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影像进修人员的基本现状,为提高卒中影像教学水 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1999-2015年(2009年除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卒中影像诊断的142例 学员进行调查,包括学员年龄、性别、职称、原单位的类别、学习时间等。 结果 全部学员平均年龄(34.9±6.2)岁,男性学员占67%(95/142),中级专业职称占51%(73/142), 所在医疗单位76%(108/142)为三级医疗机构,学习时间的中位数为6个月。 结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影像诊断进修医师以三级医院的主治医师为主要人群, 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前期教育基础,职业成长空间大,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近年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生源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生源 质量提高策略。 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7-2019年入学的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 研究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及是否为应届生等一般情况,毕业院校情况及入学方式等进行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生源总量持续增长,依次为35名,41名和59名;女生构成 比高于男生,三年女生比例分别为82.9%、85.4%和78.0%;以应届毕业生(84%以上)及本校生源 为主(56%以上);来自“211”或“985”高校毕业生较少,不足10%;近三年推免生占比分别为14.3%, 12.2%和22.0%,首都医科大学“5+3”长学制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分别为34.3%,22.0%和15.3%。 结论 天坛医院脑血管病方向研究生生源存在着优质生源缺乏、优质生源流失等问题。应在扩大 招生宣传、制定相关奖励配套政策、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不断推进,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会商制度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教学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进修医师,在进 行传统进修教学的同时,组织进修医师参加病例会商,通过出入科考核和进修医师的满意度调查评 价会商制度在血管神经病学进修医师教学中的作用。 结果 共有42名进修医师完成了结合会商制度的教学计划。入科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2.1±8.9)分,出 科考核成绩平均分为(86.5±9.2)分,有显著差异(P =0.02),进修医师对进修教学的满意度为95.2%。 结论 会商制度可以提高进修医师管理血管神经病科患者的综合能力,对提升进修医师教学质量有 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医师培训的方法和模式。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培训班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培训后进行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 结果  参与2013年1~2月第一批培训的学员共30名,年龄30~45岁,平均(35.0±6.8)岁。全部学员均完成了培训并进行了考核,理论考试全部通过,理论成绩平均(82.1±4.2)分;操作考核也全部通过,总分平均(80.3±6.3)分。 结论  个体化教学和统一教学结合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学员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神经病学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参 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26人,随机选择13人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习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知 识、改良患者的管理方法,另外13名医生应用传统学习方法。学习期限为2个月。用出科考试的方法评 估教学效果。 结果 在参与本项研究的学员中,男性6人(23.1%),平均年龄(25.54±1.067)岁,博士学历4人,硕 士19人,本科3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学历无显著性差异。在出科考试评估中,思维导 图学习组临床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对患者的管理能力、自身满意度评估、教学满意度评估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神经病学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 对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贵丽  潘华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1):1067-106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以病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进修医师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PBL结合CBL教学法和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完成神经病学教学任务,采用调查问卷和理论考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对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前者的考试成绩亦显著高于后者。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法可激发进修医师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考试成绩,提升了临床神经病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个体化多模式教学在脑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培养进修护士综合技能的效果。 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的进修护士分为两组,2013年72人为对照组,采用“一对一”传统临床带教模式,2014年74人为实验组,采用个体化多模式教学模式。采用临床带教老师评价、结业综合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实验组进修护士结业综合技能考核结果及各项临床护理核心胜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个体化多模式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进修护士所应具备的各项临床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医师培训的方法和模式。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培训班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培训后进行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参与2013年1~2月第一批培训的学员共30名,年龄30~45岁,平均(35.0±6.8)岁。全部学员均完成了培训并进行了考核,理论考试全部通过,理论成绩平均(82.1±4.2)分;操作考核也全部通过,总分平均(80.3±6.3)分。结论个体化教学和统一教学结合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学员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 方法 在带教老师转变带教观念的基础上,对2013-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 外科六、七病区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通过直接“呈现”的方式 开展医德教育,通过“实践”和“强化”的方式进行临床工作作风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 “发现”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 结果 研究期间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累计20人;期间,其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执业医师 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到100%;在教学主管部门对带教研究生的反馈问卷中,关于老师带教意识、带 教能力及效果方面,满意率均为100%。 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4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硕士在临床以及科研能力 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结合神经病学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项目管理经验,思考CME对学 科发展的作用。 方法 分析2011-2015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情况,对项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近5年神经病学中心申报国家级CME 28项,获批率100%;举办国家级CME 24项,占医院国家 级CME 20.51%;参会学员74 969人,神经病学学员占比33.73%;学员职称构成比分别为初级职称 34.97%、中级职称36.09%和高级职称28.95%;神经病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占医院同类项目 比率27.42%,北京市科技计划21项、占医院同类项目比率43.75%,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3项、占 医院同类项目比率33.33%。 结论 神经病学中心推动继续医院教育项目管理开展、规范和完善,反之,继续医学教育平台促进 神经病学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叶玉梅  许蓉  任依 《中国卒中杂志》2021,15(12):1360-1362
进修教育是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每年都会吸
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基层的脑血管病专业进修医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落后于临床需要,随着新兴
科技的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教学新模式、新技术在教学中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对提升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查房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分别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7级、2008级、2009级七年制医学生,比较脑血管病中心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后(第5学年)的教学查房质量。结果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2009级),脑血管病专业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97.4分、97.7分、99.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提升临床教学查房质量可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专业技术人才是现代医院竞争力的核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依托脑血管病
重点学科的建设,建立了科学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策略。在结合引进人才需求、创建良好的吸引人
才环境、加强引进人才评估和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做好自由人才储备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5-2019年期间,随着脑血管病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储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完成的脑
血管病课题数量逐年稳步上升,其中,国家级课题逐年升高的趋势最为显著,科研的产出也逐年增
加,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发表SCI文章数量分别为67篇、72篇和82篇,总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74.712
分、337.753分和398.195分,国际影响力也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急诊规范化培训网络课程APP的教学效果。 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根据国家急诊医师规范培训的要求 制定、录制脑血管病相关教学课程,并呈现于网络课程APP。以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的学员 24人为研究对象,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督导下,学员自行在线学习,学习前后均进行考核,比较学习前 后的考核成绩。 结果 经过一年的学习应用,学员考核成绩较入科成绩显著提高(91.13±3.51分 vs 66.04±2.79分, P =0.003)。 结论 网络课程APP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 ubarachnoid h emorrhages, aSAH)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模式对脑血管病医师的继续教育作用及其成效分析。 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2013年7月开始对脑血管病医师进行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 aSAH治疗效率持续改进模式教育,评价2013年1月-6月与2017年7月-12月两个时间段脑血管病医师对 aSAH患者发病72 h内介入栓塞或外科夹闭术治疗率变化及患者到院距接受治疗平均时间的差异。 结果 通过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aSAH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模式的继续教育制度,脑血管病医师对 aSAH患者的治疗效率有显著改善[患者发病72h治疗率:83.6% vs 55.3%,P<0.001;患者到院距接受 治疗的平均时间:(45.0±31.3)h vs(78.6±51.8)h,P<0.001]。 结论 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aSAH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模式是一种持续高效的脑血管病医师继续教育 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机能。
方法 连续入组2018年12月-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IIH患者,并选取年
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传递函数的算法分析TCD显示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动脉
血压的自然波动以评估脑血流自动调节机能。
结果 入组IIH组10例,对照组13例。所有入组者均完成了双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自动调节检测,共
检测了20个高颅压半球及26个正常对照半球。与对照组相比,IIH组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增益显著降
低[(0.64±0.35)%/% vs(0.37%±0.20)%/%,P =0.004];相位也显著降低(58.80±20.86°vs
39.16±23.79°,P =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H组每秒钟脑血流速度的恢复率较对照更低,但差
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26.34±43.29)%/s vs(38.81±20.16)%/s,P=0.240]。
结论 IIH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机能显著受损。  相似文献   

17.
神经介入是治疗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建立了以神经介 入专病库为核心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研究模式。该模式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 能技术为依托,通过对神经介入中心在2012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379例前循环脑梗死急诊取栓 患者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和建模,构建了前循环脑梗死急诊取栓专病库。一方面形成了极细颗 粒度的多维数据关联关系展现视图,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方向;另一方面,利用全过程诊疗时间 轴及智能预测引擎,实现了对取栓后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预测,对临床治疗决策的调整、优化具 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基于专病库的科研临床一体化研究模式,将有效带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及转化, 实现以真实诊疗数据为基础、以研究成果辅助临床决策的目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宋健安  史静  徐燕玲 《中国卒中杂志》2007,15(10):1141-1144
目的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专业与非重点学科专业人才梯度及发展现状进
行调查,为不同专业的人才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北京天坛医院重点学科脑血管病专业和非重点学科专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在
职医师为研究对象,对比医师的人才梯队及科研产出的差异。
结果 脑血管病专业组共103人,非重点学科组共308人。脑血管病专业组平均年龄高于非重点学
科组(43.3±7.9岁 vs 41.3±8.7岁,P =0.036);两组的专业技术职称(P =0.005)、教学职称(P<0.001)
和学历(P =0.001)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血管病专业组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高级教学职称
和博士学历的比例更高。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及2018-2019年度脑血管病专业承担的国
家级(6项 vs 1项、7项 vs 0项、8项 vs 4项)和省部级课题(7项 vs 4项、9项 vs 3项、6项 vs 3项)均多于
非重点学科组。
结论 与非重点学科专业相比,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专业人才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更高,科研产出
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科专业。应借鉴脑血管病专业人才管理策略,加强人才引进,激励科技创新,提
高医院人力资源发展和管理水平,以促进医院各科室医学人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教学对提升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成效。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目前在读的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开展卒中后抑郁教育及关注卒中患者情感障碍活动,评价比较教育前后研究生人文素养。结果通过卒中后抑郁教学,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对卒中患者情感障碍关注增加,沟通能力提高、临床人际关系改善。结论对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进行卒中后抑郁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