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毒逃逸免疫防卫机制及可能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W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4):314-316
病毒逃逸免疫的一种典型方式是以潜伏形式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或整合于细胞DNA中,对抗免疫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则又活化,复制成感染性病毒而致病。疱疹病毒家族成员中,包括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及Kaposi肉...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多发畸形27例报告林英,李淑元(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衡阳,421001)巨细胞病毒(CMV)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CMV为双链线状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类,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性,侵入人体后长期存在,可在...  相似文献   

3.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Cylomegalovirus ,HCMV)属疱疹病毒科 ,为双链DNA。人感染HCMV后 ,一般表现为亚临床症状 ,HCMV呈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 ,在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时被激活 ,整体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从而导致多种临床症状 ,如孕妇感染可致胎儿畸形、脑积水等先天缺陷 ,以及神经系统受损而致耳聋等后遗症 ,也是器官移植失败和艾滋病患者并发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非免疫缺陷患者可长期感染而致感染细胞的转化、畸形和癌变[1,2 ] 。资料表明 ,输血是传播HCMV的途径之一[3 ] 。因此对献血者作HCM…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W)AD169毒株体外感染兔胚肺细胞(RabbitEmbryoLungcel,REL)的敏感性,建立HCMVAD169毒株感染模型,将HCMVAD169毒株定量接种于REL,观察细胞病理变化;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内HCMV抗原;电镜检测细胞内病毒颗粒,用ELISA方法检测经REL增殖病毒培养物HCMV抗原滴度,用人胚肺细胞(HumanEmbryoLungcel,HEL)滴定病毒毒力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病毒后,REL于48h出现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折光性颗粒,逐渐变圆、脱落,其病变特征与该病毒在HEL增殖出现的病变一致;用免疫组化法在胞浆及其核内查到HCMV抗原;用透射电镜观察,在细胞核内查到大量病毒颗粒;用ELISA方法在REL病毒培养物中查到HCMV抗原,抗原滴度与HEL增殖的病毒一致;与HEL增殖物比较,经REL增殖的病毒培养物毒力降低100TCID50。表明REL是HCMVAD169毒株的敏感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培养测定了中药热毒清在不同的细胞内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巨细胞病毒(HCMV)、柯萨奇毒B(COXB3)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g/L浓度的热毒清能有效抑制HSV-1在Vero细胞内繁殖,20g/L的热毒清能有效抑制HCMV在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内繁殖,两者的治疗指数(TI)=4。但5g/L浓度的热毒清未能抑制COXB3在Vero细胞内繁殖,其TI〈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昆明种小鼠体内给  相似文献   

6.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HSV-1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年 脉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超生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变化。结果:HSV-1感染后,用PCR法能检出SMC内存在HSV-1核酸片段;感染后24h和36h,感染组细胞内总胆因醇(C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HE染色和电镜下均显示感染组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及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感染模型为基础,研究柯萨奇B3病毒(CVB3)细胞感染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并观察板蓝根对实验性VMC的治疗效果。方法第一步建立稳定的VMC细胞感染模型;第二步在CV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24h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ELISA法定量检测CVB3病毒感染后1,2,4,7,24h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第三步将不同浓度的板蓝根与CVB3病毒作用后在心肌细胞上检测病毒的TCID50。根据药物毒性测定的结果,取最大无毒浓度以下两种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按两种方式加药:(1)CVB3病毒感染细胞后加药;(2)病毒先与药物作用后再感染细胞进行实验。以黄芪作为治疗阳性对照组,另设病毒感染组、正常细胞对照组。于药物作用48h后观察各组细胞搏动百分比、细胞病变(CPE)、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培养液中心肌酶水平,进行体外、细胞内药物疗效观察。结果(1)对CVB3病毒感染后细胞的形态学检测(CPE3+~4+),电镜下细胞内见包涵体,病毒颗粒及细胞培养液心肌酶(AST、LDH、CK、CKMB、HBDH)水平升高,证实所建立的VMC细胞感染模型是稳定的。(2)电镜观察CVB3病毒感染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爱博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用PCR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HSVDNA、EBVDNA,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中CMVDNA感染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的检出率高于血浆的检出率;初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及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浆CMVDNA阳性率分别为73%和54%,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经治疗半年后未能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3种疱疹病毒DNA检出率高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无改善或恶化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CMVDNA检出率亦高于病情有好转的患者。结论:初治白血病患者和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CMVDNA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治疗后3种疱疹病毒DNA的检出率在未缓解的白血病患者中较高,CMVDNA检出率在治疗效果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9.
PCR检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种疱疹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爱博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用PCR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HSV-DNA、EBV-DNA,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中CMV-DNA感染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的检出率高于血浆的检出率;初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及初治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后即刻早期基因转录及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用HCMVAD169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HCMV即刻早期基因(IEG)mRNA转录,同时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变化的特点。结果:HCMV感染细胞6hIEGmRNA开始转录,并持续到96h;感染初期(6~12h内)胞体肿胀,内质网(ER)囊腔膨大,12~24h可见典型的“猫头鹰眼”样包涵体,细胞变圆,晚期(48h后)细胞灶性脱落,胞质退缩,ER少见,核中见待出核的成熟病毒颗粒。结论:HCMVIEG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持续转录,并伴有细胞结构的病理变化,因此HCMVIEG可作为病毒活跃复制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陈苹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8):49-50
现代医学建立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使护理工作的社会化要求不断扩展。在中等医学护理专业的教育阶段,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贯彻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学实习中给予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13.
韩兴军  田旭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720-2721
目的:探讨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顺行造影的同时,加压推注尿激酶的应用。方法:56例DVT,男38例,女18例,右下肢20例,左下肢36例,病程6h~5d。从患肢远端浅静脉入路,小腿中下1/3捆扎止血带,使对比剂经深静脉通过,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同时,加压间断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20万U~80万U。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一例无效,无一例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退。结论:经下肢浅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髂股DVT,疗效确切,溶解率高,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看、听、想、问、记相结合的过程。病理学教师应从5方面指导学生听好课:(1)指导学生会看,提高其观察能力;(2)指导学生会听,提高其听课效率;(3)指导学生多想,提高其思维能力;(4)指导学生会问,提高其质疑能力;(5)指导学生会记笔记。  相似文献   

17.
18.
1听课的意义 课堂听课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