示有下肢血管病变。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ABI配合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良好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可延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17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92例、并发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冠心病)组525例,比较两组的Hct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糖尿病+冠心病)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61例、双支病变亚组111例和三支病变亚组153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低分组262例和高分组263例,比较各组间的Hct水平.分析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Hct水平与Gensini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冠心病)组LDL、hs-CRP和Hct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均P<0.05).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三支病变亚组Hct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高分组Hct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Hct水平与Gensini积分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Hct水平升高,监测Hct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CAS)及下肢动脉硬化(LLAS)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两者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均接受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彩超检查,Logistic分析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采用ROC曲线确定界值和预测指标。结果 Logistic分析提示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41和2.409。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77.4%、80.8%、82.7%,三种方法的界值点均为2级,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8.2%、61.8%、64.7%,特异度分别为49%、88.2%、86.7%。结论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颈动脉硬化≥2级、下肢动脉硬化≥2级、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2级对冠心病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大型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10家医院1991~2000年住院的3469名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入选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31.5%,糖尿病肾脏并发症39.7%,糖尿病神经病变51.1%,高血压4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1%,脑血管疾病17.3%,下肢血管疾病9.3%。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收缩压水平>125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12m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5年)、入院时年龄(>45岁)、收缩压水平>125mmHg、甘油三酯水平(>1.70mmol/L)是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述四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的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并比较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检查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阐明2种检查方法联合对糖尿病并发CH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诊断为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分别接受MPI与DS-CTCA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诊断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等冠状动脉主干分支狭窄程度的差异。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的灵敏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的差异,比较2种检查方法联合平行诊断与系列诊断的灵敏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的差异。结果:MPI检查与DS-CTCA检查对LM和LAD的狭窄程度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LCX和RCA的狭窄程度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I检查比较,DS-CTCA检查对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冠状动脉分支血管狭窄诊断的灵敏度较低,为71.0%vs 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特异度较高,为85.7%vs 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但2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为76.4%vs 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与平行诊断比较,系列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分别为93.5%vs 33.8%和94.7%vs 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0);灵敏度为95.4%vs 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DS-CTCA检查与MPI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上无差异,但是2种检查方法的系列诊断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诊断糖尿病并发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和分析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下肢血管检查和周围神经检查;对足溃疡进行分类、分级,进行下肢病变特点的分析及足溃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糖尿病足患者共258例,缺血性溃疡179例(69.38%),其中单纯性缺血性足部溃疡患者92例(35.66%),合并神经性溃疡的混合性溃疡患者87例(33.72%);单纯神经性溃疡79例(30.62%)。足部缺血性溃疡患者足病中位病程〔6(1,95)个月〕明显长于神经性溃疡患者〔3(1,63)个月〕(P〈0.01),混合性溃疡患者足病中位病程〔13(1,106)个月〕长于单纯神经性溃疡患者及缺血性溃疡患者(P均〈0.01)。缺血性足病组及混合性足病组溃疡深度明显较深。缺血性足病患者截肢(趾)率明显高于神经性溃疡足病患者(31.84%vs13.9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足部溃疡程度W agner分级的较显著因素为左足踝肱指数(AB I)、右足AB I及经济收入。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缺血性溃疡及混合性溃疡多见,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缺血性溃疡溃疡深,愈合慢,截肢(趾)率高,预后差。足部神经病变与缺血病变相互影响加重足病病情。AB I检查是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85名糖尿病病人(正常白蛋白尿组5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肾功能异常组40例)及55名正常人的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收集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增加1.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的骨密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组的骨密度则显著降低,OP患病率增加1.7.5.3倍(P〈0.05)。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BMI)、血钙(Ca)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进展是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OP的重要原因。骨质丢失量与糖尿病肾病程度及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冠心病患者178例,依据其冠脉病变程度分为三组,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FBI,并设置冠脉造影结果正常或是主要冠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14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脉病变血管支数越多FIB水平愈高,血浆FIB水平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明显相关性(P<0.01);冠心病组和对照组FBI、TG、LDL-C、TC、HDL-C、ApoAI、ApoB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浆FBI水平与冠脉病变相关;且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与冠心病明显相关,FBI可作为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活性水平,分析血清ALDH2和NLRP3与冠心病(CHD)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70例,其中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病人133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者37例(对照组)。133例CHD病人按照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狭窄组(< 50%,is-CHD组)19例、中度狭窄组(50%~75%,ms-CHD组)41例和严重狭窄组(≥75%,ss-CHD组)7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ALDH2及NLRP3活性水平,分析在有无CHD及冠脉不同病变程度下ALDH2和NLRP3活性差异,探讨ALDH2及NLRP3活性水平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LDH2和NLRP3的血清学影响因素。结果CHD组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s-CHD组(P < 0.05),高密度脂蛋白在ss-CHD组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ms-CHD和ss-CHD组淋巴/单核细胞低于is-CHD组(P < 0.05)。is-CHD组、ms-CHD组和ss-CHD组血清ALDH2水平均较对照组减低(P < 0.05~P < 0.01),并且随着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低(P < 0.01);而血清NLRP3水平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其含量逐渐升高(P < 0.01),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 0.05)。随着CHD病变支数的增加ALDH2逐渐下降(P < 0.01),而NLRP3水平逐渐增加(P < 0.05),以NLRP3变化为显著。血清ALDH2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47,P < 0.01),而NLRP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77,P < 0.01)。血清ALDH2与LDL呈负相关关系(r=-0.220,P < 0.05);而血清NLRP3与ALDH2呈负相关关系(r=-0.201,P < 0.05)。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ALDH2水平逐渐降低,血清NLRP3水平逐渐升高,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131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CAVI检测、病史采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查,分析CAVI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AV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V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4,P=0.003);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AVI是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V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CAVI检查有助于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且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临床上尤其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