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野芹菜致接触性皮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1岁.因患"肩周炎",用鲜草药野芹菜捣碎后外敷于右肩部、肘部,3小时后除去外敷草药.24小时后,敷草药处起红斑、痒,继而红斑上起水疱、大疱,部分水疱擦破后,局部溃破、流水、疼痛,于2008年4月17日门诊以"接触性皮炎"收住院.体检: T 36.3℃,P 84次/分,R 21次/分,Bp 120/60 mmHg.神清,痛苦面容,右肩部、肘部分别见一25×25 cm、10×10 cm大小水肿性鲜红斑,境界清楚,红斑上可见粟米至绿豆大水疱、枣大大疱,疱液清,尼氏征(-),部分疱壁已破,可见糜烂面(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3×109/L ,N 76.4%,L 17.2%,CRP 8.86 mg/L, 大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IgE正常.诊断: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口服氯苯那敏片、酮替芬片,及外用庆大溶液湿敷、紫草油外擦.7天后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2 3岁 ,因右眼挫伤性高眼压口服醋氮酰胺 5 0 0 mg以后 ,1h感觉双手指、腕关节、双踝关节周围、上唇部发痒来诊。检查 :双手背及腕关节处有 4处红斑 ,面积约 3cm× 2 cm大小 ;双踝关节处有 6处红斑 ,面积约 4cm× 3cm大小 ;上唇唇红部有 2处红斑 ,面积约 1c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左脚底发疹、左腿麻木活动受限7天来诊,此前曾到其它医院内科就诊,按“神经炎”、“神经痛”治疗,效果不佳来本院。查体:左足底正中有一椭圆形红斑,约3.5 cm×4.0 cm,与足长轴方向一致,上见多个赤豆大小的尖头丘疹,顶部有脱皮,还见少数几个暗红色绿豆大小之血疱样损害,触之疼痛,左脚其它部位和整个左下肢皮肤无发疹,触觉正常,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给威乐星口服液1支每日3次口服抗病毒,转移因子1U肌肉注射,隔日1次提高机体免疫力,野木瓜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镇痛,维生素B1、B2、E每次各10毫克,每日3次口服促进神经损害恢复及防止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治疗,5天后复诊症状减轻,继续上述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因感冒自服2粒速效伤风胶囊,约2 h后颈部瘙痒不适就诊.查体:体温37.5 ℃,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75 mm Hg.颈部有3个约1.5 cm×2.0 cm大小的红斑,边界清楚,按压不变色.眼睑结膜、口腔黏膜、龟头皮肤黏膜交界处无损害,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率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有扑热息痛过敏史.近期一直食用清淡的食品,未曾食用海鲜及其他药物.初步诊断:药疹.处理:立即停用速效伤风胶囊,并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4 ml,口服维生素C片0.2 g,3次/d,赛庚啶片4 mg,3次/d,双料喉风散2.2 g加入炉甘石洗剂100 ml外涂瘙痒处.3 d后皮疹退尽,症状消失,患处遗留轻微黑色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5.
余本宽  姜蔚  谢志杰  孙可望  肖家全 《浙江医学》2005,27(9):F0003-F0003
患者 男,61岁,因大便带血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6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肛门指检距肛门4cm左侧直肠壁可触及一肿块,约3cm×3cm大小,突向肠腔,中央有溃疡面,质硬,活动度差,指套上有陈旧性血迹.活检病理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辅助检查:血白细胞5.6×109/L,中性白细胞56.1%,淋巴细胞34.9%,血红蛋白144g/L,癌胚抗原145.27μg/L.B超示右肾上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约3cm×5cm大小.入院诊断:直肠癌;右肾上腺肿瘤?在全麻下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和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5岁,回族,住院号21781。因"孕足月双下肢瘙痒,皮疹6月,加重10余天"收住院。患者孕3月时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瘙痒,以小腿为主。后出现少量的1cm×1cm大小红斑,无水疱,未诊治。于孕晚期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双下肢广泛红斑,红斑面积扩大,继而出现水疱、大疱,部分破溃、糜烂。皮疹从双小腿延至大腿,伴下肢烧灼烊痛,行走受限。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呼吸正常,产检宫底剑下四指,胎位ROA,胎心140次/分,先露,头、定。双下肢浮肿(+),下肢布满大小不等水疱,大疱,广泛红斑,部分水疱破裂,呈淡黄色渗液,可见糜烂面,未发现脓苔,触之疼痛。皮疹以双下肢前面为主,呈对称性分布。入院拟诊妊娠期疱疹?查血常规示WBC4.8×109/L,HGB103g/L,GRa63.8%,PLT199×109/L,肝功能测定ALT18.0u/L,AST51u/L,ALP101u/L,TP52.04g/L,AIB30.1g/L,肾功能测定血BUN6.15mmol/L,血CR55μmmol/L,血生化正常。入院后予泼尼松10mg/次,3次/日,口服;赛庚啶2mg/次,3次/日,口服;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点维生素C...  相似文献   

7.
患儿 ,男 ,2岁 ,因高热来门诊就诊。门诊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点滴青霉素抗感染治疗 2 d,体温无明显下降 ,随后患儿腕关节及踝关节出现肿胀 ,且进行性加重 ,再次来门诊就诊。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 ,门诊以输液反应收住院。查体 :T3 9℃ ,P1 60次 /min ,R4 0次 /min ,BP1 4 /5 k Pa,神志清 ,反应可 ,贫血貌 ,心肺 (-) ,右胫前上1 /3处有一 1 .3 cm× 1 .5 cm× 1 .5 cm的包块 ,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实验室检查 :RBC3 . 5× 1 0 1 2 /L,Hb80 g/L,WBC1 3 .2× 1 0 9/L ,N0 .9,L0 .1。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行物理降温。实习护士…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全敏 《四川医学》2003,24(7):705-705
患儿 ,男 ,因生后发现皮肤大疱 30min入院。胎龄36周 ,为第 2胎第 2产 ,第 1胎为足月儿 ,于生后 1h死亡 ,原因不清。此系第 2胎 ,在当地医院自然分娩。出生体重 2 4 0 0g ,反应尚可 ,哭声大。生后即发现全身大小不等的水疱、血疱及破溃、渗血渗液 ,急转入我院诊治。其母孕期体健 ,父母非近亲结婚 ,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体检 :T <35℃ ,HR 12 0次 /min ,R 5 5次 /min ,早产儿貌 ,反应尚可 ,刺激后哭声大 ,全身皮肤广泛分布的皮损 ,为松弛大疱及血疱 ,部分破溃 ,可见渗血渗液 ,先锋头 ,头发稀少 ,前囟 2 5cm× 2 .5cm ,平软 ,眼睑无浮肿 ,…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5 d,因皮肤散在疱疹伴黄染4 d入院.患儿系G_2P_1.胎龄39~(+1)周于2007年11月15日顺产出生,羊水清,无脐带绕颈,无窒息抢救史,生后2 h发现右下肢有0.5 cm×0.5 cm片状红斑,右前臂有1个0.2 cm×0.2 cm大小的水疱,第2天四肢及躯干也出现红斑,红斑顶端有水疱.  相似文献   

10.
石钰  李薇 《西部医学》2006,18(6):816-816
病例女,77岁,因面颈部红斑伴瘙痒4天,加重伴全身疼痛2天入院。入院前7天因痛风服秋水仙碱1片/次,3次/d;别嘌呤醇1片/次,2次/d,共3天。4天前,面、颈部出现黄豆大小红斑,很快融合成片,瘙痒明显,伴发热(T 38.9℃)。2天前红斑延至全身,部分红斑上散在水疱,疼痛明显;双眼分泌物增多,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岁零4个月,因腹痛4d,血便3d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140次/min,呼吸32次/min,体重15kg;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脐右侧局部压痛,可扪及5cm×5cm×3cm质中包块,肝、脾未扪及;肝、肾、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活跃,可闻及金属音及气过水声。血常规:白细胞10.6×109/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4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半年,不可复并疼痛2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入院查体:T 36.5 ℃,P 75次/min,R 19次/min,BP 100/65 mm Hg.腹部平坦,左腹股沟区可见一梨形包块,大小约4 cm×3 cm×3 cm,无法还纳腹腔,有压痛,伴咳嗽冲击感.B超检查:左腹股沟区可探及一4 cm×2.8 cm×2.5 cm大小的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包块与腹腔相连;子宫体积增大,横切面宫体左侧偏,浆膜下见多个实性低回声结节,包膜完整,界限清楚,左子宫阔韧带与腹股沟区肿物界限不清,似相连.  相似文献   

13.
伴发大疱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大疱损害与SLE的关系各家看法不一.现将本院近年来4例伴发大疱损害的SLE报告如下。患者4例,3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16~30岁;SLE临床诊断皆符合ARA(1982)标准,其中2例先确诊SLE后出现大疱,另2例先诊为疱病(天疱疮、类天疱疮)后确诊为SLE。例1.甄某某,女,30岁。1979年9月因面部四肢红斑、关节痛、发烧。血沉41mm/h、CH_5040u.C_327u、IgG240u、ANA1:320 (SM),ds DNA17.6%,Hb 9.6g,尿蛋白( )而诊断为SLE,经强的松30mg/d等治疗病情好转而停药。1982年5月复发.发烧,关节痛.面部红斑肿胀及躯干红斑风团,并有多数大疱损害,大疱发生在红斑基础上或健皮上,尼氏征(一),皮损活检  相似文献   

14.
张艳云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82-1182
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2 8岁。因停经 8个月 ,血压升高 3d于 2 0 0 2年 2月 7日入院。入院诊断 :妊娠 31周 ,LOA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中度 )。既往身体健康 ,T36 7℃ ,P 80次 /min ,R 2 0次 /min,Bp14 0 / 110mmHg (1mmHg =0 133kPa)。心肺检查无异常。产科检查 :宫高 2 8cm ,腹围 10 1cm ,胎心 14 0次 /min。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9 7× 10 9/L ,RBC 4 5 6× 10 12 /L ,Hb 136g/L ,PLT2 91× 10 9/L ,HCT 4 1 9% ;2 4h尿蛋白定量 0 5 g ;尿液分析 :尿蛋白 ( )。彩色B超检查示 :单胎头位 ,双顶径 8 1cm ,股骨长 6 0cm ,胎…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2 0岁 ,发热、头痛 2d ,口服阿司匹林 0 .4g ,每日3次。服药 2d后 ,颜面及四肢出现鲜红色皮疹 ,随即出现大小不等水疱 ,呈持续性疼痛。入院查体 :体温 39.2℃ ,脉搏96次·min- 1 ,呼吸 2 0次·min- 1 ,血压 16 gkPa ,面、胸及四肢远端可见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略呈水肿红色斑丘疹 ,境界清 ,红斑表面有烫伤样水疱 ,疱液混有血液 ,有的融合成斑片状 ,伴渗出、糜烂 ,口腔粘膜可见数个糜烂面 ,外阴及肛周皮肤糜烂面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血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高。诊断 :重症大疱性红斑型药疹。给予…  相似文献   

16.
增加向肝血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解决门脉高压症向肝血流减少、肝代谢功能下降及侧支循环压力过高、静脉曲张等问题 ,应用搏动性门脉血泵 ,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门脉外动力泵血的研究。观察入肝血量、肝代谢变化及侧支压力等一系列指标。方法 :对杂种犬进行门脉左右支丝线栓塞术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 ;应用高弹力硅胶球囊连接单流向硅胶瓣 T形管 ,制作搏动性门脉血泵 ;应用强磁场磁极片及低频振荡交流线圈体外提供动力。将血泵 T形管安置于门脉主干前壁侧支平面以上 ,测定血泵工作前后的入肝血流量、侧支静脉压力及吲哚氰绿排泄的变化。结果 :模型犬血泵平面以上的门脉压力在泵工作后由 3 0 .3± 4.2cm H2 O升至 49.0± 7.1 cm H2 O;入肝血流量由 2 70± 2 8ml/min升至 3 96± 2 5ml/min;血泵平面以下门脉压由 3 1 .4± 3 .1 cm H2 O降至 1 8.0± 4.3 cm H2 O;脾静脉压由 3 6.2± 4.0 cm H2 O降至 2 0 .5± 3 .4cm H2 O;胃底静脉压由 3 5.3± 3 .3 cm H2 O降至 1 9.3± 4.7cm H2 O;吲哚氰绿排泄率由 0 .0 92± 0 .0 0 9升至 0 .1 51± 0 .0 1 3 ;1 5min滞留率由 1 9.0 3± 8.50降至 9.0 4± 2 .50。结论 :搏动性门脉血泵对增加门脉入肝血流 ,改善肝代谢功能状态及降低侧支压力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50岁.泛发性红斑鳞屑疹伴瘙痒10年,加重1个月.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4年,自行服药尼群地平10 mg 2次/d,卡托普利片25 mg 2次/d,血压控制良好.入院查体:T 36.3 ℃,P 80次/min,R 20 次/min,BP 113/83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当日依次给予:(1)苦碟子注射液10 ml 加入5%葡萄糖250 ml 静滴;(2)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g 加入5%葡萄糖250 ml 静滴;(3)普鲁卡因注射液720 mg,维生素C注射液2 g 加入5%葡萄糖250 ml 静滴.  相似文献   

18.
张长吉 《重庆医学》2004,33(4):510-510,513
患儿,男,4岁半,因发热3d伴全身多形性红斑、口唇皲裂1d,于2003年5月1日入院,查体:T39.2℃,R24次/min,P138次/min,体重16kg,神萎,呼吸平稳,急性热病容,全身可见多形性红斑,以躯干最多,颈部、腋窝、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物,口唇干、皲裂、有血痂、杨梅舌、咽充血,颈软.双肺(-),心界不大,心率138次/min,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未见异常.指趾端潮红、硬肿,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4.66×1012/L,Hb98g/L,PLT310×109/L,WBC16.0×109/L,L0.32,N0.68,大、小便常规正常.ESR110mm/h,ASO(-),CRP( ),RF(-),血培养(-),肝功能白蛋白25g/L,余正常,心电图正常.彩色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例1男性,60岁,因“感冒”自服正痛片2片,约4小时后出现四肢瘙痒,继之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而于1991年6月27日入院。既往有磺胺类及解热镇痛药物过敏史。查体:T36.8℃,P66次/分,BP20/10.8kPa,神清语明,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左手背、大小腿内侧见4×6cm及两足背和臂部8×10cm大小对称性红斑共8处,压之不退色,表面有大小不等水泡及糜烂。血、尿常规、胸片及心电检查均正常。给予氢化可地松200mg静点2天,服息斯敏30mg/日,局部外用尿素去炎松软膏5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 74岁因"全身皮肤红斑伴搔痒5天加剧1天"入院.患者既往有痛风病史入院前服用别嘌呤醇片12天开始相继于躯干、四肢皮肤发出绿豆至黄豆大小红斑微高出皮面无水疱压之褪色搔痒明显入院前1天全身皮疹增多面部皮肤亦发出大片红斑部分融合成片无鳞屑、水疱、脓疱无喉头堵塞无胸闷、心悸.查体:T37.3℃ P80次/min;R20次/min BP110/60mmHg.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1×109/L N 85% L 15%;B超示脂肪肝脾肿大;心电图示窦性节律伴心动过速.患者入院第2天全身皮肤泛发片状水肿性红斑、丘疹、紫癜部分压之不褪色颜面部浮肿明显睁眼困难双下肢有明显浮肿体温升高至38.9℃ 经物理降温、低盐低嘌呤饮食、激素及输液等治疗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