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17例上消化道异物经X线检查,确定异物位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降部以上者,根据异物所在部位、异物种类,采取不同的方式行急症内镜下异物取出术。103例在胃镜下用圈套器、活检钳、鼠咬钳或网篮等特殊器械取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镜在上消化道钳取异物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87例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行胃镜异物取出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1例取出成功,成功率94.6%;6例取出失败。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内镜取异物,方法简便,易行,患者可免遭外科手术,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种类、数量及部位,探讨胃镜取出异物前期准备工作、取出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胃镜下利用活检钳、鼠咬钳、鳄嘴钳、磁棒及圈套器等器械取出异物。结果异物种类复杂,总计88例异物,急诊胃镜取出85例,效果良好。结论胃镜是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首要和最好选择,但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并选择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7例患儿利用胃镜行上消化道内异物取出术的护理及医护配合过程进行总结,为再发病例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在上消化道寻找异物,利用网蓝或异物钳等相应器械套取或钳取异物,随胃镜取出。结果 17例患儿均成功取出所吞入异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患儿利用胃镜行上消化道内异物取出术时,要有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以及熟练的医护配合,以保证异物顺利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取食管入口嵌顿性异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2009年9月—2012年6月食管入口有嵌顿性异物患者36例,内镜直视下,根据异物大小、形态及与食管壁的关系、异物嵌顿情况及刺入食管壁的深浅等,使用三爪钳及圈套器等器械调整异物姿态,使异物长轴与食管纵轴平行,于口咽舒张初期将异物带出体外,不能带出者送入胃腔,等其自行排出或手术取出。结果本组36例食管入口有嵌顿性异物患者,27例较小异物被成功带出体外,9例较大动物骨被送入胃腔或调整姿态后自行滑入胃腔。其中,1例鱼刺穿透性损伤者转胸外科观察,3例食管划伤处有少量渗血者经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因呕吐反射剧烈及反复进镜致口咽粘膜损伤,少量吐血。结论经内镜治疗食管入口嵌顿性异物疗效确切,经济实惠,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并总结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就诊于我院的患上消化道异物且采用胃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年龄45岁以上12例,18~45岁25例,18岁以下23例。患者中胃内有异物者29例,其中假牙3例,金属异物24例,鱼刺9例,骨类12例,其他异物3例,除此之外还有31例患者是食管内异物。6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经胃镜检查并治疗后,成功率高达98.33%,即共取出59例,另外1例未取物是剃须刀片,较为锋利,如若强行取出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后经外科手术治疗成功取出。结论上消化道异物通过胃镜进行处理,经临床试验得知,安全有效,可以被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春燕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103-2104
目的探讨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采用急诊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于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异物取出成功率达94.73%(36/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措施,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讨论18例上消化道难取异物经内镜成功取出的经验.方法借助Olympus胃镜及相关配件,在充分估计异物位置、形状、异物进入消化道后可能出现的运动曲线、消化道及邻近器官受损伤情况、病人全身状况等等情况的前提下,对18例上消化道难取异物进行成功钳取.结果18例中经内镜成功取出者17例,成功率94.44%(17/18),所需诊疗时间5~86min,钳取出现的副损伤16例(16/18,88.89%),主要表现为粘膜损伤和少量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内窥镜是消化道异物诊疗的重要和主要工具,内镜诊疗是消化道异物诊疗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消化道异物均能够通过内镜治愈,在难取异物取出后应继续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程毅东 《现代保健》2011,(13):168-169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5例上消化道异物胃镜下取出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5例上消化道异物电子胃镜下取出成功率98%,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急诊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好,费用低,患者可免受外科手术痛苦,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在老年上消化道异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老年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经常规胃镜取出异物,而观察组则利用无痛胃镜将异物取出,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SAS及SDS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心率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以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胃镜用于老年上消化道异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作用;方法:将200例接受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检查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有效消除了患者检查前的紧张、恐惧心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干预前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上消化道异物的取出,且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等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为主。以呕血或黑便等主要临床表现;老年人合并病、并发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物在内镜下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9年上消化道异物87例的处理情况。结果87例患者中,85例通过上述方法取得满意效果。2例失败后转耳鼻喉科治疗。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成功率97.7%。结论经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治疗方法和效果,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诊治的103例儿童消化道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异物类型、临床表现、并发症、异物停留部位及干预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消化道异物患儿男(75.73%)多于女(24.27%),农村(59.22%)多于城镇(20.78%),幼儿期最高发(69.90%),事发时普遍不在家长的监护下(65.05%)。异物类型硬币最为常见(50.49%),异物停留部位食管最多(43.69%),其次为胃底(36.89%)。经电子胃镜取出83例,住院观察自行排出19例,1例经外科手术取出。88例出现不同程度食管或胃黏膜损害,3例合并食管穿孔及食管气管瘘,经抑酸护膜等治疗后复查胃镜及气管镜均痊愈,1例合并肠梗阻经普外科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儿童消化道异物多种多样,多会造成胃黏膜损伤,预防首要提高家长监护,电子胃镜治疗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胃镜在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胃镜检查。记录胃镜诊断病因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因分布差异,并对比急诊胃镜治疗与非急诊胃镜治疗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胃镜分析病因显示消化性溃疡5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9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4例,消化道肿瘤9例,其他6例,确诊率为100.00%。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病因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00例患者经胃镜下治疗,均治疗成功。急诊胃镜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非急诊胃镜患者(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有一定差异,可通过胃镜明确病因并进行急诊胃镜下治疗,快速止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例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男性大于女性,以学龄儿童为主,幽门旋杆菌感染53例,34例短期药物(感冒药物)服用史,暴饮暴食、进餐不规律、辛辣刺激者44例,过敏性紫癜21例,误服异物14例,误服强酸2例,腐蚀剂4例,食管静脉曲张1例,一级亲属胃炎或胃溃疡24例,贲门撕裂3例。结论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男性大于女性,学龄儿童多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意外、饮食、药物、遗传因素及精神等多因素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分析其胃镜检查结果及合并疾病。明确诊断后均给予补充血容量、凝血酶口服、垂体后叶素滴注等相应治疗;消化性溃疡或者急性胃炎出血者,给予甲氰咪胍或者雷尼替丁;行胃镜下止血。结果本组58例,其中41例经积极治疗后,没有再出现呕血和合并症,大便隐血试验阴性,占70.69%;8例患者死亡;转外科手术治疗9例。在止血方法中,凝血酶口服止血39例,采用胃镜止血11例。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高,凝血酶口服止血简便易行,胃镜下直接喷洒止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管负压引流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配合使用胃管负压引流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治愈41例,1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拔除胃管后行胃镜检查时再次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2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1例肝癌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配合使用胃管负压引流治疗、实施精心护理具有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效果,减少胃肠反应,利于胃腔给药,随时观察出血量,明确病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8例成人食管异物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48例延迟性成人食管异物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1例因异物卡在主动脉弓处时间过长,重度感染、大出血死亡。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安全防范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8例成人食管异物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48例延迟性成人食管异物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1例因异物卡在主动脉弓处时间过长,重度感染、大出血死亡。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安全防范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