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耐药情况,同时检测产Ampc酶菌株的基因型,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2018年189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纸片扩散法检测抗生素的耐药性;利用头孢西丁行改良Hodge法鉴定产Ampc酶菌株,PCR扩增Ampc酶基因.结果 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医院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不同克隆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特征,为有效治疗和控制PDRAB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PDRAB进行分子分型,E试验法检测PDRAB各克隆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核酸测序确定PDRAB各克隆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结果 90株PDRAB分子分型出现A、B、C、D、E 5种克隆,A、C克隆出现亚型,A、C、E克隆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 70.0%、7.8%、l4.4%;各型克隆均对多黏菌素B敏感,部分流行克隆对米诺环素、阿米卡星敏感,其余抗菌药物均表现高水平耐药;A、C及C亚型克隆携带blaOXA-23、bla OXA-51和blaPER-1基因,A亚型、D克隆携带blaOXA-23和blaPER-1基因,B克隆携带blaOXA-51和blaPER-1基因,E克隆携带blaOXA-23、blaOXA-51和blaGIM-1基因,未发现携带blaOXA-24、blaOXA-58、blaIMP、blaVIM及blaSPM-1基因的PDRAB克隆.结论 医院PDRAB流行克隆存在多样性,各克隆耐药表型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有所不同,产生OXA-23酶和PER-1金属酶是该地区PDRAB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探讨本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分布,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分离的198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统计微生物室该菌抗生素耐药情况;PCR技术扩增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对阳性表达率进行分析。结果 198株弗氏柠檬酸杆菌大多来自于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和ICU科室的胆汁、痰液和尿液标本。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二、三代头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依次为17.68%、14.65%和10.61%;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几乎全部敏感。PCR结果显示198株菌株中有29株携带armA基因,21株携带rmtB基因,其余基因未检出。结论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耐药控制情况尚可,无明显的高耐药率现象,临床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治疗;近年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上升,本院中只流行armA和rmtB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来源于本院临床各科室的2016年1月-2019年3月分离培养的132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纸片扩散法对常规抗生素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收集的弗氏柠檬酸杆菌主要来源于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科和普外科等科室的痰标本、胆汁和引流液标本中;对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和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39%、85.60%和78.03%;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很高,分别达98.48%和99.24%。结论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总体耐药现象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从本地三级医院收集的9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碳青霉烯酶抑制法(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PCR法确定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耐药基因型。结果93株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株47株(耐药率为50.5%),耐碳青霉烯类56株(耐药率为60.2%)。以亚胺培南为底物的碳青霉烯酶抑制法检出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55株,检出率为98.1%(55/56)。在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中,TEM-1基因、PER-1基因、OXA-23基因、Ⅰ型整合子基因、adeB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5.0%、42.9%、80.4%、73.2%、64.3%,其余耐药基因均未检出。结论碳青霉烯酶抑制法快速、简便,可以作为常规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的表型检测方法;目前本地OXA-23和TEM-1型碳青霉烯酶以及Ⅰ型整合子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和对碳青霉烯酶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云南省昆明地区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15株。应用改良Hodge试验、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PCR扩增分析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21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90株(88.4%)检出OXA-51基因;150株(69.8%)检测出OXA-23基因,其中140株OXA-23表达菌在改良Hodge试验中为阳性;12株(5.6%)检出VIM基因且EDTA协同实验均为阳性。RAPD技术将21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主要克隆。结论 OXA-23和OXA-51是本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基因型,已出现VIM型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且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院内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宁波地区3家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8株。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2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4.7%,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7%,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90%耐药。PFGE分型共分为4型,以A、B两型为主。2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测到VIM、IMP型金属酶基因。结论宁波地区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3家医院均有克隆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探讨插入序列ISAba1和碳青霉烯酶与其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270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氏不动杆菌,K-B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多重PCR检测OXA-51、OXA-23、OXA-58、OXA-24、IMP、VIM、SIM,PCR检测ISAbal-OXA-23、ISAbal-OXA-51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菌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检测的18种药物中,14种药物耐药率超过90.0%,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为100.0%,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48.9%;改良Hodge试验阳性156株,阳性率57.8%;金属酶表型检测均为阴性;270株菌均检测到了OXA-51基因,267株菌检测到OXA-23基因,1株检测到OXA-58基因,未检测到OXA-24、IMP、VIM、SIM基因;267株菌的OXA-23基因上游均检测到插入序列ISAbal,所有OXA-51基因上游均未检测到ISAbal。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OXA-51和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本地区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碳青霉烯酶;ISAba1常在OXA-23基因上游出现,ISAbalOXA-23是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1病例患者,男,10岁,在上学途中摔伤右膝关节。摔伤部位红肿,行走因难,在镇卫生院摄X线片无骨折,血常规WBC9·5×109/L,N 0·81,L 0·19,诊断关节软组织挫伤。为预防感染用头孢唑林治疗约20 d,未见好转,红肿反而加重,遂转我院治疗。抽关节腔积液做细菌培养,分离出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5 d后,再次做细菌培养阴性,病情好转,康复出院。2分离与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无菌方法用注射器抽取患者关节腔积液密封后迅速送检。将关节腔积液接种血平板培养,菌落为灰白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碳青霉烯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美罗培南等15种抗菌药对2009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CNSAB(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MIC≥8 mg/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多重PCR法分别检测OXA-51-like、OXA-23-like、OXA-24-like、OXA-58-like和OXA-143-like型酶基因及IMP、VIM、GIM、SPM和SIM型金属酶基因;PCR分别扩增OXA-51-like型酶基因上游插入序列ISAba1和KPC酶基因。对扩增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109株CNSAB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耐药率86.2%~100%),且多重耐药。多粘菌素B对CNSAB抗菌活性最强,敏感率100%,MIC50和MIC90均为1 mg/L;其次为米诺环素,敏感率94.5%,MIC50和MIC90均为4mg/L。92.7%(101/109)CNSAB检出OXA-23型基因,4.6%(5/109)CNSAB检出OXA-58型基因,2.8%(3/109)CNSAB检出OXA-66基因上游携带ISAbal;未发现OXA-24-like基因、OXA-143-like基因。所有菌株均未检出IMP、VIM、GIM、SPM、SIM型金属酶基因和KPC酶基因。结论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是本院CNSAB对碳青霉烯耐药的主要因素;本院CNSAB对多粘菌素B和米诺环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12.
一起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位患者的肛拭子及1份食品(“凉拌三丝”)样品中均检出弗氏柠檬酸杆菌,其他病原菌均未检出。结论:这是一起由于食用受弗氏柠檬酸杆菌污染的凉菜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某综合医院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携带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临床分离的10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金属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blaIMP、blaVIM、blaSIM-1和OXA型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blaOXA-23、blaOXA-24。结果所有受试验菌株均未检测到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IMP、blaVIM、blaSIM-1和OXA-24型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PCR检测到79株菌携带blaOXA-23,在阳性菌株中随机选取2株测序,在网上与NCBI在线数据库的已知产OXA-23碳青霉烯酶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比对,与登录号EF534259.1的同源性为100.0%。结论某综合医院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未产金属β-内酰胺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14.
黄芸 《上海预防医学》2013,25(4):187-188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血液、伤口等部位的感染,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离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给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治疗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对临床抗感染预防有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CRKP耐药基因型和同源性,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2017-07-01-2019-01-31临床分离的20株CRKP,采用碳青霉烯酶失活法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对产酶表型检测,耐药相关基因通过PCR方法扩增,试验菌的同源性采用质谱技术分析。结果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70.00%和100.00%,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00%。碳青霉烯酶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阳性和CIM菌阳性均为65.00%,两种表型符合率为92.31%。未检出基因的占20.00%,同时存在两种耐药基因的占25.00%,同时存在3种耐药基因的占35.00%。MHT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特异度为85.71%,灵敏度为92.31%,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7.69%。CIM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的特异度为100.00%,灵敏度为100.00%。20株细菌质谱同源性主要有B型(35.00%)及A型(65.00%)。结论 CRKP分离率较高,通常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型。A型是同源性的重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6.
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探讨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6月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179株,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查;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及ERIC-PCR分型以阐述其耐药分子机制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79株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9.2%、48.0%、45.3%、6.7%和7.8%,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74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71株菌携带OXA-23基因;接合试验证实碳青霉烯酶基因不能经质粒转移;ERIC-PCR分型发现,74株菌分为4个基因型且在医院内多个科室克隆传播。结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较多,OXA-23基因是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产酶菌株的克隆传播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南充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初步了解该地区CRAB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南充市两所三甲医院临床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90株非重复CRAB,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技术检测OXA-23 like、OXA-24 like、OXA-51 like、OXA-58 like、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以及NDM-1"超级细菌"耐药基因。结果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共72株,阳性率80.0%;全部菌株携带OXA-51-like基因,79株携带OXA-23-like基因,检出率为87.8%,其余基因扩增均为阴性。结论该地区CRAB的耐药机制与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有关,未发现其他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基因型分布和传播途径,为有效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级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标本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212株;采用PFGE和MLST方法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149株获得PFGE可分析结果,184株获得MLST可分析性结果。结果经PFGE方法获得的结果显示,B型菌株为优势菌株,102株占68.46%,B型菌株中的67株分布在ICU;MLST分型结果显示,ST195占优势(32.6%),其次为ST208(23.4%)和ST643(17.9%),并发现15株新的ST克隆株型别(8.2%)。结论 PFGE是区域内分析细菌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院内流行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ICU;MLST是全球范围内比对细菌克隆菌株差异的好工具,全球鲍氏不动杆菌的克隆菌株分布差异较大,新的克隆菌株不断出现,提示其变异和演变的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方法8株MDRAB在同一时期分离自ICU患者痰标本、环境物品表面。用VITEK 2 COMPACT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MIC),同时用PCR技术分析其产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类型。结果对左氟沙星的耐药率为75.0%,对其余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0%。8株菌均检出OXA-51、OXA-23基因,未检出OXA-24、OXA-58、IMP和VIM耐药基因。结论该院ICU分离的MDRAB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严重,携带OXA-23基因可能是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60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CR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最大限度阻止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CRE 60株;检测CR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分析,应用PCR法进一步确定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21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60株CRE对多数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部分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率最高为56.7%;37株细菌携带KPC-2基因,11株细菌携带IMP-4基因,3株细菌携带NDM-1基因,未检出VIM、OXA-48型碳青霉烯酶基因;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结果提示,A型菌株引起医院克隆菌株的流行播散。结论 KPC-2及IMP-4基因是医院CRE最主要的获得性碳青霉烯酶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存在院内流行株,应重视CRE的感染,并做好对其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