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康复介入的疗效。方法对73例Ⅱ~Ⅴ区指深屈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指别、神经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术后4周再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急诊修复后第4天即在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采用相似康复治疗方法,应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3--6个月,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度及手指感觉、两点辨别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部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早期使用微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微波治疗对屈肌腱松解术后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40指指屈肌腱松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术后24h开始功能训练;B组20例,术后24h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微波治疗,疗程为2周。术后随访12周,第2周末进行疼痛评价和TAM评定,第12周末进行TAM评定,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第2周末,对两组间疼痛评分、TAM评定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末,B组的手功能均明显优于A组,TAM评定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部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微波辅助治疗,对缓解疼痛、消炎消肿、减轻粘连形成、改善手指ROM、提高TAM、恢复手功能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间歇应用透明质酸钠预防手屈指肌腱粘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钠防治手屈指肌腱粘连的有效性及给药方法。方法  4 5例 6 4指手屈指肌腱损伤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在肌腱损伤修复部鞘内或局部分别置管并分别在术后、术后 12 h、术后 2 4 h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剂 ;B组不用透明质酸钠。其他治疗两组相同。通过 TAM法评价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的效果。结果  4 5例经平均 12个月随访 ,A组优良率为 89.5 % ,无明显不良反应 ,B组优良率为 6 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间歇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有明显预防术后屈指肌腱粘连作用 ,使用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4.
透明质酸钠防止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鸡爪为动物模型,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损伤肌腱的愈合和术后粘连形成的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透明质酸钠组在趾屈曲角度和肌腱滑动功能上,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实验组肌腱愈合好,表面光滑无粘连,腱周有假鞘形成,假鞘与肌腱间有一定的间隙;而对照组的肌腱与腱周组织粘连致密,境界不清。本实验证实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具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透明质酸钠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 Product,SHP)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后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 对23例37指屈肌腱损伤,行异体屈肌腱移植后,均匀涂SHP2mL-4mL,修复腱鞘,术后72小时开始手指功能锻炼。另选20例35指屈肌腱损伤,用同样方法治疗,术中不用SHP作对照。结果 两组经过平均1年8个月的随访,按TAM(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标准评定疗效,SHP组37指,疗效优良33指,优良率89.2%,显高于对照组的62.9%(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能防止或减轻异体肌腱移植后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6.
<正>手术是治疗手屈指肌腱断裂外伤的常用方法之一。行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或肌腱移位术后不但制动时间较长,而且在指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由于周围组织的增生和侵入肌腱,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屈指肌腱粘连使关节功能活动受限。透明质酸钠广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防粘连膜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急性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肌腱缝合后分别采用包绕成都迪康公司生产的聚-DL-乳酸可吸收防粘连膜和早期使用动力性支具两种方法治疗。试验组15例65腱,涉及屈肌腱10例51腱,7例伴血管神经损伤;伸肌腱5例14腱。对照组23例76腱,涉及屈肌腱11例32腱,6例伴血管神经损伤;伸肌腱12例44腱。对损伤肌腱均采用5-0肌腱缝线行改良Kessler法修复。试验组术后以石膏托固定伤手于屈腕、屈掌指关节位(屈肌腱损伤者)或伸腕、伸指位(伸肌腱损伤者),鼓励患者早期行手指活动,对照组术后第3天改用动力性支具。4周后拆除石膏托或动力性支具,行主动屈伸锻炼,辅以中药熏洗。结果试验组1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肌腱修复处皮肤出现局限性硬结,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屈肌腱功能用TAM法评定,伸肌腱功能用Miller法评定。试验组综合优良率为93.85%(61/65),对照组综合优良率为90.79%(69/76)(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吸收防粘连膜能有效防止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形成,同时避免了动力性支具安装的繁琐操作,消除了医患双方在使用支具过程中对可能发生肌腱断裂的担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再造拇指的肌腱粘连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随访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功能,以探讨骨固定术式、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与肌腱粘连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995年2月至1998年6月,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26例的疗效进行评定。掌指关节重建方法:(1)A组:克氏针贯穿固定移植趾与第一掌骨19例,术后3周后拔克氏针,开始功能训练;(2)B组:关节囊缝合修复术7例,术后2周行功能训练。术后随访3~37个月,平均为11.7个月。结果A组:术后移植指屈曲不能10例,占52.6%;B组:有2例不能屈曲,占28.6%。经再次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再造指屈曲功能明显改善,A组8例,有效率80%,B组2例,有效率100%,总有效率为92.3%。结论足趾游离移植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于防止肌腱粘连具有重要意义。B组指屈肌腱粘连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两组行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屈指功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留置注药管防治手屈指肌腱术后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38例儿童屈指肌腱断伤缝接术后鞘内留置注药管,并间隔定时注入利多卡因局麻药镇痛和玻璃酸钠润滑防粘连,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按术后关节功能和握拳功能恢复状况评价留置注药管的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留置注药组34例46腱,优良率为89.1%.对照组30例44腱,优良率为63.6%,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注药管防治儿童手屈指肌腱断伤术后粘连具有显著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锚钉技术治疗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腱性锤状指畸形的疗效,评估锚钉技术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腱性锤状指畸形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和唐山市第二医院的腱性锤状指畸形糖尿病(试验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患者各30例,试验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54±4.55)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3.63±4.37)岁,均应用锚钉技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2、3,4个月的患指屈伸运动功能;肌腱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30例,其中3例失去随访;对照组30例,其中4例失去随访。伤口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14.0±1.0)d;对照组平均(13.0±1.1)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7,P>0.05)。末次随访时MP、PIP,DIP屈伸活动度分别为试验组:(89.7±2.4)°、(84.2±5.4)°,(76.3±5.2)°;对照组:(89.0±3.2)°、(84.0±5.3)°,(75.3±5.2)°,两组比较差异分别无统计学意义[(t=1.325,P>0.05)、(t=1.079,P>0.05),(t=1.553,P>0.05)]。手运动功能TAM分级:试验组优23例,良3例,可1例;对照组优22例,良2例,可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05)。肌腱彩超提示,两组患者均腱骨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可从事正常工作及生活。 结论锚钉技术可有效防止伸肌腱粘连,使患指获得良好的屈伸运动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同样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腱性锤状指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3年9月-1999年9月手术治疗小儿屈指肌腱损伤28例,术后应用5号注射针头经皮横贯固定屈指肌腱近端,经6个月-3年随访,患指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肌腱断裂、粘连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39指,年龄最大8岁,最小1.5岁,平均4.8岁。I区损伤 8例 10指,Ⅱ区损伤 20例 29指。单纯深屈指肌腱断裂12例,深、浅屈指肌腱均断裂16例,其中伴有血管、神经损伤2例。全部病例均为锐器切割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小时-5小时。1.2 治疗方法 手术采用氯胺酮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动态监测手部屈肌腱断裂术后的组织变化,精准指导康复治疗。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外科诊治的51例(57根)手部屈肌腱断裂术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后采用高频超声指导康复训练,及时发现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比较分析两组肌腱的愈合、粘连情况和手指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肌腱愈合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肌腱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指的TAM疗效评价,观察组(优良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优良率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采用高频超声指导手部屈肌腱断裂术后的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手部屈肌腱断裂术后的运动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TGF-β1多克隆抗体抑制术后屈指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108只来亨鸡随机分成3组,行中趾屈指肌腱切断吻合术,术中分别滴加生理盐水或低、高浓度的TGF-β1多克隆抗体,于术后1、3、8、12周取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胶原染色、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等。结果 TGF—β1多克隆抗体药物组(5μg/ml组、10μg/ml组)肌腱最大延伸率、模拟主动屈曲度要高于对照组,肌腱最大抗拉力在8周时低于对照组,在12周时与对照组无差异;与对照组比较,10μg/ml组炎症过程缩短,塑形过程加速;药物组(5μg/ml组、10μg/ml组)I胶原含量减少,Ⅰ/Ⅲ胶原比例下降,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 TGF-β1多克隆抗体可以有效的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减少肌腱的粘连,瘢痕组织的形成,而不影响肌腱的强度,这可能是屈肌腱损伤术后粘连潜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屈指肌腱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屈批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对116例(286指)无合并骨折的屈指肌腱断裂给予修复,术后3日起开始被动屈曲并以辅以主动伸指练习,幅度循序渐进,4周后开始非辅助性训练,并依次给予音频、超短波及蜡疗等理疗;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继续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97例(249指),时间6-18个月,采用TAM评定患指功能,优192指(77.1%),良25指(10.0%),可15指(6.0%),差17指(6.8%)。结论 腱周粘连在肌腱修复过程中不可避免,早期活动促进形成非限制性粘连,增加修复腱在腱鞘内滑动度,早期恢复腱强度;早期活动宜从术后第3天开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3年9月~1999年9月手术治疗小儿屈指肌腱损伤28例,术后应用5号注射针头经皮横贯固定屈指肌腱近端,经6个月~3年随访,患指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肌腱断裂、粘连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后期,不同肌腱移位方法重建伸腕(指)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Riordan肌腱移位、指浅屈肌腱移位、伸肌腱固定等手术重建不可逆臂丛神经损伤伸腕(指)功能24例,其中全臂丛12例、臂丛上中干9例、臂丛后侧束神经损伤3例,功能重建术距神经损伤或修复后时间为2~12年。结果术后经3~36个月随访,参照肌腱移位术疗效评定标准,优4例,良1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62.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后期伸腕(指)功能缺失的重建,需根据患肢条件,采用不同肌腱移位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早期活动与预防屈指肌腱粘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指肌腱断裂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 ,而肌腱粘连是影响手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 ,尽管采取诸如缝合方法的改进、腱鞘代用品使用及几丁糖的应用[1 ] ,但它们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腱的愈合。术后适当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仍是预防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 ,早期活动的时间为术后 1~ 7天[2 ] 。 1996年以来收治屈指肌腱断裂 84例 (175指 ) ,采用从术后第 3天起从轻微被动活动屈曲、主动伸直 ,逐渐到大幅度主动屈伸这一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法 ,持续 3个月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9例 ,女 2 5例 ,年龄 12~ 65岁。致伤原因 :电锯伤…  相似文献   

18.
分米波与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米波与透明质酸钠防治肌腱粘连和促进肌腱愈合的作用. 方法取6月龄雄性白色来亨鸡96只,体重(2.24±0.07)kg.于左足第Ⅲ、Ⅳ趾制备肌腱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n=32):分米波照射组(A组),模犁制备后第1~21天行分米波照射,频率915 MHz,功率8 W,辐射距离10 cm,每日1次,每次10 min;透明质酸钠组(B组),模型制备后即刻予1.2%透明质酸钠0.5 mL均匀涂于肌腱缝合处;对照组(C组)未作处理.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14、28 d,行大体、透射电镜及组织学观察:于7、10、14、18、21、28 d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各组动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死亡.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示A、B组腱周有较疏松粘连,C组腱周广泛粘连;透射电镜观察示A、B组胶原纤维较C组排列规则.生物力学测试示术后各时间点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最大延伸率、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A、B组均优于C组(P<0.05).术后14、18 d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术后18、21 d最大延伸率以及术后18、21、28 d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A组均优于B组(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米波和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促进肌腱愈合,预防肌腱粘连,且分米波操作简便、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9.
5-氟尿嘧啶预防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对屈肌腱修复术后防止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48例开放性锐器伤致手部屈肌腱完全断裂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及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26例39指,男17例,女9例;年龄(29.3&#177;9.8)岁;I区损伤19指,II区损伤20指;单指肌腱损伤12例,2指以上14例;伤后(2.4&#177;1.6)h手术。对照组:22例36指,男14例,女8例;年龄(26.1&#177;8.7)岁;I区损伤16指,II区损伤20指;单指肌腱损伤10例,2指以上12例;伤后(2.1&#177;1.8)h手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肌腱损伤分区和单指损伤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氟尿嘧啶组于屈肌腱修复后局部应用浓度25mg/mL的5-氟尿嘧啶浸泡的脑棉片贴合于肌腱修复部位的腱鞘滑膜面4次,每次1min;对照组应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氟尿嘧啶液。结果术后两组伤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肌腱断裂发生。5-氟尿嘧啶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4.1个月;对照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3.9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评定疗效:5-氟尿嘧啶组优22指,良13指,可3指,差1指,优良率89.7%;对照组优11指,良15指,可9指,差1指,优良率72.2%。5.氟尿嘧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为差的1例均于术后6个月行肌腱松解术,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5-氟尿嘧啶可有效减少屈肌腱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取抬高患肢和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抬高患肢及被动运动,连续4周后评价效果.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肢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评定表和Barther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分级、手指运动功能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均P<0.01),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抬高患肢和被动运动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