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 ,引起机体循环和代谢功能障碍及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临床综合征。现在认为 ,CHF是由于心肌能量不足 ,造成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超负荷性心肌病。因心脏储备力耗竭 ,它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因。CHF治疗过去一直强调以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主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治疗主张改善心肌细胞生物学性能。近年来强调改善心衰时的心室重构 [1 ,2 ] 。本文重点从心室重构方面说明心衰发展及治疗原则 ,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及时、充分地排出心脏,造成静脉系统血液淤积,使动脉系统血液出现灌注不足,继而造成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3]。心力衰竭并非独立疾病,有资料[4-5]显示大部分心力衰竭的发生都最早出现左心衰竭。相对于中青年重症心力衰竭而言,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更重且预后差,容易引起死亡。本研究择选7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心功能不全又名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在静脉回流充足情况下,由于心脏的射血或/和充盈障碍,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资料表明,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及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1-5]。现就心脏康复的发展历程及概念、心脏康复对慢性心  相似文献   

4.
梗塞后左室重构及β阻断剂治疗对心肌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发生的左室结构和功能的重建 ,其结果引起左室明显扩张和几何形状变化 ,导致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并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CHF) [1 - 3]。这一过程对预后极为不利 ,但可用药物延缓和预防。已证实 ,用 ACEI治疗的患者患 AMI,左室重构少见且发生更缓慢 [4 ,5] 。许多作者认为 ,β阻断剂同样有能力影响重构过程 [6 ]。然而 ,这个问题尚处于研究阶段。1 心肌梗塞后心肌重构的机理AMI最初 72 h心脏结构即可发生变化 ,表现为梗塞区心肌伸展、室壁变薄 [1 ] ,扩张部分的形状首先取决于梗塞的大小和…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中国CHF患病率为0. 9%,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 0%,死亡率却占40. 0%,约有80. 0%的CHF患者年龄超过65岁[2]。有研究发现,55%的CHF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会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和糖尿病等常见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成年人群中 CHF发生率 1.5 % ,CHF诊断后 4年病死率达 40 % ,6年病死率男、女分别为80 %和 6 5 % ,现就近年 CHF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基础研究 [1~ 3 ]近期研究证明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时心脏的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心钠素、脑利钠酞等分泌过多 ,严重影响心血管内皮、平滑肌等组织。衰竭心脏释放过量儿茶酚胺至循环中 ,此外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研究还表明 ,随超负荷心肌肥…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任何可以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碍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所导致。其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乏力,从而限制运动耐量;而体液潴留则导致肺淤血及外周水肿[1]。CHF在各国均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对CHF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心脏重塑既是心力衰竭时心脏代偿的机制,也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的过程。尽管有几个因素可以加速左心室重塑的过程,其中又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病理生理改变与心脏重塑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不同原因所致的各种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的最终结果。美国心脏协会把心力衰竭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2]表明,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过去20多年SHF的生存率明显上升,DHF的生存率却没有改变[3],DHF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4]。经过大量研究,目前已达成共识,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CHF)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出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钱海兰  王君俏 《全科护理》2013,11(21):1998-2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心血管病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研究显示,CHF是主要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显著增加的唯一病症[2]。罹患CHF的病人一旦起病,即便没有新的心脏损害,由于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心功能不全症状也将进行性恶化。CHF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可导致CHF.研究证实[1],CHF存在持续的神经内分泌激活、细胞因子的活化,细胞内信息传导通路的改变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等,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和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心室重塑,从而引起心室功能的进行性恶化直至终末期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而使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我科于2004年1~12月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允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马彩云  任凤学  刘芳  孟晓峰  苏豪 《临床荟萃》2012,27(10):877-879
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最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cTnI推荐为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项目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cTnI水平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CHF分为由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衰叫收缩性心衰(SHF)或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舒张性心衰(DHF),两者可单独存在或并存。鉴别两者对治疗有指导意义。左室缩短百分率(%FS)反映左室收缩功能,为探讨%FS对鉴别心衰类型的意义,我们选186例%FS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无法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为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QOL)[1]。为提高CHF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增强自主防护能力,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对CHF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满意,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1]表明,心力衰竭(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即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并排除其他瓣膜性心脏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HFPEF常合并房颤,其发生率高达30-40%[2]。大量研究[3]表明,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的,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柴军土  孙汉泽 《浙江临床医学》2005,7(2):188-188,191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心脏和血管重构的一个主要原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通过不同机理拮抗RAS发挥其逆转心脏和血管重构及防治CHF的疗效.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1]:AngⅡ受体拮抗剂联用ACEI治疗CHF,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并提高生存率,但国内报道较少.作者观察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30例CHF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秀华  刘丹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633-1634
[目的]探讨亚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无肝素化HVHF治疗重度颅脑损伤MOD患者,监测14 d患者病死率及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 TNF-α、IL-1、...  相似文献   

19.
陈广胜  徐崇利  张郁青  林涛 《临床荟萃》2011,26(22):1964-196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各种心脏结构性和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断进展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病情程度的进展,CHF患者常有肝功能损害、血生化检查发现胆红素水平升高[1]。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由初始心肌损伤而导致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同时伴有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充盈功能下降和主要脏器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CHF的治疗重点不仅在于缓解临床症状,还应延缓和防治心肌重构的发展,最终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3])。瑞舒伐他汀除具有强效降脂作用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