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支原体肺炎病理过程及X线所见的分析总结,探讨X线对诊断本病最有价值的征象,减少漏诊率。材料与方法:对108例临床确诊,冷凝集试验1:32以上,PCR阳性病例的胸片分析归纳。结果:把儿童支原体肺炎分为四型:Ⅰ)间质浸润,Ⅱ)肺泡浸润,Ⅲ)肺泡实变,Ⅳ)胸膜炎型。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虽无特征性X线表现,但结合临床表现及体征,好发年龄和季节特点等,X线检查仍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增生症X84例胸部X线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84例经临床、病理和典型骨骼X 线征证实的组织细胞增生症X 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其中LS48例,HSC17例,EG4例,中间型12例,难分型3例。84例中胸部X 线异常76例(90%),其X 线表现:肺泡渗出型7例;间质肺泡浸润型41例;间质浸润型14例;间质纤维化型3例和特殊类型2例,未分型9例。结合10例尸检,对X 线片(条)状阴影,网织颗粒阴影,磨玻璃状改变,囊状阴影,胸腺改变的病理基础进行了讨论,叙述了上述改变的临床意义。根据30例随访胸片观察,对X 线演变过程进行了商讨,说明X 线类型与疾病进展是相应的,有效的化疗可使肺泡渗出型转变为间质肺泡浸润型,继而变成单纯间质浸润型,最终残留肺纤维化。提出囊性肺的产生与间质感染有关,不同于成人的蜂窝肺。弥漫性间质浸润为预后不良之象征.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肺炎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与X线表现,以便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100例临床上诊断的支原体肺炎之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X线胸片上支原体肺炎为各种各样的表现且缺乏特征性。常见的表现有如下3种类型:a)肺泡实质浸润型,病变常局限于1个或2个肺段,表现为云絮状或片状阴影,肺纹理增重,沿增重的肺纹理出现不规则的点片状阴影;b)肺间质浸润型,病变区肺纹理增重,伴有网状阴影;c)合并胸膜炎。通常,肺部X线表现较重而临床表现较轻可看作是本病的一个特点。结论 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没有特征性,与细菌性肺炎不易区分。临床上、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反应阳性,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DR胸部X线平片的影像表现,以及二者之间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并提高对该疾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前瞻性分析60例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DR胸部表现。结果本组患儿中支气管肺炎38例(63.3%),大病灶肺炎3例(5%),间质性肺炎8例(13.3%),大叶或节段性肺炎3例(5%),吸入性肺炎5例(8.3%),气胸3例(5%)。绝大多数患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和肺门阴影模糊。结论通过肺部症状与DR胸片表现之间关系的分析河提高本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提高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 1999-0 1~ 2 0 0 0 -12收住入院的 5 6 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为 :间质浸润型 417例 ( 74%) ;腺泡实变型 10 4例 ( 18%) ;混合型 42例( 8%)。其中 ,伴有胸膜反应 6 3例 ( 11%) ,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肺门结构不清 10 5例 ( 19%)。结论 支原体肺炎X线呈多样性表现 ,诊断需认真分析X线征象 ,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前后胸部 X 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NRDS 的58例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分析用药前后患儿的胸部 X 线表现及变化规律。结果:58例患儿首次拍片的诊断结果:NRDS Ⅰ级13例(22%),Ⅱ级25例(43%),Ⅲ级13例(22%),Ⅳ级7例(13%);PS 治疗后2~72 h 第1次复查胸片,示双肺透亮度较前增高48例,降低5例,增高且伴有纵隔和(或)肺间质积气4例;19例进行第2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新生儿肺炎15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肺间质积气1例;11例第3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肺炎7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间质积气1例;1例第4次复查胸片,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片显示气管插管位置异常10例。结论:X 线检查可用于评价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NRDS 的疗效,了解气管插管的位置,并能早期发现肺炎、纵隔和肺间质积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116例X线胸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间质浸润51例,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增多、模糊或呈网点状阴影。②节段或大叶型实质浸润42例。③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3例,病变自肺门向肺野外呈扇形分布,并发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呈多样性表现,易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相混淆,认真分析X线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能够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数字X线胸部摄影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血清IgM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的患儿的初次胸部X线平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90.3%)显示段、叶性分布实变影,8例(19.5%)显示结节样小叶气腔实变,19例(46.3 %)显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浸润.4例(9.7%)病变累及双肺,30例(73.2%)累及下肺野.第2次抗体滴度≥1280的患儿肺内病变累及范围大于第2次抗体滴度≤640的患儿(x2 =8.789,P=0.003).结论:叶段分布气腔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浸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胸部X线影像表现,结节样小叶中心气腔实变显示率较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升高程度可能与肺内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泡腔内大量含脂类糖蛋白物质蓄积的疾病,典型的胸部X线表现为“蝶型”浸润性阴影,也可表现为两侧弥漫性浸润型、间质型和蜂窝型。作者报告的2例表现为胸膜下肺末梢透亮带则属少见。例1为男性,60岁,胸部正侧位片示主动脉弓周围和叶间裂的透亮带,断层片上这些改变明显,CT 近双侧斜裂部见  相似文献   

10.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对1996年~1997年收住院诊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300例的临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轻微,与X线胸部阴影显著表现不相符。病程一周左右支原体PCR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反应90%阳性。临床应用红霉素治疗显效。其胸部X线表现为:(1)肺间质浸润性病变90例(占30%);(2)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57例(占19%);(3)节段实质浸润性病变153例(占51%),伴胸膜炎96例(占32%)。结论 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但只要认识到本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化验室检查,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X线检查对临床治疗确定疗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的临床特征。方法:对ELISA方法检测与原体-IgM均≥1∶80,且EB病毒检测病毒衣壳衣原(VCA-IgM、VCA-IgG),并除外CMV感染可能,而诊断为支原体感染并发传单综合征的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4例,皮疹1例,肺部有改变5例。全部病例仅经红霉素治疗12~21 d痊愈。结论:支原体感染可并发传单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中、低热,均有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亦多见,使用红霉素规则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早期行快速支原体培养(mycoplasma pneumoniae rapid culture)能否提高培养阳性率.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门诊5~13岁800例有发热或(和)咳嗽症状等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程在1周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83例病程在3d内就诊时立即行快速支原体培养,待治疗4d后行支原体IgM抗体检查;对照组417例病程在3d以上就诊时行快速支原体培养,待病程满1周时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肺炎支原体抗体IgM1:80为感染阳性标准.结果 实验组IgM阳性167例,培养阳性63例.对照组IgM阳性156例,培养阳性34例.结论 对5岁以上患儿有疑似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者早期行快速支原体培养能提高培养阳性率,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1例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清学确诊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11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均为足月儿。发病年龄7。27d,平均15.8d。11例均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9例行胸部cT扫描。所有患儿均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衣原体IgM及IgG抗体。结果11例患儿初诊症状均以无热性呼吸道表现为主,发病后仅3例逐渐伴有发热。血清学衣原体抗体检查均为阳性。x线胸片表现双肺透亮度增高8例次;多发小结节及网格影7例次(类粟粒结核改变4例次,伴发实变影6例次)。cT表现为肺内间质性改变伴结节影9例次,结节影大小、密度及分布不甚均匀,以胸膜下结节影(6例次)及融合结节(5例次)多见;两肺过度充气8例次,合并实质浸润10例次.支气管血管束增厚7例次,磨玻璃影4例次,无胸膜渗出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影像以双肺过度充气和弥漫网织颗粒影为主要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热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和影像学结合有助于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肺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玲  武谦  张海波  徐霖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1):1398-140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肺部并发症的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HFMD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3月住院确诊为HFMD的患儿46例,对其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HFMD临床主要特征是持续发热,口腔、手足掌面及肛周多发性疱疹。胸部X线表现:肺纹理增强7例(15.2%),支气管肺炎或肺炎30例(65.2%),肺水肿4例(8.7%),正常5例(10.9%)。肺部病变的特点是出现早,变化迅速,发病后2~4天达到高峰,绝大多数患儿肺部病变在1周左右吸收消散,肺部改变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HFMD的胸部X线表现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珠海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CAP患儿1793例,入院当天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MP特异性IgM。结果1793例CAP患儿中病原学检测阳性者1380例(77.0%):细菌感染635例(35.4%),病毒感染385例(21.5%),肺炎支原体感染521例(29.0%),肺炎衣原体感染33例(1.8%),混合感染223例(12.4%)。肺炎链球菌位居细菌感染首位,共216例(12.0%),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感染首位,共183例(10.2%)。≤1岁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感染病例数的构成比均高于〉1岁组(P〈0.05),而≤1岁组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病例数构成比低于〉1岁组(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是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在≤1岁组多见。肺炎支原体在〉1岁组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10年确诊的12例DPB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影像学、肺功能的改善。结果入组患者12例,确定诊断9例,一般诊断3例。男7例,女5例。年龄42~73岁,平均(51±13)岁。从起病到确诊时间2个月~8年。随访时间(3.1±1.2)年。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X线胸片符合典型DPB改变7例,HRCT符合典型DPB改变12例,均可见小叶中性型结节,10例(83.33%)可见外周型支气管扩张,3例(25.00%)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患者影像学均有鼻窦炎表现。12例患者肺功能检查均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6例(50.00%)伴有弥散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后FEV1均恢复到80%以上。治疗前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Ⅰ型2例(16.67%),呼吸衰竭Ⅱ型2例(16.67%),氧分压(未吸氧)低于80mmHg10例(83.33%)。治疗后呼吸衰竭均得到纠正。痰培养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7例(58.3%),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16.7%)。冷凝集试验:12例患者10例行冷凝集检查,2例阳性(20%)。12例患者中选用口服罗红霉素4例,口服阿奇霉素8例,平均服药时间(8±5)个月。治疗后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该组患者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3例(25.0%),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16.7%),支气管扩张5例(41.7%),肺结核1例(8.3%),间质性肺炎1例(8.3%)。结论①DPB临床误诊率较高;②加强对DPB的认识以及同其临床、影像、病理表现相似疾病的鉴别是诊断该病的关键;③中国人DPB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率较低;④DPB对14及15元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且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了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同时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未闻及哮鸣音,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止咳治疗无效,加以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结论肺炎支原体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显。  相似文献   

18.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影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影像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3例均进行了胸部X线及CT检查.结果 X线和CT显示左肺下叶、左肺上叶尖后段亚段实变各1例,其内均见支气管气像,伴体积缩小1例.两肺间质性改变1例.伴胸腔少量积液1例,心影增大3例.3例均咳嗽、发热(T 38.4℃~40.3℃),听诊:呼吸音均减低,均可闻及小水泡音.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均升高,血腺病毒检查均阳性.结论 儿童肺炎如表现为两肺单一或多发节段性实变影,伴肝脏、心肌损害表现,应高度怀疑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阿奇霉素贯序疗法治疗40例为对照组,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40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