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在膝关节炎化脓性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6月在本院住院疑似膝关节炎化脓性感染患者98例,经过关节液革兰染色涂片或者细菌培养,最后确诊化脓性关节炎32例(疾病组),非化脓性关节炎66例(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PCT、CRP和血沉的变化情况,制作ROC曲线,用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价3者的诊断性能。结果疾病组外周血的PCT、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ROC面积比较后,PCT曲线下面积为0.915,明显高于ESR和CRP。PCT以1.67μg/L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8%和93.94%,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RP和ESR。结论PCT对膝关节炎化脓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CRP和ESR,可作为早期筛查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指数(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09年1月-2017年7月住院手术治疗的闭合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2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表面CD64表达水平,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PCT及CRP的含量,制作ROC曲线分析三者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的CD64指数、PCT、CRP在术后1 d、3 d和7 d明显高于手术前。CD64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 8,明显高于PCT和CRP。当CD64指数截断值为5.696%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RP和PCT,三者联合应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明显提高。结论联合CD64指数、PCT及CRP检测对提高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足月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与正常足月儿间的水平差异,并评估其作为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某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足月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54例非感染足月晚期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IL-6、PCT及CRP水平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作为早期诊断指标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清IL-6、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IL-6作为单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 875,最佳截断值为22. 79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 41%和74. 12%; PCT作为单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 778,最佳截断值为1. 11 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 79%和79. 61%; CRP作为单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 809,最佳截断值为5. 84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 73%和92. 64%。各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IL-6+PCT为0. 886,IL-6+CRP为0. 914,PCT+CRP为0. 855,三者联合为0. 916;灵敏度和特异度IL-6+PCT分别为83. 31%和81. 52%; IL-6+CRP分别为93. 78%和74. 12%; PCT+CRP分别为77. 12%和88. 94%。三者联合分别为91. 68%和81. 52%。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患儿的IL-6、PCT、CRP水平均高于正常足月儿,三者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2月医院血液透析行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21例,将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4例患者为感染组,97例未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置管后、感染组疑似感染及感染控制后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RP水平。结果疑似感染时,感染组患者WBC、PCT、CRP水平高于导管置管后,感染控制后三者水平低于疑似感染时(P<0.05);PCT曲线下面积为0.870、截断值为10.30ng/mL,CRP曲线下面积为0.753,截断值为16.00mg/L;PCT、CRP敏感度分别为91.67%、79.17%,高于WBC的60.42%,PCT特异性为89.18%、阳性预测值为67.69%,高于WBC、CRP。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有助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早期诊断且具有较高敏感度与特异性,优于传统感染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8例,分析其入院后PCT、CRP和APACHEⅡ评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PCT、CRP和APACHEⅡ评分逐渐增高。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RP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灵敏度及特异度,PCT以12.92 ng/ml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5%和77.63%,CRP以39.90 mg/L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和65.79%,APACHEⅡ评分以30.64分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8%和78.95%,PCT预测价值优于CRP和APACHEⅡ评分。结论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且可以用来作为判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8例,分为轻症组80例(APACHEⅡ评分≤8分)和重症组28例(APACHEⅡ评分8分),对比入院后1 d、3 d和5 d的血清PCT和TNF-α的变化情况,制作ROC曲线,用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价二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入院后1 d、3 d和5 d,AP重症患者外周血的PCT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患者外周血的PCT、TNF-α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以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灵敏度及特异度,PCT以2.720μg/L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和83.75%,TNF-α以5.797μg/L截断值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4%和86.2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PCT和TNF-α的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用来作为判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胆手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菌操作采集患者静脉血并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全部行肝胆外科手术的218例患者中,22例(10.09%)患者出现术后腹腔感染(腹腔感染组),196例(89.91%)未发生术后腹腔感染,其中150例(68.81%)无任何感染(未感染组),46例(21.10%)为其他感染(其他感染组)。术后1 d、3 d、5 d和7 d,腹腔感染组、其他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d、3 d、5 d,三组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1天PCT诊断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腹腔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41,选取3.3μg/L作为阈值(最佳截断值),其诊断灵敏度为0.836和特异度为0.803。结论术后监测血清PCT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腹腔感染的发生,术后第3天PCT>1.22μg/L诊断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64、PCT及CRP在尿脓毒血症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尿脓毒血症患者46例,普通尿路感染患者4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3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CD64表达、血清PCT及CRP含量,并应用ROC确定CD64指数、PCT及CRP单独及联合评价对尿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CD64指数、PCT和CRP均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36.35、44.97、29.59,P0.01)。当以CD64荧光指数5.676为截断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956 5,此时CD64荧光指数鉴别尿脓毒血症与普通尿路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5%和93.33%,其诊断效率均优于血清CRP、PCT单独应用;而当联合应用3项检测指标时,诊断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96.67%,在保证灵敏度前提下,特异度有较大提升。结论联合应用CD64指数、PCT和CRP可以提高尿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效率,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院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新生儿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对两组进行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分析CRP与PCT联合检测对院内感染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等指标值,探讨CRP联合PCT用于新生儿院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感染组CRP、PCT值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经治疗后,感染控制第3天、第7天时的CRP值、PCT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随着感染得到控制,CRP值和PCT值逐渐趋于正常(均P0.05); CRP与PCT联合检测诊断院内感染的灵敏度(75.56%)显著高于PCT单一诊断灵敏度(65.57%)和CRP单一诊断灵敏度(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CRP与PCT联合检测诊断院内感染的特异度(91.61%),分别与PCT单一诊断特异度(94.96%)、CRP单一诊断特异度(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中,PCT与CRP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助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检测在小儿脓毒血症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患儿194例,分为脓毒血症组(109例)和非脓毒血症组(85例),所有患儿均于入院2 h内采集2 ml外周静脉血后分别测定SAA、hs-CRP、PCT和WB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相关分析,评估SAA、hs-CRP和PCT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的SAA、hs-CRP、PCT、WBC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AA的面积最大,为0. 942,hs-CRP的面积为0. 922,PCT的面积为0. 892。当SAA的截断值为68. 4mg/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927和0. 894;当hs-CRP的截断值为11. 5 mg/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835和0. 906;当PCT的截断值为0. 16 ng/m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807和0. 859。结论 SAA、PCT的诊断效能优于WBC,联合hs-CRP检测可提高小儿脓毒血症的诊断效率,可作为小儿脓毒血症的早期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早期诊断腹膜透析患者感染性腹膜炎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进行腹膜透析患者共99例,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腹膜炎分为感染组33例和未感染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IL-6、CRP、PCT水平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IL-6(31.17±14.95)ng/ml、CRP(25.33±7.48)mg/L、PCT(1.57±0.84)ng/m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IL-6、CRP和PCT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特异度为90.43%、灵敏度为94.7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均显著优于单个指标;治疗后好转组患者的血清IL-6(12.05±7.88)ng/ml、CRP(19.32±8.26)mg/L、PCT(0.43±0.22)ng/ml水平显著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 IL-6、CRP和PCT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并且血清IL-6、CRP、PCT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ROC曲线评价血清PCT、CRP诊断菌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诊断为菌血症患者48例,设为菌血症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3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水平,制定ROC曲线。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均衡可比,菌血症组患者血清PCT、CRP高于健康体检人群(Z=-5.442、-3.329,P0.05)。血清PCT检测菌血症ROC曲线面积为0.813,血清CRP检测菌血症ROC曲线面积为0.692,血清PCT、CRP联合试验检测菌血症ROC曲线面积为0.825。血清PCT检测ROC曲线面积大于血清CRP检测结果(P=0.030),联合试验ROC曲线面积大于血清CRP检测结果(P=0.002),而与血清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试验灵敏度为77.08%,特异度为81.13%,血清PCT诊断最佳临界值为0.17ng/ml,灵敏度为70.83%,特异度为81.13%,血清CRP诊断最佳临界值为40.3mg/L,灵敏度为56.25%,特异度为75.47%。结论血清PCT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CRP,且与联合试验诊断效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外周血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小儿高热惊厥相关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型小儿高热惊厥(单纯组,n=48)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复杂组,n=30),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复杂组患儿的PCT、CR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88±40) ng/ml、(23.14±52)μg/ml,均显著高于单纯组的(4.56±1.04) ng/ml、(13.70±3.5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的AUC面积为0.725,截断值为14.50(灵敏度=76.50%,特异度=75.40%); PCT的AUC面积为0.628,截断值为20.10(灵敏度=73.60%,特异度=72.20%)。结论相对于单纯型小儿高热惊厥,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在鉴别单纯型小儿高热惊厥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后动态变化,探讨PCT、CRP在急性脑卒中病发后医院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6例,依据医院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44例)和非感染组(62例),观察所有患者中PCT、CRP在第1、2、3、5、7天的动态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PCT和CRP差异,ROC曲线分析PCT、CRP两个指标在脑卒中医院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1.5%,感染的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1.36%;两组患者的PCT浓度随治疗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第3天时达峰值;两组患者的CRP浓度随治疗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第5天时达峰值;第2、3、5、7天时,急性脑卒中感染组的PCT浓度均高于非感染组(P0.001);第5、7天时,急性脑卒中感染组的CRP浓度均高于非感染组(P0.001);PCT与CRP二者联合监测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增至83.9%和97.7%。结论根据PCT、CRP动态变化结果及相关ROC曲线可知,PCT及CRP在诊断脑卒中医院感染方面早期具有一定作用,PCT较CRP更具有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呼吸科确诊的65例CAP住院患者和同时段本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CRP、SAA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PCT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 0软件,比较不同组别间CRP、SAA、PCT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建立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结果 CAP组CRP、SAA、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RP在检测CAP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99,最佳临界值为4. 01 m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 3%、98. 5%; SAA在检测CAP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12,最佳临界值为7. 0 m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 7%、89. 4%; PCT在检测CAP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784,最佳临界值为0. 05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 5%、89. 2%。结论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及感染状况评估中,CRP、SAA、PCT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在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意义,旨在为患者早期控制感染、阻断疾病演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感染者20例为感染组,未感染者222例为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术前、术后48h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术前感染组ESR水平为(31.10±7.90)mm/h、CRP为(8.20±2.01)mg/L,未感染组为(33.00±4.00)mm/h、(8.00±1.30)mg/L,均高于对照组(19.50±3.00)mm/h和(5.34±2.2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PCT水平为(0.31±0.11)ng/mL、WBC水平为(9.50±3.04)×109/L,未感染组分别为(0.33±0.12)ng/mL、(9.62±3.44)×109/L与对照组(0.24±0.15)ng/mL和(8.23±1.21)×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感染组、未感染组ESR分别为(69.04±9.80)mm/h、(42.13±11.30)mm/h,PCT为(12.60±1.96)ng/mL、(5.54±3.17)ng/mL,CRP为(23.08±6.87)mg/L、(12.20±3.56)mg/L及WBC为(18.63±4.98)×109/L、(11.98±2.15)×109/L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感染组ESR、PCT、CRP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敏感度89.58%、PCT91.67%,优于CRP79.17%、WBC60.42%,PCT水平特异性89.18%、阳性预测值67.69%优于ESR、CRP、WBC指标。PCT曲线下面积0.872,截断值10.50ng/mL。结论PCT水平变化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置换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且PCT的截断值10.50ng/mL,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应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68例开放性骨折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感染组30例、未感染组38例,选择同期25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术后1、4、10d3组受试者降钙素原指标、C-反应蛋白指标,并评价两种指标诊断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d,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225、61.147,P<0.01),术后1d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PCT、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10d感染组PCT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4、5.032,P<0.01),术后4、10d感染组CRP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4、9.532,P<0.01);PCT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2%、88.6%,均明显高于CRP。结论 PCT诊断骨折术后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RP,两者联合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共52例,以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共50例,对两组新生儿CRP、IL-6、PCT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CRP、IL-6、P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CRP为0. 745、IL-6为0. 893、PCT为0. 797,不同指标间联合曲线下面积:CRP+IL-6为0. 917,CRP+PCT为0. 865,IL-6+PCT为0. 943,三者联合为0. 956;各单项指标的最佳诊断界值:CRP为2. 61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 8%、56. 0%; IL-6为17. 60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 3%、58. 0%; PCT的为2. 95 n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7. 7%、94%;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CRP+IL-6为94. 2%、80. 0%; CRP+PCT为75. 0%、44. 0%;IL-6+PCT为92. 3%、90. 0%,三者联合为88. 5%、92. 0%。结论 CRP、IL-6、PCT可作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单独诊断时以IL-6的诊断价值最大;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指标,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CT、CRP、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判断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程度和预测截肢/趾风险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内分泌科病房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212例为疾病组。按照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感染组90例、中度感染组74例和重度感染组48例,比较3组PCT、CRP、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DF患者发生截肢/趾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各血清炎症指标对于DFI患者截肢/趾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PCT和CRP逐渐升高,中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高PCT、白细胞计数越高和高CRP是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发生截肢/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显示,PCT预测DF感染截肢/趾风险优于CRP,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RP。结论血清PCT、CRP能有效判断DFI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越重,其水平越高。WBC计数增多、PCT及CRP的升高是DF患者截趾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对于截趾风险的预测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颅脑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2例颅内手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术后无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CT、CRP、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的AUC分别为0.936、0.858、0.784。PCT临界值为0.085 ng/ml作为cut-off值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88.0%;CRP计数临界值为9.95 mg/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5%、76.0%;WBC临界值为10×109/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72.0%。结论在颅脑术后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中,血清PCT检测优于CRP与白细胞计数,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