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茂凯 《现代养生》2014,(10):88-88
目的:分析抗生素不良反应现象,以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科学、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月到2014年2月这段期间应用抗生素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最高的是过敏反应,较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抗生素而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头孢菌素。结论:在对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时候,临床工作人员需全面掌握各种药物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利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1):89-90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抗生素应用不良反应150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临床患者中,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率居前四位的药物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症状多为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肾损害、心率变化、内分泌紊乱和神经系统损坏。结论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较多,临床使用时应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为重,注意用量及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输液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的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输液科2006~2007年发生的115例ADR从一般情况、用药至发生ADR的时间、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I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没有年龄性别选择性,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物为主(92例,占80.O%),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97例,占84.3%)。结论:护士在ADR监测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长期随访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后,口服青霉素过敏史阳性者使用抗生素盘尼西林皮肤测试需要提前做的是罕见的。方法比较口服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青霉素皮试阳性者,使用头孢菌素或非β-内酰胺(P=0.12)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不同的。结论青霉素皮肤试验是唯一能够预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会发生青霉素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如果去除青霉素皮试阳性者误服或误用青霉素的情况,非β-内酰胺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比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多,无论青霉素皮试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结果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陈振金 《药物与人》2014,(9):245-245
目的:了解头孢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改善头孢菌抗生素的应用方式。方法:择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门诊静脉注射头孢菌抗生素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80例头孢菌抗生素不良反应涉及到的药物头孢替唑25例,头孢硫脒26例,头孢曲松钠17例,头孢唑肟钠13例。结论:临床使用头孢菌抗生素时需要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何随富 《中国校医》2010,24(1):40-41
随着抗生素的迅速发展,该类药物使用量剧增。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抗生素应用率居各类之首。近年来随着《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在各级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重视。为了更深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提高医院用药水平,笔者通过抽查我院门诊静脉输液,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部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是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近年来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但因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引起了诸多不良反应,给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为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效果,应根据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且严格遵循抗生素应用原则。本文主要分析了抗生素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原因,探讨了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11-5312,5314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在某院门诊发生的452例ADR患者造成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从年龄结构分析,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ADR,其中0~6岁发病率最高,其次为50岁以上;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造成ADR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抗微生物药物,其次为中药.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输液患者的观察,一旦患者发生ADR,必须立即向医师报告,进行处理,同时需要掌握药品药理学知识,使ADR发生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人抗生素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检索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不良反应(ADR)报告148份,利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其性别、年龄、剂量、给药途径、合并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引起的老年人不良反应有148例,占51.75%,涉及抗生素10个大类。结论应警惕老年人抗生素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本院储存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抗生素处方信息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通过对本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处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在研究中,发现有86.4%的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13.6%的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很多医护人员对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产生的危害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要想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就必须在医院中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用药原则以及严格的用药制度,同时严格实施,在用药过程中,还要严格监督与管理抗生素的使用,保证抗生素在临床中能够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发展,医药水平也逐渐迈向更高的阶梯.使用抗生素也愈加泛滥,抗生素在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的同时,也陡增了诸多的不良反应.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总结合理用药经验.对使用抗生素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一一整理,并总结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结果: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十分复杂且多元化,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患者产生多种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种类有:毒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等.结论:据所整理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合理用药分析,可以让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并探讨由于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1200张处方进行分析,统计抗生素的种类和用量,并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合分析导致用药不合理出现的原因。结果:选取的1200份处方中,有136份处方使用了抗生素,占11.33%,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类等等。使用了抗生素的患者中,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占5.88%。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头晕等情况。结论:医院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不合理的用药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做好对抗生素临床用药的观察及管理,在医院中形成良好的用药氛围,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儿科应用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永嘉县县级医院儿科儿科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00份,统计并分析患儿年龄、性别、涉及抗生素品种、给药方式、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受累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结果 300例抗生素所致药物不良反应患儿包括男童161例、女童139例,年龄1~10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年龄区间为1~2岁,占35. 00%。药物不良反应涉及抗生素共有7个类别,依次为头孢菌素类(63. 00%)、青霉素类(9. 67%)、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8. 67%)、大环内脂类(14. 00%)、林可霉素类(3. 00%)、糖肽类(1. 33%)及碳青霉烯类(0. 53%)。30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儿中,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给药246例(82. 00%),其次为口服给药36例(12. 00%),肌内注射给药18例(6. 00%)。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受累器官/系统依次为皮肤及附件(53. 67%)、消化系统(16. 00%)、全身损害(12. 00%)、呼吸系统(4. 00%)、神经系统(3. 00%)及心血管系统(1. 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为0~30 min 133例(44. 33%),其次为0. 5~1 h 100例(33. 33%),1 h~1 d 32例(10. 67%)。结论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增加,其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也逐渐增加。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患儿中的分布情况有利于保障儿科安全用药,帮助该院儿科医师及该市的县级医院儿科医师更加正确地使用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部2008年3月~11月收集的28例不良反应报告汇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28例ADR中女性比例明显偏高,且6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比例较高;静滴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比例较高;涉及的药品中抗菌药物类占绝大多数。结论:抗菌药物类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0年7~11月份儿科处方1 000张,对所用抗生素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占抽查处方的79.86%,二联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使用抗生素的45.04%,占有相当大的比率。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且情况不尽合理,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时下,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遇到头痛脑热等小病时,便自我选用药物。但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方面,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使用不当问题,常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应当提防。过敏反应这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使用青霉素。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全身荨麻疹、头晕、恶心、气短、出冷汗、口唇发绀等,这时必须送医院急救,否则有生命危险。此外,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还有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经常会用到抗生素这种药物,可是因为抗生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也很多,所以对于这些不良反应应该采取一定的应对对策。本文对常见的抗生素不良反应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对不良反应加以防御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董明霞 《工企医刊》2002,15(6):92-93
我院是一所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性大医院,抗生素使用品种达80多种。现就使用抗生素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