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4例(10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57眼)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对照组47例(51眼)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RAI)、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g)均较治疗前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联合血塞通治疗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肺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75%较对照组79.17%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血塞通治疗能提高肺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纠正了血液的高凝状态,抑制了血栓的形成,患者血栓前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网Ⅰ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120眼),随机分配为糖网Ⅰ号组(治疗组)和导升明组(对照组),每组均30例(60眼),治疗组口服糖网Ⅰ号,对照组口服导升明,用药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底变化、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 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糖网Ⅰ号组血清AGEs水平、全血粘度高切、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血沉、AGEs水 平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眼底病变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糖网Ⅰ号可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病变,降低其AGEs水平,改善血粘度。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9,(1):24-26
目的观察苦碟子、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TG、T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利于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学改变的治疗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1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随访治疗结果按GOS评级。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结果提示:全血还原粘度,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与正常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天及14天后,治疗组全血还原粘度,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显著低与对照组(P<0.01)。随访治疗结果,治疗组死亡率低,良好及轻残率高,优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液粘滞度增高。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脑损伤患者血液粘滞度,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探索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围麻醉手术期改善微循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36 例ASA分级为I-II级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的患者,术前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无肺部疾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合并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随机分为A、B、C3组,A、B两组分别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8 mg/(kg·h),C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3组患者均用瑞芬太尼0.2 μg/(kg·min)和维库溴铵 0.03 mg·kg-1维持镇痛和肌松.所有患者于颈内静脉穿刺后(T1)(麻醉前),切皮后60 分钟(T2)、120 分钟(T3)、180 分钟(T4)抽取中心静脉血各12 mL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髙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统计学处理: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两两比较的q检验,与常值比较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取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内比较:A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在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粘度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C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低切粘度和全血低切还原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可以有效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2)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在维持麻醉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小,并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持续输注8 mg/(kg·h)更有宜,因此建议丙泊酚输注速度为4 mg/(kg·h);(3)食道癌患者术前均为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对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2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清NO与ET水平。进而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对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潜在机制。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血清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比粘度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E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糖尿病并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调节血清NO与ET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和科索亚联合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临床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胰激肽原酶 科索亚)和对照组(科索亚)。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24h尿蛋白、UAER、Scr、BUN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沉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3)治疗后2组BUN、Scr、MAP、FPG、TG、T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及科索亚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7):2323-232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及NT-proBNP、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一个月。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沉、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NT-proBNP、hs-CRP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OD均显著升高,MDA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OD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沉、全血黏度、血浆粘度和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沉、全血黏度、血浆粘度和Fib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及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视功能及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93眼)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46眼)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4例(47眼)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与出血事件,且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等均结果均正常。结论对于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采用血栓通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功能或者提高患者视力水平,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发挥抗凝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崔明月 《当代医学》2021,27(30):136-137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进行胰激肽原酶片治疗)和观察组(复方血栓通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WVB)、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及纤维蛋白原(F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WVB、PV、HCT及F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给予A组长春西汀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辅助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A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注射用血栓通联用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粘度仪测定272例糖尿病患者,和108例门诊体检健康人员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魏氏法测定血沉;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细胞比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沉、血浆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单纯组除男性在低切变率1(1/s)的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的血流变改变,不能简单都归结为高粘滞血症,不同的并发症有不同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4.
生脉注射液对高血粘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32例高血粘症患者,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发现全血粘度(比)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湿重等项指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全血粘度高切、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生脉注射液有治疗高血粘症的作用,并对其治疗机理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联合检测在脑梗塞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脑梗塞患者与58例正常人,分别测定HbA1c,和血液流变学4项指标(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并比较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脑梗塞组患者与正常组患者相比,HbA1c和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受试者,P<0.05,血浆粘度也高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塞组患者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浆粘度较治疗前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的HbA1c含量与血液流变学与血管循环障碍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脑梗塞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液流变进行联合检测,能更加有效提示脑梗塞的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PTS)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分别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dimer、FIB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初筛试验,血浆D-dimer测定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特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温秀梅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04-1706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与托拉塞米。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炎症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2(IL-2)、微循环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血(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G)及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SOD、GSH-Px、CA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抗炎因子IL-2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Fib、PLT、PA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液微循环的循环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 2015年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80例RVO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和眼底治疗疗效,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和眼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94.74%,对照组视力和眼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78.57%(x2=5.599和4.39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力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术后护理对于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凉活血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拟清洁活血方治疗视网静脉阻塞患者33例,经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血液流变学等检测指标的观察对比,结果显示:视力明显提高,眼底出血完全吸收率18.18%,部分吸收率69.70%,血液流变学异常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度的改善最为显著,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也有明显改善,提示清凉活血方能血液粘稠度,促纤维蛋白溶解,为治疗视网静脉阻塞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血栓通对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栓通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骨科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滴注血栓通14d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参数,包括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粘度等,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14d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血栓通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栓通可以改善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