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与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的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03例,行常频机械通气49例为CMV组,行高频振荡通气54例为HFOV组,比较两组通气后3、12 h以及24 h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吸入氧浓度(FiO_2)、氧合指数(OI)]、24 h治疗有效率及1周内脑损伤及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机械通气24 h后CMV组治疗有效率与HFO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_2、OI 在机械通气后3 h、12 h、24 h逐渐降低,两组PaCO_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间、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O_2在机械通气后3 h、12 h、24 h逐渐降低,HFOV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FiO_2在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_2在机械通气后3 h、12 h、24 h逐渐升高,两组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O_2在机械通气后3 h、12 h、24 h逐渐升高,两组在组间、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1周内脑损伤及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在短期内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通换气、氧合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彭好  袁涛  夏长明 《四川医学》2017,38(8):881-884
目的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常频机械通气(CMV)失败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13例早产儿RDS经CMV失败后改为HFOV,治疗过程中监测动脉血气,记录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吸入氧浓度(FiO2)及临床结果。结果 13例患儿CMV后a/A、OI与CMV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存活患儿HFOV 6h PaCO2明显下降,12ha/A明显上升;OI明显下降,FiO2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期间未出现肺气压伤,颅内出血未加重。结论 CMV失败可能加重病情,HFOV用于CMV失败早产儿RDS有一定效果,及早应用可能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张文明  陈宏香 《吉林医学》2012,33(13):2733-273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早产儿NRDS患儿98例,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组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上机时间、上机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以及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FOV组上机后2 h、8 h、24 h的血气分析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HFOV组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早产儿NRDS较CMV能更好地改善氧合,更快地下调氧浓度,减少上机时间和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6):519-522
目的探讨鼻塞式高频振荡通气(NHFOV)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极低出生体质量RDS早产儿,分为NHFOV组40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35例。患儿入院后立即开始无创呼吸支持,比较2组患儿入院后0、1、12、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OI),以及无创通气时间、治疗失败后机械通气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入院后0 h PaCO_2、PaO_2和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患儿入院后1、12、24 h的PaCO_2与NCPAP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aO_2、OI与NCPAP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与入院后0 h时比较,2组患儿入院后1、12、24 h的PaCO_2均显著降低(P<0.05),PaO_2和OI均显著升高(P<0.05);与入院后1 h时比较,2组患儿入院后12、24 h的PaCO_2均显著降低(P<0.05),PaO_2和OI均显著升高(P<0.05);与入院后12 h时比较,2组患儿入院后24 h的PaCO_2均显著降低(P<0.05),PaO_2和OI均显著升高(P<0.05)。NHFOV组患儿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显著短于NCPAP组(P<0.05)。NHFOV组患儿无创呼吸支持失败后需机械通气比例显著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BPD、ROP、IVH及PV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FOV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RDS能有效改善氧合,减少CO_2潴留、机械通气率及无创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HFOV组18例,常频组15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X片变化.结果 HFOV组治疗6 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OI下降至(7.67±3.36)(P<0.05),PaO2升高至(77.66±16.65)mmHg(P<0.05),PaCO2下降至(41.02±4.30)mmHg(P<0.05);治疗24 h后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明显降低,气胸吸收时间(54.06±24.04)h;与常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气漏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气漏吸收更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6):735-739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配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气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RDS早产儿10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nSIMV,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S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状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氧合功能[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PaO_2/FiO_2]、肺功能[呼吸系统阻力(Rrs)、肺动态顺应性(Crs)]、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22)。两组治疗前PaO_2、p H值、PaCO_2、RI、OI、PaO_2/FiO_2、Rrs、C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H值、PaCO_2、RI、OI、PaO_2/FiO_2、Rrs、Crs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PaO_2、pH值、PaO_2/FiO_2、Rrs、Crs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RI、O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胸、感染、肺炎、肺出血、气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配合PS初次治疗RDS早产儿,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提升氧合功能,提高肺功能,保证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NRDS患儿61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CMV辅助治疗,观察组接受HFOV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上机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后6、12、24 h,观察组P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OI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HFOV治疗NRDS有较好的效果,可缩短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肺氧合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重症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比较2组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脑室内出血(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治疗2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与C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6 h、12 h、24 h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FOV组上机时间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PAL、BPD、IVH发生率、存活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1年l月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3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CMV组。HFOV组2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HFOV治疗,CMV组2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CMV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机械通气前相比HFOV2h后PCO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FOV治疗8h后氧合功能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48h后氧合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CMV组比较HFOV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III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通气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分别采用HFOV治疗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HFOV治疗组患儿在治疗2h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PaCO2)出现改变,经治疗6h后,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显著下降,动肪./肺泡氧分压(a/APO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V组在治疗6h后PaO2、PaCO2和OI等指标,与开始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与CMV组治疗至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并发症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IVH)发生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儿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HFOV组比CMV组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组能更快、更好地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通气效果、病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CMV组,早期应用于RDS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30例新生儿,13例选用常频机械通气(CMV)的为CMV组,17例选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的为HFOV组,比较两组使用呼吸器6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 HFOV组在治疗后6h动脉血气值尤其血PaO2较CMV组明显改善,两种通气方式所需时间相似,但HFOV组存活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因通气过度及压力性肺损伤等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HFOV是治疗生新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衰竭有效和安全的一种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2.
常明  卢红艳  相虹  兰厚萍 《广东医学》2016,(23):3540-3543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ALI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3例,其中HFOV+PS组25例,CMV+PS组28例,CMV组20例.HFOV+PS组、CMV+PS组经气管插管注入1次PS 70~100 mg/kg,其余治疗同CMV组,分别检测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2、24、48、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浓度(FiO2)、PaO2/Fi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 3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2、24、48 h比较,HFOV+PS组的PaO2高于CMV+PS、CMV组,CMV+PS组高于CMV组;HFOV+PS组的PaCO2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72 h比较,3组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2、24、48、72 h比较,HFOV+PS组的PaO2/FiO2高于CMV+PS、CMV组,CMV+PS组高于CMV组;HFOV+PS组的OI、RI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比较,HFOV+PS组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LI可及时改善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分别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襄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诊断为NRDS的患儿60例,根据胎龄、出生体重随机分为HFOV组(n=28)和CMV组(n=32)。分别给予HFOV+PS和CMV+PS。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 h、12 h、24 h的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氧合指数(OI),同时比较上机时间以及发生肺气漏、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 h、12 h及24 h,两组患儿的OI、Pa CO2均呈现下降,Pa O2上升,但HFOV组的治疗后效应明显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FOV组上机时间较CMV组明显缩短(P<0.05),发生肺气漏比率低于CMV组(P<0.05),但肺出血、BPD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RDS的治疗过程中,HFOV联合PS较传统的CMV联合PS具有更多优势,如改善氧合,减少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30例新生儿,13例选用常频机械通气(CMV)的为CMV组,17例选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的为HFOV组,比较两组使用呼吸器6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HFOV组在治疗后6h动脉血气值尤其血PaO2较CMV组明显改善,两种通气方式所需时间相似,但HFOV组存活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因通气过度及压力性肺损伤等引起的并发症。结论:HFOV是治疗生新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衰竭有效和安全的一种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机械通气(HFOV+CM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等的差异。方法:治疗组1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HFOV+CMV治疗,对照组1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CM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例。与机械通气前相比治疗组2h后PCO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8h后氧合功能即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24h~48h后氧合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Ⅲ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HFOV+C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6):555-55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频通气(CM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气血指标及近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MA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儿分为HFOV组及CMV组各60例,两组于通气后30~60 min采用固尔苏气管滴入治疗,分别于通气2 h、12 h、24 h、48 h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末二氧化碳(P_(ET)CO_2)的变化及患儿预后情况。对患儿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儿近期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CO_2、PaO_2、SpO_2值较治疗前有改善,且HFOV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氧疗时间较CMV组短(P<0.05),HFOV组颅内出血发生率、肺出血率低于CMV组(P<0.05),而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出院后NBNA评分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缺氧缺血状况,降低患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促进患儿临床转归,保护患儿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频通气(HFOV)联合珂立苏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足月的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高频组和常频组,高频组43例,采用高频通气(HFOV)+珂立苏治疗;常频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上机后1、6、12h的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和氧合指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死亡率及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珂立苏可以提高足月儿重症RDS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HFOV组79例,常频组8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治愈率、上机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HFOV组治疗6 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氧指数(OI)下降至8.82±3.98(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至73.88±17.03 mmHg(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至38.51±5.03 mmHg(P<0.05),治疗24 h后氧浓度(FIO2)、OI明显降低,上机天数缩短,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气漏减少,与常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上机天数缩短,并发BPD、气漏减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分别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NRDS新生儿,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情况.结果 HFOV组患儿在治疗后6 h、12 h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氧分压(PaO2)、PaO2/FiO2比值上升明显升高,与CM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增加,与CM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能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较常频机械通气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衰竭Ⅱ型患儿32例随机分为2组,2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HFOV,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比较2组患儿上机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及上机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活儿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肺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及费用,且安全性好,与CMV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