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遭受儿童期虐待的新兵在应付方式选择及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无虐待组(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主观支持成负相关(P〈0.05,P〈0.01)。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00,P=0.003);虐待总分、情感虐待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32,P=0.026),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00,P=0.011)。结论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在应对方式上往往采取消极应对,且社会支持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处于康复期的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力与听觉P300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以数字划销测验(NCT)评估38例康复期的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和14例健康对照的注意力,同时以脑诱发电位仪检测康复期MPHD及健康对照前额区(Fz)、中央区(Cz)及项区(Pz)听觉P300。结果康复期MPHDNCTI阶段、Ⅱ阶段、Ⅲ阶段、V阶段净分及总净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Cz点AEP—P300波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PHDFz、Cz点AEP-P300波幅与净分V呈正相关(P〈0.01),在Pz点AEP—P300波幅与净分Ⅲ呈正相关(P〈0.05);在Cz点AEP—P300潜伏期与净分工及净分Ⅲ呈正相关(P〈0.05)。结论康复期MPHD存在明显的注意力损害与皮质功能的紊乱,AEP—P300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洛因依赖者注意力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特征及药物对MMN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行MMN的检测,并比较首发未用药组与已用药组MMN潜伏期、波幅的差异。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Fz,Cz,Pz点均可见较明显MMN波形,精神分裂症组波形欠规则。(2)研究组Fz、Cz、Pz点的MMN潜伏期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0.09,0.63;P〉0.05);三点波幅降低,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4,5.83,4.47;P〈0.05)。(3)首发未用药病患组12例和已接受药物治疗的病患组19例,在Fz、Cz、Pz点MMN潜伏期、波幅,差异均未见统计学差异(t=0.59,1.17,1.73,1.88,1.12,0.9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且MMN是一个稳定的素质性指标,不受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将6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在利培酮(3.5—4.5mg/d)治疗的同时口服雌激素(妊马雌酮,0.6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P300检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1)P300: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在Cz点,研究组靶刺激P2,P3,P4波潜伏期缩短,P3,P4波波幅升高;非靶刺激P2波波幅升高(均P〈0.05—0.01)。在Pz点,研究组靶刺激中潜伏期的5项指标(N1,P2,N2,P3,P4)均缩短,波幅的3项指标(P2,P3,P4)均升高;非靶刺激P2波潜伏期缩短,其波幅升高(均P〈0.05—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在Cz点,研究组靶刺激P2,N2,P3,P4波潜伏期短,P3,P4波波幅高;非靶刺激P2波潜伏期短,其波幅高(均P〈0.05—0.01)。在Pz点,研究组靶刺激中潜伏期的5项指标均短,3项指标的波幅均高;非靶刺激P:波潜伏期短,其波幅高(均P〈0.05—0.01)。(2)PANSS:治疗前,两组各因子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阴性症状、反应缺乏和抑郁因子分低于治疗前(均P〈0.01),亦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各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治疗可使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姗主要波幅升高,部分潜伏期缩短,精神症状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对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焦虑症状及人格改变的远期影响。方法早年创伤定义: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8分;情感虐待≥10分和/或情感忽视≥15分。共收集15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曾经遭受过早年创伤的PTSD患者(研究组),17例经历早年创伤无PTSD者(时照1组),20名健康人(对照2组)。所有受试者均为女性。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评估是否存在儿童期精神创伤,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焦虑症状;明尼苏迭多相人格测验(MMPI)评估人格特征。结果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情绪体验严重程度依次是研究组、对照1组、对照2组(P〈0.01)。MMPI测验显示癔症、精神病态、男一女性化、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象抑郁、社会内向严重程度依次为研究组、对照1组、对照2组(P〈0.01)。研究组、对照1组疑病和偏执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2组(P〈0.01)。结论早年创伤从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PTSD的焦虑情绪及人格改变,且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和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为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其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对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是否暴力犯罪者分为两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最后将TPQ与CTQ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暴力犯罪组寻求刺激维度及NS4因子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奖赏依赖维度及RD1、RD3因子低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余维度及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力犯罪组童年期创伤史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等因子分均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维人格量表寻求刺激维度和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躲避伤害维度和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奖赏依赖维度则和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暴力犯具有冲动、探索、易变、兴奋、脾气急躁、外向和不守陈规等人格特征。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几率,因而暴力犯心理矫治时要了解其人格特征,结合其童年期的经历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成功老龄(SA)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样本来源于社区≥65岁老年人。共完成随访156例,其中成功老龄(SA)组73例,常态老龄(uA)组57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26例。(2)研究工具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和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健康问卷SA2004等。结果(1)SA组老年人在即刻记忆、延迟记忆、长时记忆提取相关测验成绩随访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功能、序列学习和逻辑推理相关测验成绩随访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老年人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方面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老年人成绩的下降项目仅4项。(2)按年龄分组后,神经心理项目测验成绩随访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分量表有10项,其中有9项在71—75岁组下降数值相对最大。(3)躯体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及认知功能等基线指标与随访结局指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分量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A老年人的高认知水平与大脑的整合功能及有效代偿相关,认知老化过程中执行功能可能属于易感领域,而71—75岁则可能是老年人认知老化的敏感时期。(2)UA、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仍具一定的可塑性,SA化干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屏气试验检测,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特点。方法180例受试者编入正常对照组、MCI组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分析屏气指数(BHI)与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MCI组与正常组及AD组比较,BHI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BHI与视觉ERP的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最强(r=0.411,P〈0.001);MCI组不同CVR状态下,各组受试者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检出率有差异,事件相关电位(ERP)和TCD常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I的改变与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VR检测有助于MCI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事件相关电位N200和P300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价值。 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10月-2014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aSAH患者, 按照入院14±3 d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分为aSAH认知障碍组和aSAH无认知障碍组,同时纳入年龄、性 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完成MMSE、MoCA量表评定及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 N200和P300潜伏期的测定[额中线(frontal midline,F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Cz)、顶中线(parietal midline,Pz)三个部位]。比较对照组、aSAH认知障碍组和aSAH无认知障碍组间N200及P300潜伏期的 差异。分析N200和P300诊断aSAH患者认知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另外,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明确aSAH患者发生早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组62例aSAH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45例(72.6%),无认知障碍者17例(27.4%);对 照组30例患者。aSAH无认知障碍组和aSAH认知障碍组Cz、Pz和Fz的P300潜伏期均长于正常对照组, Cz和Pz的N200潜伏期长于正常对照组,aSAH认知障碍组Fz的N200潜伏期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与aSAH无认知障碍组相比,aSAH认知障碍组Cz、Pz和Fz的P300及N200潜伏期均延长,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事件相关电位N200潜伏期分界值为257.0~261.0 ms时,诊断认知障碍的敏感度为 67.1%~79.4%,特异度为74.2%~81.5%;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分界值为347.0~349.5 ms时,诊 断认知障碍的敏感度为88.1%~94.0%,特异度为78.9%~82.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受教育年 限(OR 1.19,95%CI 1.02~2.15,P =0.037)及Hunt-Hess分级3级(OR 1.65,95%CI 1.05~1.92,P =0.013) 是aSAH患者出现早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N200和P300可以作为判断aSAH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有用的、客观的 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儿童虐待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对有儿童虐待经历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ECA.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连续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34例进行测查;依据CECA.Q评定,分为虐待组(41例)和无虐待组(9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以及HAMD、EPQ、SSRS的评分。结果两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家族史、病程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虐待组、无虐待组中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者分别为80.49%、60.22%、34.15%、13.9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分高于无虐待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精神质(P)、神经质(N)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总社会支持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儿童期虐待经历的抑郁症首次发病年龄小、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自杀倾向高,具有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社会支持缺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不同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方法对16例阴性症状为主、19例阳性症状为主、21例混合型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ERPsN200、P300测查。结果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P300波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畀具有显著性(P〈0.05),只有阴性组P300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三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T3点P300波幅与T4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相关分析发现,阴性量表分与Fz的P300潜伏期显著正相关(r=0.33,P〈0.05)。结论不同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事件相关电位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尓茨篋〉氖录喙氐缥?ERP:N100、P300)变化。方法根据Peterson制订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21例MCI患者(MCI组),22例正常对照者(NC组)以及20例阿尓茨篋?AD)组患者,分别用英国OXFORD脑电生理仪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N100,P300)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情况。结果(1)AD组MMSE评分(16.52±2.17分)及MCI组(24.33±1.34分)低于正常对照组[(26.57±1.43)分,P<0.01]。(2)AD组与MCI组靶波幅P3和非靶波幅P2均见降低,与NC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N100潜伏期、波幅变化不是很大(P>0.05)。(4)AD组P300靶刺激中的P2、P3波潜伏期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AD和MCI患者的P300有多项指标异常对于临床诊断AD和MCI患者有一定价值。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提示事件相关电位可以客观反映AD和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暴力行为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语言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的特点。方法:对我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服教的有暴力犯罪行为记录的51例男性青少年(暴力组)和40名既往无暴力犯罪行为记录的普通中学生(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脑诱发电位N400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力组N400Fz、Cz、Pz潜伏期明显延长(F=6.59、6.51、7.16,P均=0.00),波幅显著降低(F=4.49、4.14、2.15,P〈0.05或P〈0.01)。结论:有暴力行为的男性青少年语言认知功能N400异常,提示可能存在语言认知功能的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clinical high risk of psychosis,CHR)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潜伏期以及认知功能的特征。方法采用Oddball范式,对36例CHR者(研究组)和35名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利用MATRICS成套认知测试评估两组被试认知功能,中文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中精神疾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评估CHR者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以及社会认知等7个领域认知功能得分均差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Fz、Cz、Pz导联P300波幅比对照组降低(P0.05),Pz导联P300潜伏期延长(P0.05)。研究组Cz点P300潜伏期与SOPS阳性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544,P=0.001),P300波幅与信息处理速度(言语流畅性)得分呈正相关(r=0.339,P=0.043)。结论 CHR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P300存在异常。P300与CHR精神病症状、认知缺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在精神病风险监控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方法:随机将年龄在18~65岁之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0例性别年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分别予听觉P300检测,比较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研究组Fz、Pz点潜伏期分别为(319±23)ms、(315±20)ms均比对照组分别为(300±22)ms、(299±21)ms延长,研究组Fz、Cz、Pz点分别为(2.5±1.8)μV、(2.6±2.4)μV、(2.5±3.3)μV波幅均比对照组分别为(3.8±2.0)μV、(3.7±1.9)μV、(4.1±3.0)μV降低(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Fz、Pz点潜伏期分别为(301±19)ms、(305±19)ms]明显缩短,Fz、Cz、Pz点分别为(3.5±1.8)μV、(3.7±2.1)μV、(3.6±3.5)μV波幅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P300异常,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改善这种异常现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包括韦氏记忆(数字累加、视觉再认、视觉再生、联想学习)、数字广度、数字划消、连线测验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35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失眠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测评;同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定失眠及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失眠组在数字累加、视觉再认、视觉再生、联想学习、数字广度测验的数字倒背、数字划消测验中的注意力失误率、连线测验B及BA完成时间和WCST测验的各项成绩(除正确应答数外)均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F=4.646~28.224,P0.05或P0.01)。失眠组数字累加分与病程呈负相关(r=-0.558,P=0.001);联想学习分与PSQI评分呈负相关(r=-0.405,P=0.019);连线测验B-A时间与病程呈正相关(r=0.405,P=0.019);WCST持续错误百分比与SDS分呈正相关(r=0.309,P=0.04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存在广泛认知功能损害,其病程、失眠程度以及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化Tau(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以及Tau蛋白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主诉健忘组(SMC)30例,MCI患者30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68例(轻度AD 24例,中度AD 22例,重度AD 2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5例血清中P-tau、Aβ1-42、Tau蛋白水平,并分析三种标记物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及MCI组相比,MCI组、AD组MMSE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D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轻度、中度AD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CI组、AD组P-tau、Tau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且AD组高于MCI组,而Aβ1-42水平显著下降,且AD组下降幅度大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AD组P-tau、Tau蛋白水平高于轻度、中度AD组,而Aβ1-42水平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C 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标记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au蛋白、Aβ1-42、P-tau诊断相比,Tau蛋白、Aβ1-42、P-tau联合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病情发生及发展过程可能与血清P-tau、Aβ1-42、Tau蛋白水平异常有关,通过测定这三种标记物可有效预测MCI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