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产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80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点阵模式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多模式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永久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及明显疤痕.结论 国产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有效安全,且多模式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点阵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面部术后凹陷性瘢痕患者100例,根据就诊病例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2个月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每次激光治疗后应用重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与微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面部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愈合时间(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舒适度,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疗法治疗痤疮后表钱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在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瘢痕患者中选出179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皮肤纹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疗法治疗效果确切,符合患者的美容需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使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后的水肿时间、红斑持续时间、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凹陷性瘢痕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与对照组(9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时间[(1.89±0.26) h]短于对照组[(3.27±1.19) h],红斑持续时间[(2.84±0.83) h]短于对照组[(6.13±1.58) h]、愈合时间[(8.04±0.76) d]短于对照组[(11.15±1.4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与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使用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安全有效,明显缩...  相似文献   

7.
钱芳  刘秀英  杨洋 《海南医学》2016,(13):2213-2215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外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不作处理。CO2点阵激光治疗结束冰袋冷敷20 min后,进行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1.52±0.38)分]、误工期[(7.60±2.80) d]、痂皮脱落时间[(6.35±1.50)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2.10±0.52)分、误工期(10.50±3.45) d、痂皮脱落时间(8.25±2.15) d,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9.05%、持久性潮红发生率为0,感染性脓疱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4.76%、7.14%(P<0.05);两组均未发生瘢痕增生。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显著,其具有不良反应低、结痂时间和误工期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曾妮  钟俊波  代璐  叶梦娜 《四川医学》2017,38(12):1417-1419
目的观察探讨面部各种外伤(包括刀割伤、动物咬伤、烧伤等)导致的面部愈合创面,在早期使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后顺序联合使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35例面部浅表外伤愈合者,在创面愈合14d后开始使用IPL治疗5次,间隔1月1次,后如创面有瘢痕隆起,使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5次,间隔45d 1次。通过治疗前后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瘢痕量表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3个月,患者的VSS评分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首次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对疗效非常满意,8例患者对疗效满意,2例患者因治疗后出现局部水泡,后色素沉着,6个月后复诊消失,治疗结束对疗效较为满意。结论针对面部外伤,在创面愈合早期,一般为14d左右即可开始使用IPL进行瘢痕的预防治疗,5次治疗后如有瘢痕隆起皮面,可使用CO_2点阵激光重建瘢痕,具有操作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小且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喷雾剂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21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定2处在瘢痕评分及临床表现上基本一致的病损,随机分入A、B组。A组病损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喷雾剂治疗,B组病损单纯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自治疗开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病损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病损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100.00%vs85.71%,P<0.05),瘢痕评分优于B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瘙痒评分高于B组(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喷雾剂治疗增生性瘢痕具有协同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艳丽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57-1059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痤疮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患者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同时隔日一次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及外用维胺酯维E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丹参酮联合红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治疗痤疮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2-14+18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皮肤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25)与对照组(n=25),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果酸换肤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治疗6个月后,采用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评估两组创面恢复情况,并根据拍片结果评定临床疗效,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ECCA总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CCA总分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治疗组ECCA总分显著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红斑、痤疮样疱疹、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00%)略低于对照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痤疮瘢痕患者临床实施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加速其创面恢复,减少相应不良反应,因此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间隔5周治疗1次,期间用新型复合酸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按痤疮瘢痕临床亚型(V型、W型和U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共有7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0,P>0.05),瘢痕亚型疗效比较中发现治疗组V型瘢痕的疗效较好(t=2.070,P <0.05),而两组W型和U型瘢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P> 0.05;t=0.020,P> 0.05)。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PDL)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将 60例符合条件的增生性瘢痕(6个月以内的瘢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 595nm脉冲染料激光并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对照组: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疗程1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其中基本痊愈12例(40.0%),显效17例(5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其中基本痊愈6例(20.0%),显效17例(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铒YAG激光辅以胶原蛋白贴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临床疗效.方法:痤疮形成瘢痕10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铒YAG激光磨削结束后加以胶原蛋白贴敷贴,1次/d,每次30分钟;对照组给予铒YAG激光治疗后涂红霉素眼膏,3次/天,两组均无须包扎,疗程2周.结果:随访(3-6)个月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CO2点阵激光术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外用药物,观察组术后使用硅酮凝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黑素指数(MI)、皮肤表面平均粗糙度(Sa)值分别为(238.51±9.31)、(46.63±8.97)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14±6.54)、(50.66±7.6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主观评价评分为(2.82±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52)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痤疮瘢痕行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点阵激光联合IPL对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痤疮瘢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CO2点阵激光组(CD组)和强脉冲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组(IC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继发效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IC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CD组,继发效应发生率低于C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2点阵激光和强脉冲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且IC组红斑、色沉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蒋鹏  权腾  唐金  潘伟  许康 《安徽医学》2018,39(5):586-589
目的 评价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面部痤疮瘢痕患者68例,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后直接冰敷,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敷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所有患者每2~4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诊,通过痤疮瘢痕权重评分表(ECCA)评价疗效,统计患者自身满意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ECC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1.17%,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对照组1例患者面中部发生刺激性红斑.结论 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碳膜术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敷贴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可有效促进痤疮瘢痕好转,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面部痤疮瘢痕使用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及硅酮凝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诊疗的280例面部痤疮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单纯接受CO_2点阵激光处理瘢痕,Ⅱ组同时配合硅酮凝胶治疗,观察评估两组对面部瘢痕的处理情况。结果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显著提升,在复发率上显著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痤疮患者使用CO_2点阵激光及硅酮凝胶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有效祛除瘢痕,同时降低临床复发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03-1604
目的 :研究注射曲安奈德并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86例(122眼)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激光光凝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组(联合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激光治疗,联合组患者还同时给予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且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的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黄斑水肿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区别。结论: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不仅减轻患者症状,同时并发症少,手术后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罗宇杰 《海南医学》2014,(13):2001-2003
目的探讨像素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62例,采用像素激光联合微针治疗,两者间隔1个月,疗程为2~8个月。同期36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作为对照,仅采用像素激光治疗,疗程为2~8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瘢痕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像素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的总有效率、总满意率分别为93.5%和95.2%,均明显高于单纯像素激光治疗的69.4%和69.4%(P〈0.05);像素激光联合微针治疗8个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4个月和2个月(P〈0.05);年龄和性别对联合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像素激光联合微针是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科学、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