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2例后肾腺瘤大体形态,并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随访惠者并复习文献。结果:巨检肿瘤境界清楚;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一致的肿瘤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文献报告WT1,CD57,CK7,AE1,CD56等抗体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原发上皮源性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鉴别其他易于混淆的肿瘤类型。  相似文献   

2.
<正>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 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几乎只有良性行为,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因此,组织学检查对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报告了此罕见肿瘤的病理诊断,并回顾文献。后肾腺瘤的主要组织学鉴别诊断包括乳头状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和肾脏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PCR、Sanger测序分析对这些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患者女性,47岁。  相似文献   

3.
后肾腺瘤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例后肾腺瘤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病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早期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超声和CT很容易误诊,组织病理学有其独特的结构。结论:临床医技医师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儿童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后肾腺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7岁女性后肾腺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患儿因发现左肾占位病变入院,伴发红细胞增多症,CT见肿瘤边界清晰、质地均匀、高密度并伴有点状钙化,诊断为左肾肿瘤,行左肾切除。结果:术中见肿瘤被膜完整,切面色灰白,质地均匀,病理检查:后肾腺瘤。术后半月复查,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儿童后肾腺瘤术前难以依据影像学特征明确诊断,对于CT值高、边界清晰、点状钙化及伴发红细胞增多症的肾脏肿瘤,应作术前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明确诊断后,力争行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5.
肾脏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肾脏后肾腺瘤(Metanephricadenomaofthekidney)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1988年由Mostofi等首次提出[1],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作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右腰部酸痛半月加重一周入院。无发热、血尿、无尿频尿痛。右肾轻度叩痛。B超提示右肾脏下端有一个10.5cm×9.7cm×9.3cm的低回声区,诊断为右肾癌,行右肾切除术。2病理检查2.1巨检右肾切除标本,切面见肾脏下端、肾包膜下有一类圆形肿瘤,大小10cm×10cm×9.5cm,边界清,与周围肾组织易分离,肿瘤切面淡灰黄色,均质细腻,无坏死,有小区…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男,64岁.因左侧腰部胀痛1个月伴血尿1次入院.1个月前感左侧腰部胀痛,未予重视,入院当天排肉眼血尿,尿色鲜红,有血凝块,无发热、腰痛及明显排尿困难,急诊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后肾腺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顺利完成左输尿管镜碎石后2周对该患者行右肾肿瘤手术,术中行冰冻活检提示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的右肾部分切除手术.术后病理镜下所见:瘤细胞立方形或类圆形,核类圆形,胞浆较少,嗜碱性染色;行免疫组织化学后病理诊断考虑为后肾腺瘤.患者术后8d痊愈出院,术后严密随访,17个月,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无瘤生存.结论 后肾腺瘤极易误诊为肾癌,了解该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后肾腺瘤的治疗多采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及细胞起源的不确定性,应注意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垂体腺瘤的组织学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方法。方法对2例异位垂体腺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异位垂体腺瘤免疫组化:瘤细胞CK(+)、Syn(+)、NSE(+)、CgA(+)、TSH(+)、GH弱(+)、ACTH(-)、LH(-)、FSH(-)、Hpl(-)。结论异位垂体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垂体肿瘤,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2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肾腺瘤均经手术切除并病理检查,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随访患者并复习文献.结果 后肾腺瘤影像学表现与肾癌不易区分;镜下该肿瘤由大小不一的细胞排列成密集小管状、腺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后肾腺瘤预后较好.结论 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原发上皮源性肿瘤,了解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与其他易于混淆的肿瘤类型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叉异位肾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例交叉异位肾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交叉异位肾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极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本组2例中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另1例被误诊为独肾、肾结核。结论:交叉异位肾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肾集合管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对肾集合管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腰腹痛和肉眼全程血尿。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缺乏包膜,侵袭性生长,转移早。CT平扫时部分肿瘤密度略低于肾实质,增强后肿物强化不明显,低于肾实质,有时难与早期结核病灶区分。病理特点镜下肿瘤呈弥漫性或腺管状、乳头状排列,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多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表达均为阳性,Virnetin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肾集合癌是一种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的罕见性肾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2010 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 例MA 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女性1 例,男性1 例.年龄分别为22 和33 岁.2 例均通过超声和CT 均诊断为肾肿瘤.肿瘤直径分别为4.0 cm 和3.4 cm.1 例行根治性肾切除,1 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为MA.2 例患者分别随访3 个月和42 个月无瘤生存.结论 后肾腺瘤临床罕见,很难在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肾脏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因此MA 目前还认为是具有特征性表现的病理诊断.以肾脏部分切除术为主的外科治疗是适宜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发生在右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切除术后的后肾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肾实质,界限清楚;镜下瘤细胞胚胎样,呈小腺泡状、不规则管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及肾小球样结构,间质少,见砂粒体,细胞小,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entin、CKpan、W T-1、CD57阳性,EMA、CK7、CD10、CD34、NSE、AMACR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1%;术后随访4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肾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诊断需依据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上,宜采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其生物学行为及细胞起源的不确定性,需进行长期的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罕见腹膜后肿瘤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报告腹膜后间隙肾上腺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和Castleman病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PNP)各一例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PNET是高侵袭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晚期预后差;Casdeman病属于良性病变,可伴发天疱疮,肿瘤切除后可缓解症状。结论:腹膜后肿瘤基本无典型表现,术前可应用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纤维肉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例左肾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并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对肾纤维肉瘤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讨论。结果患者在我院行左肾肿瘤根治术,肾组织病理诊断为纤维肉瘤,未行放、化疗,门诊随访5个月仍健存。结论肾纤维肉瘤起病一般以腰部疼痛为主,可伴肉眼血尿,临床症状不特异,术前不易明确诊断,确诊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治性肾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放、化疗对患者的生存期影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由两名十五年以上腹部影像诊断工作经验髙年资的医师共同探讨,回顾分析2010年11月—2019年11月经我院发现的4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结果:左肾静脉经腹主动脉后向右穿行并汇入下腔静脉,受压处形成不同程度的压迹.结论: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获得性血友病甲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例获得性血友病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与结论: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表现为自发性广泛皮下出血及软组织血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延长且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血浆凝血因子Ⅷ凝血活性部分(factor Ⅷ coagulant activity,FⅧ :C)活性下降,抗FⅧ:C抗体滴度升高,予输注FⅧ浓缩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后出血控制.获得性血友病甲可致严重出血,及早诊断、及早控制出血、及时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清除抗FⅧ:C抗体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圆形肺不张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形肺不张(Roundedatelectasis,简称RA)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肺外围一部分肺萎陷,临床较罕见,国内报告也不多,现报告2例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性,20岁,学生,发热38.5℃,右脚痛就诊,X纷购片检查发现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以利福平、异烟讲、乙胺丁醇、激素治疗。抽胸水一次500ml,H个月后胸水吸收,X线胸片发现右下孤立性圆形病灶,电视透视下转动体位于切线位时肿块与胸壁呈锐角,病灶定位于右肺下D忖【基底段,其直径4.SCmX4.scm,轮廓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右侧大片胸膜增厚,最厚部位与圆形病灶…  相似文献   

19.
刘亚静  钱芳  黄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528-8528
对血性羊水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 1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20.
黄国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17-3317
脾动脉瘤在内脏动脉瘤中最常见,约占内脏动脉瘤的60%[1],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没有破裂时内总的死亡率为8.5%,瘤体破裂后死亡率高达75~8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