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该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完成根治性肾切除术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手术均经腹腔途径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机器人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中转开放或中转常规腹腔镜病例,无术中输血,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80~270min,平均(164.4±40.0)min;术中出血20~700ml,平均(134.2±132.8)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4d,平均(2.8±0.7)d;引流管拔除时间1~7d,平均(3.2±1.4)d;术后住院4~17d,平均(6.7±2.6)d。术后病理检查示:肾透明细胞癌48例,嫌色细胞癌2例,肾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囊性肾瘤1例。肿瘤最大直径1~8.2cm,平均(3.9±1.8)cm。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切口种植及远处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6cm)的临床经验并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22例行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直径6.4~10.9cm,平均8.2cm)根治性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5~220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10~500ml,平均158ml,术中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5d。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髓脂肪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转移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例失访,1例肾透明细胞癌左肾切除术后肾上腺转移的患者于术后10个月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在T1a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7年9月我科对119例T1a期肾癌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肾动脉阻断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因术中出血、2例因肿瘤位置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9~236 min,(112. 6±16. 2) min;肾缺血时间19~43 min,(28. 6±9. 2) min。术中出血20~137 ml,(74. 7±41. 5) 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11 d,(4. 2±1. 2) d。术后继发性出血11例,经止血、卧床后好转;尿漏2例,半卧位、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好转;切口感染2例,通畅引流加强换药后愈合。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8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4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未分类肾细胞癌4例;3例手术切缘阳性。83例随访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复发2例,2例切缘阳性者1例术后17个月因车祸死亡,1例术后12个月肾上腺转移,经沟通后采取靶向药物治疗。结论 LPN治疗T1a期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12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56例。结果:56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38min;出血量40~200ml,平均110ml;术后住院时间4~7天,平均6.5天;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检报告:肾透明细胞癌43例,肾颗粒细胞癌7例,肾梭形细胞癌3例,肾腺癌2例,肉瘤样腺癌1例。随访2~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早期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11年1月对47例早期肾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恶性病变43例,可疑恶性病变4例。结果:4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和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21.4)min(75~140min),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24±6.5)min(17~40min),平均出血量(160±74)ml(70~600m1)。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9例,其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切缘阳性;肾嫌色细胞癌2例;肾嗜酸细胞瘤2例;肾脏囊性病变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迟发性出血1例,尿瘘2例。随访1~78个月,平均(32±10.6)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于腹腔镜技术熟练的操作者而言,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以作为治疗早期肾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手术过程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仍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2006年6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肾动脉和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输尿管在近髂血管处切断.结果 2例因出血,1例因粘连较重,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60~25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2 ml(20~1000 ml),2例须输血.并发症7例(精索静脉损伤1例,副肾动脉损伤1例,下腔静脉损伤1例,肾动脉残端出血1例,肾静脉损伤2例,胰尾损伤1例):1例腔静脉损伤,术后随访2年,对健康无影响;1例胰尾漏术后随访1年,肾窝无积液,无胰腺炎;余5例并发症恢复顺利无异常.术后平均住院5 d(4~8 d).病理报告:117例肾透明细胞癌,3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2例错构瘤,1例嗜酸细胞瘤.1例肾癌术后半年发现肝转移,术后1年因肝转移死亡;其余125例平均随访27个月(1~43个月),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结论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7月~2009年2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6例,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3例,结核肾切除2例,萎缩肾切除2例。结果23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手术时间100~240min,平均(130±11)min;出血量40-200mL,平均(100±10)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6.5d;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检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6例,肾盂移行细胞癌3例。随访2~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单纯肾切除亦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5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2.0~4.0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7例肾脏透明细胞癌,3例嫌色性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51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50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12~18d,平均14d,随访6~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1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19例。结果:19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300min,平均165.8min;术中出血15~250ml,平均97.4ml;病理结果均为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18例,嫌色细胞癌1例);术后住院时间6~23d。结论: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是个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6 cm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5年10月经后腹腔途径行肾上腺肿物切除73例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40例,年龄13~79岁,(46.6±16.0)岁,左侧32例,右侧41例,肿物最大径线6~15.2 cm,(8.2±2.0)cm。结果完成后腹腔镜手术70例,手术时间(159.4±64.0)min;中转开放手术3例。术中出血≤100 ml 55例,100~400 ml 11例,400 ml 7例,输血7例。术中并发症7例,均发生在肿瘤直径9 cm的病例中,包括膈肌损伤2例(其中1例合并腔静脉损伤大出血),腔静脉损伤出血1例,腹膜损伤4例。术后住院时间(7.5±1.2)d。术后病理肾上腺髓脂肪瘤18例,嗜铬细胞瘤16例,节细胞神经瘤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5例,其他良性病变19例;肾上腺转移癌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随访3~36个月,失访14例,转移癌扩散1例,肾积水2例。结论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术者,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6 cm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其中直径9 cm肾上腺肿瘤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a)期肾细胞癌7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 a期肾细胞癌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为73例T1 a期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手术均获成功。经腹腔途径39例,腹膜后途径34例,手术时间60~100m in,平均76m 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2m in,平均21m in。术中出血20~60m l,均未输血。术中需缝合集合系统2例。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6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集合管癌1例,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5~10d,平均6.3d。随访3~54个月,平均30.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 a期肾细胞癌安全可行,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7例T1期肾癌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平均(3.1±0.8)cm。术前均行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后腹腔入路,根据肾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选择性阻断供应瘤体的肾动脉分支,距瘤体边缘0.3~0.5 cm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输血1例。手术时间68~156 min,平均(112.0±20.8)min;肾段动脉阻断时间18~42 min,平均(26.0±8.9)min;术中出血量30~240 ml,平均(80.0±15.6)ml。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Bellini集合管癌1例,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其中1例孤立肾患者术后3 d血肌酐升高至240 mmol/L,放置双J管后血肌酐下降,随访12个月始终维持在120~150 mmol/L;另2例孤立肾患者及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CT检查提示无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结论:直径小于4 cm的T1期肾癌行腹腔镜超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对预防术后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LPN)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2月单一术者应用da Vinci机器人系统完成的99例RALPN临床资料。肿瘤直径1.5~8 cm,中位数3.0 cm。结果 99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0 min,平均72.5min;手术出血量10~200 ml,平均76 ml;肾动脉阻断时间8~28 min,平均21 min;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11 d,平均3.1 d。术后病理提示99例切缘均为阴性,其中透明细胞癌80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颗粒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后肾腺瘤1例,肾囊肿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嗜酸细胞瘤3例。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1个月,1例T1期肾癌术后1年脑转移死亡,余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 RALPN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大体积肾肿瘤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该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完成大体积肾肿瘤切除术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巨大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该类手术的经验。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脏器损伤病例,术中无输血,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63岁;手术时间90~240 min,平均(150.3±30.0)min;术中出血60~800ml,平均(100.5±10.5)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4d,平均(1.5±0.5)d;引流管拔除时间1~3d,平均(1.5±0.5)d;住院时间3~5d,平均(4.5±0.5)d。术后病理提示:肾透明细胞癌18例,肾错构瘤3例。随访1~22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大体积肾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远期肿瘤学效果需大宗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应用2 μm激光在不阻断肾蒂、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1月,共治疗肾占位病变5例,CT显示肿瘤位于上极2例,中极2例,下极1例,肿瘤直径2.5~3.8 cm,平均3.1 cm,临床分期均为T1a期,应用2μm激光(60 ~80 W)在不阻断肾蒂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60 ~140 min,平均86 min,术中出血10 ~40 ml,平均20 ml.无一例输血和术后出血.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1例,错构瘤1例,切缘全部阴性.术后随访2~8个月,中位数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2 μm激光切除肿瘤止血好、不用阻断肾蒂,是安全有效切除肿瘤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实性肾占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4~7月为5例直径≥7 cm的巨大囊实性肾占位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经腹膜后肾部分切除术;男4例,女1例,平均(39.8±12.1)岁,肾占位最大径平均(7.6±0.7) cm,术前肌酐平均(88.6±16.9)μmol/L。分析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肾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226±32) min,热缺血时间平均(41.6±8.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6±227) mL,术后平均住院(6.6±0.8) d。术后第8天1例患者出现肾周血肿。病理结果示透明细胞癌3例、多房囊性肾瘤1例、肾结核肉芽肿性炎1例。术后1周血肌酐平均(99.6±18.9)μ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丰富手术经验的术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实性肾占位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显著,围手术期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的认识,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2例经本院收治的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表现。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6岁及61岁。患者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其中1例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6个月复查B超发现胆囊腔内肿物增大,遂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1例发现肾脏及胆囊病变后同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检索Pubmed和CBM数据库,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术后随访3个月及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临床罕见,对于肾癌患者或既往有肾癌病史的患者,应该关注其胆囊上存在的病变性质,PET/CT对诊断该病有一定帮助,同时比较原发灶和转移灶二者病理的异同能更准确地进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56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岁.设计术后随访表进行追踪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56例患者术前均未发现转移灶.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示肾透明细胞癌44例,颗粒细胞癌7例,混合性细胞癌5例;癌组织浸润同侧肾上腺1例,浸润肾周脂肪4例,局部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49例(87.5%)获随访,随访时间11~155个月,平均随访71个月.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7%、66.9%.5例术后死于肾癌转移.结论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较好,是治疗小肾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学习长期血透患者获得性囊性肾病合并肾癌的筛查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维持性血透获得性囊性肾病合并肾癌患者8例,均为B超和CT诊断为双肾多发性囊肿合并肾实质性占位,并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维持规律性血透,并严密随访。结果:长期血透患者226例,获得性囊性肾病105例(46.5%),获得性囊性肾病合并肾癌8例(3.5%),在获得性囊性肾病中发生率为7.6%(8/105),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8.6±16.4)岁,血透(12.2±6.9)年。8例患者(9次)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出血(45.2±20.3)ml,手术时间(72.5±20.3)min,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3例为透明细胞癌和6例为乳头状癌。住院天数为(7.5±2.4)d。随访12~63个月,无瘤存活5例。结论:肾癌在获得性囊性肾病患者中发病率高,随着血透患者寿命的延长,血透3年后需重视和建立肾癌筛查机制,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有效、恢复快,并注重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并发症的积极治疗,有助于进一步延长血透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半程阻断技术治疗肾门部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5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对23例肾门部肿瘤行半程阻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阻断肾动脉状态下切除肿瘤,然后对基底部创面行第一层缝扎止血,松开肾动脉阻断后,再进行肾脏集合系统(如有损伤)的修补和外层肾实质的连续缝合。结果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根治性肾切除术或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4.7±36.4)min,热缺血时间(18.3±6.4)min,术中出血量(108.3±82.6)ml,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3例。术后病理:18例透明细胞癌,3例乳头状癌,2例嫌色细胞癌,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血肌酐明显高于术前(P=0.017),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小于术前(P=0.000)。23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2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肾门部肿瘤,半程阻断技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