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和动态增强CT检查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良、恶性将60例经病理证实为SPN的患者分为两组,采用西门子16层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行平扫+动态增强后不同时间点扫描,比较各组多期的动态增强参数,CT征象,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恶性S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而良、恶性肺结节在动态增强后120s的CT值、20min廓清值和廓清率和廓清线性斜率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2、3型TDC中良、恶性SPN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1),而余下各型TDC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796,其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6.5%;运用CT征象诊断恶性SPN,则ROC曲线下的AUC为0.964(P0.01),其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88.7%;动态增强参数联合CT征象诊断SPN性质时,ROC曲线下的AUC为0.975(P0.01),其敏感性为99.3%,特异性为90.5%。结论与CT平扫相比,动态增强CT扫描可同时观察SPN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化指标,联合运用动态增强参数和形态学特征,可有效提高恶性SPN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SPN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运用一定的选层重组方法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测量SPN增强前后CT值,记录增强峰值(PH)、SPN与主动脉PH的比值(SPH/PPH)、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进行评估.结果:选层重组前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30.43%(14/46)和100%(46/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PH、SPH/PPH高于良性结节(P<0.01);而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PH、SPH/P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具有不同的TDC模式和强化模式.结论:选层重建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更有利于观察病灶的细微结构,结合TDC和强化模式分析,能提高SPN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对40例胸部结节(其中恶性结节25例,炎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7例)先平扫确定结节范围。以5ml/s和3ml/s两种速率分别在结节中心层面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SPN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PH)和峰值时间(PT),结果:恶性结节以中等强化为主,净增值80%(20/25)在20~60Hu之间,20%(5/25)>60Hu或<20Hu。增强峰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为(31.31±10.62)Hu、45s。时间-密度曲线(T-DC)呈缓慢升高型;炎性结节呈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均>40Hu。增强峰值(49.25±12.44)Hu,峰值时间为80s和140s。曲线中出现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胸部结节血流的动力学特性,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相似文献   

4.
陈喜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89-90,92
目的运用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肺孤立性结节(SPN)。方法选取30例周围型肺癌病例和12例肺结核球病例,分别行常规扫描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比较分析平扫CT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结果。结果肺癌在增强CT后30~180S各期cT值均显著高于平扫CT值,且高于同期肺结核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111.P:0.000)。而肺结核在CT增强后各期CT值与平扫CT值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F=9.940,P=0.085)。肺癌患者中18例结节状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斑片状强化,肺结核患者中有类圆形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2例。增强后肺癌诊断准确率达96.7%(29/30);肺结核准确率达83_3%(10/12)。结论SPN的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能够帮助鉴别诊断肺癌和肺结核。  相似文献   

5.
赵坚 《中外医疗》2009,28(30):163-164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SPN患者行增强CT扫描,分别在平扫及增强后30s、1min、2min、3min、4min测量病灶的CT值,进行分析。结果增强扫描后肺癌和炎性结节的CT值均明显高于平扫CT值(P〈0.05);但是良性结节增强扫描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增强扫描肺癌、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的CT强化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经过增强扫描后,肺癌、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孙秀丽 《中外医疗》2015,(2):167-16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SPN患者106例常规进行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统计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瘤的BF、BV及PS显著低于小肺癌以及炎性结节(P<0.05),而小肺癌与炎性结节的BV及BF无明显差异(P>0.05),小肺癌的PS显著高于炎性结节(P<0.05);增强扫描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显著高于结核瘤(P<0.05),增强120 s和180s时炎性结节显著高于小肺癌(P<0.05),结核瘤无明显增强,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为平坦型。结论 CT灌注成像对于SPN具有较高的诊断鉴别价值,联合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康本武  冉隆中 《吉林医学》2009,30(10):922-922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8例SPN,分析其强化值、时间-密度(TDC)曲线及强化形态。结果:恶性绮节的强化值(39.3±13.8)HU,良性结节(17.5±14.8)HU(P〈0.01)。TDC曲线恶性结节呈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呈逐渐上升速降型,结核球呈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型。强化形态恶性、炎性结节主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结核球是包膜样强化及无强化。结论:强化值≤15HU提示良性结节;强化值〉22HU考虑恶性结节。动态增强CT对恶性结节与结核球的鉴别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方丽  储成凤  杨明  陈龙桂  张俭 《现代医学》2006,34(2):116-118
目的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对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41例和肺结核球20例,病灶平扫后静脉注入对比剂,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测量增强前后病灶CT值,计算最大净增值,并观察其强化类型。结果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球平扫时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后除195s外,二者间所有时间段的CT强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最大净增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其平扫CT值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肺结核球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平扫CT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类型以中-重度结节状强化为主,肺结核球以无强化或轻度边缘性强化为主。结论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有利于周围型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肺孤立结节增强CT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对肺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不同性质结节早期动脉期强化与实质期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共搜集肺孤立性结节病变 5 6例 ,其中周围型肺癌 2 6例、炎性结节 2 2例、结核瘤 8例 ,均经手术病理或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以及 3~ 6月临床治疗追踪确诊。全部行CT平扫和以 2 .5ml s速率团注非离子造影剂 10 0ml后 30s和 12 0s增强扫描。观察结节强化形态 ,测定和分析强化程度并做动脉期和实质期强化程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周围型肺癌和炎性结节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 (P <0 .0 1) ,而且强化形态也不同。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CT值和强化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者强化形态相似。但炎性结节实质期和动脉期强化程度呈强相关 ,周围型肺癌实质期和动脉期强化程度呈弱相关。结论 :CT平扫不能鉴别肺孤立性结节的性质。增强CT扫描结核瘤与周围型肺癌和炎性结节的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均不同 ,可以进行鉴别。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强化程度及形态均无显著差异 ,不易鉴别。实质期强化程度超过 4 0HU ,高度提示炎性结节。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肺内孤立性小结节动态CT增强扫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孤立小结节60例,其中小肺癌38例,炎性结节10例,结核球12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注药后30s、1min、2min、3min、4min、5min、6min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平扫CT值及不同时间增强扫描CT值,做出不同病变CT值的时间-密度曲线。结果: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病变增强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和强化形式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T增强时对静脉选择及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2003年2月-2004年8月间,对46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并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对1例重度碘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时,处置恰当。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周围型肺癌的同层动态增强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的同层动态增强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的肺结节 3 6例 (直径≤ 4cm) ,分析其增强前后的CT值变化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 ,观察其强化特点。结果 平扫时肺泡细胞癌CT值大于腺癌及鳞癌 (P <0 .0 5 ) ;腺癌与鳞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肺泡细胞癌增强后的最大CT净增值 (增强后最大CT值与平扫CT值之差 )低于腺癌和鳞癌 (P <0 .0 5 ) ;腺癌与鳞癌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增强后肺泡细胞癌、腺癌与鳞癌在 15、75、13 5、195s时间段及最大C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腺癌、肺泡细胞癌以均匀强化为主 ,鳞癌以不均匀强化多见 ,甚至可出现明显坏死。结论 动态CT净增值及肺结节的强化特点对周围型肺癌的分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肝脓肿动态增强CT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利光  戚跃勇  陈垦  廖翠薇  戴书华 《重庆医学》2003,32(10):1359-1360
目的:研究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62例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脓肿病例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3例行增强动态CT扫描。结果:肝脓肿动态cT表现为:(1)早期(30s),脓肿壁明显强化,脓肿周围肝组织一过性明显强化;(2)晚期(60-90s)。增强形式按脓肿结构不同而异,可为脓肿壁环状强化,或脓肿不规则强化;(3)延时期,脓肿增强有所消退,脓肿周围低密度环可强化为等密度,或脓肿内部强化,病变范围缩小。液化坏死区更显明显。结论:肝脓肿诊断应常规进行CT增强扫描,CT动态增强及延时扫描有助于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CT增强扫描致碘过敏反应的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51例CT增强扫描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病例的抢救方法。提出:①对CT增强扫描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措施;②CT室必须具备一套急救药物和必要的急救器材;③对CT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孙蓓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78-79,161
目的探讨和研究多时相增强CT对肾静脉主干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典型肾静脉血栓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出患侧肾脏体积明显增大的现象,但相较对侧正常肾脏而言并无明显形态改变,肾实质密度降低且肾蒂增粗。动态增强的CT检查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均存在明显的肾静脉血栓充盈缺损的影像,包括3例患者存在下腔静脉明显血栓影,位置处在肾静脉的入下腔静脉部位。此检测结果与肾静脉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相符合。结论多时相增强CT对肾静脉主干血栓的诊断准确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巴蕾  管延升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85-86,161
目的探讨甲状腺增强CT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对甲状腺癌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调阅本院近年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影像学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甲状腺癌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影像学特点及CT值变化,同时评价平扫CT及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状腺癌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病灶均不同程度强化,CT值增高,甲状腺癌组织平扫期、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CT值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平扫甲状腺癌诊断率为29.7%,强化扫描诊断率为85.0%,增强扫描诊断率高于平扫。结论CT增强扫描甲状腺癌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变化,能够为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超、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彩超、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诊断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超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阳性率为63.3%,CT平扫为80.6%,CT增强为81.6%,CT与彩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对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彩超和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要高于CT平扫和增强(P〈0.05)。结论彩超、CT平扫和CT增强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甲状腺癌的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CT增强扫描后,甲状腺癌病灶检出51例,诊断与手术探查证实的符合率为85%。结论:CT增强扫描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祝冬梅 《西部医学》2017,29(2):253-256
【摘要】 目的 调查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月5月在某院使用碘海醇进行CT 增强扫描1246例患者,记录其相关病例资料,对造影剂危险因素、用法用量、并用药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6例患者中有造影危险因素的患者为604例(4647%);进行过健康心理教育患者为130例(1846%);造影前、后均进行水化治疗的患者为412例(3307%);造影前、造影后48~72 h均查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为248例(1990%);有66例出现过敏现象(530%)。结论 该院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使用欠规范,需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造影剂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CT增强扫描致碘过反应的抢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51例CT增强扫描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病例的抢救方法。提出:①对CT增强扫描离子型造型剂副反应的预防措施;②CT室必须具备一套急救药物和必要的急救器材;③对CT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