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脏的原发恶性肿瘤(primary splenic lympho-ma,PSL)临床上较罕见,根据文献报道,脾脏的原发肿瘤仪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6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侵袭性较强,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2.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足非霍奇金淋巴瘤总数的1%[1]。这里我们报告了3例不同临床表现的脾脏原发的 B 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52-65岁,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时间为2个月-1年。其中3例发病时有脾大,1例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 B 组症状,3例均无其他结外受累,均为脾切除后经病理明确诊断。2例化疗后随诊一直处于完全缓解状态,1例化疗后曾先后多次出现骨髓浸润,但经化疗后再次达完全缓解,现已患病近8年,目前无病生存。现将这3例患者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主因间断发热 5 个月,发现子宫内膜病变 5 天于 2019 年 7 月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已绝经 26年.孕4产 2,阴道分娩 2 女婴,人工流产 1 次,葡萄胎 1 次.无血液病既往史.近半年体重减轻 5 kg.5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常于下午出现,体温最高达 38.2...  相似文献   

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p6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可表达,因此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p63阳性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尤其在淋巴结发生转移时。本研究报道1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高度怀疑肺恶性肿瘤并淋巴结转移。行右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p63阳性,提示为鳞状细胞癌,而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最终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因此,认识p63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很有必要,可减小临床误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67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半天"入院。查体:无痛性左侧睾丸肿大。超声所见:右肾体积增大,中上极见9.5cm×6.0cm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CDFI:内见点状丰富血流信号(图1)。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弥漫性回声不均,强弱不等。超声诊断:右肾实性占位性病变;左侧睾丸弥漫性病变——淋巴瘤不除外,建议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CT:右肾占位,恶性可能性大。PET-CT:右肾、左侧睾丸等多部位葡萄糖代谢增高,淋巴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组织病理学检查。超声引导下右肾+左侧睾丸组织学穿刺病理结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0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侧腰背部隐痛,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无明显效果,于2012年2月14日人我院治疗.查体:全身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右肾区轻叩击痛,余未见明显异常.CT示:右肾增大,有肾中下部见一约140cm×106 cm大小分叶状肿物,增强扫描呈低密度影,病变与右腰大肌、腰方肌分界不清,腹腔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右肾巨大占位,提示肾癌可能.肝肾功能、血常规、肿瘤标记物正常范围内,骨髓活检未见异常.术中所见:肾脏包膜表面血管扩张充盈,有肾体积明显增大,与周围腰肌粘连严重,遂将右肾与粘连的腰肌一并切除.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PBL )临床罕见,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0.04%~0.53%,占所有结外淋巴瘤1.7%~2.2%[1]。PBL的病理分型中弥漫性大B 细胞型( DLBCL)占40%~71%,其他类型如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生率为2%~44%,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为8.5%~35%,T 细胞来源的 PBL 较少[2]。本文报告1例PB-DLBCL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就PB-DLBCL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1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发现右侧睾丸无痛性肿物1个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侧阴囊内可触及大小约5 cm×3 cm×3 cm的肿块,质韧,界限清,活动度可,与阴囊皮肤无粘连,无触痛;左侧睾丸无肿大,无触痛。超声检查:右侧睾丸大小4.7 cm×3.0 cm×3.3 cm,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58岁。因发现双侧睾丸肿大1个余月就诊。查体:双侧阴囊对称,无红肿,内可触及肿大之睾丸,质地较硬,无明显疼痛及触痛。超声:双侧睾丸体积增大,回声减低、欠均。CDFI:内血流丰富,可见多个条状血流信号(图1)。病理诊断:双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考虑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正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 (multiple myeloma oncogene 1,MUM1)/干扰素调节因子4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是一种骨髓瘤相关的癌基因。近年国外研究发现,其在淋巴细胞中也有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其表达率高达50%~75%,与患者的预后相关~([1])。因此,针对预后不佳的MUM1/IRF4阳性DLBCL患者,可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吡星脂质体、酒石酸长春瑞滨、强的松)方案基础上联合来那度胺(R2-CHOP)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B-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预后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例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因自觉乳腺肿块就诊,行手术切除或肿块穿刺而发现本病。Ann Arbor分期I期41.7%(5/12),II期58.3%(7/12)。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生发中心型(GCB)来源1例(11.1%),非生发中心型(non-GCB)来源8例(89.9%),其余3例未明确细胞起源。中位随访53(12-92)个月,除1例未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存活。结论:PB-DLBCL较罕见,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患者对化疗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56岁。以“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月余,加重1月”于2012年3月12日入住本院。2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侧睾丸较右侧明显肿大,无疼痛及发热,未经诊治,近1个月左侧阴囊急剧肿大,并感坠胀不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临床和病理方面研究1例皮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以引起对此病的重视.方法 对1例NK/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普通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支持皮肤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结论 皮肤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恶性度高,易误诊,预后差,需依据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尽早诊断.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2岁.主诉右侧阴囊肿大5年余,无疼痛及其他不适,过劳后感到右侧阴囊坠胀,无畏寒、发热,否认外伤史、结核病史.查体:右侧睾丸肿大,可及大小约5.0 cm×4.5 cm×4.0 cm肿块,质中,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6.
CD20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类罕见的异质性的淋巴增生性疾病。CD20缺乏表达,细胞形态不典型,临床表现为侵袭性,以及对化疗耐药和低生存率为其特征,因此其治疗和诊断均是一个挑战。某科收治1例CD20阴性DLBCL患者,现报告如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侧睾丸增大1周且伴睾丸疼痛加重2d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阴囊较对侧明显增大,阴囊内扪及一直径约5 cm实性肿物,质韧,无触痛,睾丸扪诊欠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二维超声检查:左侧睾丸较对侧体积增大,其内见一大小约4.8 cm×3.4 cm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CD...  相似文献   

19.
20.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对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通过对肌肉活检得到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结论:IVL预后一般较差,但通过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可于肌肉活检做出诊断,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争取较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