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一类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脑血管病本身可以出现相应的脑影像学改变,这些病变和认知损伤的关系研究结论尚不统一。VCI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采用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从卒中位置、大脑形态学及大脑白质结构等方面研究VCI引起的大脑微观结构变化及其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利用结构影像学对VC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认知障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助 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本文从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磁 敏感加权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多种磁共振模态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像特点进行综述。将多种 模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进一步的 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脑血管病伴发的认知障碍随之增多。脑血管病伴发的认知障碍首先由Bowler等~([1])在1995年提出,称之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VCI是指由于颅内血管本身的病变、心脏病变或颅外大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血流异常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综合征~([2])。2011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指出,根据病程可以将VCI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目前已成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其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VCI的初期阶段,具有可逆性。近年来,磁共振波谱(MRS)以其高分辨率、无创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VCIND患者的认知损害包括执行功能、视空间、感知功能、记忆力等几乎所有的主要认知域。MRS与认知量表的联合应用可提高VCIND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VCIND患者额叶、颞叶NAA/Cr降低较为明确,而丘脑仍需进一步研究。Cho在VCIND患者脑组织中的变化研究结果不甚一致。另外,MRS在M-aMCI与VCIND的鉴别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VCIND的研究尚存在诸多问题,且结果差异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导致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常见原因。 低灌注性VCI作为一个重要亚型由于其可干预性和可预防性,成为认知障碍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根 据近些年来对于低灌注性VCI的相关研究,对其概念、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 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包括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VaD)以及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理解扩大了VaD的范围,有利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从而为痴呆的预防提供了可能。本文从概念、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诊断及治疗方面对最近几年VC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技术,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颅内物质代谢变化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2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分量表(MoCA)评分,并计算其视空间及执行功能评分。根据认知评分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正常组(NCI)、脑梗死后VCI非痴呆组(VCIND)、脑梗死后痴呆组。对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进行1 H-MRS检查,测定右额叶、左颞叶、左丘脑及顶枕叶交界处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肌醇(mI)/Cr及胆碱复合物(Cho)/Cr比值,并分析脑梗死组物质代谢比值与认知评分(MoCA评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左颞叶及左丘脑NAA/Cr 1.53±0.08、1.52±0.10)相比,VCIND组左颞叶及左丘脑NAA/Cr(1.46±0.07、1.47±0.07)降低(P=0.001、P=0.006);与VCIND组右额叶1.46±0.10比较,梗死后痴呆组右额叶、左颞叶及左丘脑NAA/Cr(1.38±0.14、1.39±0.06、1.42±0.09)降低(分别P<0.001、P<0.001、P=0.003)。对照组及NCI组间的各区域物质代谢比值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所有脑梗死患者中,除右额叶Cho/Cr外,余各感兴趣区物质代谢比值与MoCA评分间均相关,其中以左颞叶、左丘脑NAA/Cr值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为著(分别r=0.566,P<0.001;r=0.485,P<0.001);除右额叶、丘脑及顶枕叶交界处Cho/Cr外,余各物质代谢比值与视空间及执行功能评分间相关,其中亦以左颞叶及左丘脑NAA/Cr值的相关性为著(分别NAA/Cr为r=0.591,P<0.001;r=0.491,P<0.001)。结论左丘脑及左颞叶代谢异常可能为VCI患者认知损害的早期关键环节之一,随着VCI病变进展可能整个皮质及皮质下环路区域都将出现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危险因素,观察VCI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记忆障碍门诊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3月后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及头颅MR(包括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扫描)检查,根据认知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对照组)、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D)组。分析各组基本临床资料及额叶、颞叶、顶叶、丘脑、海马、后扣带回的灌注特点。结果共纳入对照组30例,VCIND组21例,VaD组21例。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VCIND组及VaD组(P <0.005)。HbA1C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05)。VCIND组右侧额颞叶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右侧后扣带回的达峰时间(TTP)大于对照组(P <0.005),VaD组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左侧顶叶、双侧后扣带回的MTT值大于对照组及VCIND组(P <0.005),VaD组双侧海马的MTT及TTP值大于对照组(P <0.005),VaD组左侧颞顶叶、双侧海马的相对脑血流量、相对脑血容量小于对照组(P <0.005)。结论高水平的HbA1C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VCI患者存在脑灌注减低,早期以额叶、颞叶及后扣带回的轻度灌注损伤为主,后期损伤程度加重,海马等区域逐渐受累。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和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伴有血管性因素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就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意义、流行病学特点、分类、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认知障碍作为脑血管病致残结果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AD,成为与年龄相关的认 知障碍和痴呆的第二大原因。目前血管性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 作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阶段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预防痴呆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今血管性认知障碍研 究的热点。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认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更加深入 的了解VaMCI 患者在神经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为早期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带来了新的希望。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用于该病并将其与神经心理学评估结合用来诊断VaMCI将会成 为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早期认知损害较 为敏感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指标。 方法 32例SIVD患者经过认知测试,被分为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18例,血管性 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组14例,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MRI参数之间 的关系。 结果 NCI组、VaMCI组全脑白质(whole brain white matter,WBWM)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 分别为(0.84±0.03)×10-9·m2·s-1和(0.89±0.05)×10-9·m2·s-1,表观正常白质(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的MD分别为(0.87±0.04)×10-9·m2·s-1和(0.92±0.05)×10-9·m2·s-1,差异 均有显著性(P均为0.003);NCI组、VaMCI组WBW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别为 (0.37±0.02)和(0.35±0.02),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02),两组NAWM的FA分别为(0.35±0.02)和 (0.33±0.02),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01)。SIVD患者WBWM的MD值、NAWM的MD值和FA值与注意- 执行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P =0.031)、-0.422(P =0.023)和0.409(P =0.027),NAWM的 MD值与记忆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P =0.044),多元逐步回归显示仅NAWM的MD值与注意-执行 (β=-0.453,P =0.009)、记忆(β=-0.414,P =0.019)和总体认知(β=-0.410,P =0.02)独立负相 关。而常规MRI参数未显示组间差异,与认知功能亦未见相关性。 结论 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以作为早期识别SIVD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 手段。NAWM的MD值在认知障碍早期即下降,并与多项认知域独立相关,是较为敏感的DTI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常见的认知损害类型,相比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VCI具有相对可预防性和治疗性,早期识别意义重大。精确的神经心理学评估能提高早期检出率,但VCI临床表现为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的单个或多个领域认知损害综合征,具有异质性,目前尚无统一的VCI神经测查量表,现有量表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The prevalence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is likely to increase as the population ag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urvival improves.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definition and disease mechanisms of VCI and present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urrent evidence for the pharmacologic and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used to treat the VCI symptom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or to modify VCI through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was searched from 2005 to October 2010 using the keywords “vascular dementia” or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rapy.” MEDLINE was searched for English-language articles published within the last 10 years using the combined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therapeutics and dementia,” “vascular” or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lthough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and memantine produce small cognitive impr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 VCI, these drugs do not improve global clinical outcomes and have adverse effects and costs.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and 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may improve short-term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VCI.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with an ACE inhibitor-based regimen and statins may prevent the major subtype of VCI known as poststroke cognitive decline. Clinical and effectiveness studie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pharmacologic and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to prevent and treat VCI. Given its growing health, social, and economic burde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CI are critical priorities for clinical care and research.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10.1007/s13311-011-0047-z)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从轻度认知功能受损到痴呆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受损,伴随着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变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诊断工具,可以无创地观察患者脑组织的变化。结合自动分割算法,对采集到的MRI数据进行分类,在识别血管性认知障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MRI在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及其亚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o dementia,VCIN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的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期已建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数据库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血管危险因素、生化及影像检查信息,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Essen评分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于发病(10±2)d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依据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VCI的诊断及分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和VCI组,VCI组包括VCIND组和Va D组,分析上述各项因素的组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VCI占69.86%,其中包括37.68%的VCIND和32.18%的Va D患者。1VCI组低受教育程度(P0.001)、糖尿病(P=0.005)、心脏病(P=0.045)、卒中家族史(P=0.005)、幕上病变(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14)、D-二聚体水平(P=0.001)、Essen评分(P=0.024)、NIHSS评分(P0.001)显著高于NCI组,女性(P=0.004)、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及受教育年(P0.001)显著低于NC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VCIND组比较,Va D组患者既往卒中史(P=0.013)、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01)、Essen评分(P=0.0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05)显著高于VCIND组,TOAST分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梗死(P0.001)、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显著低于VCIN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幕下病变患者发生Va D的风险明显小于幕上病变患者。结论 VCI及其亚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与NCI比较,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VCIND比较,卒中次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脑微出血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ascular cognitiveimpairment, VCI) 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在VCI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就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病理基础, 以及导致血管性认 识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相关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认知疾病中的常见类型,通常认为导致卒中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即是血
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仅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血
管性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引起血管性认知障碍主要通过小动脉内皮损害及脑内血管
动脉硬化造成;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通过对血管损害作用、影响凝血纤溶过程和神经毒性
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高发病率、相对可干预性等特点决定了对其早期认识、早期发现的必要性。
本文对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预防血管性痴呆
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