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1~12月,将84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4例)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0例),另将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ngptl2、TGF-β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大于单纯T2DM组及对照组人群,病程较T2DM长,TC、LDL-C、HOMA-IR、SBP、CRP、IL-8、TNF-α、Angptl2、TGF-β1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TC、SBP、IL-8、TNF-α、Angptl2、TGF-β1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平衡各项混杂因素后,Angptl2、TGF-β1仍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结论 Angptl2、TGF-β1是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监测二者水平对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2DM患者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病变分为病变组和糖尿病组,每组90人,检测两组人员血清FGF-21、m Alb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不同程度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GF-21及mAlb的表达水平,探索FGF-21、mAlb与糖尿病患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对两组血清中FGF-21、mAlb水平检测,发现病变组患者血清FGF-21为(4.31±2.12)μg/L、mAlb为(78.62±21.06)m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9±0.89)μg/L、(31.26±19.73)mg/L。对病变组患者进行进一步分组,检测不同程度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GF-21、mAlb的水平变化,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越严重的患者其血清FGF-21、mAlb表达逐渐越高(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GF-21和mAlb与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血清FGF-21、mAlb与T2DM患者下肢大血管病变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应密切关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FGF-21、mAlb表达,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魏丹  刘奇让  白杨 《医学临床研究》2022,(12):1901-1903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抑素(FSS)、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10例T2DM患者(T2DM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0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统计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早期预测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效能。【结果】T2DM组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10例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9.09%,发生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合并高血压构成比以及血清三酰甘油、FSS、ANGPTL4水平与未发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SS、ANGPTL4、三酰甘油均是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SS和ANGPTL4早期预测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5.23 pg/L和730.69 p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6和0.914。【结论】T2DM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均异常低,二者均可作为早期预测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镍纹样蛋白(Metrnl)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106例,按颈动脉内中层厚度(CIMT)分为单纯T2DM组50例(CIMT≤1.0 mm)、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56例(CIMT>1.0 mm),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52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清中的TGF-β、Metrnl水平,分析各代谢指标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GF-β、Metrnl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与Metrnl水平呈正相关(P<0.05);收缩压、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Mernl、TGF-β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GF-β和Metrnl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46, TGF-β联合Metrnl预测的AUC为0.901。结论 血清TGF-β和Me...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男性和52例女性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按性别分别分为A、B、C组,对比各组临床资料差异,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IMT的男性患者之间,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MT的女性患者之间,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病程为男性T2DM患者发生CA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年龄、UA水平为女性T2DM患者发生CA的危险因素(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高尿酸血症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50例,其中合并高尿酸血症者29例,未合并高尿酸血症者121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1∶1配比,对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两组按照1:1配比进行倾向性匹配后,25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老年T2DM患者成功匹配到25例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老年T2DM患者,且除血尿酸(UA)外,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分布达到均衡(P>0.05);匹配后,高尿酸血症组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为72.00%,非高尿酸血症组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为28.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尿酸血症组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是非高尿酸血症组的2.472倍(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对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是老年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UA水平可减少老年T2DM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477例T2DM患者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与非高尿酸血症组(NUA),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微血管病变的合并率,比较微血管病变组和非微血管病变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HUA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NUA组,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UA组,HUA组DR、DN的发病率均高于NUA组(P<0.01);(2)合并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相比,年龄、血压、体质指数、UA、肌酐、尿素氮、e-GFR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UA、尿微量白蛋白与DR的发生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年龄、UA与DN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将189例2-DM患者分为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97例)和2-DM无大血管病变组(92例),2组间无性别及年龄差异(P>0.05),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微血管病变发生的情况。结果: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尿素氮(BUN)水平、肌酐(SCr)水平、尿酸(UA)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均高于2-DM无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其肾小球滤过率(GFR)则低于2-DM无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为UA、GFR、C-IMT。结论: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与UA升高、GFR下降、C-IMT增厚有关,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577例,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LEAD组,472例)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LEAD组,10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LEAD组年龄、病程、吸烟率、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及UACR高于NLEAD组,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NLE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年龄、病程、SBP、HbA_1c、Cr和UA呈正相关,与eGFR和ABI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LDL-C和UACR是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UACR升高提示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增大,定期监测UACR有助于早期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体质分布特点及脂代谢情况,为防治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12月在山东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14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大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大血管病变)70例和观察组(合并大血管病变)70例,分析患者的体质类型,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脂代谢指标。结果:2组之间血瘀质、平和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年龄、BMI、TG、LDL-C、Lp(a)、apo 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SBP、DBP、TC、HDL-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瘀质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易感体质,脂代谢异常、年龄、BMI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以体质学说为基础,通过干预手段改善患者偏颇体质,可以预防、延缓糖尿病大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研究Hp感染与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DA)的相关性,以及并发LED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确诊为T2DM患者180例(DM组),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58.64±10.98岁,其中无LEDA 96例、轻中度46例、重度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感染Hp,将T2DM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测定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腰围(WC)及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并对临床因素和生化指标与T2DM伴LEDA之间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Hp感染率为62.22%(112/18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8.89%(44/9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4.189,P<0.05)。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之间的WC,BMI,HbA1c,FBG,LDL-C,HDL-C,TC,TG及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039~1.522,P值均>0.05),但Hp阳性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1,P<0.05)。Hp感染在T2DM无下肢血管病变是46.88%(45/96),伴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是71.74%(33/46),重度是89.47%(34/38),表明病变越重,Hp感染率越高,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97,P值<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89~22.787,P值均<0.01)。结论T2DM比健康人群更容易感染Hp,Hp感染和病程、吸烟、高血压及LDL-C均是T2DM发生LED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4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UA及血脂水平,并与10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NDBIL)含量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血清U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组、微血管组TBIL、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病变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降低(P<0.01).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UA水平升高及血脂异常与T2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检测三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以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等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T2DM患者85例和健康人80例,测定VEC、ET、NO、NOS水平及血糖等,分析VEC等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FBG)、VEC、ET明显高于健康人组;VEC与HbA1c 、EF呈正相关,NO与NOS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血管病变的原因,VEC、ET、NO、NOS可能参与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T2DM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和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大血管病变者53例(大血管病变组)、T2DM无大血管病变者39例(单纯糖尿病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sCD163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大血管病变组血清sCD163、hs-CRP水平及IM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均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CD163水平与hs-CRP浓度、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1,r=0.79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D163水平是影响T2DM患者IMT值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肌酐、尿酸(UA)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DR总患病率为44.4%(144/324),其中单纯性(BDR)占79.8%(115/144),增殖性(PDR)占20.1%(29/144);DR患者的病程、UA、Cr、BUN、UAER和收缩压均显著高于NDR患者(P<0.01);PDR患者的病程显著长于NDR(P<0.001),PDR患者PBG、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BDR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及UAER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R与糖尿病病程、UAER及血糖升高及血压升高有关,病程、餐后血糖及UAER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可能危险因素,探讨碳酸酐酶Ⅲ(CAⅢ)与老年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门诊体检的老年人群,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按照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分为3组:对照组、T2DM未合并血管并发症组及T2DM合并血管并发症组。所有老年人群除进行常规体检筛查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ALT、TP、BUN、UA、TG、LDL、HDL、FBG、HbA1c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合并血管并发症组患者体内TBIL水平明显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T2DM未合并血管并发症和合并血管并发症组患者体内CA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T2DM合并血管并发症组CAⅢ水平低于未合并血管并发症组(P0.01)。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CAⅢ水平与HDL、TBIL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AⅢ水平与LDL、Scr、BUN、FBG、HbA1c负相关,且与BUN、FBG和HbA1c间的关联性较大(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CAⅢ对诊断T2DM合并血管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P0.05)。结论:血清CAⅢ水平与老年T2DM性糖脂代谢紊乱及其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CAⅢ可能通过调控糖脂代谢来参与老年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为DR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有无DR分为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0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50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镁、血脂、血压等,并进行组间比较,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DR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HbA1c、CRP、HCY、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NDR组明显升高(P<0.05)、血镁水平较NDR组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BP、GHbA1c、CRP、HCY等6个变量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血糖、血压和病程等因素外,血CRP、HCY、UA等的升高和血镁的降低可能也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 IM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T2DM患者116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的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记录各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其CCA IMT、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CCA 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6、0.016及0.029),而年龄无明显差异(P = 0.695).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A IMT、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与DR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0.000、0.013及0.033),多变量分析排除了FBG、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后,CCA IMT依然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0).以CCA IMT来诊断DR,接收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显示T2DM患者的CCA IMT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以CCA IMT值大于1.055 mm为界,敏感性为62.3%,特异性为71.4%.结论:T2DM患者的CCA IMT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t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T2DM无血管病变组(DM1组,n=45)和大血管病变组(DM2,n=65).测定血清APN、t-Hcy、hsCRP及相关指标,计算Homa IR.[结果]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DM2组病程、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Hcy、hs-CR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DM1和对照组,而APN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C(R2 =-0.37)、HOMA-IR(R2=-0.49)、hs-CRP(R2=-0.37)、tHcy(R2=-0.21)是影响APN的重要因素(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tHcy、hsCRP和HOMA-IR水平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APN、tHcy、hsCRP、HOMA-IR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APN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MMP-9及TIMP-1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正常对照者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合并症糖尿病组29例,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25例)血清MMP-9及TIMP-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2型DM血清MMP-9、TIM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且随着大血管病变程度呈逐步升高趋势,MMP-9与FBG呈显著正相关(r=0.444,P<0.05),TIMP-1与UAER呈正相关(r=0.395,P<0.05)。结论:认为MMP-9、TIMP-1参与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检测其血清水平可反映DM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