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能力。方法 15例经病理(14例)和血管造影(1例)证实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 1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4例的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的病灶位于右下叶,异常体动脉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其平均直径1.6cm。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7例,圆形或卵圆形5例,不规则形3例。增强后15例均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肺隔离症,并可取代其他有创性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漫游技术(VRT)重建。结果1例病灶为肺叶外型。11例为肺叶内型,其中5例位于右下肺,6例位于左下肺。异常供血动脉8例来自胸主动脉,4例来自腹主动脉。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囊实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与体循环相连。结论双源CT增强及重建技术诊断肺隔离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及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7例,均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MPR、MIP及VR。结果:7例肺隔离症患者中,6例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位于右下叶;5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动脉5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4例,不规则形3例;血管重建中7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对诊断肺隔离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肺膈离症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0例,其中肺内型9例,肺外型1例。全部病例均作胸部CT扫描,5例病灶薄层增强扫描。结果10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后基底段。呈囊性病灶3例,实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4例,病灶周围有局限性肺气肿7例,在CT片上10例中有7例显示有异常供血动脉。结论CT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及周围组织的变化,而且对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率高,在诊断肺隔离症上有重要的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双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及扫描方法。方法 :6例肺隔离症患者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 2 .5ml/s ,扫描延时 2 5s ,层厚 3mm ,螺距 1.0。原始图像经 1.5mm薄层重建后再交工作站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 :本组中全部病灶均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表现为局部不规则肿块 ,其中 3例边缘光整 ,1例边缘不清 ,2例病灶周围血管纹理增粗。 6例均见异常供血动脉 ,发自降主动脉 4例 ,胸主动脉 2例。 6例中仅 4例显示引流静脉。其中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后处理能清楚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肺隔离症定性诊断最为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其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较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有利于确诊此病和制订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肺隔离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使用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6例中,病变位于左下肺后基底段4例,右下肺后基底段2例。呈囊性病灶1例,实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1例,多结节融合肿块影1例。增强CT扫描及多种重建后处理图像可显示病灶强化特点、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病变结构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患儿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评价各重组方法对肺隔离症及其相关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增强扫描横断面发现异常供血动脉12例,不能确定6例.经多种重组方法处理图像可直观显示全部异常供血动脉,并发现回流静脉13例;肺发育异常及其他系统畸形14例.容积再现(VR)对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血管及气道显示最佳.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及异常动静脉及伴发畸形,为儿童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静然  杨峰  余河  熊伟   《放射学实践》2013,(11):1132-113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肺隔离症患者均行双期CT血管成像(cTA),将原始扫描数据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重建,观察血管情况及肿块与供血动脉的关系。结果:12例肺隔离症患者11例为叶内型,1例为叶外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9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3例。囊性肿块6例,囊实质性肿块4例,实质性肿块2例。12例患者共发现12支供血动脉,分别发自胸主动脉(9支)、腹主动脉上段(2支)、腹腔干(1支),静脉引流均为肺静脉。CTA可清楚显示肺隔离症肿块形态、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双期CTA扫描结合不同后处理成像方式为肺隔离症术前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 32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27例位于左下肺,5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16例来自胸主动脉,7例来自腹主动脉,3例系膈肌动脉供血,4例为肋间动脉供血,2例为脾动脉供血.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9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8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7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局部可伴肺气肿征.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采用MPR和MIP可显示供血动脉整体形态及肺实质的病灶.SSD及VR能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与行程及引流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非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 2 1例肺隔离症。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6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和 /或软组织肿块 ,5例肿块周围可见肺气肿。 16例非含气囊肿平扫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 7例无明显强化、5例为薄壁环形强化、4例为厚壁周围性强化。无强化区的病理成分为粘液、脓液或胶样液体。CT显示出 14支异常供血血管 ( 14 / 2 1) ,螺旋CT显示率 ( 4 / 5 )高于普通CT( 10 / 16)。结论 :肺隔离症的主要CT表现是囊肿、结节或肿块 ,增强CT扫描、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发现平扫所不易显示的结节和肿块内部的囊性成分 ,有助于隔离肺异常供血血管的显示 ,后者对发现细小的异常供血血管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MSCT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瑜  陈爱华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11,26(3):298-301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23例,均行X线平片、MSCT平扫及CTA检查,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分析本病在MSCT检查中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肺隔离症位于左肺下叶16例,右肺下叶7例。表现为肺野内实性肿块者11例;囊性病灶者8例,其中1例为单囊;表现为团片状病灶者3例;表现为单纯主动脉分支与下肺静脉吻合1例。23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其中19例发自胸主动脉,4例发自腹主动脉。结论:MSCTA各种后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准确、直观地显示隔离肺组织的供血动脉,MSCTA可以作为目前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特征,提高MSCT诊断女性盆腔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68例(89个病灶),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所有病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分析其CT图像特征及诊断结果。结果本组68例患者共发现89个囊性病灶,囊性病灶大小15~209 mm;其中良性74个,恶性15个;CT诊断定位正确81个病灶(91%),定性正确69个病灶(78%)。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12例14个病灶;卵巢囊腺瘤10例12个病灶;卵巢囊腺癌4例9个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1例15个病灶;卵巢囊肿16例21个病灶;输卵管脓肿6例9个病灶;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5例5个病灶;其他4例。结论各种盆腔病变的MSCT扫描图像均有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 20例。术前均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病灶位于胰头7例,5例位于胰颈,8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直径2~14.3cm,15例包膜显示清晰,5例包膜显示欠清晰。15例呈囊实混合型,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3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1例病灶内可见钙化。18例病灶实行成分呈渐进性延迟强化,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病灶,动脉期包膜及壁结节即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结论大多数SPTP具有典型的MSCT特点,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对绝大多数病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5.
宁刚  陈荟竹   《放射学实践》2011,26(4):385-389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分析小儿卵巢肿瘤的影像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7例女性患儿共34个卵巢肿瘤病例资料,年龄1.1-18.0岁,平均(11.7±5.1)岁;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肿瘤扭转的急腹症患儿仅行平扫。结果:CT表现为单纯囊性肿瘤11个(11/34,占32.35%),实性肿瘤有9个(9/34,占26.47%),囊实性肿块14个(14/34,占41.18%)。增强扫描后有29个卵巢肿瘤可见卵巢血管蒂征,占87.88%。12例可见腹水,4例有腹膜种植。9例淋巴结肿大,5例出现肝肺等远处转移。钙化15个,13个畸胎瘤均见钙化,同时可见钙化及脂肪成分者11个,2个畸胎瘤未见确切脂肪成分。结论:CT扫描易于显示肿瘤囊实性、钙化及脂肪成分以及卵巢静脉的走行等征象,对于小儿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协助分期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MSCT表现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百草枯中毒时肺实质、肺间质均可受累。36例出现磨玻璃征和肺实变影,17例显示晚期肺纤维化。62例肺部CT表现与中毒剂量、检查时间相关。结论:百草枯中毒肺部损害具有明确的MSCT影像特征。早、中期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要CT表现,晚期以肺间质损害为主要CT表现。MSCT对判断肺损害、评估临床预后及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4年4月46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直径≤3 cm的肺内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6例肺内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中,腺癌25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9例,未分型癌1例。多层螺旋CT征象:分叶征36例(78%);毛刺征28例(61%),短毛刺21例,长毛刺7例;棘状突起13例(28.3%);空泡征9例(20%);胸膜凹陷征16例(35%);血管集束征12例(26%)。增强扫描11例,增强幅度42-65 Hu。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可以发现更多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对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