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NDPK/nm23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62%,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为33.33%,无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为61.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NDPK/nm2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乳腺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因此,nm23基因可能在乳腺癌转移过程起不同的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度(lymph nodes metastatic ratio,LNR)与直肠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江西萍乡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III期患者的预后,根据LNR将65例直肠癌分为3组:LNR〈0.166、0.166≤LNR〈0.614、LNR≥0.614,比较组间预后差异,分析各临床病理资料与与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LNR和转移淋巴结数目均与直肠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密切相关。对术后标本淋巴结未超过12枚的病例,LNR与5年无瘤生存率相关。结论 LNR与III期直肠癌的预后相关,可以将LNR作为直肠癌的重要预后指标之一,应考虑将LNR作为临床病理分期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检测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浸润的关系,从而探讨VEGF—C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定位。结果64例胃癌标本中有28例VEGF—C呈阳性表达,阳性率43.75%,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中,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有淋巴管浸润的病例组中VEGF—C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管浸润的病例组。结论VEGF—C的表达与胃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应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固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NDPK/nm23在人大肠癌中有效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2%。伴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为30.77%,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5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DPK/nm23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凝集素受体分布与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的3种凝集素(Biotin-PHA,Biotin-PNA,Biotin-DBA)对人体胃癌66例,淋巴结转移癌32例,正常胃粘膜10例,进行亲合组织化学法(ABC法)研究。结果:发现PHA、PNA受体的分布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PHA、PNA在胃癌中标记阳性率较高,对于胃癌的诊断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探针。81.3%淋巴结转移癌与其原发胃癌在凝集素标记的量上存在着差异,并且比原发肿瘤获得更多的PHA受体。PHA、PNA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标记阳性率较高,对于识别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果:胃癌中凝集素受体分布与其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癌有关。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自1993年至2002年间共收治早期胃癌病人70例,施行了D2或D1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根治术,为寻找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本文回顾性分析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喉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3例晚期喉癌中PCNA表达,病理学方法检查颈部阳性淋巴结数。结果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及范围有相关性,PN3与PN1-2、PN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顺隐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颈淋巴结阴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DF-1和CXCR4在50例乳腺癌组织、26例腋窝转移淋巴结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0例中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DF-1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70%(P>0.05);CXCR4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10%(P<0.01).SDF-1、CXCR4在淋巴结阳性组表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且2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转移淋巴结和原发灶中SDF-1、CXCR4均呈高表达.结论 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推测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表达及与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鳞癌组为52例VI腔鳞癌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为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RT-PCR法检测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对16个正常淋巴结、口腔鳞癌患者的52个淋巴结细胞进行角蛋白(cytokeratin,CK)检测。结果:鳞癌组HpamRNA检出30例,阳性表达率为57.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例,仅占6.3%(χ^2=13.053,P〈0.01)。鳞癌组23例低分化标本中HpamRNA阳性20例,阳性率为87.0%,显著高于高中分化标本,29例中10例阳性(34.5%)(χ^2=14.470,P〈0.01)。鳞癌组24例B.4标本中HpamRNA阳性19例,阳性率为79.2%,显著高于T1~2标本,28例中11例阳性(39.3%)(χ^2=8.421,P〈0.01)。鳞癌组淋巴结中角蛋白阳性28例。阳性率为5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χ^2=-14.646,P〈0.01)。HpamRNA阳性鳞癌组30例中淋巴结中角蛋白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HpamRNA阴性鳞癌组22例中淋巴结中角蛋白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27.3%(χ^2=10.835,P〈0.01)。结论:13腔鳞癌Hp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GF和c-Met蛋白在27例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和20例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HGF阳性表达率为75.0%(15/20)显著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25.9%,7/27)和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46.7%,14/30)(P<0.05或P<0.01).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中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8/20)和30.0%(9/30),均显著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3.7%,1/27)(P<0.05或P<0.01).HGF与c-Met在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中呈正相关(rs=0.322,P<0.05).结论 HGF与c-Met的过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4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7、11)及3种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中MMP-1、3、7、11及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1、3、7、11及性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相对没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MMP-1、7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11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及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性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均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MMP-1、3、7、11及性激素受体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而检测MMP-1、7有助于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及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CT评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及其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5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50例中,Ⅱ+Ⅲ区颈淋巴结转移14例,Ⅳ区19例,Ⅴ区1例,Ⅵ9例。43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39例边缘规则。32例乳头状癌中,31例淋巴结明显强化密度与正常甲状腺相似,10例有囊性变,其中8例淋巴结囊内有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9例有细颗粒状钙化。11例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中,10例淋巴结明显强化,10例与甲状腺原发或复发肿瘤密度一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周围、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明显强化、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它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和选择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鼻咽癌患者血清中Flt-4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采用X线照射放疗,以面颈联合野+双耳前野+颈部双锁上区前切线野为主,实验组采用紫杉醇化疗。治疗2疗程后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结转移及血清中Flt-4水平,观察其毒副反应并随访观察其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经紫杉醇治疗后,患者血清中Flt-4水平明显高于放疗患者(P〈0.05),患者发生血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腹泻、便秘等副反应较放疗轻,紫杉醇治疗后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放疗患者(P〈0.05)。患者经紫杉醇化疗后其3年和5年内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紫杉醇治疗晚期鼻咽癌,其3年及5年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的复发率均低于放疗,且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小,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Flt-4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ER2、P53、P1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P53、P16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HER2表达阳性率为55%,其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P53表达阳性率为60%,其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P16表达阳性率为47%,其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结论 HER2、P53高表达与P16低表达可能促进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临床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菊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0):9-10
目的探索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采用CD34标记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对应资料进行分析,显著性标准α=0.05。结果在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MVD值均高于无转移的大肠癌组织(P〈0.05);在VEGF阳性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组织,且MVD值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可能促进大肠癌的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大肠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的MRI表现,探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MRI诊断方法.方法 24例舌鳞癌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其MRI征像,测量舌鳞癌的厚度,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I对舌鳞癌的累及部位、厚度、范围有较好显示,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76.9%,准确性为66.7%;舌鳞癌厚度>10mm 组的淋巴结转移MRI征像与<5mm、5~10mm组有差异(P<0.05).结论 MRI征像结合舌鳞癌厚度可提高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