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 HBsAg 血清学清除后长期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84例 CHB 患者发生 HBsAg 血清学清除后长期的血清学、病毒学、生化指标的变化,肝炎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抗病毒治疗组53例,未抗病毒治疗组31例)。通过 Kaplan-Meier 法分析两组血清中再次出现 HBsAg 和 HBV DNA 累计阳性率,及抗-HBs 累计阳性率,并对相关危险/暴露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共84例发生 HBsAg 清除和(或)转换的患者,在随访中位时间24(6~60)个月时,部分患者血清中再次发现 HBsAg 阳性,治疗组累计 HBsAg 阳性率为17%,未抗病毒治疗6.2%(P =0.093)。抗-HBs 累计阳性率分别为60.4%和8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抗-HBs 产生的重要因素(OR =0.925,P =0.006),59例患者血清通过 COBAS TaqMan48检测,发现18例患者血清中 HBV DNA 阳性。在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有1例患者在肝硬化基础上进展为肝癌(HCC),自发组有3例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结论 CHB 患者经抗病毒治疗或自发性的发生 HBsAg 血清学清除,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持久的 HBsAg 和 HBV DNA 的清除,并出现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有部分患者血清中再次出现 HBsAg,HBV DNA 阳性,甚至进展为肝硬化或 HCC。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多态性.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自10例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患者血清中扩增S基因片段,TA克隆法克隆到T载体中,随机选择克隆测序.结果 共20个克隆被测序,20个克隆S蛋白发现12个不同位点的32次变异.主要集中在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及a决定簇.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患者存在HBsAg变异,可能仍然存在HBsAg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6)
<正>【据《J Hepatol》2015年5月报道】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 g血清清除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需要监测(作者Kim GA等)对于HBsA g血清清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该继续监测肝细胞癌的发生,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蔚山大学医学院的Kim GA等回顾性分析了1997-2012年韩国三级医院达到了HBsA g血清清除的829例患者(平均年龄52.3岁,575例男性,98例合并有肝硬化)的资料。他们评估了肝癌的发生率并验证了基于HBsA g血清清除时间点的CU-HCC肝癌风险评分。结果显示在3464随访人年中,19例患者发展为肝癌(年发生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综述了慢性HBV感染者HBsAg血清学清除后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机制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治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起始与何时停药仍存在不同标准或意见,2006年美国消化学会、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APASL)及2009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等权威指南停药标准分别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脂肪变与肝脏HBsAg和HBcAg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经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147例,另选取与其血清HBV DNA接近的无肝脂肪变的CHB患者149例,比较2组肝脏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肝脏损伤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与无肝脂肪变组相比,肝脂肪变组平均年龄和体质指数较高(t值分别=-3.31和-6.57,P值均<0.01),肝组织中重度炎性反应、明显纤维化及HBsAg强阳性染色的比例则较低(分别为30.6%比15.4%、26.5%比12.8%、23.1%比6.7%,x2值分别=9.63、8.92、15.76,P值均<0.01),HBcAg强阳性染色比例亦呈下降趋势.与肝脂肪变程度F1至F2级者比较,F3至F4级者肝脏HBsAg、HBcAg强阳性染色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 肝脂肪变影响CHB患者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表达,随肝脂肪变的出现及加重,HBsAg、HBcAg表达及肝组织损伤程度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HBeAg阴性CHB患者13例,经PEG-IFN治疗24周,其中6例获得HBsAg清除(R组),7例未获得HBsAg清除(NR组)。用Luminex技术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血清IL-17水平。同时检测10例健康人和6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发病时的血清IL-17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HB组基线血清IL-17水平最高,其次是CHB组,健康对照组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经PEG-IFN治疗24周后,IL-17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P=0.044)。R组基线血清IL-17水平高于NR组,而且在PEG-IFN治疗后明显下降;而NR组IL-17升高或降低不明显。结论 PEG-IFN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IL-17基线高水平和治疗过程中明显降低可能有利于HBsAg清除。 相似文献
10.
钟璐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8,1(1):43-44
自2000年来本院就开始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HBVDNA载量的关系,由于国家对定性试剂标准的异议,使得研究结果可靠性受到影响,近几年来,笔者又采用国家认证的标准试剂对不同血清学HBV-M阳性组合830例HBVDNA进行定量检测,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结束时HBsAg的水平,将患者分为HBsAg≤250 IU/mL的低水平组和HBsAg250 IU/mL的高水平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病毒学反弹率及病毒定量水平;同时分析HBsAg水平与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病毒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12周及24周病毒学反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6周及48周时,高水平组病毒学反弹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病毒定量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及24周病毒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6周及48周时,高水平组病毒定量水平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各随访时间点,HBsAg水平与病毒定量水平均呈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病毒学反弹与HBsAg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处于免疫清除期(IC)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IC期的CHB患者,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HBsAg定量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并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165例IC期CHB患者纳入本研究.炎症G1、G2、G3、G4级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27716.07±32870.69) IU/ml、(34478.75±40899.55)IU/ml、(19408.09±24881.07) IU/ml、(14286.31±28610.14) IU/ml,G2、G3、G4级患者间HBsAg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508,P<0.05);纤维化S1、S2、S3、S4期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41337.23±43236.39) IU/ml、(27264.32±32517.29) IU/ml、(11541.77±11538.93) IU/ml、(11447.37±22215.44) IU/ml,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HBs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sAg水平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44和-0.365,P值均<0.01).HBsAg≤32995 IU/ml判断纤维化S≥4的特异度为95.16%,灵敏度35.9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胆碱酯酶和HBsAg水平的组合模型有助于判断S≥4,建立诊断模型:S=6.3087+0.0492 ×年龄(岁)-0.5827×HBsAg (log10IU/ml)-0.1109×白蛋白(g/L)-0.0003×胆碱酯酶(IU/L),其灵敏度为75.73%,特异度为69.35%.结论 IC期CHB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HBsAg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动态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改变,探讨其与HBeAg血清学阴转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抗病毒治疗的免疫机制. 方法 2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分泌干扰素γ的HBV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频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数量和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的表达.根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48周时有6例(占30%)患者出现HBeAg的阴转,分为HBeAg阴转组(n=6)和HBeAg未阴转组(n=14).伴随病毒载量的下降,HBeAg阴转组治疗后HBcAg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分泌IFN γ和细胞增殖的能力均较治疗前增强,同时也较HBeAg未阴转组增强,48周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斑点形成细胞数)的(661.25±281.97)×10-6对比0周时的(280.75±104.33)×10-6,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BeAg未阴转组治疗前后无改变.同时Treg数量逐渐下降,4周后趋于稳态;而NKG2D在治疗后12周开始持续上升,48周较基线值显著增加(P=0.000).Treg和NKG2D的表达趋势在HBeAg阴转组和未阴转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过程,伴随病毒负荷下降,部分患者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呈一过性增强,与HBeAg阴转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恢复是清除病毒,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48例CHB肝组织HBVcccDNA定量、肝组织和血清HB V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同时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肝细胞中HBcAg表达。分析肝组织HBVcccDNA与组织和血清HBV DNA、HBeAg、肝细胞内HBcAg水平及肝脏炎症活动度的关系.结果1.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组织和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837,P〈0.001;r=0.627,P〈0.005);2.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与肝细胞内HBcAg半定量呈正相关(r=0.618,P〈0.005);3.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尤明显相关(P〉0.05):4.HBeAg阳性较抗-HBe阳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肝组织和血清HBV DNA定量高(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是评价HBV复制最直接可靠的指标,在CHB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但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ccc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2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及肝细胞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恩替卡韦治疗2年的慢乙肝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V cccDNA的变化。同时比较其中12例具备治疗前后肝活检标本患者的肝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年后,112例患者中有96例(85.71%)血清HBV DNA低于500 copies/ml,所有患者血清中均检测不到HBV cccDNA。12例患者肝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cccDNA,且与治疗前相比元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抑制HBV复制,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病毒反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免疫清除(IC)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纤维化分期(S)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诊为IC期的CHB患者,同步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HBeAg和HBVDNA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eAg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判断HBeAg水平对肝脏G分级及S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249例IC期CHB患者纳入本研究,G1~G4患者血清HBeAg水平分别为(2.93±2.85)、(2.96±2.74)、(2.69±2.67)和(2.30±2.41) lg s/co,S1~S4患者血清HBeAg水平分别为(2.99±2.74)、(2.89±2.73)、(2.58±2.55)和(2.32±2.44)lg s/co,提示4组患者G分级及S分期间HBeA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13和74.12,均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HBeAg水平与G分级、S分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和-0.532,均P<0.01).判断G≥3和G≥4,S≥3和S≥4患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和0.73,0.80和0.77; HBeAg最佳截点分别为2.95、2.64、2.99和2.82 lg s/co.结论 在IC期CHB中,肝组织学G分级及S分期与HBeAg水平呈负相关.结合HBeAg水平,有助于肝脏病理学变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外周血的分布、肝组织中含量及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ccDN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重型肝炎患者共125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cccDNA。选取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样本,酶切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4周以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0周、8周、12周、24周、HBV cccDNA及HBV DNA含量。结果:125例患者中cccDNA阳性率为71.2%,以肝硬化患者阳性率最低。肝硬化患者HBVcccDNA检出阳性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重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组织中HBV cccDNA与肝组织总HBV DNA及血清HBV DNA存在相关性(P0.05),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 DNA及HBV cccDNA下降。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HBV cccDNA阳性率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组病毒复制较HBeAg(-)组活跃。抗病毒治疗对血清HBV cccDNA有抑制作用;血清HBV cccDNA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