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外侧型腰椎问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物位于侧隐窝外侧,椎间孔及椎间孔外的腰椎间盘突出。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0.3%~11.7%,而国内报道的发生率明显偏低,约为1.2%[1]。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式为经后侧腰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扩大和关节突切除完成。我科在后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的基础上,采用内窥镜技术行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松解术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35~63(平均53.2)岁,病程1.5~3.5(平均2.5)个月。L4/5突出2例,L5/S1突出4例;左侧突出4例,右侧突出2例;M R I检查4例,示硬膜囊无明显受压。1.2手术方法术前行X线摄片定位,局麻,蛙式卧位。在患者病变椎间隙平面,棘突中线旁开2.0~2.5 cm处,以上横突下缘和椎板外缘交汇处为进针点经骶棘肌插入导针,固定工作通道,连接显示及摄像系统.由浅入深逐渐分离软组织,双极电凝止血,逐步显露棘突间韧带,咬除部分上位横突下缘,剥离横突间韧带在上位横突下缘的附丽点,咬除横突问韧带;显露椎管侧壁,见椎问盘多位于两神经根之间,尤以1条神经根压迫为甚,出现水肿,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与椎间孔外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L3~4、L4~5间隙的椎间孔内型及L5S1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病例采用经单侧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28例(2例为再手术),对于L3~4及L4~5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突出采用经椎板侧方入路摘除髓核6例(1例为再手术)。结果:本组共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临床症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针对不同的突出类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便于操作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位于侧隐窝外侧、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侧。1995-08/2002-10共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磊  吴云松  巨辉  白国强 《华西医学》2006,21(1):101-102
目的:探讨在CT定位下经椎板间孔穿刺行腰椎间盘化学溶解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00例腰椎平片及CT的影像学研究,观察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与相应椎间盘的位置关系,测量椎板间孔最大横径、硬膜囊及硬膜外侧腔的宽度,设计椎板间孔穿刺的途径。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治疗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L5-S1所有病例和L4-5的男48、女47例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与相应椎间盘在同一横截面上,其余5例腰椎椎间盘均位于相应椎板间孔最大横径上方。硬膜外侧腔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宽,L2-3、L3-4、L4-5、L5-S1硬膜外侧腔宽度,分别为:男-0·28±1·58、1·73±1·80、4·64±2·00、7·31±1·69,女-0·85±1·49、0·88±1·47、3·70±1·65、6·28±1·42。经椎板间孔穿刺时,穿刺针可直接通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椎间盘内,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可将药物注射到椎间盘或突出物内。穿刺成功率达99%,治疗优良率达9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椎板间孔穿刺化学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孔阻滞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椎间孔型者4例,椎间孔外型者16例,椎间孔内外型者6例,分别行病变间隙的椎间孔注入消炎镇痛液10 mL.每周1次,连续3次.结果:治疗后随访1~2.5年,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优14例,良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到92.3%.结论:经椎间孔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问盘突出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外侧型突出19例(椎间孔外型9例,椎间孔内型10例),旁中央型突出2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65~130m 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5~30 mL,平均12 mL.1例L5/S1患者术后症状未缓解,改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复发病例.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6.53±1.68)、(8.37±1.63)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15±1.27)、(1.82±0.7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0.5%.结论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极外侧型突出,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1],国内统计发病率达到18%.我院2005-09-2011-04对4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此手术有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和恢复较快等优点[2].手术方式通过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途径,在内窥镜直视下使用特殊的硬性器械摘除游离脱出的椎间盘,能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20例,女190例,年龄17~79(平均35.5)岁,均有腰腿痛,病变节段分布:L1/2 5例,L2/3 45例,L3/449例,L4/5 182例,L5/S1 129例.  相似文献   

8.
<正>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ELLDH)特指腰椎间盘突出髓核位于椎间孔内和(或)椎间孔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特殊类型[1]。经典ELLDH分型包括:陈仲强等[2]依据髓核移位位置提出的Ia-IIb型和周跃等[3]依据髓核在孔内、孔外位置提出的Ⅰ-Ⅲ型,以上两种分型对指导手术和解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蒲俊刚等[4]发现部分ELLDH病人突出物不仅位于椎间孔内或(和)外,同时位于椎管内,并将合并椎管内突出的ELLDH归为Ⅳ型,丰富了ELLDH分型,对临床治疗ELLDH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问孔外侧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一种病变。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尚未见报道。本组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3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联合注药法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硬膜外后腔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治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X^2=4.06,P&;lt;0.05;t=7.2,P&;lt;0.01)。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将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硬膜外侧前腔、椎间孔联合注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硬膜外后腔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治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χ2=4.06,P<0.05;t=7.2,P<0.01)。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治疗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孔突出型14例,椎间孔外侧突出型9例,分别经椎板间入路及经小关节外侧入路,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75mL。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远期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向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侧突出或脱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的一种病变.本组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20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DSA下胶原酶盘内、外联合注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CT、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FLLDH病人共15例,分析其CT、MRI影像表现。结果15例FLLDH中,根据椎间盘突出物的位置与椎弓根的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椎间孔内侧型3例,占20%;椎间孔外侧型6例,占40%;混合型6例,占40%,包括椎间孔内外侧突出。CT显示FLLDH的特征为突入椎间孔内和椎间孔外的软组织块影,形态多呈丘状、圆形、不规则形或三角形。MRI显示同位节段脊神经受压、移位、增粗;T1加权像突出髓核的信号比脑脊液高,比硬膜外脂肪信号低,界限分明;T2加权像突出髓核可表现为高或低信号,信号强度比脑脊液低,比脊髓高。结论CT及MRI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为外科医师手术入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机)引导下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L4/L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在DSA机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经造影剂伊索显(isovist)和局部药证实穿刺针进行L4/L5硬膜外间隙或L5/S1硬膜外侧隐窝后注药。结果:DSA机能清晰显示腰椎棘突、横突、椎体、椎板、椎间孔、上下关节突和侧隐窝解剖结构,硬膜外腔显影清晰。三周及一年优良率分别为57%和73%,有效率为92%。结论:DSA机引导硬膜外腔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具有定位和注射部位准确可靠,无明显并发症的特点,提高了溶盘术的安全性;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MPR)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13例经手术证实的ELLDH的MP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ELLDH与椎弓根的关系可分为三型:椎间孔内侧型7例,椎间孔外侧型2例,混合型4例,包括椎间孔内外侧型及椎管内后外型的混合。MPR显示ELLDH的特征为突入椎间孔内和椎间孔外的软组织块影,压迫同位节段脊神经根,形态多呈丘状、圆形或三角形。MPR准确地提供了ELLDH的解剖信息包括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结论 MPR在ELLDH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对临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青少年腰间盘突出症病患,平均年龄17.46岁,其中中央型56例(70.00%);后外侧型15例(18.75%);椎间孔型6例(7.5%);椎旁型3例(3.75%);其中4例伴随有椎间盘钙化,32例伴有侧隐窝狭窄,22例伴随椎间孔狭窄,22例病患有明显神经根肿胀现象。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CT检查结果以中央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 1 994- 0 5~ 2 0 0 0 - 0 5共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突出症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2 0例中 ,L3 -4 1例 ,L4-51 3例 ,L5~ S1 6例。椎间孔型 1 2例 ,椎间孔外型 8例 ;呈现同位神经根受压定位症状与体征的 1 3例 ,下位神经根压迫 5例 ,同位与下位神经根同时受压 2例 ;以下肢放射痛为主 ,有 5例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平扫影像特征为椎间盘突出或脱出 ,移位至椎间孔或孔外 ,并见神经根周围脂肪影消失 ,代之以与髓核密度相当的软组织团块影。1 .2 方法 依据突出部位 ,分别采用以下 2种手术入…  相似文献   

19.
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确定髓核化学溶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病变椎间盘分型,以便确定椎间盘化学髓核溶解方法.方法:本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8例,局麻下行后外侧径路穿刺入椎间盘.CT断层示针尖位于椎间盘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处,根据CT椎间盘造影术将病变椎间盘分为三型:(1)包容型;(2)突出型;(3)破裂型.根据病变椎间盘分型选择溶核方法.(1)包容型:盘内外臭氧溶核疗法;(2)突出型:应用臭氧溶核疗法联合胶原酶盘外注射;(3)破裂型:盘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溶核疗法.每组都经椎间孔注射得宝松1mg.术后随访三年,采用McNab标准评估.结果:本组在CT监测下穿刺成功率为100%.CT腰椎间盘造影术分型结果为:包容型占36.44%(43例),突出型34.75%(41例)和破裂型28.81%(34例).治疗后随访三年,总有效率分别为:包容型93%,突出型86.8%和破裂型79.1%.结论:(1)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能够显示椎间盘的病理形态改变,可确定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间盘分型.(2)通过这种分型选择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化学溶解术方法,临床远期随访获得满意疗效,且避免了包容型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内注射后的疼痛反应,临床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八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脱出位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而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因其临床特点使诊断和治疗存在特殊性,明显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本病有明显的增多迹象[1,2].我院2000年2月~2006年2月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