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的慢性肝损伤,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若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则进入肝硬化。肝纤...  相似文献   

2.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肝组织后,可直接导致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再生及肝纤维化等,最终导致肝功能不全,晚期则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关于肝纤维化机制及对其防治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学、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56,自引:28,他引:28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其本质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而降解相对减少,两者失去动态平衡,致使过多ECM沉积于肝内引起肝纤维化.目前认为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各种损肝因子引起肝细胞损伤、坏死、凋亡及肝组织炎症反应,激活枯否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随同肝细胞、血小板和窦内皮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脂质过氧化产物等化学递质共同作用于肝星状细胞,使之激活转变为肌纤维母细胞,发生表型及功能改变,通过旁分泌及自分泌机制,使肌纤维母细胞增殖,合成大量的胶原和蛋白多糖等ECM.其发生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细胞因子及其分子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肝纤维化的形成,主要由于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间质成份(ECM)生成过多,降解相对不足,在肝内大量沉积所致。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 急性或慢性肝损害时,损伤肝细胞及邻近内皮细胞,首先启动炎性细胞、枯否细胞,导致星状细胞(HSC)激活、增生、转化和分裂,合成大量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其他细胞如肝细胞、枯否细胞、内皮细胞、胆管上皮细胞亦能生成小量ECM,参与纤维化过程。HSC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肝细胞受损时(I期)启动其增殖活化炎症反应时(II…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与抗肝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组织学检查作出的一种形态学诊断,是诸多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病理学特征为汇管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但并无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随着肝脏病变的发展,肝细胞坏死、肝实质弥漫性结节再生、纤维组织包绕、分隔,终致肝脏结构变形,发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能否将病变终止在肝纤维化阶段或逆转至正常,是近年颇受肝脏病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肝纤维化是各种致病原因引起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过多沉积的病理过程.在细胞和分子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显示,细胞因子作用于窦周间隙静止的肝星状细胞(HSC)使其转变为激活状态,继而增殖,合成ECM.因此认为激活的HSC是产生ECM的主要细胞,其他如肝静脉区成纤维细胞和骨髓源性肌成纤维细胞也是某些肝纤维化初期的主要纤维原性细胞.目前认为,进展性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药物旨在通过抑制HSC的激活、诱导其凋亡和防止ECM沉积的干预性治疗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已取得疗效,但人类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基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s)普遍存在,如单个碱基的缺失和插入、短串联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其中SNP是最常见的基因多态性,指一个碱基的替换.人类全基因组中约有一千万个SNP,其等位基因频率不低于1%.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对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尤其在对肝细胞外基质的研究方面,胶原纤维合成(fibrogenesis)和纤维溶解(fibrogenolysis)维持动态平衡,例如对与胶原合成酶相对抗的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opr...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云  唐红 《肝脏》2006,11(3):203-205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形式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它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必经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显示,HF发生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增生和激活,激活后的HSC进一步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后者可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ECM)蛋白,而ECM的大量沉积最终导致了HF形成.HF的发生机制一直是慢性肝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有关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一种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共同反应。ECM主要来源于肝星状细胞(HSC),且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了HSC的激活机制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肝实质细胞、其他非实质细胞以及各种促纤维化因子的作用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总结。本文还阐述了肠道菌群失调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改变,是各种慢性肝病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可视为肝硬变的早期阶段。其病理改变的特点为:1.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湿重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由正常时不到0.6%升高3~6倍;2.ECM各种成分不成比例地升高,如各型胶原中以Ⅰ、Ⅳ及Ⅲ型胶原升高为主,蛋白多糖以硫酸皮肤素(DS)及硫软骨素(CS)升高为主,结构糖蛋白以纤维连接蛋白(FN)及层粘连蛋白(LN)等升高为主;3.一些基质分子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如胶原d链的羟化程度及糖胺聚糖(GAG)的硫酸化程度发生改变等;4.ECM在肝组织中出现局部性再分布,表现为ECM主要沉积于汇管区及窦周间隙(Disse隙),并且出现窦周毛细血管化(capillarization)。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时肝组织中ECM的病理性改变是由于控制ECM形成及降解的稳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慢性肝损害所导致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沉积或瘢痕形成.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以及门脉成纤维细胞(portal fibroblasts,PFs)向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转化,是生成细胞外基质的关键步骤.RhoA主要功能是调控细胞骨架,参与了HSCs/PFs活化的调节,具有明显的促纤维化作用.本文就该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的一种创伤愈合反应,持续的炎症与纤维形成最终导致肝硬化。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生成细胞,肝脏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是其主要功能。各种促纤维化因子如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瘦素、结缔组织因子等可与HSC表面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并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进而导致HSC的激活、增殖,ECM过度沉积,引起肝纤维化形成。因此,了解各种促纤维化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可为抗纤维化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Micro-RNAs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Lee et al在秀丽新小杆线虫中发现编码形成可抑制LIN-14蛋白合成,大小为22 nt的小分子RNA基因lin-4,当时并未引起注意.直到2000年,Reinhart et al又在此线虫中发现第二种类似的基因let-7,此后不到一年间又相继发现了数百种类似的小分子RNA,被称为micro-RNAs(miRNAs).近年来,miRNAs的研究突飞猛进.miRNA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潜在的诊断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在非肿瘤疾病中,miRNAs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将与肝纤维化发生有关的miRNAs研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第七讲肝纤维化发生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的慢性肝损伤,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若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则进入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肝硬化则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迄今为止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针对肝纤维化的有效逆转或阻止其进展的药物.肝纤维化是一个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分子途径参与的复杂病理变化,深入探究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从而发掘出特异性的抗纤维化治疗靶点并将其转化为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砷暴露可以引起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砷致肝纤维化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形成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砷暴露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包含众多细胞内外信号转导通路,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最近较多研究证实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进而使肝星状细胞活化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靶向抑制Wnt信号通路能够阻止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对Wnt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干扰Wnt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抗肝纤维化和延缓早期肝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Notch信号通路主要由Notch受体和配体、转录因子以及DNA结合蛋白共同组成,其决定机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阻断或激活该信号通路可以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对Notch信号通路的构成、活化机制及其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