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变化规律,探讨HLA-DR表达与感染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患者90例(试验组),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试验组分为试验1组(GCS评分13~15分)、试验2组(GCS评分9~12分)、试验3组(GCS评分3~8分),每组30例,分别为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试验各组入院后1、3、7、14d及对照组体检当天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情况,入院后30 d统计试验组患者感染率、治愈率、残疾率、植物状态率、病死率.结果 试验1组、试验2组入院后1、3、7、14d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分别为(28.11±2.37)、(26.45±1.63)、(27.75±1.83)、(27.15±2.17) MCF,(29.34±2.07)、(27.55±1.63)、(28.42±1.94)、(29.46±2.12) MCF]与对照组体检当天[(29.18±1.91) M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入院后1、3、7d及对照组体检当天HLA-DR表达与试验3组入院后1、3、7d[分别为(18.02±1.78)、( 16.05±1.97)、( 20.76±1.65) MC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1组、试验2组入院后14d及对照组体检当天与试验3组入院后14d[(26.13±2.15) MC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感染率分别为0、3.6%( 1/28)、82.8%(24/29),治愈率分别为100.0%(30/30)、100.0%(28/28)、10.3%(3/29),残疾率分别为0、0、41.4%(12/29),植物状态率分别为0、0、20.7%(6/29),病死率分别为0、0、27.6%(8/29),试验1组与试验2组感染率、治愈率、残疾率、植物状态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1组、试验2组与试验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1、3、7、14d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变化不明显,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LA-DR表达伤后1d开始下降、3d明显下降、7d开始升高、14d恢复到正常水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LA-DR表达下降与感染有相关性,并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在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中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ICU内68例HAP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单核细胞HLA-DR、APACHE Ⅱ评分、皮质醇、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核细胞HLA-DR、APACHE Ⅱ评分与28d住院病死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组单核细胞HLA-DR低于存活组(P〈0.05),而APACHE Ⅱ评分和皮质醇水平高于存活组(P〈0.01);人ICU时单核细胞HLA-DR和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相关,单核细胞HLA-DR与28d住院病死率均和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HAP患者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将APACHE Ⅱ评分与单核细胞HLA-DR结合分析能提高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ODS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选择MODS病人98例,用流武细胞仪测定MODS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动态变化及存活组与死亡组CD14+单核细胞HLA-DR含量的动态对比. [结果]所有患者首次CD14+单核细胞HLA-DR含量均<30%;死亡组的首次CD14+单核细胞HLA-DR含量的均小于10%,而康复组为小于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MODS患者入院时应立即进行CD14+单核细胞HLA-DR动态观察,这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于医院重症监护科(ICU)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24例患者及12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VAP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VAP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等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VAP组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58株,包括革兰阴性菌72株(45.57%)、革兰阳性菌51株(32.28%)、真菌26株(16.45%)及其他病原菌9株(5.70%)。主要耐药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11.40%)、肠杆菌属(9.49%)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59%),常为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及三代头孢等药物耐药性高,对阿米卡星等药物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10.12%),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性高,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甲氧西林等具有耐药性。结论 VA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且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VAP致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性,患者治疗前应注意进行药敏试验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37例,其中对照组61例,研究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从体位护理、营养支持、气囊管理、分泌物管理、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路管理、湿化雾化管理、镇静管理、卫生管理9方面进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长、ICU入住时长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VAP发生率更低、有创和无创通气时间更短、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更短、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基于循证护理的临床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对ICU护士进行预防VAP循证护理的认知调查后,分析原因,开展预防VAP循证护理的专业培训、并完善相关护理指南、建立操作规范、制定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护理部对ICU的质量管理专项项目.结果 护理部实施干预后,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措施成为机械通气治疗的规范化护理项目,VAP发生率与上机时间在干预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部实施管理策略能强化预防VAP的循证护理,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48 h发生VAP的279例患者进行痰培养,对其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共549例患者行机械通气,有279例发生VAP,共分离出病原菌284株,其中5例发生混合感染;革兰阴性杆菌188株、革兰阳性球菌83株、真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分别为58.44%和64.06%,两者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而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为庆大霉素及三代头孢菌素;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66.67%和54.17%,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严重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敏感性高;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离率逐渐上升,相关菌株耐药性严重,及时监测病原菌耐药性对指导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相关标志物水平,探讨其在疾病转归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URB-65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检测患者入院时(24 h内)及抗感染治疗后5 d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比较分析上述指标与CAP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高危组hs-CRP、PCT、RDW和NLR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82±2.10) mg/L、(14.16±3.46) ng/ml、(16.28±3.46) %、7.38±1.84,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均<0.05);治疗5 d后,中危组和低危组血液hs-CRP、PCT、RDW和NLR水平逐渐下降,高危组则呈上升趋势(P均<0.05);hs-CRP、PCT、RDW和NLR与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血液相关标志物hs-CRP、PCT、RDW和NLR均与C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0例重症患者作为A组,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资料,制订预防措施,另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患者作为B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B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接受VAP预防及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中68例符合VAP诊断标准,则VAP发生率为22.67%,VAP患者的病死率为11.76%;68例VAP患者通过病原菌检测共分离出细菌79株,真菌23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比为51.96%,革兰阳性杆菌占比为25.49%,真菌占比为22.55%;VAP发生的高危因素有患者年龄、休克、慢性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使用制酸剂、使用皮质激素;B组试验组中VAP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NICU应用呼吸机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共80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50%;30例患者检出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68.29%,革兰阳性菌16株占19.51%,真菌10株占12.20%,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假丝酵母菌属,分别占31.71%、15.85%、14.63%、12.20%、10.98%,>2种细菌混合感染10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年龄大、营养不良、应用镇静剂及制酸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撤机困难多、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结论 NICU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痰培养结果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7例糖尿病发生VAP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菌2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8.85%、28.23%、12.92%,糖尿病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2.17%、21.62%、16.21%,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而非糖尿病组患者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51.10%、35.72%、9.18%,其中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条件致病菌及真菌发病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个体化合理应用,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诊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的形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施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过程中辅以循证护理效果显著,降低炎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建议在临床中积极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验研究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ICU2016年度收治的重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后呼吸机使用的时间、在ICU治疗的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缩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非常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地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ICU治疗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可在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闫娜 《医疗装备》2022,(6):89-9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重症V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呼吸功能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蛋白、前白蛋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诊断评估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的75例使用呼吸机>48 h的患者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均值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两组对VAP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9、0.757,白蛋白、前白蛋白诊断VAP的最佳切点分别为<29.95、160 g/L,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分别为62.9%、62.5%、62.7%、0.254和71.4%、75.0%、73.3%、0.464.结论 白蛋白、前白蛋白对VAP诊断的评估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及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机械通气新生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根据新生儿人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接受优质护理管理的优质组43例和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常规组43例,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16例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按照7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n=64例)和非VAP组(n=52例),测定其血清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机械通气后VAP组PCT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VAP诊断敏感性为85.9%,特异性为75.0%,阳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为81.3%,均高于CRP和WBC的相应指标。[结论]PCT对VAP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感染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上V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探寻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任重道远。众多研究表明,免疫调理在治  相似文献   

20.
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挽救呼衰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的措施[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