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的病因及并发症。方法:分析199例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199例全肺切除术中,支气管残端均采用纵隔胸膜包埋;其中因肺肿瘤而实施全肺切除的189例,占95%(189/199);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全肺切除者27例,占13.6%(27/199);术后30d内发生各类并发症35例,占17.6%(35/199);其中心率失常20例,占10.1%(20/199),支气管胸膜瘘2例,占1%(2/199),死亡2例,死亡率1%(2/199)。结论:全肺切除的主要病因为肺部肿瘤;心包内全肺切除可提高病肺的手术切除率;史气管残端纵隔胸膜化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术后严格限制晶体补液量,滴注白蛋白等胶体液,利尿,减轻肺水肿,是防止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难治性脓胸的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1985年-2001年应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胸廓改型术,胸膜全肺切除术,带蒂大网胸膜腔填充移植术治疗132例难治性脓胸。结果:胸膜纤维板剥脱术82例(62.12%)。胸廓改型术23例(17.42%)。胸膜全肺切除术19例(14.39%)。带蒂大网膜胸腔填充移植术8例(6.06%)。术后复发12例(复发率19.09%)。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率(1.5%)。治愈率(90.90%)。结论:难治性脓胸病人病期长,体质差。手术难度大,创伤大、失血多,并发症、合并症多。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减少失血,同时积极预防胸残腔感染,做好呼吸,循环监护,对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天,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韩玉龙 《中原医刊》2009,(12):34-35
目的总结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21例患者(发生率1.54%)进行观察。结果治愈19例,治愈率90.47%。2例经三次手术后复发,死于晚期肺癌。结论术中尽量减少胸腔污染,避免支气管残端肿瘤或结核的残留,术后彻底引流胸腔积液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4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手术治疗,其巾左全肺切除术35例(6.4%),有全肺切除术16例(2.9%),肺叶切除术385例(70.3%),袖式肺叶切除术42例(7.6%),肺部分切除术54例(9.8%),剖胸探查术16例(2.9%)。结果术后并发症36例,肺不张25例,胸腔感染11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平均住院时间(12.6±3.5)d,术后无患者死亡。结论肺癌治疗以手术为首选,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提高肺癌疗效,对肺癌术后患者行术后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切除近期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各种肺切除术后近期(1个月内)死亡病例。结果:46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9例,年龄38—74岁。年龄≥60岁和〈60岁组近期死亡率分别为1.23%和110.45%(p〈0.01)。全肺切除组和肺部分切除组的近期死亡率分别为1.51%和110.32%(p〈0.01)。死亡原因包括:循环并发症17例,癌肿转移10例,急性呼吸衰竭10例,消化道并发症6例,支气管胸膜瘘脓胸2例,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手术期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剖胸术与姑息性手术,尽量避免全肺切除等措施,有望进一步降低术后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活性同种血管(VHA)在肺外科手术应用的效果。②方法全组4例,包括左肺上叶肺癌侵及左肺动脉,行VHA-病变肺动脉替换3例;右肺中下叶肺癌切除术中分离胸膜肺粘连误伤右无名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以VHA移植重建1例。③结果1例因移植血管扭曲、梗阻,术后26d再次手术切除余肺;另3例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1.0~2.5年,1例术后1.0年死于肺癌复发转移,1例术后2.5年死于脑溢血,第3例至今存活已1.3年,未见复发。术后胸部X线检查均显示余肺膨胀良好。④结论在肺血管缺失情况下VHA是一种良好替代材料,其应用扩大了肺癌切除适应证,改善了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核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危险因素.方法 1990~2008年间,94 例结核病患者接受了全肺切除术或胸膜全肺切除术,病理改变包括80例毁损肺、18例主支气管狭窄和4例同时合并有肺毁损及主支气管狭窄.行全肺切除术57例,胸膜全肺切除术33例和一侧余肺切除术4例.结果 和结论 2例患者手术后死亡.术后并发脓胸18例(包括8例支气管胸膜瘘),伤口感染5例和其他并发症6例.单变量分析显示术前脓胸、胸膜全肺切除术、过长的手术时间、年龄和术中胸腔污染是全肺切除术后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同时显示,术前肺功能低FEV1和手术后痰结核菌阳性是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和术前肺功能低FEV1是术后脓胸危险因素,而低术前FEV1、阳性痰液抗酸杆菌和曲菌球出现是支气管胸膜瘘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Ⅲ期肺癌手术加支气管动脉灌注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Ⅲ期肺癌手术结合支气管动脉灌注进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Ⅲ期肺癌(T1N2M0、T2N2M0、T2N3M0)行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术后3周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结果:106例病人均随访3-5年,其3年存活率为56.6%,5年存活率为32.1%。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只要达到切除病灶即可,以便减少手术打击保留有效肺功能,以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即使手术切除不彻底,但减轻癌负荷,术后附加支气管动脉灌注,并不影响病人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984~2002年间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d,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楔形切除在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常规处理支气管残端(间断缝合、结扎法、机械缝合法)110例,支气管楔形切除处理135例。结果:常规处理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5例,占4.55%(5/110),支气管胸膜瘘2例,占1.8%(2/110),支气管残端感染6例占5.66%(6/10)。支气管楔形切除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1例占0.8%(1/135),无支气管胸膜瘘及支气管残端感染,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讨论:对于上叶浸润型肺癌支气管楔形切除处理残端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方法,故应把支气管楔形切除作为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处理的首选方法,以便提高上叶浸润型肺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楔型切除在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分析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常规处理支气管残端(间断缝合,结扎法,机械缝合法)110例,支气管楔型切除处理135例。结果 常规处理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5例,占4.55%(5/110)支气管胸膜瘘2例,占1.8%(2/110),支气管残端感染6例5.66%(6/110),支气管楔型切除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1例占0.8%(1/135),无支气管胸膜瘘及支气管残端感染,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上叶浸润型肺癌支气管楔型切除处理残端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方法,故应把支气管楔型切除作为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处理的首选方法,以便提高上叶浸润型肺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癌切除、气管隆凸重建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右全肺切除隆凸切除,气管左主支气管吻合1例;右全肺切除,气管下段侧壁切除1例;右肺上叶切除,右中、下叶支气管与隆凸吻合3例;隆凸切除,左右支气管远侧断端相邻两边间断缝合,周边与气管断端吻合3例;右全肺切除,右半隆凸切除4例;左肺上叶袖式切除8例;右肺上叶袖式切除,气管隆凸膜部部分切除1例;左全肺切除及左半隆突切除3例;左主支气管袖式切除,中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侧颈部吻合1例。左肺上叶袖式切除6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肺不张4例,术后6个月,1a、3a、5a及1例生存11a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6.8%(30/31);96.7%(29/30),93.5%(29/31),55.2%(16/29),51.6%(16/31),68%(11/6),9%(1/11),3.2%(1/31)。结论:应重视术前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强调术后呼吸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1978~1985年间,492例支气管癌病人接受肺切除术,术后发生脓胸25例(5.1%),5年生存率为32.0%,对照组(无脓胸)36.0%。本文病例研究和文献复习不能证明支气管癌肺切除病人术后脓胸能改善生存期。指出早期外科切除是提高肺癌生存期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切除术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支气管胸膜瘘7例(5.5%),其中叶切发生率为3.6%(3/83),全肺切后瘘的发生率10.5%(2/19)和全肺根治(胸膜外全肺切)瘘的发生率12.5%(1/8)以及袖切后的发生率14.3%(1/7)。在肺癌的分期中,以Ⅲb期9.1%(3/33)和Ⅳ期11.1%(1/9)瘘的发生率为高。结论:瘘的原因与支气管残端吻合不良,切端肿瘤残留及血供差等有关,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胸腔闭式引流、Clagett式胸腔冲洗等非手术治疗和对瘘口、脓腔的手术治疗是诊治支气管胸膜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先切断主支气管的全肺切除术用于治疗肺门肿块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46例肺门肿块型肺癌开胸后先解剖肺门背侧胸膜,游离、结扎、切断主支气管,以爱力斯钳夹住主支气管远断端并提起,显露出肺动脉鞘后壁,然后打开肺动脉鞘,在鞘内钝性分离肺动脉下壁,结扎切断肺动脉,行病肺切除.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1例.无支气管胸膜瘘,无脓胸.结论 先切断主支气管全肺切除术式较为安全、简便、省时,使一些用常规方法不易切除的肺癌得以轻松切除,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珐:对19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中8例行胸腔冲洗引流、抗炎、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4例行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肺叶切除,2例行瘘口切除修补。结果:8例保守治疗者痊愈6例,死亡2例。4例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者均痊愈。手术治疗7例中4例痊愈,3例再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其中手术治疗1例死亡,保守治疗2例中死亡1例。19例中共死亡4例(21%)。结论:体型消瘦者和术前、后放、化疗及全肺切除、再次手术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采取补救方法如带蒂胸膜片等包埋支气管残端有可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为核心的多种切除重建术式治疗87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本科室1994年10月-2006年8月87例施行以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为核心的多种切除重建手术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发生率1.14%(1/87),肺炎、肺不张5例,发生率为5.74%(5/87)。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为4.2年,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3%、61.5%、47.3%、31.7%。结论:以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为核心的多种切除重建术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安全、有效地提高了肺癌的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1981至1990年我们对30例肺癌患者作右全肺和右上肺叶切除术后采用奇静脉处理支气管残端,其中包括6例右主支气管残端和24例右上肺支气管残端。1981至1985年183例肺切除术,采用双重结扎支气管残端,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1.1%;同期114例肺切除,采用间断缝合支气管残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2.8%,而本组3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利用奇静脉包埋支气管残端的适应证:①一般情况较差的肺癌患者;②行右上肺叶或右全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短而脆弱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膜肺切除术在肺结核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7例重症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实施胸膜肺切除术的治疗经过及转归。结果 全组一期临床治愈14例(82.4%)。术后胸腔大面积渗血死亡1例(5.9%),支气管胸膜瘘2例,分别经二期胸廓成形术及长期胸腔引流治愈。16例最终获得治愈(94.1%)。全组随访1—6a,1例术后4a死于对侧气胸,15例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胸膜肺切除术是治疗某些难治性肺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术后妥善管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