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约80%为缺血性卒中患者,多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是卒中复发的高危人群。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并被各国的指南所推荐。本文结合新近发表的指南以及经典的临床试验,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TIA的抗血小板治疗模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被激活,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早期脑梗死的复发,减轻脑损伤的体积,降低早期死亡和改善存活者的长期预后。但抗血小板治疗增加非致死性或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阿司匹林是证据最充分且得到各国指南推荐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药物,对未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始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血小板糖蛋白Ⅱb/IIIa受体抑制剂、双嘧达莫、西洛他唑等单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疗效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和可能的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在抗血小板治疗期间1/3~1/2的患者卒中复发。卒中复发有多种原因,多认为病人的不依从性是实验室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最常见原因,但需要正确识别卒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良好指征用于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检测,或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的方法。选择预防卒中复发的抗血小板药物取决于卒中发作的时间,轻度缺血性卒中在发病3个月内选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优于单一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对长期二级预防来说,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不仅无益处,且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的特点,患者年致死/残疾率高达33.4%~33.8%[1],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痛苦,对其进行有效诊治意义重大。既往针对缺血性卒中的特异性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等改善脑循环的抗栓治疗[2]。其中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要治疗措施。但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存在一些不足,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疗效的个体差异、呼吸道反应、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过敏反应等[3-4]。此外,卒中发病机制复杂,除了缺血导致的组织坏死,还涉及卒中后的免疫异常、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重叠损伤机制,需要给予抗炎、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措施。然而,目前对卒中的发病机制进展认识有限,对卒中后免疫调节、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等治疗尚缺乏有效措施[5-6]。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病死及卒中复发率。随着神经介入技术 和材料以及患者筛选策略的进步,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血管内治疗也日益增加。抗血小板治疗作为 缺血性卒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血管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是基石性 抗血小板药物,但具体的用药方案尚不统一。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指南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行 血管内治疗患者的抗血小板策略建议,以及重要血管内治疗研究中采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以期 为神经介入医师行血管内治疗时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成长,支持中国神经内科临床医师的研究工作,规范"缺血性卒中/TIA"抗血小板药物的规范化应用,探索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的新方向,由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卒中杂志》社设立"缺血性卒中/TIA抗血小板治疗临  相似文献   

7.
《中国卒中杂志》2016,(5):343-343
<正>为了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成长,支持中国神经内科临床医师的研究工作,规范"缺血性卒中/TIA"抗血小板药物的规范化应用,探索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的新方向,由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卒中杂志》社设立"缺血性卒中/TIA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基金"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血小板治疗是通过药物阻滞血小板聚集而起到预防血栓形成,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是缺血性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抗血小板治疗在IS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等临床相关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时还是发生了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这可能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不佳有关。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或TIA后,很多医师愿意更换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并不清楚最佳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丁苯酞(NBP)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药物,具有多靶点的神经保护作用,如线粒体保护、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调控自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本文重点论述丁苯酞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创伤及神经免疫疾病等领域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中,如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等血小板减少疾病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其治疗存在矛盾。本文对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机制及血小 板减少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及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物可使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更加精确,但不 同种族人群间存在卒中发生的原因以及基因位点的差异,从而使其对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也 不尽相同。由于基因类型和蛋白存在与否的不同,患者对相同药物可能存在不同的收益,所以在决定 诊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新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无需代谢、直接起 效,可能为未来的精准化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与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密 切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及抗血小板聚集药 物治疗等均可能导致出血转化。目前临床上尚无对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有效的预测方法,本文对缺 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病因以及影像学和生物学标志物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出血转化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近5年已发布的中国缺血性卒中药物防治相关指南的证据和推荐意见。 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平台(中国生物医学网、知网、万方等)和国外平台(Pubmed、NGC、GI N等),检 索时限为2012年1月-2017年5月。运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的方法学 质量,并分析综述不同指南的证据水平与推荐强度。 结果 共纳入19篇指南,在AGREEⅡ 6个领域(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独 立性)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60%、19%、26%、55%、23%、2%。结合各指南的推荐意见和证据等级,目 前静脉溶栓药物的有效时间窗仍在超早期内(<4.5 h),溶栓适应证增多是否获益尚不明确。对于轻 型卒中,不同指南均推荐双抗药物治疗方案。心源性卒中的抗凝启动时机仍是各指南间争议最大的 部分。缺血性卒中的血压控制应首要遵循个体化原则。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仍需大量临床试验的证实。 结论 本领域指南体现了临床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为临床一线医生更好地应用指南指导药物防 治缺血性卒中提供指导。但指南的总体质量不高,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指南制定的方法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过程中,免疫系统通过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缺血性卒中发生后,一方面通过激活的免疫细胞释放破坏性细胞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破 坏血脑屏障和神经元,并在淋巴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诱发适应性免疫反应,加重神经元损伤; 另一方面通过清除坏死组织,释放保护性细胞因子,调节免疫抑制等途径减轻神经元损伤。免疫调 节治疗为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以芬戈莫德、米诺环素、那他珠单抗等药物为代表的免疫 调节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都呈现出较好的疗效。本文就缺血性卒中免疫调 节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出血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溶栓治疗导致继发性出血转化风险明显 增加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目前认为血脑屏障的破坏在出血转化的发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近来研究显示,急性期的灌注影像检查对于出血转化高风险人群检出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其 他优势。本文针对灌注成像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连续选取791例7 d以内首次发病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脑血 管病的危险因素,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包括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 的数量、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急性梗死灶的分布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白质疏 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分别有14例(1.8%)、38例(4.8%)患者在缺血性卒中发病1年内死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复发。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存在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有 皮层新发脑梗死灶、入院后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出院时未服用他汀药物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 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的死亡无显著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 分、新发梗死灶的责任脑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70%、出院时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是缺血性卒中患 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缺血性卒中患 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复发无显著影响。 结论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 性脑梗死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复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 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 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对各种缺血性卒中的体外模型的制备 方案及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贫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2年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在北京市老年病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 征,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NIHSS评分。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随访患者 2年预后、复合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其中预后采用mRS量表进行评价(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 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复合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卒中、脑出血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采用Logistic回 归分析贫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2年预后和死亡的影响。 结果 与非贫血组相比,贫血组患者年龄较大,神经功能缺损较重,心房颤动、慢性肾功能不全、 外周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贫血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年预后不良(OR 5.063,95%CI 1.887~13.590)、死亡(OR 13.266,95%CI 1.364~128.993)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入院时合并贫血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较大,共存疾病较多,神经功能缺损较重。贫血 是卒中后2年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