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以心肌损害和微血管受损为特征的心肌炎症。临床上常见的病毒主要为柯萨奇B组病毒、人类腺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属"心悸"范畴,心悸病名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心悸均有具体的论述,宗气外泄、突受惊恐、复感外邪和饮邪上犯等都会引发心悸。在治疗方面,首先,应根据具体疾病将心悸分虚实,因虚引起的心悸,治疗当补益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风湿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下降,而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当前小儿的一种常见病。目前西医对此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中医中药对本病进行辨证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近十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情况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病毒性心肌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来看,似属于“心悸、怔仲、胸痹、心痹、虚劳”等证候范畴。早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即有“心主悸…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认为心主血,若心血虚则神气失守,故悸动不安。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中亦云“惊者,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炎发 《新医学》2000,31(7):396-397
1 引言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后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和免疫反应有关。2 临床表现2.1症状 多数病例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或1周至3周有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肌痛、腹泻等。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腮腺炎可呈现出特异的临床表现。心脏受累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一般病例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昏、乏力、胸痛。重症者可有面色苍白、烦躁、呼…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病变为主的炎症。但也可累及心内膜和心包膜,若病变犯及心脏的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律失常。不及时处理,可致患者猝死,或造成心脏永久性损害。发病概况早在十九世纪,Fiedler首先提出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确立迄今不过27年历史,是比较“年青”的疾病单元。但是近10~20年来发现病毒性心脏疾患尤其病毒性心肌炎颇为常见。后者已超过急性风湿性心肌炎成为继冠心病、慢性风湿瓣膜病之后,占内科住院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且住院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0年中增加4~10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则引起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确立至今已20余年,但对本病诊断及防治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现参阅有关文献对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一、病因 1899年 Fiedler 氏首次病理报告弥慢心肌炎,心肌间质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有不同程度退行性变。而心内膜及心外膜则无炎症改变病例,被称为孤立性心肌炎。1932年 Mancn观察一组患腮腺炎致死病例,认为是由于心肌炎所致,并首次提出病毒可能是心肌炎的病因。1955年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0年全国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简称心肌炎协作组,下同)《临床诊断依据参考》,将本院1984~1985年1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6例患儿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 1/2~13岁,3~7岁者13例(81%)。各季节均有发病,但以秋季多见,共10例。  相似文献   

9.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盛锋 《新医学》2001,32(5):267-268
1 引 言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或坏死,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轻重程度、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造成诊断的困难,尤其对轻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还有较大的争议。2 病原及发病机制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4、A16、B1至B5,埃可病毒9、11和22,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合胞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人类免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初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本组30例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摘要)》标准(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修订,198o年,北京)予以诊断。其中  相似文献   

11.
尸检资料表明,在青年人猝死者中,病毒性心肌炎(简称心肌炎)的检出率为8·6%~12·0%[1-2],在40岁以下猝死者中,约20%是由心肌炎引起的[3]。在泰国,儿童患心肌疾病的发生率为1·2%,其中心肌炎占27·3%[4]。心肌炎治疗试验(Myocardial Treatment Trial,MTT)[5]发现,在经活检证实的心肌炎患者中,1年病死率为20%,4·3年时病死率为56%;Mayo医学中心的资料显示,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20%[6]。以上资料表明,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病毒…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4·5威海修订)[编者按]1994年5月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脏病学术会议上,经代表讨论及小儿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研究,修订了1983年制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现将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刊出,供临床医师参...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虽在50年代已获证明。但得到广泛的承认还有一个过程,最初发现是新生儿。50年代欧洲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婴幼儿的疾病。到1959年Null首次报道了成人的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60年代国外报道渐多。近十余年美国和日本进行了较多研究。国内70年代后期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研究。80年代初期内科开始重视此病,下面就80年代以来国内外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 某,女,60岁,退休干部。胸痛、乏力1个月,头晕、气短3天于2004年7月28入院,已住院6天。患者于7月初曾有腹泻,稀水便,每日10余次,发热,体温最高达38.4℃,肌注安痛定2ml后体温降至正常。1周前出现胸痛、呈阵发性憋闷样痛,每次发作时间不等,口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同时疼痛向右背部放散,入院前3天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气短,偶有夜间憋醒、逐渐轻微活动亦有呼吸困难。无咳嗽、喀痰及咯血,无晕厥和抽搐,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急性心梗”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李某某,女,26岁,已婚。高安市太阳乡泉港村,农民。因停经36 6周,胃脘部不适,解稀便3d,于2002年7月9日入院。患既往体健,否认心肺、肝肾疾患史,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无双下肢浮肿史。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唇红、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0/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大便常规正常,经予以氨苄青霉素、维生素B6、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且有日趋增多之势,其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如能及时诊治,处理恰当,亦能转危为安。我科2003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64例符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病中最主要的一种,病因病机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细胞溶解,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等。  相似文献   

18.
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5900湖南省东安县县志办公室唐蔚波取黄芪100g,煎汤,每日3次分服;或用黄芪适量,泡水当茶饮;还可用黄芪50g、粳米100g煮粥,去药渣喝粥,每天早、晚各一次,10日为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250031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乔小明,吴邯明1基本概念1.1概述: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1.2病因: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小痘病毒、...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对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使基层读者对这些进展有所了解,现将防治近况简介如下。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人群中甲肝的感染相当普遍。甲肝病毒(HAV)体外组织培养已获成功。目前甲肝的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