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术前3DCT重建图像分析翼突外侧板在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穿刺卵圆孔(FO)时的遮挡情况,指导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射频热凝治疗的共31例原发三叉神经痛病例,术前常规行颅底3DCT重建,于颅底穿刺视角观察翼突外侧板及其与FO的关系。于轴位CT图像测量并计算FO的解剖面积(AFO),于穿刺角度3DCT重建图像计算FO的被遮挡面积(CFO),根据结果计算出FO的实际可用穿刺面积(APFO),并与手术穿刺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有9例的翼突外侧板遮挡FO,其中8例的APFO15.0mm2,较其AFO明显降低,且手术穿刺次数明显增加。结论翼突外侧板的遮挡影响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手术的难度,每例患者术前应行3DCT重建,并分析翼突外侧板的遮挡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颅底卵圆孔(FO)位于中颅窝底前部蝶鞍两侧,是三叉神经阻滞手术穿刺的必经之路。我们以往在应用立体定向经颜面穿刺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RFT)的手术过程中,发现有些FO的大小及特殊解剖形态会对RFT手术的穿刺成功率造成显著的影响~([1,2])。我们应用三维(3D)CT重建方法观察了178例成人在立体定向RFT手术穿刺位的FO形态,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行  相似文献   

3.
正咽旁间隙位于咽腔的外侧壁(即咽上缩肌)和翼内肌的筋膜之间,是一个圆锥形的间隙,锥底向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内侧面以咽缩肌和颊咽筋膜与咽扁桃体相邻,外侧是下颌骨的升支、腮腺深面与翼内肌,后界是颈椎前筋膜。咽旁间隙以茎突和附着其上的肌肉为界分为前隙(茎突前间隙)和后隙(茎突后间隙)。茎突前间隙较小,有颈外动脉及静脉丛通过,内侧和扁桃体相邻,外侧和翼内肌紧密相连;茎突后间隙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经颜面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RFT)手术,是三叉神经痛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颅底卵圆孔(FO)是RFT手术经颜面穿刺的靶点。我们以往在应用立体定向RFT手术过程中,发现卵圆孔周围的下颌骨与牙床间距的大小,对RFT手术的穿刺成功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2]。我们应用三维(Three-Dimensional,3D)CT重建方法观察了30例经立体定向RFT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卵圆孔周围下颌骨与牙床间距的大小及其对RFT手术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术前应用颅底3DCT重建图像测量卵圆孔(Foramen Oval,FO),分析数据并评估其对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手术难易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射频热凝治疗的共31例原发三叉神经痛病例,术前行颅底3DCT重建并于轴位及穿刺位图像上测量卵圆孔的横径、纵径,计算卵圆孔的面积。分析测量结果并与实际手术穿刺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卵圆孔的轴位及穿刺位的最大横径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纵径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穿刺位最大纵径小于轴位最大纵径。卵圆孔最大横径6.0 mm的有18例,手术穿刺次数与最大横径6.0 mm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且卵圆孔最大横径6.0mm者手术穿刺次数高于最大横径6.0mm者。卵圆孔最大纵径3.2mm有20例,手术穿刺次数与最大纵径3.2mm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卵圆孔最大纵径3.2mm者手术穿刺次数高于最大纵径3.2mm者。解剖面积15.0mm~2有16例,手术穿刺次数明显增加。结论术前应用3DCT重建图像测量FO可以提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手术的难度,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对颅底卵圆孔穿刺定位问题研究较多,但多数定位方法对术者的个人经验要求较高,缺乏个体化的量化参数。目的:建立颅底卵圆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索经皮穿刺颅底卵圆孔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合理手术穿刺路径及穿刺深度,探索个体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方法:获取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头颅的CT图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生成颅骨及皮肤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模型设计卵圆孔穿刺的路径,绘制颅底卵圆孔穿刺定位仪的初步模型。结果与结论:采用CT扫描图像,通过MIMICS软件,建立了颅底卵圆孔穿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可靠的解剖资料,同时也为颅骨卵圆孔穿刺的手术模拟奠定了基础。在颅底卵圆孔穿刺路径三维模型基础上确定了"进针点"、"靶点"、"中点"等3个穿刺参照点,确定了由上述3点围成三角形所在平面为"定位平面",以此为主要参数设计的定位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医患在射线下暴露时间短,在模拟层面,实现了颅底卵圆孔穿刺进针深度、进针方向的精确化、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颅底侵犯的MRI表现特征,评价MRI检查对其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有明确颅底或颅神经受损临床症状的40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侵犯翼突(包括翼腭窝)16例,斜坡11例,卵圆孔(包括蝶骨大翼)13例,岩骨尖4例,枕骨2例。19例有2处及以上联合侵犯病变。表现形式有:正常低信号的颅底骨皮质不完整;骨髓内T1高信号脂肪影消失,被肿瘤信号代替;骨内被侵犯病灶异常强化;穿过颅底神经孔的条索状强化影。有颅内侵犯者19例。结论: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诊断鼻咽癌(NPC)颅底骨破坏的临床价值,分析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途径及CT表现。方法分别利用CT轴位扫描和冠状位扫描29例鼻咽癌患者。结果29例NPC患者,颅底侵犯14例,占48.3%,发生于蝶骨体、斜坡、蝶碟窦、蝶骨大翼、岩尖、筛窦、翼突板、枕骨和下颌窦等部位。结论轴位扫描可清楚显示NPC颅底破裂孔、卵圆孔、棘孔,枕骨斜坡及颞骨岩尖的结构的破坏情况,但对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显示不佳;冠状位扫描能清楚显示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等结构的破坏情况。只有将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位扫描方能较全面了解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经颜面穿刺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手术,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一个重要的办法[1-3]。RFT手术的主要过程是经卵圆孔(Foramen Ovale,FO)穿刺达到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立体定向手术是神经外科的一种精确定位的手术方式[4,5]。我们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两例经3DCT三维重建显示纵径极小的卵圆孔患者进行了RFT手术,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押对下颌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解剖观测,为下颌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2-11/2005-11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由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120侧成人颅骨(男60侧,女60侧)和30侧尸体(男20侧,女10侧);均为无主尸体。测量了120侧成人颅骨卵圆孔等结构的数据,观测了30侧成人尸头下颌神经的毗邻结构。结果:①与下颌神经阻滞相关结构:男性除卵圆孔前壁厚、女性除颧弓中点下缘至翼突基部距离、卵圆孔宽径、卵圆前壁厚、卵圆孔前外侧缘至三叉神经压迹最近距离外,其余结构均存在侧别差异(P<0.05~0.01)。除左侧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距离、左侧卵圆孔宽径、卵圆孔前壁厚外,其余侧别结构均存在性别差异(P<0.01)。下颌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的距离熏男性左侧为(40.4±0.3)mm,右侧(40.9±0.4)mm。女性左侧为(39.8±0.6)mm,右侧为(40.2±0.7)mm。②下颌神经阻滞入路易损伤的结构及下颌神经的毗邻关系押下颌神经长度(10.4±1.6)mm,宽度为(4.5±1.5)mm,其中颅内段长(6.3±1.5)mm,卵圆孔内段长(5.1±0.6)mm。脑膜中动脉外径左侧为(1.5±0.3)mm,右侧为(1.5±0.4)mm。至上颌动脉起点的距离左侧为(7.1±0.4)mm,右侧为(8.3±0.3)mm。大部分脑膜副动脉入棘孔以前发出,起源于脑膜中动脉者22侧(73%)。上颌动脉者7侧穴23%雪。以双根起始者1侧(3%)。分支数,1支型24侧穴80%雪。2支型2侧(7%)。不存在4侧穴13%雪。脑膜副动脉分别经卵圆孔、蝶导血管、骨性翼棘孔入颅腔。下颌神经与脑膜中动脉的位置关系:脑膜中动脉位于下颌神经的后外侧22侧(73)%。位于下颌神经的外侧8侧(27%)。结论:获得了下颌神经的长度、宽度熏下颌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熏下颌神经阻滞入路易损伤的结构及下颌神经的毗邻关系熏以及圆孔、棘孔、破裂孔、颈静脉孔、海绵窦内等穿过的结构及毗邻关系的观测结果。下颌神经阻滞相关结构存在侧别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表现形式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鼻咽部病理证实,并有明确颅底或颅神经受损症状的鼻咽癌患者86例。经颅底及鼻咽部轴位T1WI,T2WI和冠位、矢位T1WI扫描。47例行增强后轴、冠、矢位T1WI扫描。结果 侵犯翼突者56例,斜坡54例,卵圆孔(包括蝶骨大翼)28例,岩尖27例,枕骨1例。71例有2个以上联合病变。表现形式有:①正常颅底骨皮质无信号带中断;②骨髓内T1高信号脂肪影被肿瘤信号代替;③骨内病灶强化;④穿过颅底神经孔的条状强化影。有颅内侵犯者44例。结论 MRI是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7岁.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余,右侧颧弓处隆起5 cm×5cm肿块.查体:颅神经征(-).CT示颞下窝肿物,鼻咽CT示肿瘤位于颞下窝,向周围广泛侵犯颅内间隙及周围骨组织,并显示双侧颈上深、颈中深多处淋巴结.术中见肿瘤位于右颞下窝,实性、无完整包膜,累及翼突、颞骨底、颞窝、眶外侧壁、蝶窦、圆孔、卵圆孔、颞叶底及侧面大块硬脑膜,无明显边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前不同孕周卵圆孔大小(FO)、卵圆孔与主动脉根部内径之比(FO/AO)与产后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相关性.方法 958例胎儿根据不同孕周分为5组:18~22周,23~26周,27~30周,31~34周,35~40周,分别测量胎儿FO、主动脉根部内径(AO)、FO/AO,并于产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不同孕周间FO、AO、FO/AO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O、AO与孕周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不同孕周产后诊断继发孔ASD与产后心脏正常FO、FO/AO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不同孕周FO与AO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FO、AO随孕龄的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产后诊断继发孔ASD比产后心脏正常的FO、FO/AO均增大(P=0.000).结论 产前FO与FO/AO相结合,对观察产后继发孔ASD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型臂引导下,根据影像学将卵圆孔划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按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穿刺针分别位于卵圆孔内侧、中部、外侧区域。行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疼痛缓解度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12月的临床疗效。结果: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穿刺和治疗。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当日、治疗后7天、14天、1月、6月、12月VAS和有效缓解例数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和12个月VAS评分均降低(P<0.05)。12个月随访观察A组有效率为76.7%,B组有效率为76.7%,C组有效率为73.3%。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治疗三叉神经痛时,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均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通过卵圆孔定位穿刺,在半月神经节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CT技术对其颅脑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工作站给予颅底重建,分析测定卵圆孔并选其为靶点,采用导航棒辅助,对其进行定位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本组26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性即成功,术中平均阻抗500Ω,其运动刺激平均值0.88 V,感觉刺激平均值0.53 V。本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为(9.3±0.5)分,术后为(1.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NI评分,术后"疗效显著"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借助神经导航对卵圆孔进行定位穿刺,有助于提高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包括开颅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甘油注射和球囊压迫等。Hartel前入路法进行颅底穿刺常伴随一定的并发症,且多次穿刺不容易成功,加上卵圆孔位置、形态和大小多变,导致穿刺失败,并且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颅底侵犯的途径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颅底侵犯的途径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病理证实的NPC颅底侵犯的CT资料,结果: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翼突同,外板,蝶骨体及枕骨斜坡,颅底侵犯以骨质破坏最常见,占71%,其次为骨质硬化占21%,二者并存最少见,仅占8%,侵犯途径可分为5种,以向上、向前、向后上多见。结论:CT可以显示NPC侵犯途径,但侵犯途径的分类有待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三维CT导向卵圆孔精确定位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三维CT引导卵圆孔定位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取仰卧位,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应用三维CT引导以明确卵圆孔位置,并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穿刺卵圆孔定位成功后,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位于卵圆孔内,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CT引导卵圆孔定位,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弥补了徒手穿刺的缺陷,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医学》2010,(2):100-100
201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三院)神经外科成功地切除1例颅底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因“左耳闭、听力下降2年余”来诊,在外院检查提示中颅窝底占位,该肿瘤位置特殊,位于颞下窝,向上、向下、向外等方向生长,侵犯咽旁间隙、咽鼓管等,破坏了翼内板、翼外板、中颅窝底,侵犯了颅内,压迫了左侧海绵窦、颈内动脉、颞叶等重要结构,在颅底肿瘤中罕见,手术难度相当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目前尚无胎儿心脏结构正常的卵圆孔(FO)血流受限或闭合的大样本研究,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病例分析该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的9 704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6 707例胎儿心脏结构正常;65例FO血流受限或闭合,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60例(0.89%)FO血流受限,5例(0.07%)FO提前闭合。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扩张48例(73.8%),右心室扩张38例(58.5%),三尖瓣反流19例(29.2%),心包积液10例(15.4%)。50例(83.3%)FO血流受限和4例(80%)FO闭合有随访资料,无宫内死亡发生,但新生儿死亡3例。结论心脏结构正常的胎儿FO血流受限或提前闭合发生率低。胎儿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右心重构、三尖瓣反流和心包积液。大多数的胎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