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窒息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Apgar评分0~3分)66例和重度窒息组(Apgar评分4~7分)54例。收集两组新生儿的母亲年龄、胎龄、新生儿性别、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脐血p H值、肌酐、尿素氮、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等资料。结果观察组年龄、胎龄、新生儿性别、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血p 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酐和尿素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脐血p H值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脐血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肌酐和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肾损伤,并有利于评估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厉红  杨松  岳爱红  王兰英  郝冬荣  杨晓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936-1937,194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尿常规检测结果将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尿常规阳性组和尿常规阴性组,并比较这两组患儿与正常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纤维蛋白原与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结果 3组儿童的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清蛋白(尿-Alb)、尿免疫球蛋白G(尿-lgG)等尿微量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4、30.21、104.45,P均﹤0.05)。对3组儿童的尿微量蛋白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的尿-Alb和尿-l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尿β2-MG、尿-Alb及尿-lg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阴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尿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的尿-Alb和尿-l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2,P﹤0.05)。对3组儿童的尿微量蛋白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阴性组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两两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与尿微量蛋白检测能较早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发生及程度,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系列微量蛋白检测在儿童(<13岁)肾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尿路感染患儿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80例及正常儿童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含量,采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除急性肾小球肾炎组的α1-M,尿路感染组的IgG、α1-M、TR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组别其余项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的α1-MP<0.05外,其余均P<0.01);117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儿尿系列微量蛋白检出阳性47例,阳性率为36.75%。结论:尿系列微量蛋白测定可用来判断儿童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中微量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测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意义。方法根据尿常规结果将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过敏性紫癜(HSP)组和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尿中m Alb、α_1-MG、β_2-MG、TRf、Ig G和NAG的水平。结果 HSPN组中尿m Alb、α_1-MG、β_2-MG、TRf、NAG和Ig 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HS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中尿m Alb、α_1-MG、β_2-MG、TRf和NAG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SP组中尿中微量蛋白和NAG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中微量蛋白和NAG的水平可较好的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40例(HSPN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治疗前HSPN组血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P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SPN组血清TNF-α、IL-6、IL-8、IL-10、TGF-β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P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SPN组患儿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SPN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IL-10、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炎症介质均存在明显改变,并且与病情严重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炎的严重程度,因此临床上可将其变化作为临床诊断、防治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 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 G)、及α1-微球蛋白(α1-MG)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1例HSP儿童(观察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其各项尿液指标进行检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4项尿蛋白指标阳性率及排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m Alb、TRF、Ig G和α1-MG诊断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0.771、0.711和0.614,诊断性能m Alb最佳。结论尿m Alb、TRF、Ig G和α1-MG均可作为评价过敏性紫癜儿童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对患儿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0例正常对照者和25例水肿性胰腺炎、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尿中的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分析其与胰腺炎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重症胰腺炎组尿中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的浓度显著高于水肿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水肿性胰腺炎组尿中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尿中的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IgG、微量白蛋白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HSP初发患儿62例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分别进行尿常规、尿β2-MG、MA和IgG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测定.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HSP组尿β2-MG、MA、IgG含量均明显升高,HSP患儿尿微量蛋白3项指标中1项或1项以上异常率高于尿常规的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血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β2-MG、MA、IgG检测是早期发现HSP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多次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液转铁蛋白(TRF)、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微球蛋白(β-MG)为观察组,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30例HSP患儿肾功能均正常,BUN为(4.78±0.73)mmol/L,Cr为(48.32± 14.59)μmol/L;HSP 患儿尿微量蛋白中mAlb为(28.45±10.22)mg/L、TRF为(1.56±0.98)mg/L、α1-MG为(10.20±6.23)mg/L、β-MG为(0.54±0.22)mg/L,均高于对照组的(4.11±1.35、0.60±0.15、2.30±1.46、0.25±0.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是早期诊断HSP肾损害的灵敏指标;尿微量蛋白指标综合检测可作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降低肾损伤程度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α1-微球蛋白 (α1-mG)与尿微量白蛋白 (u -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方法对 31例SLE患者 (尿常规正常组 10例 ,尿常规异常组 2 1例 )及 19例健康对照组的α1-mG、β2 -微球蛋白 (β2 -mG)、u -Alb进行检测。结果 SLE病人尿α1-mG、β2 -mG、u -Al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无论尿常规正常与否 ,其尿α1-mG、β2 -mG、u -Alb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尿α1-mG及u -Alb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尿液肾功能有关指标与儿童紫癜肾脏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对47例紫癜患儿进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微量白蛋白(umALB)、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转铁蛋白(TRF)、尿α1-微球蛋白(α1-MG)及尿液肌酐含量检测,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尿液肾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β2-MG、RBP及尿umALB、NAG、TRF、α1-M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除RBP及NAG外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RF、β2-MG异常率最明显分别为63.83%和68.08%。结论:HSPN早期即出现肾小球及肾小管的损伤,测定上述指标对于早期监测HSP患儿肾损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阻止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胃泌素-17、白细胞介素-17(IL-17)及D-二聚体检测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皮肤紫癜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者35例(皮肤→消化道组),消化道症状出现先于皮肤紫癜者25例(消化道→皮肤组),另选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胃泌素-17(G-17)、IL-17及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记录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紫癜症状评分,然后使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G-17、IL-17及D-二聚体与紫癜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G-17水平为(3.11±1.65)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6±1.04)pmol/L,而IL-17(26.49±8.04)pg/ml、D-二聚体(2.54±1.16)mg/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16.78±6.32)pg/ml、(0.58±0.42)mg/L],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皮肤→消化道组G-17水平(4.02±1.50)pmol/L明显高于消化道→皮肤组(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紫癜肾汤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癜肾汤,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8.00%,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IgG、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及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18、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癜肾汤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志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均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验中常用4项指标对高血压肾病诊断的效果,为临床诊断高血压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和65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集3组受检者的新鲜晨尿作为尿常规检验标本,对3组受检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检测;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参照,对比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AG诊断高血压肾损伤的结果;分析不同指标检测高血压肾病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AG水平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且对照组高于健康组(均P<0.05);4项尿常规检验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AG检测结果与金标准结果均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04、0.792、0.775、0.831(均P <...  相似文献   

16.
王成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903-2904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首次或复发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检验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A l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血小板计数(PTS)。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尿β2-M和尿A lb、PT、APTT、PTS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1周、2周化验PT、APTT、PT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肝素治疗组在3个月、6个月复查β2-M和A lb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肝素钠可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同时有降粘、抗凝、抗血栓的作用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妊高征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07年7月~2008年3月间收集62例妊高征孕妇及55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尿液及血液,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U-TP、m-ALB、血β2-MG、尿β2-MG及用Interlab公司696PC全自动电泳仪进行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结果]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β2-微球蛋白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电泳成分构成中妊高征组有88.7%的为3种以上的多蛋白成分,而对照组中没有出现3种以上的多蛋白成分的。[结论]为减低妊高征孕妇的肾损害,可早期对妊高征孕妇检测这5种指标,做到早检测,早治疗,减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在妊高症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高症孕妇6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5例,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孕检的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血液及尿液检测血液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三组患者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三组间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均为反映妊高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对妊高症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3例高血压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项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效果稍佳。(3)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98.91%,特异度为97.92%,诊断符合度为98.76%。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为判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住院的6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分为轻症肺炎组46例和重症肺炎组16例,另选择体检健康儿童2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以及患儿死亡组和治愈组此二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轻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年龄、体质量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中血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症肺炎组患儿的此2项指标也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降钙素原,死亡组血降钙素原、D-二聚体指标显著高于治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