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人选1 571名教职工为调查对象,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并作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B超检查诊断检出脂肪肝者143人,在受检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检查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领导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员与工人(P<0.01).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2011年广东海洋大学教职工参加集体健康体检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66名教职工脂肪肝患者的检出率为23.8%,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至40岁~组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至60岁~组达高峰,以后下降.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机关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师、工人及离退休人员.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相似文献   

3.
张世蘋 《现代预防医学》2015,(17):3107-3111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脂肪肝患病分布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群体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2014年某高校健康体检的1447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转氨酶、肌酐、尿酸及腹部B超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5.7%,60岁之前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χ2=41.053,P<0.001),50~60岁组达高峰为37.4%,随后下降;男性检出率(38.5%)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16.0%)(χ2=93.428,P<0.001);脂肪肝组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脂肪肝检出率性别和年龄趋势一致,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分层分析,脂肪肝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升高,最高达85.5%和62.0%,趋势性卡方检验χ2值为364.493和208.155(P<0.001),提示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与脂肪肝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血脂紊乱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上海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晓梅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8):376-376,378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若超过5%则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含量可占40%~50%。脂肪肝的主要脂类为三酰甘油。脂肪肝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现代疾病,嗜酒、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临睡前加餐均是发病因素。在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中毒等基础上,脂质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脂类在肝脏蓄积。轻度脂肪肝常无临床表现,中、重度脂肪肝,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重者可引起肝功能损害,长期不注意控制将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硬化。2004年10月我校教职工在健康检查中,经肝脏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15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并分析可能原因,以便寻找有效预防与治疗途径.[方法]对北京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645名教职工脂肪肝患者检出率为19.21%,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40~50岁脂肪肝患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降低,女性40~50岁患病率最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结论]某校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膳食不合理、缺乏锻炼、肥胖是主要原因,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干预,预防脂肪肝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地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度某综合性(含医科)大学和某理工科大学两所高校教职工体检数据,包括一般情况、人体测量、B超检查、血生化检查等. [结果]①共计体检7 798人,某综合性(含医科)大学和某理工科大学两所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6.4%、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3.1%,7.1%;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50岁前患病率低于男性,70岁以后高于男性.②脂肪肝组的空腹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两组结石症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理工科大学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与工作性质、年龄、性别以及代谢紊乱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医疗检测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率在国内为12.5%~26.8%。由于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加以预防,长期的肝内脂肪蓄积可以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直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哀竭而死亡。为了解有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对全校3125名教师的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某高校教职工性别、年龄、病史、饮食和行为习惯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同时进行腹部B超、血糖、血脂的检查。结果1348名高校教职工中,脂肪肝患病率为16.69%,男性(19.67%)高于女性(13.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P〈0.01),45~64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质指数(χ^2=13.471,OR=I.841,95%CI:1.232~2.748)、糖尿病(χ^2=8.326,OR=I.622,95%CI:1.050~2.504)、高脂血症(X2=26.312,OR=3.161,95%cf:2.101—4.754)、高血压(χ^2=11.392,OR=I.748,95%CI:1.171—2.611)、饮酒(χ^2=14.574,OR=I.867,95%CI:1.251~2.789)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等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某高校参加体检的全部教职员为调查对象,根据其体检资料对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计610名教职工纳入分析,男女性别比为1∶0.94,平均年龄(44.2±5.5)岁。共检出140例脂肪肝患者,患病率为23.0%;脂代谢异常134例,患病率为22.0%;高血压171例,患病率为28.0%;高血糖89例,患病率为14.6%;高尿酸血症154例,患病率为25.2%;代谢综合征44例,患病率为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347倍,≥45岁年龄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45岁的2.035倍,BMI≥25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25人群的2.134倍,脂代谢异常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无脂代谢异常人群的1.387倍,高血压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无高血压人群的2.218倍,高血糖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无高血糖人群的1.875倍,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无高尿酸血症人群的2.462倍,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是无代谢综合征人群的1.762倍。结论该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代谢异常及肥胖均为其危险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学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全体教职工的2007年12月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肝胆B超、肝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两对半及血压. 结果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肝各年龄组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脂肪肝患病率与高脂血症、高血糖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乙肝病毒携带、转氨酶升高、血压升高无关. 结论 加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改变不合理饮食结构, 积极参加适量体育运动, 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常艳红  李真  张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2918-2920,292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高校教职工M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安市某高校自愿参加健康体检的957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高校教职工中MS患病率为14.3%(137/957),其中男性患病率16.7%(89/533),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11.3%(48/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5)。随年龄增长,MS患病率呈增加趋势;退休教职工MS患病率27.4%(75/274)高于后勤的18.3%(13/71),后勤高于行政的11.4%(25/219),任课教职工患病率最低为6.1%(24/393),不同工种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9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吸烟、饮酒、血尿酸、谷丙转氨酶是危险因素。结论该校教职工MS患病率较高,其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须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减少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提高该群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群体高尿酸血症(HUA)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5—7月山东某高校2 553名教职工在当地三甲医院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HUA患病相关因素。结果 2018年本校教职工HUA患病率15.20%(388/2553),男性HUA患病率18.63%(272/1460),女性HUA患病率10.61%(116/1093),男性多于女性,(P<0.05 );男性30~50岁HUA患病率较高为20.83%(115/552);女性51~60岁HUA患病率较高为9.84%(30/305)。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异常组HUA患病率较高,分别为20.90%、20.30%、12.60%、26.30%、20.80%、20.80%、20.4%、30.2%;BMI、血压、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正常者HUA患病率低,分别为8.50%、12.50%、15.50%、11.30%、13.80%、 13.80%、15.10%、14.70%。体检指标异常组HUA患病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校教职工30~60岁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疾病预防及保健意识,提前干预高尿酸血症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静 《中国校医》2006,20(4):408-409
脂肪肝可以分为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肝炎性脂肪肝等类型。要有效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必须弄清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本文以我院在2004年5月教职工健康检查中发现的脂肪肝为例。对我院教职员工脂肪肝患病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有效预防和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为防治疾病和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陕西省某高校2 148例教职工的体检资料,分析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检出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148例教职工中,检出体质量指数(BMI)异常1 227例(57.1%),其中超质量525例(42.8%),肥胖643例(52.4%),超肥胖59例(4.8%)。50岁年龄段教职工的BMI异常检出率最高,为80.49%,其后依次为40岁、60岁、30岁、70岁和80岁年龄段,分别为69.14%,63.78%,57.32%,47.29%和15.93%。男性教职工中检出高血压137例(18.79%)、高血脂126例(17.28%)、脂肪肝107例(14.68%)、高血糖39例(5.35%)、高尿酸血症15例(2.06%),检出率均高于女性教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教职工不同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不同,30岁至70岁年龄段,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高血脂在50岁与6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为35.44%和32.82%,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50岁年龄段脂肪肝的检出率最高,为37.91%。各种代谢性疾病在8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均较低。结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教职工,尤其是男性教职工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桑林  金亚香  张洪侠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273-127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长期高血压病是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动脉瘤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为掌握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长春市某高校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对该高校的2088名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职工总患病率为53.45%,其中仅患1种慢性病的占33.29%,同时患2种慢性病的占15.18%,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4.98%,男女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慢性病为高脂血症(33.29%)。结论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积极开展教职工医疗保健服务可有效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以及高尿酸血症与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3635名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内容:问卷调查、查体和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吸烟、饮酒、锻炼等情况。查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实验室检查有: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和血尿酸等。[结果]参加体检的3635名教职工中,血尿酸水平增高者740人(占20.36%),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尿酸血症组的血压、TG、TC、LDL-C)、BMI、腰围、FBG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超重或肥胖、有高血压病史、TG高、TC高、HDL-C低及Cr升高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95、2.607、1.314、1.425、1.461、1.396、2.543)。[结论]该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提示高校医院应加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沈阳市某大学1 063名在职及退休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人体测量、血液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34.6%,男性(40.5%)显著高于女性(27.6%)(P0.01)。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糖者患脂肪肝的危险度分别是正常者的14.32,3.45,2.65,3.14,1.71,1.71倍(P值均0.05),且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糖的作用独立于肥胖。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后,脂肪肝者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度是正常者的3.44倍(P0.05)。结论肥胖、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血糖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罹患脂肪肝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孙太欣  王磊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01-2704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进行脑血管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教职工2 539人进行基本资料采集及健康检查,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患病率分别为27.7%、12.4%和12.1%,且随年龄增长,各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超重患病率为51.0%,吸烟率19.8%,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8.6%。男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超重肥胖及吸烟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该高校教职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致患病率高,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预防管理措施,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