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资料结果中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原发性大肝癌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开腹肝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原发性大肝癌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腹腔镜镜下肝切除治疗,根据其资料结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情况、术后并发症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生存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的比较上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室所待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00%和66.67%,对照组分别为79.31%和6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大肝癌患者具有更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远期预后生存效果类似于开腹手术肝切除治疗者,故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高危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某院检查诊断为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的140例老年高危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进行介入治疗者7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研究对象可比性原则选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患者70例(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患者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猝死率、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发生几率逐渐增高,术后半年、1年保守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稍高于介入治疗组患者,但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保守治疗组死亡率高于术后严重出血量低于介入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要个性化并且控制好剂量,以防出现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3.
柴琴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2):181-183,187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行放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 64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n=34)先行TACE术2~3次,休息2~4周后行3DCRT治疗;对照组(n=30)单纯TACE治疗2~3次.结果 近期疗效瘤体缩小率(CR+PR)治疗组为73.5%,对照组为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FP下降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6.5%、58.8%和41.2%;对照组为56.7%、26.7%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肝癌特异性甲胎蛋白(HS-AFP)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结合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离检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清HS-AFP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其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肝癌介入治疗后,多数患者HS-AFP转阴,其阳性比例(38.46%)低于术前血清HS-AFP的阳性比(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FP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HS-AFP阳性组为90.00%,而阴性组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HS-AFP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HS-AF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术对原发性肝癌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检测HS-AFP有助于判断术前肝癌的病情,对肝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一2013年1月份收治的130例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微波消融的患者有50例,采取手术切除的患者有8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出血量、3年内生存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波消融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程度比手术切除患者低,胆碱酯酶(CHE)以及血清白蛋白(ALB)降低程度相比手术切除患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手术切除组少,住院时间相比手术切除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年生存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消融以及手术切除在肝癌治疗上,远期生存疗效相似,相比手术切除而言,微波消融对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性以及术中创伤性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为肝癌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FP、TBIL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4,P<0.05)。观察组两年生存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生存的获益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过微创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观察组),同时收集经过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相关治疗资料,前瞻性观察患者远期生存获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量高于或者多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失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81.3%,对照组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NSCLC虽然无法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但是,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欧涛  尹海滨  王文尖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4):4682-4683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在本文对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手术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年生存率达100.00%,两年生存率达92.59%,3年生存率达70.37%,4年生存率达11.1l%;中位生存期为42.1月;平均生存期为41.8月.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联合血管内加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手术治疗. [结论]在术前行TACE有利于争取手术机会和手术根治,而术后应用则可以减少复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手术切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整体疗效、存活率和生存期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单行立体定向放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HIFU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6、9、12个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62%、78.72%、57.45%高于对照组的65.96%、55.32%、3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91%,低于对照组的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治疗中,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HIFU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氟尿嘧啶联合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过氧化脂(LPO)、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放疗组、联合治疗组各54例,放疗组患者进行放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氟尿嘧啶联合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LPO、MDA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AST、ALT、APTT、PT、HA、LN、PC-Ⅲ、LPO、MDA水平均低于放疗组(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放疗组(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氟尿嘧啶联合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减轻患者肝纤维化及氧化应激反应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肝癌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和微波组,每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和微波组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50.5±52.7)、(123.4±20.8)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1)、(6.4±1.3)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手术切除,且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TACE)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4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TACE治疗后进行3DCRT。对照组24例仅进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均无CR患者。治疗组PR为77%(23/30);SD为13%(4/30);PD为10%(3/30);总有效率为77%。对照组PR为58%(14/24);SD为25%(6/24);PD为17%(4/24);总有效率为58%。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45%、30%;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20%、8%。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后联合3DCRT可以提高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疗效,同时毒副反应不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大分割3DCRT联合TACE治疗,定期检查,判断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调查患者1、2、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进展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7.0% (9/53)、11.3%(6/53)、73.6% (39/53),对照组分别为2.0%(1/49)、28.6%(14/49)、51.0%( 2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1.0%(25/49)、28.6%( 14/49)、14.3% (7/49),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观察组分别为71.7%(38/53)、52.8%( 28/53)、39.6%( 21/53)、20个月.观察组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观察组血清AFP阳性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率为9.8%(4/41),与对照组的31.6%( 1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3DCRT联合TACE治疗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孟晓明  孙亚臣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4):4688-468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并进行介入治疗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一采用ELISA法检测P-选择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采用光散射比浊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Ⅶ(FⅦ)、Ⅷ(FⅧ)、X(FX)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g). [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T、APTT、Ps、VWF和uPA都低于治疗前(P<0.05);FⅦ、FⅧ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PT、AFTT、TT、Ps、VWF和uPA都高于对照组(P<0.05);Fg、FⅦ、FⅧ和FX都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介入治疗能够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凝血和纤溶功能亢进,但不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8例单纯接受导管动脉化学性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为57.89%,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61.5%,23%;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8.5%,8%.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P=0.032<0.05). [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5年12月对在我院介入病区行初次或第2次介入治疗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进行营养指导,在介入治疗后饮食营养方案为A组常规饮食+口服康全饮营养饮液200 ml、每天2~3次,B组常规饮食.持续1月后,A、B组患者体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间体重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总蛋白(TP)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组P<0.05),AB两组同TP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蛋白(ALB)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ALB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ALB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营养干预治疗能改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无肝素改良预冲排气法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无肝素血浆置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血浆置换预冲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肝素改良式预冲排气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预冲排气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浆分离器、管路凝血情况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浆置换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下降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了12次血浆分离器和管路Ⅰ级凝血,对照组出现了7次血浆分离器和管路Ⅰ级凝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肝素改良预冲排气法不影响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但能够降低血浆置换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5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分别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组织因子(TF)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6项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测定PHC早期患者(72例)、PHC晚期患者(78例)的PT、APTT、TT及FIB、TF、AT-Ⅲ的活性,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晚期原发性肝癌组的FIB、PT、APTT、TT、AT-Ⅲ与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癌组、晚期肝癌组T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肝癌组与晚期肝癌组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TF、AT-Ⅲ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损害程度,对临床肝癌患者病情检测、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肝功能以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了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住院治疗的78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经皮微波消融组,每组各39例。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经皮微波消融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随访3年,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肝功能以及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第1年、第2年、第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升高,ALB、VEGF、AFP水平降低(P0.05),且经皮微波消融组患者的ALT、AST、VEGF、AFP水平低于手术治疗组,ALB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血清AFP和VEGF水平为影响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治疗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和手术切除术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大致相同,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清标志物水平,是影响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ALT、TBIL、AFP和ALB)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介入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治疗前,且介入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而言,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更高,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