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比柔比星(TE)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120例治疗情况,所有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型四种分子亚型各30例,分析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以及pCR影响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 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型患者在采用TE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率以及病理有效率分别为73%、63%及87%、80%,明显高于Luminal A型以及Luminal B型患者,二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中,59例符合病理完全缓解标准,肿瘤PR阴性HER-2阳性以及Ki67的高表达等均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HER-2阳性患者以及三阴性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pCR率明显高于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HER-2阴性)患者,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新辅助化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效果良好,并且pRC可作为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型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接收的76例乳腺癌患者,均为Ⅱ~Ⅲ期浸润性导管癌,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化疗方案(TEC方案),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化疗方案(TE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病理疗效,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理学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保留乳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都有较高的临床和病理学有效率,毒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癌灶组织中CDC4的表达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66例.根据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情况分为化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癌病灶组织中CDC4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切除情况、术后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化疗组总有效率和客观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癌病灶组织中CDC4阴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化疗组低于对照组,弱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且化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组手术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随访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效果、调节癌灶组织中CDC4的表达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叶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57-3258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不给予.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完成全程化疗,在保乳率33.3%,术后并发症率12.8%和两年生存率97.4%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33,x2=4.07,x2=4.91,均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前扩大了手术适应指征,降低了手术损伤,从而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5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乳腺癌切除手术以及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病理组织检查判断 uPA 以及 PAI-1表达水平,并以此分为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PA 和 PAI-1阳性表达组治疗有效率低于阴性表达组,预后不佳发生率高于阴性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uPA 和 PAI-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呈负相关(r =-0.813和-0.703;P 均﹤0.05),与预后不佳呈现正相关( r =0.625和0.632;P 均﹤0.05)。结论 uPA 和PAI-1检测可以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A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TAC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近期毒副反应和手术情况.结果 82例乳腺癌患者9例病理完全缓解(11.0%),21例达到CR(25.6%),47例达到PR(57.3%),14例达到SD(17.1%),临床总有效率82.9%.毒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为主,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达81.7%.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损害、脱发等.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TAC方案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提高其治愈率,增加保乳机会.  相似文献   

7.
吴云华  代前军 《安徽医药》2020,24(7):1399-140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对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评价应用。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1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晚期乳腺癌病人 5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新辅助化疗并于化疗前、化疗 1疗程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参数对化疗有效性的评价价值。结果化疗有效者 36例,有效率 72.00%。对比化疗有效者和无效者在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前后造影时间 ?强度的上升时间( AT)、达峰时间( TTP)、平均增强时间( MTT)以及化疗无效者的峰值强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有效者化疗前 PI,AUC数值分别为( 33.56±3.66)DB,(666.21±68.58)DB·s,而化疗后数值降,为( 23.66±2.85)DB,(523.89±51.37)DB·s,数值远低于化疗前;化疗有效者 PI,AUC下降值分别为( 10.05±1.05)DB,(122.36±11.58)DB·s,远远高于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中晚期乳腺癌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 PI下降值 >9.12 DB时,为 86.11%、71.42%、82.00%;AUC下降值 >110.53 DB·s,为 88.87%、78.57%、84.00%;PI联合 AUC下降值为 94.45%、85.71%、92.00%,PI联合 AUC对比单纯 PI、AUC评估有较高的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对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PI、AUC可作为评价病人化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且 PI联合 AUC的评价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8.
曾国祥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72-3073
目的总结新辅助化疗(NCT)在可手术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NCT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对36例I~Ⅲ期乳腺癌患者行NC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CCR8例,CPR19例,PCR3例,总有效率为83.3%,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CT安全有效,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续贯方案治疗ⅡB~ⅢB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济源市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ⅡB~ⅢB期宫颈鳞癌病人86例,其中57例行同步放化疗方案设为A组,29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续贯方案设为B组.比较两组生存时间和毒副作用发生率,并根据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分层分析,同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A、B组随访1年(96.5%比93.1%)、3年(80.7%比75.9%)及5年(70.2%比58.6%)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病人B组盆腔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25.0%比0.0%,P<0.05);无淋巴结转移病人两组治疗失败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病人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病人B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52.9%比31.7%,P<0.05);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均证实,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同步化疗方式是影响ⅡB~ⅢB期宫颈鳞癌病人生存时间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续贯方案对ⅡB~ⅢB期宫颈鳞癌总体生存获益接近,其中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同步化疗方式是影响病人临床预后危险因素;同时新辅助化疗可导致病人盆腔局部复发和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167例乳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TNBC)4个分子亚型。分析4种亚型患者临床及预后特征的差异。结果 167例患者中Luminal A型24例(14.37%),Luminal B型102例(61.08%),HER-2过表达型18例(10.78%),TNBC型23例(13.77%)。4种亚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pTNM分期中Luminal A型以Ⅰ期为主,其他3型以Ⅱ~Ⅲ期为主。手术方式中Luminal B型主要采用根治术,其他3型则以仿根治术为主。4种亚型患者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时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和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其他远处转移情况、骨相关事件(SREs)、药物治疗模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种亚型的中位无转移时间分别为53、34、15、33个月(Log-rank χ2=10.592,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0、116、63、61个月(Log-rank χ2=13.080,P<0.01);骨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48、23、18个月(Log-rank χ2=15.590,P<0.01)。HER-2过表达型中位无转移时间最短,其次为TNBC型和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最长。TNBC型患者总生存时间最短,其次为HER-2过表达型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最长。分子亚型、pTNM分期、靶向治疗、SREs、CA153水平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的死亡风险分别是Luminal A型的2.799、2.306倍,Luminal B型的死亡风险比 Luminal A型下降了62%。结论 4种分子亚型的乳腺癌首发骨转移患者中,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预后较差;HER-2过表达型最早出现骨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只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治疗组C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D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总生存比例、无瘤生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远期生存率的改善情况应当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TA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TA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Basal-Like 4个亚型,分析不同亚型疗效的差别。结果 105例患者中,19例(18.1%)患者为Luminal A亚型,45例(42.9%)患者为Luminal B亚型,28例(26.7%)例为HER-2阳性亚型,13例(12.4%)例为Basal-Like亚型。Luminal B亚型及Basal-Like亚型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9%、1.0%,与Luminal A型及HER-2阳性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 6)。化疗周期是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独立预测因子。化疗周期越长的患者,pCR率越高[OR=1.645,95%CI(1.105,2.450),P=0.014]。结论乳腺癌分子亚型不能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而化疗周期是新辅助化疗获得pCR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确诊乳腺癌的18例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完成4疗程后进行手术并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38.9%,总有效率(cCR+cPR)为88.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83.3%)、胃肠道反应(61.1%)和感觉神经毒性(22.2%),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自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好。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NCT)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部分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可提高远期预后。但目前治疗中可达到pCR的患者仍不足25%,使得筛选出可用于预测NC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系统回顾了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NCT疗效遗传学预测因子的文献,并讨论其未来用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TAC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AC方案:多西紫杉醇静脉滴注(75 mg·m-2,d 1);表阿霉素静脉滴注(75 mg·m-2,d 1);环磷酰胺静脉滴注(600 mg·m-2,d 1)。共进行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1个疗程为21 d。结束后对患者化疗疗效以及毒副作用进行评定。结果:新辅助化疗(TAC方案)在LABC治疗中总有效率(cCR+cPR)为81.6%(49/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为18.3%(11/60),临床部分缓解率(cPR)为63.3%(38/60),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10.0%(10/60)。主要的毒副反应以白细胞、中性白细胞减少为主,脱发和胃肠道反应,无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新辅助化疗(TAC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有较高缓解率和降期效果,安全性较好,毒性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实际依从性并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Ⅱ和Ⅲ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特征、肿瘤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等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33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被纳入分析.206例(61.31%)完成既定的化疗周期数,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组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80例Ⅱ、Ⅲ期乳腺癌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用CT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碇),B组用TT方案(吡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3~4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CTF组总有效率为52.5%,TT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下降率,胃肠道反应相似;TT组脱发程度较重,伴有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及面色潮红等毒性反应,但程度较轻,可以耐受。结论2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均有效,毒性反应均可耐受。TT组疗效及毒性反应均高于CTF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i-67表达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价值。方法收集8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表达情况,比较分析穿刺前Ki-67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率显著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Ki-67低表达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化疗前Ki-67高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表达情况可作为乳腺癌严重程度判断、化疗方案选择以及预测化疗效果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