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42例AAD患者血清BNP浓度,根据血清BNP增高的程度将42例患者分为A、B2组.A组23例,BNP峰值≥500 ng/L;B组19例,BNP< 500 ng/L.分析血清BNP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2例AAD患者BNP浓度均增高,A组中发生夹层继续分离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47.83%( 11/23)、26.09% (6/23),明显高于B组[15.79%(3/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24).结论 AAD患者血清中的BNP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各大医院相继成立胸痛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对胸痛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尽管明显缩短患者从入院到各项检查的时间,但是因导致胸痛的疾病众多,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准确鉴别诊断~([1])。而临床最常见的胸痛疾病考虑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在迅速安排造影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5岁.2 h前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而来诊,体格检查:右侧下肢明显比左侧下肢凉,不能行走,血压:180/125 mm Hg(23.94/16.63 kPa),未见异常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在高危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床旁彩超表现的特征,总结归纳能早期床旁诊断AAD的评分方法及预警模式。方法:收集2016-10—2018-10期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64例胸背部疼痛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床旁彩超表现。并与最终确诊为AAD的42例患者对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其OR值的大小,对独立危险因素赋予分值,建立评分表。通过评分表预测胸痛患者发生AAD的概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AD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高危病史、突发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双侧血压不对称、高血压、D-二聚体升高、床旁彩超相关表现。根据改良的AAD评分,以5分为评价标准预测AAD发生的敏感度为95.4%,特异度为84.9%。改良后的AAD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8,结论:改良AAD评分能够在床旁快速准确地预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和诊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5例AD分离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角度方面,血压病占57.1%,其次为冠心病、马凡综合征、糖尿病、主动脉缩窄等;影像学诊断角度方面,胸部X线片检查35例,检出率51.4%,心脏彩超检查15例,检出率73.3%,CT检查20例,检出率75.0%,17例和5例分别行MRI、主动脉造影检查,检出率均为100%;治疗角度方面,29例内科治疗,2例外科治疗,4例介入治疗,其中治愈6例(17.14%),好转出院24例(68.57),死亡5例(14.29%)。结论:本病死亡率高,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血清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3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imer水平,以同期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imer水平与主动脉夹层不同分型及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相关性。结果主动脉夹层组患者血清D-dimer水平(7.1±1.7mg/L)明显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0.7±0.3mg/L)(P〈0.01)。2例死亡患者D-dimer均高于10mg/L。结论主动脉夹层血清D-dimer显著升高,D-dimer水平有助于主动脉夹层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16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疗途径。方法:就本组16例病人临床资料,分型、临床表现做一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控制血压,心率及对症处理可提高人的生存率,结论:对基层医院病人的主动脉夹层内科保守治疗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关系,探讨HMGB1作为AAD生物学标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01-2013-05在我院确诊为AAD的患者46例和正常对照患者37例,常规测量血压、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对于进行主动脉置换术或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以及死亡的患者,检测出院前或死亡前的血清HMGB1水平。结果:AAD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年龄、血压、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D组患者的hsCRP和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P〈0.05);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或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后,HMGB1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死亡的AAD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与入院时的水平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HMGB1可能参与了AAD的发生发展,在AAD的血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9~2005年5月共收治主动脉夹层2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
刘利华  王慧卿 《临床荟萃》2008,23(17):1282-1282
例1男,55岁,以阵发性心悸、胸骨后不适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于工作中突然出现心悸、胸骨后不适,牵拽感,同时伴有恶心,但未呕吐,当时测血压160/100 mm Hg(1mm Hg=0.133 kPa),当地医生予以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并静脉滴注"灯盏花、丹参"等药物,约1小时后症状缓解.于晨起如厕时突然出现周身乏力、大汗,无胸闷、胸痛,无意识障碍、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主动脉夹层也称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非手术治疗最初48小时病死率高达每小时1%[1],早期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显得十分重要。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0年6月至1999年8月我院共收治得到及时诊断的急性主动脉夹层21例。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36~70岁。从起病到就诊时间小于12小时,据Stanford分型法,A型4例,B型17例。1.2 临床表现 疼痛,全部病例均疼痛,部位位于心前区、剑突下、肩部、背部、腹部、腰部。伴心悸气短、心功能不全4例,高血压16例,恶心呕吐3例,动脉瘤破裂休克2例,双…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不常见的,但能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之一,属于高血压急症。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可高达50%。及时进行适当的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患者生存率可大大提高。因此,迅速的临床识别和适当的辅助检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将急诊床旁超声与主动脉CT造影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诊床旁超声检出主动脉夹层28例,检出率为84.8%。其中急诊床旁超声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94.1%,对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90.9%,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40%。结论: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具有快速、无创、安全、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势,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包括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常用指标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5-01~2007-10就诊的116例AAD患者(男91例,女25例),同期因胸痛就诊的其他患者(132例,男97例,女35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包括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常用指标的差异,对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应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AD患者各项临床常用指标与AAD不同分型及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在怀疑AAD的急性胸痛患者中,D二聚体(P=0.001)、白细胞计数(P=0 041)、TnI(P=0.017)、C反应蛋白(P=0.048)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纳入.仅D二聚体在不同AAD分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525,P=0.001).2周内死亡AAD患者D二聚体(P=0.020)、临床分型(P=0.03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纳入,死亡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Z=-6 246,P=0.001).结论 D二聚体是AAD患者的早期生物标志,可能是AAD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逄淑兰  李海云  鞠森 《临床荟萃》2012,27(11):980-98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发病率约为0.5~1.0/10万人口,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数在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主动脉夹层属危重急症,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复杂多变,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早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在防止动脉夹层迅速致死性发展中是非常必要的。超声联合增强CT为诊断主动脉夹层提供了无创、便捷、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细胞参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与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 1~9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并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 AAD的患者 30例,AMI患者 3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 20例外周血血细胞参数水平变化,利用 ROC曲线评估相关参数的诊断鉴别价值。结果 与 AMI组相比较, AAD组单核细胞( monocyte,MON)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比值( MPP)水平较高,血小板( 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63~3.890, 均 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AAD组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NEU)、MON,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 NLR)、血小板分布宽度(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 MPP均升高,淋巴细胞( lymphocyte,LYM)、PLT和 MP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5.565,均 P<0.05)。MON,PLT,MPV和 MPP对 AAD和 AMI鉴别诊断的 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 0.662,0.753,0.652和 0.664,联合 MON和 MPP的 AUC为 0.749,联合 MON,PLT和 MPV的 AUC为 0.872,四项联合检测的 AUC为 0.874;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四项联合检测 AUC最大,敏感度为 80.00%,特异度为 86.67%。结论 应用 MON+PLT+MPV+MPP四项联合检测鉴别诊断 AAD与 AMI优于单项指标检测,有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因胸痛就诊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患者共80例,其中40例经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作为ADD组,同期以类似症状就诊但最终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胸痛发生12 h内检测血浆 D-二聚体,比较ADD组与对照组血浆 D-二聚体水平,分析D-二聚体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D-二聚体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所有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DD组血浆在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48±7.95)vs.(0.64±0.75),P<0.01];D-二聚体(>0.5 μg/mL)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2.5%,70%和83.3%,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48±0.042,95%CI为0.766-0.930.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有效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短时间内可引发心、脑、肾等各种并发症或动脉瘤破裂导致死亡.如果能及时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生部位、病变范围及并发症,则可为临床采取最佳治疗方案赢取时机.本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2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