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申祥  李华强 《浙江医学》1997,19(4):207-207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的endothelial cells,VEC)多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其完整性的维持,VEC损伤已成为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过程。在感染、创伤、感染性休克等疾病时血浆纤维蛋白原(Fn)降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数量增加,反映出VEC的损伤。我们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测定了血浆Fn水平和CEC数量,以探讨支气管肺炎对两者的改变与VEC的损伤关系。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创伤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机理尚待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外有关循环内皮细胞(CEC)的研究为在临床和体内探讨VEC的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VEC损伤机理、VEC损伤后CEC的变化规律和病理生理改变,以及能促进临床研究VEC损伤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能在活体内研究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来源尚待研究,尤其缺乏从VEC过渡到CEC的直接证据。本文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等手段,对CEC的来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于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来源于正常代谢过程中脱落的VEC;(2)本文获得了从VEC过渡到CEC的直接证据;(3)CEC的形成是一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创伤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研究旨在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创伤时VEC损伤机理、VEC损伤后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规律以及能促进临床研究VEC损伤的实验方法。 结果与讨论 1 我国正常人CEC形态特点及形成过程的研究 结果:①我国正常人CEC为1.3±0.7/0.9μ1;②EC和CEC均显示出较强的荧光;③CEC形态多  相似文献   

5.
Cilazapril对缺氧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ilazapril对缺氧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4周组,cilazapril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循环内皮细胞(CEC),肺动脉平均压(PAPm),取肺及肺动脉行扫描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缺氧4周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明显损伤,cilazapril治疗4周组较自然恢复组VEC损伤明显恢复,CEC明显减少,PaO2增高,PAPm降低。结论 cilazapril对缺氧肺VEC损伤有较好修复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S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老年PASO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TNF及外周循环内皮细胞(CEC)进行检查.结果:50例PASO患者均呈现高ET、高TNF、低NO血症,外周循环血内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且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及TNF参与了PASO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芪丹通脉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对大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制及QDTMT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液流变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降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以及QDTMT的保护作用.结果:血瘀大鼠的CEC数量明显增加,全血比黏度增高、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能力增高.电镜下大部分VEC水肿、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有些区域甚至断裂,小部分VEC较完整,病变轻,仅细胞质线粒体略肿胀;QDTMT能减少血瘀大鼠的CEC数量,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的VEC结构.结论: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QDTMT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纯  娄卫东  谢金芝  李晓珍 《浙江医学》2001,23(12):715-7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对2型糖尿病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28例、肥胖症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25例、对照组27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数,以稳态模型(Hom model)公式评估IR,并分析其对CEC的影响.结果患者I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23.4,P<0.01),CEC与IR值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病、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均存在IR,IR是VEC损伤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在小儿肺炎心衰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肺炎心衰患儿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目、亚硝酸盐 /硝酸盐 (N0 2 -/NO3 -)及丙二醛 (MDA)含量 ,并与肺炎组比较。结果 :肺炎心衰组患儿CEC、N0 2 -/NO3 -、MDA均显著性高于肺炎组患儿 ,且CEC与N0 2 -/NO3 -、MDA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 (VEC)损伤、一氧化氮 (NO)生成过多、脂质过氧化参与了肺炎心衰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素-1(ET-1)为观察指标,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VE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溶栓组又视其再灌注情况分为再灌注组和非再灌注组。对不同时间CEC进行计数和鉴定,同时测定ET-1浓度。结果 受试CEC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均为阳性;溶栓组较非溶栓组CEC和ET-1峰值低(两组峰值比较P均<0.05),下降快;再灌注组CEC和ET-1出现双峰;非再灌注组和非溶栓组CEC、ET-1变化曲线相似。结论 虽然再灌注对VEC有损伤作用,但溶栓治疗仍有利于VEC损伤的恢复;尿激酶对VEC损伤无明显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支原体肺炎患儿活性氧与内皮细胞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MP)肺炎时活性氧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Hladovec法、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6例MP肺炎患儿及25例正常健康儿血CEC数量、NO及TXB_2水平。结果:MP肺炎患儿急性期血CEC、NO及TXB_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均明显降低,但CEC与NO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TXB_2水平与CEC数量呈高度正相关。结论:MP肺炎患儿存在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NO、TXB_2可能对VEC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09例CHF患者与30例在年龄和性别上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检测其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6-k-PCF1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CHF患者优CEC、ET及TNFa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同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重度多于轻度(P<0.01),而 6-k-PGF1a则显著减少(P<0.01);CEC与ET、TNFa及心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648,0. 840,0. 880,P<0.01),与 6-k-PGF1a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 01)。结论:CHF时存在 VEC损伤及功能紊乱,VEC损伤参与了 CHF的病理生理过程;CEC数量和形态变化、ET、6-k-PGF1a及TNFa可作为 CHF时 VEC损伤及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猪缺氧时循环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复制新生猪缺氧模型 (HM) ;从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分离循环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CEC) ;采用ⅧR :Ag间接免疫荧光进行检测 ,黄绿色荧光着色细胞为循环内皮细胞。结果 对照组CEC为 2 .17± 0 .82× 10 9/L ,HM组为 3.0 7± 0 .93× 10 9/L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在形态学上CEC分为 3种 :①核清晰可见 ,胞浆丰富 ;②核隐约可见 ,胞浆少见 ;③核缺失 ,细胞明显皱缩。Ⅷ :Ag荧光检测以上 3种细胞均发现较多的黄绿色荧光着色。结论 HM组中CEC明显增多 ,提示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损伤作用 ,CEC可作为血管损伤的指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斌 《大家健康》2016,(1):66-6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一氧化氮水平与正常人群差异 ,研究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 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21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 ,检测患者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与一氧化氮.结果:两组在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内皮细胞计数以及一氧化氮水平对比上均呈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方面:oX-LDL 与 NO对比(P=0.013、r=0.782) ,oX-LDL与CEC对比(P= 0.019、r=0.793) ,CEC与 NO对比(P=0.021、r=0.952).结论:血管内皮损伤程度会影响到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检测结果 ,因此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与抗炎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及10例正常人的循环内皮细胞(CE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和正常人比较,CEC显著增高,且形态特征存在差异,PaO2和SOD显著下降,MDA显著增高。结论:CEC数量测定和形态观察有助于了解慢性肺心病的病情变化,其机理可能为缺氧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加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致CEC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对7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检测血清中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循环内皮细胞(CEC)含量,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做对照,进行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HCY、ET-1、CE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从相关分析看,HCY与ET-1、CEC呈正相关,与NO/ET-1呈负相关(P<0.05).结论HCY与内皮细胞分泌NO、ET-1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内皮细胞的检测及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是由于血管损伤而从血管壁脱落的成熟内皮细胞,其增殖、迁移和黏附形成管腔,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CEC数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者,提示CEC可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疗效监测的标志物.常用的检测CEC的方法 有Hladovec法、Percoll密度梯度快速一步分离法、免疫磁性分离和流式细胞术等.近来流式细胞术发展了6色标记法,成为一种快速、可靠、灵敏的CEC检测方法 .由于CEC与肿瘤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可在临床用于疗效监测、优化用药剂量、判断预后、评估药物血管毒性等.  相似文献   

18.
异常妊娠     
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及意义/王雁…//中华 妇产科杂志一2以抖,39(1)一18一20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循环内皮细胞 水平变化与妊振离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管内 皮细胞(VEC)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妊高 征患者(其中轻度6例,中、重度14例)为妊高征组; 20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两组孕妇的年龄、孕 龄、产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采用流式 细胞仪检侧两组孕妇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 水平(细胞个数),采用醉联免疫吸附法检侧两组孕 妇血清HGF水平。结果:妊高征组CEC为(109360 土24070)个/L,HGF为(1395土512)ng…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不仅是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问的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它所具有的机械屏障作用,使它很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受损后的VEC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必然失调,使其分泌的多种活性物质或与这种活性物质有关的其他物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文章对引起VEC损伤的多种机制机制进行回顾,探讨VEC的修复机制,进而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已损伤的VEC,并改善血管疾病的愈后。  相似文献   

20.
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实验检测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Hypolipidemic)是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代谢异常,是现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生物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除生化免疫指标外,重点已逐渐转向VEC功能障碍.本文拟对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实验检测指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