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进步,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s)的发现率也相应提高。由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30d的死亡率为45%,大约半数生存者均有不可逆的脑损害,这就给神经外科医生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这种目前无症状但可能发生危险的病变。预防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有理由考虑对UIAs在破裂前进行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和栓塞治疗并非没有危险。目前UIAs患者是应该保守治疗还是应该尽早进行外科处理尚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假性动脉瘤的术前诊断和术中处理,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从2004年至2008年收治具备假性动脉瘤特征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术前行CT、3D-CTA、DSA检查,诊断前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大脑前动脉瘤6例.术前发生二次出血7例.本组均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2例.术后死亡1例,重度残疾1例,遗留肢体瘫痪4例.结论 假性动脉瘤术前二次出血和术中出血率高.术前、术中必须积极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减少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1989年1月至1995年1月的6年间,我院共收治颅内动脉瘤46例,其中8例在住院期间或术中因破裂出血等原因死亡(见跗表)。由于死因不同,诊治过程中尚存在经验不足,处理不当,结合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颅内复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颅内复杂动脉瘤不仅包括颅内巨大(传统意义上指直径25mm)动脉瘤,而且包括形态特殊、部位特殊、瘤颈特别、瘤体穿支血管多、难以定位的小动脉瘤以及多发性动脉瘤;其导致的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高风险的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血栓脱落,使其治疗变得十分困难,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如何明确定义、优化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夹闭术+脑室外引流术;11例采用栓塞术+脑室外引流术;1例一期开颅脑室血肿清除术+责任动脉瘤夹闭术,二期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结果 术后死亡1例;并发慢性脑积水5例,分流术后症状缓解;栓塞后1年动脉瘤部分复发1例,再次栓塞治疗;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2例,1分3例,2分5例,3分3例,5分1例。结论 疑似动脉瘤破裂的脑室出血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早期手术或栓塞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收治的8例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行头颅CT证实有颅内出血;1例行CTA检查,7例行DSA检查;动脉瘤位于大脑后动脉P3段1例,大脑后动脉P4段4例,大脑中动脉M5段2例,大脑前动脉A4段1例。3例行开颅手术;4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1例因载瘤动脉太细,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给予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1例遗留左侧肢体偏瘫,其余7例出院时均无神经功能缺失。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颅内动脉瘤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颅内动脉由于先天性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血管壁内膜损伤,血液经破裂口在血管壁之间积聚而形成血肿,向内使管腔狭窄、闭塞,向外形成血管壁的凸起,从而影响动脉管腔内血流正常流动[1].IDA主要发生在颅内动脉的前循环和后循环,虽...  相似文献   

9.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科学的进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也逐年增加,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在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分歧意见。一、发生率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可通过临床和尸检两方面来估计,其结果与采用的检查方法、研究设计及研究对象的选择、特别是研究者的目的和细心与否等许多方面有很大关系。早期的尸检研究发现率通常较低,如1890年Pitt在9000例尸检和1950年Courvlle在40000例尸检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仅分别为0.2%和0.4%。此后随着研究者对小型动脉瘤的关注、脑血管灌注技术和解剖显…  相似文献   

10.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aneurysms,UIAs)是指没有破裂史或者与以前出血没有关系的动脉瘤,包括偶然发现的动脉瘤、多发动脉瘤中未破裂的动脉瘤,以及有临床症状但没有出血的动脉瘤[1]。国外尸检报告显示,颅内动脉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多数人无临床症状[2~4]。而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微型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经DSA确诊的颅内微型动脉瘤(直径〈3mm)21例(22枚)中,1例放弃外科治疗;9例行开颅手术.其中动脉瘤夹闭5例,包裹3例(1例电凝动脉瘤后动脉瘤消失),孤立载瘤动脉(颈内动脉)1例;11例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例小脑上动脉瘤采用NBCA胶栓塞,10例(11枚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其中采用瘤颈成型技术6例(支架辅助2例,双导管技术3例,导丝辅助技术1例)。结果行开颅手术的9例中,死亡1例,治愈4例,好转2例,残废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行血管内治疗手术的11例中,死亡1例,治愈7例,好转1例,残废2例。血管内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结论3D—DSA是诊断颅内微型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手术和栓塞治疗的风险均较高,但采用适当的技术仍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7例儿童动脉瘤中,4例位于后循环,3例位于前循环;1例伴有AVM。仅1例是女童。开颅手术治疗1例,血管内治疗4例,2例未治。结果治疗的5例中,3例经血管内栓塞治愈。1例经开颅手术治愈,1例基底动脉主干梭形动脉瘤经血管内栓塞部分瘤体,症状好转。无死亡。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罕见,其临床状态常较好,经过积极治疗后大多数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64例71枚动脉瘤进行的直视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8枚动脉瘤夹闭后切除,1枚梭型动脉瘤作包裹术,其余均作夹闭术。术中动脉瘤破裂13例。Hunt Ⅱ级以内动脉瘤的良好率为94.7%(36/38),无死亡,Ⅲ级以内动脉瘤的良好率为88.1%(52/59),死亡率为3.4%(2/59)。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颅内动脉瘤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  相似文献   

14.
15.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显微手术方法。方法 87例颅内动脉瘤均经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夹闭,30例在出血后3d内手术,其余在2周内手术。结果 术后DSA造影复查70例,动脉瘤完全消失66例,瘤颈部分残留4例。出院时优74例,良6例,差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Hunt0-Ⅲ级72例中优70例,良2例。Ⅳ-Ⅴ级15例中优4例,良4例,差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 CT、MRI可为颅内动脉瘤诊断提供重要信息,确诊主要靠DSA检查,但DSA造影阴性,不能否定动脉瘤存在,应结合CTA三维重建作出正确诊断。翼点入路是前循环动脉瘤最佳入路,显微手术夹闭仍是颅内动脉瘤最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6.
17.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诊断以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本组41例MIA中,经翼点开颅显微手术夹闭22例,其中一次性夹闭16例;行血管内栓塞19例,一次性栓塞9例。结果一次性手术夹闭的16例(32个)动脉瘤经DSA复查,29个夹闭完全,血管内栓塞的19例经DSA复查,3个动脉瘤栓塞不完全。行夹闭术的22例中,Hunt分级Ⅰ-Ⅲ级18例,Ⅳ级和Ⅴ级各2例,良14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和死亡各1例;行栓塞术的19例中,Hunt分级Ⅰ-Ⅲ级17例,Ⅳ级2例,良13例,中残和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和死亡各1例。结论CT为MIA破裂出血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DSA仍为MIA诊断的金标准,CTA和MRA是MIA诊断的良好补充。MIA一经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病情和经济状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法,但若系Hunt分级Ⅴ级者则只宜手术夹闭。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脑血管异常而形成的瘤样突起,临床常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958年Chason和Hindman对2768例尸体进行检验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4.9%。目前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法除传统的开颅手术外,血管内介入治疗逐渐得到普及。最初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是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973年苏联学者Serbinenko采用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巾9例表现为颅内出血,1例表现为脑缺血。烟雾病合并的动脉瘤9例位于Willis动脉环附近,为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其中5例行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恢复良好;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和1例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外周动脉型动脉瘤)无法手术。结论烟雾病合并动脉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对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可予以对症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is a catastrophic neurologic event. Early triage of patients with SAH should include cardiopulmonary stabilization, neurologic assessment, and imaging.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with 3-dimensional rendering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assess aneurysm morphology and location, so that treatment can be planned appropriately.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oil embolization can be beneficial for aneurysms amenable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The use of remodeling techniques has expanded the range of aneurysms treatable by endovascular means. Balloon remodeling can be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treating ruptured aneurysms with unfavorable morphology. However, stent-assisted technique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lication rates in ruptured aneurysms and requires dual antiplatelet agents,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considered with great caution for ruptured aneurysms. Complications of ruptured aneurysm embolization include aneurysm perforation, 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with immediate occlusion of the aneurysm, and thromboembolism, which can be managed most effectively with 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