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932-1934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87例以及同期的非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90例,分别对其血压、体重以及25-羟维生素D3进行测定,记录数据并对比分析其相关性。87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90例非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其分级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3与代谢综合征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25-羟维生素D[25(OH)D]与妊娠代谢综合征(GMS)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8例确诊为GMS的妊娠女性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来该院产检的120例健康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p-PLA2及25(OH)D等生化指标,分析Lp-PLA2、25(OH)D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GMS的危险因素.结果 GMS组与对照组FBG、HbA1c、TG、TC、LDL-C、Lp-PLA2及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S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以及BMI、SBP、FBG、HbA1c、LDL-C、Lp-PLA2偏高是GM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5(OH)D充足是GMS的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Lp-PLA2与FBG、HbA1c、LDL-C呈正相关,与25(OH)D呈负相关(P<0.05);25(OH)D与FBG、HbA1c、LDL-C及Lp-PLA2呈负相关(P<0.05).结论 Lp-PLA2、25(OH)D水平联合其他危险因素的检测对于预测GMS的发生及指导GMS患者的干预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该地区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检测,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儿保科门诊就诊儿童共445例。取清晨空腹血,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 D水平。结果大连市儿童各年龄组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分别为0~1岁组34.4 ng/mL(27.9~42.9 ng/mL);1~3岁组32.5 ng/mL(25.6~38.8 ng/mL);3~6岁组24.9 ng/mL(16.3~31.2)ng/mL;>6岁组19.7 ng/mL(13.2~29.1)ng/mL;经秩和检验,不同年龄组维生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各年龄组除0~1岁组男性高于女性(P <0.05)外,其他年龄组男女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445例儿童中,维生素 D 严重缺乏(<5 ng/mL)占0.23%(1/445);缺乏(5.1~15 ng/mL)占8.76%(39/445);不足或以下(15.1~20 ng/mL)占6.97%(31/445);充足(20.1~100 ng/mL)占84.04%(374/445);过量(>100 ng/mL)为0。维生素 D 不足(<20 ng/mL)的儿童占15.95%(71/445),其中0~1岁组为5.79%(8/138);1~3岁组为5.20%(9/173);3~6岁组为32.05%(25/78);>6岁组为51.78%(29/56),以3岁以上儿童为主,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季节血清维生素 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大连市儿童维生素 D 营养状况良好,血清25-羟维生素 D 水平随着年龄波动,3岁以上儿童需重视维生素 D 的补充,特别是冬季春季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人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在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253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60岁者1935人,年龄≥60岁者595人,收集病史等资料及检测25(OH)D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血清中25-OH-VD水平。结果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平均浓度为79.4±24.3nmol/L。1022例婴幼儿中,血清25-OH-VD充足组408例,占39.9%。缺乏组与不足组共610例,占59.7%。且0~1岁组和1~2岁组血清25-OH-VD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缺乏率高,其中以3~4岁幼儿血清25-OH-VD水平最低,且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N端骨钙素(N-MID)、降钙素(CT)、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411例,其中女316例,男95例;平均(69.29±12.21)岁。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住院患者25-羟维生素D、PTH、N-MID、CT、BALP的水平,探讨骨质疏松患者25-羟维生素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25-羟维生素D与PTH、BALP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CT、N-MID则无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25-羟维生素D与骨代谢标志物回归方程为Y=19.02-0.066PTH-0.09BALP。结论骨质疏松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升高、降低与PTH、BALP均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为临床骨质疏松患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成年人群中维生素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基于广州市某医院2015-2020年体检人群,本研究共纳入4228名20岁以上成年人群,检测血压、腰围、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统计患病率;测定血样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25(OH)D浓度与MS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228名研究人群中,共有1538人患有MS,患病率为36.4%。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血清25(OH)D水平与MS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Ptrends <0.05)。将血清25(OH)D浓度进行五分位分组,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多因素模型中,相对于最低五分位组,从低到高各组MS患病风险ORs(95%CIs)分别为0.86(0.70,1.05),0.78(0.64,0.96),0.70(0.57,0.86),0.79(0.64,0.96)。除此之外,在血清25(OH)D与MS各组分的分析中,发现随着血清2...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其不仅影响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有明显相关性,即与肥胖、血脂、血压、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及血糖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亦被发现与代谢综合征明显相关。但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就三者的关系作一综述,为探索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靶点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15-4716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所门诊就诊的2500例佝偻病婴幼儿及同期在我所门诊进行常规保健的25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5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将2500例佝偻病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在观察组佝偻病婴幼儿中,94.00%婴幼儿的25-(OH)D处于正常水平;5.76%婴幼儿的25-(OH)D低于正常水平;0.24%婴幼儿的25-(OH)D高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健康婴幼儿的25-(OH)D均处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健康婴幼儿的平均25-(OH)D水平为(9.5±36.5nmol/L,观察组佝偻病婴幼儿的平均25-(OH)D水平为55.6±39.0nmol/L,观察组婴幼儿的25-(OH)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佝偻病婴幼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婴幼儿明显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可作为婴幼儿佝偻病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对维生素D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不同经纬度的广州、上海、北京、长春和兰州的社区体检老年人群(60岁以上)共计1069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25OHD 2)、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二者之和即为25OHD水平,按照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分别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069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为(18.84±7.48)ng/mL,维生素D缺乏者59.99%,不足者32.28%,充足者仅7.72%,过量者无。维生素D缺乏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80岁以上老人组高达6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04,P<0.05);不同性别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2,P<0.05);不同季节比较,夏季缺乏率最低,为35.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666,P<0.05);不同地区比较,广州地区缺乏率最低,为16.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8.145,P<0.05)。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组维生素D营养情况比较,发现广州地区夏季缺乏率最低,为6.67%,兰州冬季缺乏率最高,达84.57%。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群总体25OHD水平普遍偏低,维生素D水平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季节和纬度对维生素D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群痰湿型体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痰湿型体质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现场调查填写老年生活质量调查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群体MS患病率35.3%,痰湿型体质者占调查人口的53.5%,MS患病人数占痰湿型体质者的35.5%;超重和(或)肥胖者占痰湿型体质总人数的49.9%,高血糖发生率为32.3%,高血压发生率为66.7%,血脂紊乱的发生率为39.4%;超重、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在不同年龄组痰湿体质者中患病率相近。结论痰湿型体质与MS有关,为从体质角度防治MS提供了有意义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睾酮(T)水平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60~90岁老年男性111例,分为MS组(61例)和非MS组(50例)。测定T、N-MID骨钙素(N-MID-OC)、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β-胶原特殊系列(β-CTX)水平,同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左前臂、左髋部及腰椎的BMD,分析血清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S组的T、N-MID-OC、PINP、腰椎、髋骨及桡骨BMD水平均低于非MS组(P<0.05),β-CTX高于非MS组(P<0.05),且随着MS组分的增加,血T、N-MID-OC、PINP水平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平逐渐下降,β-CTX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与N-MID-OC、PINP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呈正相关,与β-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中血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密切相关,低T水平可作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38例轻、中度,25例重度OSAS患者及34例无OSAS的对照者进行血压(BP)、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及血脂进行测定.结果轻、中度与重度OSAS组各参数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较正常者更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MS的发生,重度OSAS患者发生代谢紊乱的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入选符合国际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15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81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测定.结果 ACS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225.78±38.48) ng/L vs.(325.00±42.74) ng/L,(339.69±35.30)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19.75±31.53) ng/L vs.(231.97±44.04) 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563.36±48.18) ng/L vs.(341.39±46.23) ng/L,(330.03±48.06) 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8.88±29.34) ng/L vs.(526.95±34.56)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MMP-9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25-OH-D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可能与参与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在AC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孕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孕妇细菌性阴道病(BV)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进行孕检的孕妇共1 4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BV孕妇382例(BV组),非BV的其他阴道炎孕妇137例(非BV组),健康孕妇958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通过Spearm...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dentify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serum butyrylcholinesterase (BuChE) activity and examine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ESIGN AND METHODS: Serum BuChE activity was measured and metabolic syndrome risk factors were assessed in 1097 healthy subjects recruited from the Newfoundland adult population. RESULTS: Serum BuChE activity was related to insulin homeostasis and correlated with fasting insulin levels (r = 0.266, P < 0.001) and insulin resistance (HOMA-R) index (r = 0.292, P < 0.001) and was higher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actors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BuChE activity was higher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and correlated most strongly with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s (r = 0.363, P < 0.001) and indicators of abdominal obesity (r = 0.355, P < 0.001). Percent trunk fat (beta = 0.185, P < 0.001), triglyceride levels (beta = 0.225, P < 0.001), sex (beta = -0.202, P = 0.001), glucose (beta = 0.209, P < 0.001), insulin (beta = 0.360, P = 0.011), HOMA-R (beta = -0.319, P = 0.044), and age (beta = 0.086, P = 0.002)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BuChE activity.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involvement of BuCh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constituting the metabolic syndrome. Whether increased BuChE activity precedes or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risk factors is not known.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点、用药情况及代谢异常组分的控制达标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体检或住院MS患者共267例,其中老年人145例,中年人122例。分析中、老年患者MS各组分的差异,老年患者用药情况以及各代谢异常组分控制达标水平。结果老年MS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收缩压均高于同性别的中年患者,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老年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中年患者。老年M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97.3%应用药物控制血糖,以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为主,药物联合治疗的达标率为64.7%;老年MS合并高血压患者中,94.7%服用降压药物,以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为主,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达标率为56.2%。结论老年MS患者各组分的异常程度和出现频率均不同于中年人,老年MS患者的治疗比例较高,但各组分控制达标率仍不高,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各组分的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男性健康体检病例460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测定骨密度参数(T值和Z值),分析老年人群代谢危险因素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MS组与非MS组相比,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TG、骨密度T值和Z值均偏高(t=11.708、5.718、5.784、8.104、11.309、2.429、2.135,均P<0.05),HDL-C偏低(t=8.120,P<0.05);骨密度与BMI成正相关(r=0.219,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r=-0.219,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体检人员的代谢综合征(MS)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方法检测体检人员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心率、体质量指数、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男性MS发病率为14.2%,老年女性MS发病率为20.6%。高尿酸血症者24.67%,其中伴发MS的有18.9%,而血尿酸正常者的MS发病率为14.7%,高尿酸血症者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伴有高尿酸血症的MS患者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脂肪肝、肥胖及高三酰甘油的发病率较高。结论MS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并发高尿酸的MS患者更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