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用力前后SCT、MRI影像评价正常妇女肛提肌的形态与功能.方法:对56例无骨盆手术史且无盆底功能性疾病的绝经前未产妇进行盆底动态SCT、MRI扫描,研究肛提肌的组成、起止点、位置、耻骨直肠肌厚度以及功能.结果:肛提肌整体上由许多细小的带状肌束呈叠瓦状相互覆盖、铺展而成的一对四边形的薄片肌.一般分为: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及髂骨尾骨肌四部分.用力时均向外下呈弧形伸长变薄.静息时测得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平均为(2.57±1.1 6)mm,左侧为(2.53±1.37)mm,用力时右侧厚度平均为(1.98±0.68)mm,左侧为(1.96±0.82)mm,SCT和MRI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SCT、MRI扫描能直接清楚地显示肛提肌的解剖结构和大体形态,并可利用图像对耻骨直肠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结构的变化,准确地反映耻骨直肠肌的功能状态,为直观地了解和评估该肌群的发育及结构异常提供一条新途径,为手术治疗及评价术后排便功能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动态观察便秘产妇的肛提肌裂孔解剖形态及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2014-01至2016-12在妇产科定期行产后复查的女性120例(产后组),其中有便秘症状48例(便秘产妇),无便秘症状72例(无便秘产妇),同期选取未育的无便秘症状健康妇女100例(对照组)。所有妇女均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比较各组妇女的盆底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各组妇女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和Valsalva动作3种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周长及耻骨直肠肌厚度。结果 产后妇女盆底组织结构疏松,对照组妇女肛提肌裂孔结构完整紧凑。在静息状态、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3种状态下,产后组妇女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周长及耻骨直肠肌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妇女(P<0.05)。产后组便秘产妇在各种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非便秘产妇(P<0.05);在缩肛动作时,便秘产妇的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薄于非便秘产妇(t=2.41,P<0.05),其余状态下的耻骨直肠肌厚度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妇女盆底解剖结构发生重塑,经会阴三维超声能有效观察产后女性尤其便秘产妇盆底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常女性与盆底功能失调患者力排相MRI肛提肌裂孔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择23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35例盆底功能失调患者(试验组),采用MRI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采集静息和力排相盆腔横断、冠状和矢状面影像,观测肛提肌裂孔的解剖和形态,比较力排相试验组与对照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 静息相两组间肛提肌裂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排相试验组肛提肌裂孔面积[(35.9 ±13.1)cm2]和面积增大百分比[(64.7±22.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1.7±4.9)cm2和(11.3±6.4)%](P<0.01).静息相两组受试者肛提肌裂孔解剖结构由前至后均分别为尿道、阴道和肛管,力排相试验组肛提肌裂孔出现膀胱10例(31.3%)、子宫12例(37.5%)、直肠黏膜21例(65.6%)和腹膜脂肪8例(25.0%),而对照组仅发现2例(9.5%)肛提肌裂孔内出现直肠黏膜,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失调患者力排相常出现多个盆腔器官向肛提肌裂孔脱垂,并导致肛提肌裂孔异常膨大.  相似文献   

4.
MRI对分娩并发肛提肌损伤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正常肛提肌与肛提肌损伤的MRI表现,评价分娩与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健康未产妇(对照组)和2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研究组),研究组进一步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组(研究A组)和无症状组(研究B组)各100例。采用MR质子加权像对其盆部进行多方位扫描,比较正常肛提肌与其损伤的MRI特征。结果对照组肛提肌均表现正常,研究组中54例(27%)(研究A组42例,研究B组12例)有明显的肛提肌损伤,其中49例位于耻骨直肠肌,5例位于髂骨尾骨肌(x^2=41.447,P〈0.01)。耻骨直肠肌损伤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部分缺损,髂骨尾骨肌损伤表现为肌肉明显萎缩。结论经阴道分娩是引起肛提肌损伤的重要原因,其损伤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多发生于耻骨直肠肌,MRI是检测肛提肌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巧龙 《放射学实践》2000,15(5):323-324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排便造影检查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50例正常人和62例不同程度便秘患者,采用静坐相与力排相造影检查。测量肛直角大小,耻骨直肠肌压迹的深度和长度。结果:对照组50例为排相肛直角增大,病变组62例力排肛直角不增大,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组中43例还表现有耻骨直肠肌压迹加深。结论:排便造影检查是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超声量化肛提肌损伤程度与盆腔脏器脱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自然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26例剖宫产后4~8周产妇为对照组,在征得两组产妇知情同意下以耻骨联合下缘作为参照点,测量膀胱颈、宫颈及直肠壶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来量化前、中及后盆腔的脱垂程度和盆底肌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下的矢状面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比较,探寻腔内三维超声量化肛提肌损伤程度与盆腔脏器脱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膀胱颈、宫颈及直肠壶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盆底肌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下的矢状面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hran-Armitage检验结果提示,前盆腔和中盆腔与肛提肌损伤程度呈线性趋势(P0.05),但后盆腔无线性趋势(P0.05)。结论腔内三维超声量化肛提肌损伤程度与盆腔脏器脱垂总体上呈正相关性,肛提肌损伤越严重,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正常女性肛提肌解剖与功能的MRI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MRI评价正常女性肛提肌的解剖与功能。方法 :选择 10 0例未生育绝经前健康妇女进行盆腔MR扫描 ,研究肛提肌的起止、走向、厚度及其功能。结果 :髂尾肌为一薄层肌肉、向上膨凸、呈头尾方向走行并向前和正中倾斜 ,其厚度有一定的可变性 ,平均厚度 2 .81± 0.77mm ,它起源于闭孔筋膜 ,其起始部和隔部有明显的裂隙。耻骨直肠肌是一带状较厚的肌肉 ,呈背腹方向走行 ,前低后高地包围盆腔器官 ,它未附着于膀胱颈 ,但与尿道中下段紧密联系。结论 :肛提肌由两个不同的功能部分组成 ,两者在厚度、起止、走向和功能上均有较大差别。髂尾肌主要承担支持功能 ,而耻骨直肠肌具有括约肌功能。肛提肌的不同部分易于遭受不同类型分娩的创伤 ,制定康复计划时应分别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产妇肛提肌大体形态学损伤阴性是否存在肛提肌微观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前瞻性将经阴道分娩后出现POP且肛提肌大体形态正常的35例产妇(产妇POP组)及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的经阴道分娩后盆底结构正常的31例产妇(产妇对照组)和未孕未产健康志愿者27例(正常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受试者均行MR DTI及T2WI检查,以T2WI作为参考,由2位放射科医师测量各组受试者双侧肛提肌分支即耻骨直肠肌(PRM)、髂骨尾骨肌(ICM)的定量参数值,包括体积(V)、长度(L)及DTI参数(FA、ADC)。采用ICC评估2位医师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S检验验证测量数据的正态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或Kruskal-Wallis检验(不符合者)比较三组间肛提肌各分支的各项定量参数值的差异。结果:2位医师测量的肛提肌各分支的FA和ADC值的一致性均为良好(ICC=0.706~0.993);正常对照组、产妇对照组和产妇POP组PRM-FA分别为0.378±0.050、0.362±0.044和0.355±0.038,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且产妇POP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9);3组的ICM-V分别为(2655.040±1113.402)、(2232.916±875.958)和(2129.462±1100.542)mm3,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产妇POP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1),余肛提肌分支各DTI参数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产后POP的发生与肛提肌损伤和功能减低密切相关,MR DTI能够较敏感地发现肛提肌的微观结构损伤,有助于指导临床尽早进行肛提肌损伤的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低位直肠癌侵犯肛提肌的MRI征象与手术对照分析,探讨直肠癌侵犯肛提肌(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的MRI表现。方法 16例低位直肠癌,经手术证实癌肿均有不同程度侵犯肛提肌,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9~75岁,平均55岁。结果本组16例肛提肌受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耻骨直肠肌及髂骨尾骨肌两者均显示同时受侵犯。在横断面观察显示受累的耻骨直肠肌周围脂肪间隙消失16例;耻骨直肠肌增粗12例;病变区域内不规则形T2信号增高9例。在冠状面观察显示受累髂骨尾骨肌不规则增粗14例;肌束不连续11例;肌束边缘呈锯齿状改变10例;肿物与髂骨尾骨肌间隙消失16例。本组16例患者中,肿物下缘与齿状线距离均小于5cm,其中小于1cm者5例,1~2cm者5例,2~3cm者4例,3~5cm者2例。4例盆腔淋巴结增大,其中包括盆壁淋巴结增大2例,直肠周围淋巴结增大2例;3例腹股沟淋巴结增大。16例患者均显示直肠肌层受累,其中10例直肠周围筋膜增厚。结论 MRI检查对低位直肠癌侵犯肛提肌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征象包括:a)肿物与肛提肌之间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b)耻骨直肠肌受累以横断位显示为佳,肌束中断及T2WI信号增高为主要表现;c)髂骨尾骨肌受侵则以冠状位显示较好,肌束增粗、连续性中断及其边缘呈锯齿状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卧位MR与坐位CT排便造影2种成像技术在评价肛提肌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对17名健康志愿者(女8例,男9例,22~24岁)行仰卧位MR和坐位CT排便造影检查。分静息、缩肛和排便3期获取盆底的冠状面图像,对肛提肌行形态学测量。结果:MR图像显示肛提肌在静息期呈穹隆状;缩肛期呈平台状,肛提肌横行部的不同部分出现矛盾运动,其中点下降(3.45±0.29)mm,内点上升(5.60±2.39)mm;排便期呈盆状,中点下降(10.76±1.10)mm,内点下降(10.47±1.29)mm。CT图像显示肛提肌在静息期呈漏斗状;缩肛期呈平台状,肛提肌横行部,中点上升(6.45±2.05)mm,内点上升(13.39±3.93)mm;排便期呈盆状,中点下降(4.40±2.01)mm,内点下降(17.45±4.05)mm。结论:卧位MR与坐位CT排便造影在评价肛提肌形态及功能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严金明  刘冬  张兴云  秦波  王波  郭伟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27-1330
目的:提高盆底失弛缓征排粪造影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明确诊断为盆底失弛缓征患者及20例排便正常者的排粪造影X线影像,在侧位照片上测量力排时和提肛时的肛直角(ARA),并计算两组的肛直角差。结果:病例组力排时和提肛时肛直角及其差分别为(96.8±3.9)°、(85.3±2.1)°、(9.8±5.1)°,对照组分别为(120.5±7.8)°、(80.2±6.5)°、(41.6±3.9)°,两组肛直角差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27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力排时和提肛时肛直角变化较小,为(7.6±1.8)°,且力排肛直角〈90°;15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力排、提肛肛直角变化很小,仅(2.8±1.3)°,且力排肛直角≤90°;3例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综合征患者力排肛直角增大(〉100°),肛直角差较大,为(12.6±4.1)°。三者两两比较肛直角差之间差异存在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提肛、力排肛直角及其变化对盆底失弛缓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CT观察儿童漏斗胸心脏形态及小气道改变,探讨胸廓畸形程度对心脏形态、小气道改变的影响及64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搜集2009~2011年临床确诊漏斗胸并行胸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患儿183例,测量胸廓的Haller指数、心脏旋转角度,在MPR肺窗上观察小气道改变。按Haller指数将病例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3组间心脏旋转角、小气道改变的差异性,探讨胸骨凹陷程度对两者的影响。结果:183例漏斗胸患儿分为轻度54例(Haller指数2.86±0.31)、中度22例(3.36±0.10)、重度107例(4.61±1.2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旋转角分别为55.52°±8.76°、57.38°±5.03°和65.93°±7.6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凹陷程度的增加,心脏旋转角也增加,二者有相关性(r=0.596,P<0.05)。60例患儿有小气道改变,轻、中、重度分别占22.22%(12/54)、22.73%(5/22)、40.19%(43/107),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3例有左肺下叶小气道的改变。结论:64层螺旋CT可准确显示漏斗胸的胸廓畸形程度、心脏受压旋转及小气道改变。随着胸廓凹陷程度的加重,心脏旋转角及小气道改变也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A对髂-股动脉进行测量,为经髂-股动脉介入诊疗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9月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350例,按照年龄21~40岁、41~60岁、61~89岁分为A、B、C组。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包括盆腔区的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图像用容积再现技术对髂-股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动脉分叉到髂嵴连线、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及动脉分叉夹角。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侧别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腹主动脉分叉、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男性A组分别为(132.5±12.8)mm、(87.1±14.9)mm、(88.8±11.3)mm、(43.4±13.7)mm、(41.5±15.0)mm,B组为(126.5±11.6)mm、(84.8±14.2)mm、(89.1±12.9)mm、(44.3±10.1)mm、(46.2±10.1)mm,C组为(115.6±10.7)mm、(80.3±14.3)mm、(82.3±13.6)mm、(39.1±10.0)mm、(40.4±10.0)mm,女性A组分别为(135.4±12.1)mm、(91.3±15.1)mm、(97.4±14.1)mm、(36.5±10.3)mm、(36.2±10.3)mm,B组为(129.8±12.7)mm、(92.7±12.5)mm、(96.0±13.3)mm、(36.5±10.8)mm、(35.8±10.9)mm,C组为(121.2±13.1)mm、(84.0±11.3)mm、(86.3±11.4)mm、(36.4±12.2)mm、(36.9±11.0)mm。除男性左髂总动脉分叉、女性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外,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分叉夹角、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A组分别为(38.2±5.8)°、(26.6±16.9)°、(30.5±10.8)°,B组为(38.1±11.3)°、(25.3±10.8)°、(24.8±11.2)°,C组为(45.1±16.5)°、(25.8±12.5)°、(25.6±13.2)°,女性A组分别为(46.9±10.9)°、(28.2±13.5)°、(28.9±10.2)°,B组为(40.7±11.2)°、(20.3±10.3)°、(21.6±9.7)°,C组为(45.1±11.2)°、(21.0±9.9)°、(27.0±12.1)°,男女腹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对比三组的髂总动脉分叉点至股骨头上缘连线垂直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A可对髂-股动脉进行准确测量,为介入诊疗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4.
北虫草提取物影响去势大鼠附性腺与血清睾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北虫草提取物对大鼠附性腺和血清睾酮的调节作用,为利用北虫草的营养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分4组,对照组、多鞭精组、给药组(低、高剂量组),每组大鼠12只。采用组织器官增重法观察大鼠附性腺的重量(mg·kg-1),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fmol.L-1)。结果低、高剂量组大鼠包皮腺重量为(27.04±2.33)、(31.38±7.42)、精液囊和提肛肌重量分别为(25.81±5.94)、(18.30±4.11)与(29.52±6.82)、(26.01±5.17)、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重量为(13.51±3.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鞭精实验组大鼠附性腺重量为(31.52±2.01)、(9.12±2.83)、(19.74±6.19)和(18.59±3.56)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精液囊和提肛肌重量高于多鞭精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与高剂量组睾酮含量为(2883.07±210.12)和(3167.23±251.69)高于对照组与多鞭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北虫草提取物具有促进大鼠附性腺发育和兴奋雄激素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的MSCT测量,得到国人该距离的正常值及其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削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面。以同样方法对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行颌面部扫描面HRCT扫描。在MPR影像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距离:女性(5.29±2.44)mm,右侧(4.55±2.21)mm,左侧(6.04±2.45)mm;男性(5.54±2.58)mm,右侧(4.99±2.46)mm,左侧(6.09±2.61)mm;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右侧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按年龄分组(≤18岁,19~35岁,36—60岁,〉60岁),女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60岁组与19~35岁组、36~6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18岁组与19—35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性别差异统计分析,≤18岁和19~35岁这两个年龄组男、女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获得的数据,可为耳鼻喉科、颅脑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仲影  刘硕  梁晓龙  仇立斌  李炜  王琳 《武警医学》2010,21(12):1062-1064
目的研究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双期矫治安氏II类1分类错骀畸形患者的骨骼改变。方法选择22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I期采用可调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的测量和分析。结果患者正畸前后产生了明显的骨改变,治疗后SNB、SND、N—Me及ANS—Me显著性增加,分别为78.38。±3.32°、75.47°±3.85°、(115.96±4.82)mm及(60.15±4.68)mm,与治疗前5.45°±3.30°、72.26°±3.22°、(111.06±4.60)mm及(57.62±4.2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袷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能改善上下颌骨间不调,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髂-股动脉解剖学研究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符合要求的病例350例,所有病例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技术对髂-股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动脉分叉到髂嵴连线、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及动脉分叉夹角。结果:腹主动脉分叉到髂嵴连线的垂直距离为(5.71±13.64)mm。腹主动脉分叉、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男性组分别为(121.20±12.87)、(85.38±13.48)、(82.59±14.48)、(42.56±10.91)、(41.38±10.71)mm,女性组分别为(127.35±13.78)、(92.43±13.59)、(89.11±13.10)、(36.27±10.82)、(36.45±11.25)mm。腹主动脉分叉夹角、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组分别为(41.63±14.29)°、(25.83±12.31)°、(25.70±12.38)°,女性组分别为(43.40±11.37)°、(24.89±11.15)°、(21.80±10.98)°。结论:MSCTA能清晰显示髂-股动脉及其与髂嵴、股骨头的位置关系,是髂-股动脉影像解剖学研究和介入治疗前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SPECTG—MPI相位图,探讨其在CTO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中国CTO俱乐部的21例CTO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7(平均56.6)岁]。患者术前完成^99Tc^m-MIBIG—MPI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应用G—MPI所测LVEF评价左心室功能,并将患者分为2组:正常组(11例,LVEF〉60%)和非正常组(10例,LVEF≤60%)。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LVEF、灌注/代谢缺损、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分析CTO患者中同步性参数[峰相位,相位标准差(SD),相位图带宽、偏斜及陡度]与LVEF的线性相关性。结果21例CTO患者闭塞时间为3—60个月,相位SD和相位图带宽均高于健康参考值,分别为(30.8±28.3)°与(14.2±5.1)°,t=3.09;(58.1±39.4)°与(38.7±11.8)°,t=2.61,均P〈0.05。这2个参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r=-0.785、-0.883,均P〈0.01),而相位图偏斜和陡度与LVEF均呈正相关(r=0.755、0.666,均P〈0.01)。正常组患者LVEF高于非正常组患者:(69.3±4.7)%与(44.7±13.0)%,t=-5.65,P〈0.01;灌注缺损比例低于非正常组:4.0%与16.0%;Z=-2.23,P〈0.05;代谢缺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P〉0.05)。正常组相位SD及相位图带宽显著低于非正常组,分别为(18.7±19.0)°与(44.2±31.6)°,t=2.21;(36.4±12.7)°与(82.1±45.4)°,t=3.08,均P〈0.05。相位图偏斜、陡度正常组高于非正常组-5.11±0.75与3.55±1.05,t=-3.89;30.77±10.49与15.66±10.12.t=-3.35,均P〈0.01。结论CTO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较健康人差,核素显像相位图同步性参数可有效预测左心室泵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海兵  李玉华  周柱玉  李君   《放射学实践》2011,26(4):372-375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在判断小儿颅内肿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小儿颅内肿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图像,包括WHOⅠ级19例,Ⅱ级17,Ⅲ级14例,Ⅳ级10例。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正常脑白质的ADC值,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肿瘤实质ADC及实质/白质值(rADC)测量,Ⅰ-Ⅳ级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30±0.35)×10^-3(、1.06±0.23)×10-3、(0.91±0.15)×10^-3和(0.63±0.11)×10^-3mm^2/s,rADC分别为1.69±0.49、1.32±0.28、1.20±0.29和0.79±0.19,除Ⅱ、Ⅲ级肿瘤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和Ⅲ-Ⅳ级组肿瘤ADC值分别为(1.24±0.34)和(0.87±0.28)×10^-3mm^2/s,rADC分别为1.60±0.45和1.17±0.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组高于Ⅲ-Ⅳ级组。结论:DWI对于小儿颅内肿瘤级别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而ADC或rADC值,特别是后者能较为可靠地鉴别小儿常见颅内肿瘤的级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热线风速仪观察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不同时期上呼吸道呼吸力学的变化,以期将七氟烷对呼吸的抑制程度和控制通气加深麻醉的效果进行量化描述。方法选择无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全麻小儿20例(4.3±1.5y,17.95±5.12kg),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吸入氧气2L/min+7%七氟烷麻醉诱导,应用恒温热线风速仪分别采集四个时间段呼吸力学数据:静注氯胺酮1分钟后(T1);开始吸入7%七氟烷时(T2);吸入7%七氟烷3分钟后(T3);控制通气2分钟后(T4)。结果①T2较T1吸气相和呼气相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平均动压、呼吸频率均增加(P〈0.05或P〈0.01),而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均缩短(P〈0.05或P〈0.01)。②T3较T1吸气相和呼气相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平均动压及呼吸频率均减小(P〈0.01);T3较T2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明显延长(P〈0.01),平均吸气速度与最大吸气速度之比、平均呼气速度与最大呼气速度之比均减小(P〈0.01)。③T4较T1吸气相和呼气相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平均动压及呼吸频率均进一步减小(P〈0.01),平均吸气速度与最大吸气速度之比、平均呼气速度与最大呼气速度之比均减小(P〈0.01)。结论小儿7%七氟烷麻醉诱导随着持续吸入时间的增加,各项呼吸力学指标出现相应的变化,证明其对呼吸的影响是由兴奋到抑制程度逐渐加深之过程,麻醉诱导中经过控制通气吸入七氟烷加深麻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