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神经源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神经源性痛筛选新的、毒副作用小的镇痛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单侧L5/L6脊神经结扎痛模型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IFN-α(1.0,2.5和5.0×106U/kg)后,利用机械刺激和冷刺激诱发的痛觉超敏实验测定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给药前后的痛阈变化;同时,通过给药前30m in注射纳洛酮(1mg/kg)观察阿片受体拮抗剂对其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IFN-α可产生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其中5.0和2.5×106U/kg IFN-α均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效应分别维持60和30 m in,而1.0×106U/kgIFN-α无明显的镇痛作用。IFN-α产生的镇痛效应可被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完全阻断。结论:IFN-α对小鼠神经源性痛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效应可能通过阿片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
贯叶连翘提取物和维生素B复方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贯叶连翘提取物(600mg/kg)、VitB2(6mg/kg)、VitB6(80mg/kg)复方(以下简称复方)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阿片受体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利用小鼠甲醛致痛动物模型,慢性灌胃复方制剂,用纳洛酮阻断阿片受体后,观察小鼠在注射甲醛后0-5min、15-30min两个时相内的舔足时间;慢性灌胃复方,用利血平耗竭单胺类神经递质后,观察小鼠在注射甲醛后两个时相内的舔足时间。结果:纳洛酮对复方在两个时相的镇痛作用均无影响;利血平能够完全拮抗复方在0-5min的镇痛作用,对复方在15-30min的镇痛作用无影响。结论:复方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抗炎作用有关,无阿片系统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N-乙酰-5-甲氧色胺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寻找新型镇痛药物,对N-乙酰-5-甲氧色胺(Mel)的镇痛作用及其与哌替啶(Pt)的协同作用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及冰乙酸致小鼠扭体为疼痛模型,观察Mel对痛阈的影响。结果Mel30,60,120mg/kg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鼠痛阈,且于给药后1h达高峰,持续至2h仍有效。此外,无镇痛效应的Mel(10mg/kg)与哌替啶(10mg/kg)合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结论Mel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增大剂量完全能达到哌替啶的镇痛效应,且与哌替啶有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钙通道拮抗剂增强大鼠曲马多镇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钙通道拮抗剂在与曲马多联合外周应用对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痛阈测定选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曲马多或小剂量拉帕米和不同剂量曲马多联合注射。注药30min后痛阈。结果L曲马多单独应用时,镇痛效应确切,在所试剂量相关。维拉帕米单用时,无论剂量大小均无镇痛作用,但小剂与不同剂量曲马多联用,可显著增强曲马多的镇痛效应。预注受体阻断剂的试验表明:钙通道拮抗剂增强曲马多镇  相似文献   

5.
鞘内注射烟碱对异氟烷、七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神经元烟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nAChRs)与异氟烷、七氟烷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异氟烷、七氟烷后,用热板法和福尔马林法分别观察鞘内(intrathecal,it)注射不同剂量的烟碱(nicotine,N)对小鼠热板法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和Ⅰ相、Ⅱ相舔被注射足累积时间(paw licking time,PLT)的影响。结果:热板法实验中,烟碱5、10、15μgit对清醒小鼠HPPT没有影响(P>0.05),但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异氟烷、七氟烷镇痛小鼠的HPPT(P<0.05,P<0.01);福尔马林法实验中,腹腔注射镇痛剂量的异氟烷、七氟烷后均能引起小鼠I相和II相PLT减少(P<0.01),烟碱5、10、15μgit对异氟烷、七氟烷镇痛小鼠Ⅰ相和Ⅱ相PLT影响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nnAChRs是异氟烷、七氟烷抗热刺激伤害的重要靶位,但与其抗化学炎性痛作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N—乙酰—5—甲氧色胺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了寻找新型镇痛药物,对N-乙酰-5-甲氧色胺(Mel)的镇痛作用及其与哌替啶(Pt)的协同作用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及冰乙酸致小鼠扭体为疼痛模型,观察Mel对痛阈的影响。结果 Mel 30,60,120mg/kg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鼠痛阈,且于给药后1h达高峰,持续至2h仍有效。此外,无镇痛效应的Mel(10mg/kg)与哌替啶(10mg/kg)合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结论 Mel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增大剂量完全能达到哌替啶的镇痛效应,且与哌替啶有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时吗啡镇痛效应的降低与中枢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释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切断大鼠单侧坐骨神经作为引起神经痛的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术后第3,7,10和14天脑脊液中CCK-8-ir含量的变化,并在相应的时间点分别皮下注射吗啡(4mg/kg)和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0.5mg,/kg),观察痛阈(辐射热甩尾潜伏期)的变化。结果:(1)大鼠单侧坐骨神经切断后一周,脑脊液中CCK-8样免疫活性物质(CCK-8-ir)的浓度(代表中枢CCK-8的释放量)增加了125%,此时吗啡的镇痛效果降低,而CCK拮抗剂使吗啡镇痛效果提高。(2)坐骨神经切断后1.5~2周,中枢CCK-8释放减少或保持正常水平,此时吗啡镇痛效果正常,CCK拮抗剂也不能使其效应进一步提高。(3)假手术组大鼠于第14天(第四次注射吗啡)时,吗啡作用减弱(发生耐受),此时CCK拮抗剂显示出对吗啡镇痛的加强作用。结论:单侧坐骨神经切断后一周吗啡镇痛效果减弱,可能与当时中枢CCK-8释放过多有关。切断坐骨神经后中枢释放CCK-8水平的变化,是影响阿片镇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羟自由基在疼痛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阐明羟自由基(@OH)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温浴缩尾模型(TIT)、热板模型(HP)、扭体模型(AA)及福尔马林模型(For)等测痛模型,观察外源性@OH及@OH清除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小鼠痛阈的影响. 结果:给予外源性@OH可使小鼠痛阈明显降低.而@OH清除剂可显著削弱小鼠炎性痛反应. 结论:@OH在中枢痛觉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α受体和七氟醚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以热水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测小鼠痛阈的变化。观察侧脑室(icv)或鞘内(ith)分别预先注射6-羟多巴胺(6-OHDA)6μg、α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5μg、15μg或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5μg、15μg对七氟醚(4.5 ml·kg1,ip)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单独icv或ith给各剂量6-OHDA、Pra或Yoh对小鼠痛阈均无明显影响(P>0.05),ith 5μg Pra或Yoh对七氟醚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P> 0.05);但ith给6-OHDA 6μg、Pra 15μg或Yoh 15μg均明显减弱七氟醚延长小鼠甩尾潜伏期及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的作用(P<0.05)。而icv给6-OHDA,Pra或Yoh对七氟醚小鼠甩尾潜伏期厦扭体次数均无影响(P>0.05)。结论:脊髓NE神经元-α受体参与七氟醚镇痛作用,而脊髓上水平NE能系统可能和七氟醚镇痛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拳参别名草河车,具有清热、镇惊、理湿、消肿的功效,也有报道称其水提取物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中枢抑制作用,其镇痛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拳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并与吗啡和氨基比林进行比较。设计:完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赣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3/05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取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150只用于以下4个独立实验。②药品:拳参水提取物由沈阳药科大学植化教研室提供(批号:2003061001);盐酸吗啡注射液(沈阳第一制药厂,批号000305);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盐侨(湖南)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21109)。方法:①拳参水提取物对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取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拳参水提取物0.10,0.15mg/g组,氨基比林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0.02mL/g生理盐水,0.10,0.15mg/g拳参水提取物水溶液,0.10mg/g氨基比林溶液。注药后15min腹腔注射6g/L冰醋酸0.01mL/g,记录15min内各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②拳参水提取物对小鼠热板法致痛作用的实验:取雌性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0.10,0.15mg/g拳参水提取物组,吗啡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拳参水提取物(剂量同前)水溶液,0.01mg/g吗啡溶液。用GJ-8402型热板测痛仪,致痛温度调节至(55.0±0.5)℃,以舔后足作为痛反应指标,痛阈潜伏期均不超过60s。给药后15,30,60min各测1次痛觉反应。用热板法测定给药后15,30,60min的痛觉反应。③纳洛酮对吗啡、拳参水提取物对小鼠热板法致痛作用的实验:取雌性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纳洛酮 吗啡组,纳洛酮 拳参水提取物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0.02mL/g生理盐水,0.004mg/g纳洛酮溶液 0.01mg/g吗啡溶液,0.004mg/g纳洛酮溶液 0.15mg/g拳参水提取物,热板法测定给药后15,30,60min的痛觉反应。④拳参水提取物对电刺激致痛的实验:小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0只/组,分别腹腔注射0.02mL/g生理盐水,0.10,0.15mg/g拳参水提取物,1g/L吗啡,于给药后20,35,50,70min重复电刺激,电刺激法测定痛觉反应。主要观察指标:①小鼠扭体反应次数。②热板法致小鼠痛觉反应的时间。③电刺激法致小鼠镇痛率。结果:共选取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150只用于4个独立实验,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拳参水提取物0.10,0.15mg/g组及氨基比林组小鼠给药后15min扭体反应次数均少于生理盐水组[(15.1±11.1),(8.0±6.5),(6.3±3.2),(54.1±20.2)次,t=3.532~3.681,P<0.01]。②热板法致小鼠痛觉反应的时间:拳参水提取物0.10,0.15mg/g组和吗啡组小鼠给药后15,30,60min痛觉反应的时间均长于生理盐水组(t=2.676~3.683,P<0.05~0.01)。③纳洛酮 拳参水提取物组小鼠给药后各时间点痛觉反应的时间均长于生理盐水组(t=2.676~3.563,P<0.05~0.01),但纳洛酮 吗啡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接近(P>0.05)。④电刺激法致小鼠镇痛率:拳参水提取物0.10,0.15mg/g组及吗啡组给药后20,35,50,70min镇痛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t=3.455~3.634,P<0.01)。结论:①拳参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氨基比林、吗啡相当。②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但不能拮抗拳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这表明拳参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并非通过激动阿片受体而发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止痛胶囊对于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光热刺激鼠尾—逃避法 (Tailflicktest)测定大鼠痛阈。结果 :止痛胶囊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大鼠光热刺激鼠尾—逃避法的痛阈 ;纳洛酮能部分翻转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结论 :止痛胶囊具有镇痛作用 ,其镇痛作用可能涉及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12.
贯叶连翘与B族维生素对小鼠甲醛致痛后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贯叶连翘提取物(600mg/kg)和维生素B2(6mg/kg)、维生素B6(80mg/kg)复方(以下简称复方,thecomplex)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甲醛致痛实验,观察高、中、低剂量复方慢性灌胃小鼠后,对小鼠在注射甲醛后0~5,15~30min两个时相内舔足时间、注射甲醛后4h右足水肿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注射甲醛部位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情况。结果:高、中剂量复方能够减少小鼠在两个时相内的舔足时间,能够抑制右足水肿,抑制炎症部位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复合物能够减少小鼠在两个时相内的舔足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不能抑制右足水肿及炎症部位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结论:复方在小鼠甲醛致痛模型中具有明确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夜来香根茎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骨科)疼痛治疗寻找新药。方法:实验于2005-03/04在赣南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小鼠(n=40),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0.02mL/g生理盐水,夜来香根茎提取物0.1mg/g,0.2mg/g,0.1mg/g氨基比林,15min后腹腔注射6g/L冰醋酸0.01mL/g,观察记录给药后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②雌性小鼠(n=40),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0.02mL/g生理盐水,0.1,0.2mg/g夜来香根茎提取物,0.01mg/g吗啡,用热板法测定小鼠15,30,60min痛觉反应。③雌性小鼠(n=30),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0.02mL/g生理盐水,0.004mg/g纳洛酮+0.01mg/g吗啡,0.004mg/g纳洛酮+0.1mg/g夜来香根茎提取物,用热板法测定小鼠15,30,60min痛觉反应。④小鼠(n=40),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夜来香根茎提取物0.1mg/g,0.2mg/g及1g/L的吗啡和生理盐水于20,35,50,70min重复电刺激,用电刺激法测定痛觉反应。结果:各实验组小鼠无脱失情况。在热板法致痛作用实验中如有小鼠跳出给予排除。①小鼠扭体反应次数:0.1mg/g,0.2mg/g夜来香根茎提取物及0.1mg/g氨基比林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给药后扭体反应次数均少于生理盐水组(20.2±10.8,14.5±7.6,7.6±4.5,50.6±15.5,P<0.01),且夜来香根茎提取物的镇痛效果呈剂量依赖性。②热板法致小鼠痛觉反应的时间:0.1mg/g,0.2mg/g夜来香根茎提取物对热板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给药后15,30,60min痛觉反应的时间均长于生理盐水组[(22.1±6.2),(24.6±8.8),(22.9±8.6)s;(26.2±8.0),(31.1±10.3),(29.4±8.7)s;(12.1±3.1),(11.9±2.8),(12.8±3.0)s,P<0.05~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纳洛酮0.004mg/g+夜来香根茎提取物0.1mg/g组给药后各时间点痛觉反应的时间均长于生理盐水组[(28.3±6.9),(22.4±5.8),(20.1±5.5)s;(12.5±3.1),(12.8±2.8),(12.1±3.0)s,P<0.05~0.01]。纳洛酮0.004mg/g+吗啡0.01mg/g组给药后各时间点痛觉反应的时间[(13.1±3.3),(12.9±3.1),(13.2±2.8)s]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接近。③电刺激法致小鼠镇痛率:0.1mg/g,0.2mg/g夜来香根茎提取物及吗啡组给药后20,35,50,70min镇痛率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45±5)%,(40±10)%,(35±5)%,(20±5)%;(85±15)%,(80±5)%,(60±10)%,(30±5)%;(90±10)%,(85±10)%,(75±15)%,(45±15)%;0,P<0.01]。结论:夜来香根茎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且呈剂量依赖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但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不能拮抗夜来香根茎提取物对热板致痛法小鼠的镇痛作用,表明夜来香根茎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机制并非激动阿片受体而镇痛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3组(n=6):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组(NP组)、CNQX 1组(C1组)、CNQX 2组(C2组)。采用结扎L4~5左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模型制备后7、14和21 d观察大鼠痛行为学及足部形态;于模型制备前、制备后7、14和21 d时测定痛阈;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3 d记录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以高频刺激(HFS)诱发LTP。C1组于HFS前20 min经侧脑室输注CNQX(AMP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1μl(1.0μg),C2组于HFS后60 min给药,剂量同C1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痛阈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模型制备后3组各时点痛阈降低(P<0.05);与NP组相比,C1组21 min后、C2组61 min后LTP程度减弱(P<0.05);与C1组相比,C2组21~60 min LTP程度增强(P<0.05)。结论 AMPA受体拮抗剂CNQX不干扰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CA1区突触LTP的诱导,但可阻滞其维持。  相似文献   

15.
芬妥拉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芬妥拉明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测定慢性神经痛小鼠缩爪反应潜伏期(HWL)和正常小鼠扭体数作为痛阈指标 ,观察腹腔注射 (ip)芬妥拉明的镇痛作用。结果 :ip 4mg/Kg芬妥拉明 1~ 3d小鼠HWL明显增加和扭体数明显减少 (P <0 .0 0 1)。结论 :芬妥拉明对正常或神经病理性痛小鼠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N-乙酰-5-甲氧色胺对创伤痛的影响及作用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乙酰-5-甲氧色胺对创伤痛的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部位进行分析。方法:以大鼠截肢结合50℃热水刺激举尾作为创伤痛模型,大鼠创伤后即刻、1d、2d、3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Mel(30,60,120mg/kg)、Pt 20mg/kg、Mel Pt(10 10mg/kg)及溶媒,于创伤前及最后一次给药后20min、40min、80min、120min观察痛阈(50℃刺激举尾潜伏期)变化情况。观察创伤后3d侧脑室注射Mel(0.25、0.5、1.0mg/kg)后20min、40min、80min、120min的痛阈变化情况。结果:创伤后3d痛阈降至最低,7d恢复至正常。腹腔注射Mel(30-120mg/kg)或侧脑室注射Mel(0.25-1.0mg/kg)均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了创伤大鼠的痛阈,且于给药后40min达高峰,持续至120min仍有效。Mel(10mg/kg)与Pt(10mg/kg)合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结论:Mel对创伤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Mel与哌替啶有明显协同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中枢内催产素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学习记忆、性行为、痛觉调节以及阿片耐受与依赖,海马内催产素能系统与阿片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目的探讨侧脑室注射催产素对大鼠脑左背侧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以及催产素与阿片受体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广东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系,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9/2003-09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催产素处理组(0.2,2,20 mg/L)、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催产素(2 mg/L)组、纳洛酮+催产素(2 mg/L)组,每组6只.方法脑海马CA1区细胞外记录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用微电极推进器将电极插入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经微电极放大器放大后,显示在示波器上进行观察.记录到神经元放电后,经双极不锈钢电极每隔5 min刺激坐骨神经1次,共刺激50min 10次.催产素0.2,2,20mg/L处理组通过侧脑室给药管匀速而缓慢注入催产素0.2,2,20 mg/L 5 μL.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催产素(2 mg/L)组侧脑室预先注射80 mg/L催产素受体拮抗剂2.5μL,然后再注射2 mg/L催产素2.5μL.纳洛酮+催产素(2 mg/L)组侧脑室预先注射400 mg/L纳洛酮2.5μL,然后再注射2 mg/L催产素2.5μL.以放电频率变化率为观察指标,检测不同剂量催产素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及催产素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催产素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刺激前后脑海马CA1区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率.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侧脑室分别注射0.2,2,20 mg/L催产素5 μL使海马CA1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剂量依赖关系明显.②催产素(2 mg/L)对CA1神经元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可被侧脑室预先注射催产素受体拮抗剂(80 mg/L,2.5μL)所阻断.③侧脑室注射纳洛酮(400 mg/L,2.5μL)可明显减弱催产素(2 mg/L)的作用.结论催产素通过激活催产素受体可抑制海马CA1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电信号的反应,中枢内阿片系统也参与催产素的抑制作用,当用纳洛酮阻断阿片受体后,催产素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8.
中枢外源性P物质对大鼠胃电-机械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鼠侧脑室给药观察中枢外源性P物质(SP)对胃电-机械活动和体表胃电活动(EGG)的影响,应用SP受体拮抗剂和阿托品探究SP作用的受体机制;比较冷应激后胃对SP和SP受体拮抗剂的动力学反应性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4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SP,SP受体拮抗剂,阿托品,冷应激对照,冷应激+SP,冷应激+SP拮抗剂。冷应激大鼠模型制备后,进行体内慢波、快波及胃窦环行肌运动、体表胃电记录。结果①侧脑室SP给药10μL(1×10-8mol/L),能引起胃窦运动明显增强(P<0.05)。②应激使胃运动幅度极显著升高、频率加快(P<0.01),应激后大鼠对侧脑室注入P物质的胃动力学反应性较前明显增强(P<0.05)。③在本实验中,未发现侧脑室注射SP受体拮抗剂(犤D-Pro2,D-Phe7,D-Trp9犦-SubstanceP)10μL(1×10-8mol/L),有阻断内源性SP引起胃窦收缩的作用。侧脑室注射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10μL(1×10-7mol/L),不能阻断脑内P物质对胃的收缩效应。结论中枢注入的P物质可以作为促进胃电-机械活动的调节因子参与中枢增强胃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药物毒性在镇痛实验热板法中出现假阳性反应剂量与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之间的关系,为镇痛药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敌敌畏、四氯化碳及硫酸阿托品3种具有毒性但无中枢镇痛作用的受试物,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同时用热板法检测3个受试物的痛阈值,分析其LD50与"镇痛"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3个受试物的"镇痛"剂量为其LD50的15-1~10-1时,能显著提高热板致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值(P<0.05,P<0.01),从而出现镇痛作用假阳性结果。结论:药物的毒性与镇痛假阳性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用热板法筛选镇痛药物时,若药物剂量在其LD50的15-1~10-1区间时所出现的镇痛作用有可能是因为药物的毒性反应造成的镇痛实验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孤啡肽是阿片受体样受体(ORL1)的内源性配基,蛇能调节疼痛与镇痛反应以及针刺镇痛反应,但各个实验室所得结果各不相同。本文利用OFQ基因敲除的小鼠为工具,观察内源性OFQ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小鼠电针方法,选用穴位足三里(SP36)与三阴交(SP6),电针参数采用韩氏仪恒流方波输出,强度1.0-1.2-1.4 mA,每10min递增一级。痛阈的改变以热辐射甩尾来评价。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OFQ基因高除小鼠基础痛阈明显延长,对100Hz电针镇痛反应显著增强,但不影响2Hz电针镇痛。结论:在整体情况下,内源性OFQ有紧张性的致痛敏作用,并对100Hz针刺镇痛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