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4层螺旋CT资料,主要对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为单发病灶,左叶17例,右叶19例,大部分病灶境界不清楚增强后表现为囊性伴壁结节灶5例,其余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有5例周围可见晕环征,合并钙化者17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4例,粗颗粒状钙化8例,混合性钙化5例。36例患者中30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7例,合并壁结节4例,11例病灶内见钙化,其中细颗粒状钙化4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64层螺旋CT多维重建能够更好地评价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56层螺旋C 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各期均采用自动管电流选择(ACS )扫描模式。将图像传至在工作站后各期均行M PR ,并应用多窗宽、窗位技术观察分析图像。结果单发40例,多发10例,病灶大部分位于甲状腺表浅部位,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不清楚;合并钙化26例,其中细颗粒钙化14例,粗大结节状钙化7例,混合性钙化1例,不完整蛋壳样钙化4例,桑椹状钙化1例,4例周围有晕环征,10例显示破边征;绝大部分强化幅度未超过正常甲状腺组织,岛样强化6枚,渐进性填充36枚;27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25例Ⅵ区有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6例,合并壁结节4例,5例内见细颗粒状钙化。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 ACS扫描模式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质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特点,多方位、多窗宽、多窗位观察图像能更好地发现、评价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粘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有完整资料的患者颈部甲状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的影像分析,有助于提高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检出率,减少误诊,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59例病理证实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进行分析、总结、整理。结果 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有63个乳头状癌性灶。病灶包膜破损的有39个,占62%。镶嵌征有23个,占36%。钙化有18个,占29%,其中粗钙化(除砂砾样钙化外)有12个,占总钙化灶67%。结论甲状腺MSCT征象中,病灶包膜破损、镶嵌征、钙化(特别是大钙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能谱曲线斜率值特征,并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能谱曲线斜率值比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接受甲状腺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34例,使用GE公司宝石CT(GE Discovery CT750 HD CT)GSI模式扫描,图像采集后用GSI Viewer浏览器处理,获得病灶及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曲线,分析能谱曲线并计算出斜率值K(40keV与100keV两点间斜率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病理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曲线斜率值K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能谱曲线斜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显著性差异,K值能够明显地反映这一差异,此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钙化的共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发现经过手术甲状腺肿瘤并伴钙化84例,其中病理证实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像学资料。根据乳头状癌的钙化形态(沙粒样;弧形;蛋壳样),大小(微钙化2mm;粗钙化2mm),位置(肿块内部;周边),数目(孤立;2个;弥漫性)等进行详细对比。以50例合并钙化的良性结节的超声和CT图像为参考组。结果超声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沙粒样钙化(22例)弧形钙化(5例)蛋壳样钙化(2例);微钙化(22例)粗钙化(12例);肿块内部(25例)周边(3例);弥漫性钙化(25例)数目小于3个(7例)孤立性钙化(2例)。B超和CT诊断弥漫性沙粒样钙化(67.65%)最多见,孤立性弧形钙化(20.59%)次之,蛋壳样钙化(5.88%),囊内钙化(5.88%)。结论确定B超和CT钙化模式共同影像学特征,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率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武淮昌  韩靖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436-143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常规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部分病例加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内镜重建(VE)。结果:①发生部位:肿瘤发生右侧输尿管12例,左侧输尿管9例,其中发生于上段输尿管3例,中段3例,同时累及中下段6例,下段9例;②6例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向管腔内外浸润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15例肿瘤沿输尿管内壁爬行生长;③强化特征:肿瘤呈中度强化,CT值较平扫增加约20~30HU;④伴随征像:病变侧肾盂输尿管扩张,肾脏输尿管显影延迟19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发生部位、病变范围、形态、病侧输尿管积水扩张和周围侵犯情况,增强扫描间接评价患侧肾脏及对侧肾脏肾功能情况,为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指导依据;MPR和CPR图像在显示病变全貌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8层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资料,主要对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境界不清楚,瘤周"半岛状"瘤结节强化15例,瘤周残圈征17例,晕环征10例。合并钙化者21例,其中细颗粒状钙化11例,粗颗粒状钙化5例,混合性钙化5例。48例中33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后淋巴结明显强化,囊性变7例,合并壁结节6例,11例病灶内见钙化,其中细颗粒状钙化6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128层CT薄层重建及增强扫描能够更好地评价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CT成像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鉴别诊断,以提高CT影像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9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腺体及病灶的CT成像特点.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乳头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时间方面无差异(P>0.05).二者甲状腺腺体体积、病灶体积大小以及甲状腺腺体、病灶在平扫和增强扫描时的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乳头状癌在结节形态、边界、内部密度、与腺体被膜关系、周围晕环、内部钙化特点等方面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CT扫描对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甲状腺肿瘤是颈部最常见的肿瘤,放射性核素、超声波等检查均缺乏足够特异性,而MSCT不仅能够准确诊断该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2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旨在探讨16层CT对甲状腺肿瘤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44例为单发病灶,9例呈多发病灶;25例单发病灶和9例多发病灶表现为边缘模糊;25例肿块内见有钙化,14例颗粒状钙化,5例乳头状钙化,6例不规则钙化。49例转移淋巴结边缘规则,另4例边缘模糊或呈融合趋势;转移淋巴结有明显钙化的25例(颗粒状钙化19例,乳头状钙化4例,不规则钙化2例);22例淋巴结有囊性变,13例囊壁内见有乳头状强化。结论:甲状腺体积增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的伴有颗粒状钙化的,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指征;若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囊性变、囊壁内乳头状结节及颗粒状钙化,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图像特征联合双能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PTC患者的术前双能CT图像。参考2002年美国头颈外科协会的淋巴结分区标准,将颈部淋巴结分为7区,采用淋巴结影像病理亚区对照的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34例。术前行CT平扫2例,平扫加双期动态增强扫描32例。结果:34例中,良性5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24例。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22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5例,小肠系膜和结肠系膜各1例,复发2例,直肠1例。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倾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GIST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恶性GIST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脏器侵犯。CT定性准确率29/34(85.29%),定位准确率30/34(85.24%)。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动态扫描是目前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最重要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结节病CT强化后的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及临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21例肺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 21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0例,肺内病变18例,其中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及胸膜下肺结节13例,5例有磨玻璃影。结论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为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需与胸内恶性淋巴瘤、结核及胸部转移瘤的鉴别,可以从纵隔淋巴结的好发部位,强化方式等方面进行鉴别;另外结节病对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CT特征性征象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共77枚PTMC的CT特征性征象,包括平扫CT值、强化方式、假包膜征、边缘中断征及钙化情况,并观察相应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评估PTMC的CT特征性征象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测量69枚PTMC的平扫CT值,病理表...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在直肠癌诊断及其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CT表现及其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33例经内镜或手术活检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进行CT回顾性阅片,分析其CT征象并进行术前分期.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直肠癌CT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及周围组织结构侵犯、区域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直肠癌术前CT分期诊断和病理分期的总符合率为92%。结论:直肠癌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价值及优势。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连续容积增强扫描,对32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行CT检查并诊断为壁内血肿。结果:32例按Stanford分型:A型8例,B型24例。其直接征象:沿主动脉壁的环形或新月形低密度影,无撕裂的内膜片。间接征象:钙化的动脉壁内移10例,溃疡18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8例。并发胸腔积液3例。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或微创的情况下清晰地显示壁内血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64层螺旋CT全腹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15例AMI.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结果 15例AMI直接征象:动脉期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栓塞(3例).静脉期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栓塞(12例);间接征象“缆绳征”12例,肠系膜水肿10例,肠管壁增厚12例,肠管扩张、积液8例,肠壁强化减弱7例,其中2例可见节段性未强化区,腹水6例,肾前筋膜增厚4例,肠壁积气2例.平扫肠系膜上动脉或上静脉高密度征7例(静脉栓塞6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累及门静脉、脾静脉6例,其中4例在增强扫描时,可见肝脏异常低灌注区.结论 64层螺旋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及时准确,应作为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疾病首选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PTMC病灶,其钙化形式表现不同;与N-PTC比较,乳头状壁结节,增强后强化相对不明显,以及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在PTC更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胸部外伤患者386例,筛选出26例患者,共32处不确定性肋骨骨折,将原始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包括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表面遮盖、容积再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薄层曲面重组发现肋骨骨折30处,排除2处,薄层多平面重组发现肋骨骨折30处,排除2处,表面遮盖发现骨折16处,容积再现发现骨折23处。表面遮盖、容积再现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在显示肋骨骨折微细的变化上效果良好。结论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显示较表面遮盖和容积再现图像更明确。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结合表面遮盖、容积再现三维重组图像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能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