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胸水中SHOX2基因甲基化作为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亚硫酸氢盐转化后的胸腔积液中SHOX2基因是否存在甲基化。结果共60例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组28例,良性胸腔积液组19例,非肺部恶性肿瘤伴胸腔积液组13例,恶性胸腔积液组中35.7%(10/28)出现甲基化阳性,良性胸腔积液组发现甲基化为0%(0/19)。肺部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HOX2基因甲基化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35.7%,特异性为100%。结论胸腔积液中沉渣细胞SHOX2基因甲基化状态是一种有潜力的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组织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原发性肺癌32例、继发性肺癌12例、恶性间皮瘤8例为恶性组,良性胸腔积液38例为良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GLUT-1及TTF-1的表达情况.结果 恶性组GLUT-1表达阳性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良性组的2.6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LUT-1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3%(49/52)、97.37%(37/38);恶性组TTF-1表达阳性率为42.31%(22/52),明显高于良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F-1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31%(22/52)、100.00%(38/38).结论 GLUT-1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鉴别恶性胸腔积液的可靠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s CD26)和二肽蛋白酶Ⅳ(DPP-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50例,其中上皮源恶性肿瘤35例,恶性间皮瘤5例,恶性淋巴瘤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胸腔积液的s CD26浓度和DPP-Ⅳ活性,比较s CD26和DPP-Ⅳ在不同胸腔积液中的差异。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s CD26、DPP-Ⅳ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间皮瘤患者的s CD26浓度明显高于上皮源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患者的DPP-Ⅳ和ADA活性明显高于上皮源恶性肿瘤、恶性间皮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CD26和DPP-Ⅳ的检测对区分不同类型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的辅助性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渗出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患者分为恶性组(n=36)和良性组(n=70)。对两组患者胸水ADA、胸水CEA、血清CEA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水ADA、CEA和血清CEA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渗出性胸腔积液ADA、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胸水ADA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胸水CEA和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水ADA、胸水CEA、血清CEA、胸水CEA/血清CEA>1是影响患者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联合指标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异性(86.87%)、灵敏度(89.91%)、AUC(0.895)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渗出性胸腔积液ADA、CEA诊断积液良恶性的准确度均较高,但联合指标的灵敏度、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水胃泌素前体释放肽片断31-98(ProGRP)及癌胚抗原(CE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33例小细胞肺癌(SCLC)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SCLC组)、3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非SCLC组)及32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良性胸腔积液组)进行胸水ProGRP、CEA检测,比较胸水ProGRP、CE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在SCLC组、NSCLC组和良性胸腔积液组胸水ProGRP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90.91%,2.78%和3.00%,在SCLC组、NSCLC组和良性胸腔积液组胸水CEA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45.45%,83.33%和12.00%。胸水ProGRP单项检测、CEA单项检测、ProGRP CEA联合检测(按序列实验)和ProGRP CEA联合检测(按平行实验)诊断SCLC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877 8,0.048 3,0.483 9及0.751 9;诊断NSCLC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003 5,0.708 3,0.135 4及0.673 6;诊断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251 2、0.402 2,0.307 0及0.711 1。结论ProGRP和CEA分别为染煤矿区职工SCLC和NSCLC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较有价值的胸水肿瘤标志物;胸水ProGRP CEA联合检测(按平行试验)对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NA-34a和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3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NA-34a的相对表达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EA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估miRNA-34a和CEA的诊断性能。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miRNA-34a相对表达量低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CEA浓度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miRNA-34a和CEA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4和0.764。结论 miRNA-34a在恶性胸腔积液中呈低表达,可能与相关肿瘤的胸膜转移有关。胸腔积液中miRNA-34a和CEA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AGE-3基因mRNA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探讨MAGE-3基因作为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PCR)方法,检测35例患者(25例恶性,10例良性)胸腔积液中MAGE-3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良性胸腔积液组中,均未见有MAGE-3特异性条带;25例恶性胸腔积液组中,有14例可见MAGE-3特异性扩增条带,MAGE-3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6.00%,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00%、100.00%、68.57%。结论检测胸腔积液中MAGE-3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活性 (TA)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 5 1例胸腔积液患者按最终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恶性 (2 7例 )、良性 (2 4例 )两组 ;应用TRAP -ELISA法检测标本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以OD值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算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等 ;应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检测胸腔积液中的hTERT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用 χ2 检验。结果 TA检测 :2 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 2 4例阳性 ;分离的肿瘤细胞全部阳性 ;2 4例良性胸腔积液中只有 1例TA检测阳性 (1/2 4) ;T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 88 9%、95 8%、96%、88 5 %、92 2 %。hTERT检测 :在 2 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 8例hTERT检测阳性 ,12例良性胸腔积液中无 1例检测出hTERT。TA与hTERT两种检测方法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χ2 =19 64 ,P <0 0 1)。结论 TA检测可作为胸水常规诊断方法 ,hTERT检测可作为补充诊断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水/血清癌胚抗原(CEA)比值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01-01至2018-12-31因"胸腔积液待查"入院患者92例纳入研究,其中50例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42例诊断为良性胸腔积液,测定胸水CEA、血清CEA并计算胸水/血清CEA比值。结果胸水/血清CEA比值的截断值为1.26时,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为72.1%,特异性为88.1%。结论胸水/血清CEA比值是预测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的临床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肽蛋白酶Ⅳ(DPP-Ⅳ)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44例和恶性胸腔积液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DPP-Ⅳ浓度。同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PP-Ⅳ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DPP-Ⅳ、CEA水平显著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而ADA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DPP-Ⅳ水平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较大价值。结论 DPP-Ⅳ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57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样本,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通过ELISA法测量胸腔积液中ADAM17水平.结果 ADAM17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与良性胸腔积液组中的含量分别为346.8(1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酶(LDH)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法检测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良性胸腔积液组)和49例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中CRP、CEA和LDH水平.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CRP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CEA、LDH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恶性胸腔积液组CRP、CEA和LDH的阳性率分别为26.5% (13/49)、73.5%(36/49)和91.8%(45/49),而良性胸腔积液组CRP、CEA和LDH的阳性率分别为92.9%( 39/42)、16.7%( 7/42)和14.3%(6/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CEA和LDH水平和阳性率在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它们的检测有助于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间皮细胞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组)和2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良性组)胸腔积液进行间皮细胞检测,判定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未出现间皮细胞消失病例,间皮细胞所占百分比<1%者1例(2.78%),1%~5%者1例(2.78%),>5%者34例(94.44%).良性组11例(45.83%)未发现间皮细胞,间皮细胞所占百分比<1%者8例(33.33%),1%~5%者2例(8.33%),>5%者3例(12.50%).两组间皮细胞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069,P<0.01).良、恶性组间皮细胞所占百分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8%~5.10%、5.13% ~ 10.91%,两组可信区间没有相互重叠,因此以胸腔积液间皮细胞所占百分比>5%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标准,其敏感度为94.44%(34/36)、特异度为87.50%(21/24)、准确度为91.67%(55/60).结论 间皮细胞所占百分比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快捷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卫蛋白和CXCL12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和非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胸腔积液中钙卫蛋白和CXCL12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钙卫蛋白和CXCL12水平明显低于非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钙卫蛋白曲线下面积(AUC)为0.81,灵敏度为71.2%,特异度为81.7%;胸腔积液CXCL12 AUC为0.78,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76.4%。结论钙卫蛋白和CXCL12的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与非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膜CT特征表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CT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并胸膜改变的患者67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病变患者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胸膜CT表现。结果恶性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和纵隔胸膜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CT特征性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标记物水平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及其病因的相关性。方法统计本院胸腔积液患者400例,其中良性积液233例,恶性积液156例,检测各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CA125、CA19-9和CEA等肿瘤标志物及ADA水平,并应用t检验、ROC曲线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389例患者中良性组(233例)占58.3%,恶性积液组(156例)占39.0%,其中前5位病因分布依次为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肺癌、肺炎、心力衰竭、脓胸。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胸水、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A125+CEA联合检查可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特异度及敏感度。结论 CA19-9、CA125和CEA联合检测,结合影像学、PPD实验有利于鉴别肿瘤与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UC1和EpCAM mRNA在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产生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脱落细胞学或胸腔镜活检结果分为良性胸腔积液组和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qRT-PCR测定MUC1和EpCAM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MUC1和EpC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分析显示,胸腔积液MUC1 mRN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79,灵敏度为76. 2%,特异度为85. 7%;胸腔积液EpCAM mRNA的AUC为0. 85,灵敏度为81. 5%,特异度为78. 4%。结论胸腔积液MUC1和EpCAM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对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恶性胸腔积液及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9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另筛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sST2和IL-33,并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中和胸腔积液中sST2和IL-33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sST2和IL-33的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IL-33的值高于血清中IL-33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IL-33的值低于血清中IL-33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患者IL-33、sST2的值明显低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与各自血清中IL-33的值呈正相关;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与其血清中sST2的值呈正相关,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与其血清中sST2表达无相关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IL-33、sST2及两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4.7%,92.1%,100.0%;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IL-33、sST2及两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4%,86.5%,98.1%。结论IL-33/sST2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与对应的血清中sST2、IL-33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单独及联合胸腔积液Survivin(BIRC5)、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8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52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6例为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胸腔积液中BIRC5、IP-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BIRC5、IP-10水平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内科胸腔镜、胸腔积液BIRC5、IP-10单独及三者联合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BIRC5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显著低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积液BIRC5、IP-10水平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36。内科胸腔镜、胸腔积液BIRC5、IP-10单独及三者联合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分别为较高、中度、较高、极高,Kappa值分别为0.778、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和胸腔积液中E -选择素 (E -selectin或E -SLT)、癌胚抗原 (CEA)及胸腔积液细胞学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5例恶性胸腔积液及 2 0例健康人的血清和胸腔积液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和胸液中E -SLT低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 ,而CEA则前者高于后者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以胸液E -SLT >2 3ng/ml为结核组的界值 ,单项指标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 91.4 % ,特异性 71.4 % ,准确性 81.4 %。以血清CEA 5 μg/ml为恶性胸腔积液界值 ,敏感性为 6 8.6 % ,特异性 91.4 % ,准确性 80 %。联合上两项指标加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敏感性 97.1% ,特异性 10 0 % ,准确性 98.6 %。结论 E -SLT及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