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对46例BECT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岁34例(73.91%),46例发作均与睡眠有关,临床发作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或同侧肢体抽动的部分运动性发作,并且易泛化为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的中央颞区棘波、尖波或棘(尖)慢复合波。睡眠期痫样放电比清醒期增加43.48%。结论 BECT是与年龄和睡眠密切相关的癫痫,其临床和脑电图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睡眠期脑电图在BEC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儿童中央沟前后的运动感觉区(Rolandic)棘慢波进行观察分析,较为全面地诊治患儿的癫痫类型、推测患儿认知发育及预后。方法对本室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525例癫痫样放电的患儿中Rolandic区放电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 1Rolandic放电143例,占总患儿数27.2%,其中伴中央颞区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111例占77.7%;2合并其他部位放电的32例占22.3%;其中广泛性3 Hz棘慢波发放,伴或不伴失神发作的4例;伴脑发育障碍14例;伴额极、额区放电的4例;伴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4例;抽动障碍6例。结论 Rolandic棘波是儿童最常见的癫痫样放电之一。并非所有的Rolandic区放电都是BECT。  相似文献   

3.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出现的发作性疾病。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全世界大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其中60%的癫痫患儿于儿童时期起病,故儿童癫痫是小儿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的第一个高峰。婴儿期癫痫临床发作不典型,临床诊断分型困难。易漏诊及误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反复癫痫发作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影响患儿脑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儿期大脑处  相似文献   

4.
癫痫发病人群中儿童是成年人发病的15倍,并且部分儿童患经治疗后仍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逐渐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对患儿未来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对于难治性癫痫治疗持续进行创新,但仍有部分患儿现行药物疗效不佳,本文就当前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治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吕庆丽  孟繁霞 《中国药事》2009,23(9):940-941,901
目的对小儿良性癫痫(BECT)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方法对30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视频脑电图进行分析,给予得理多治疗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30例患儿发病均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顶区和(或)中、后颞区棘波或棘慢复合波发放,其中有19例用得理多可控制临床发作。结论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临床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以学龄儿为多见。95%病例对得理多反应良好,单药即可控制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院前急救中惊厥患儿发病特点,提高惊厥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893例院前急救患儿中惊厥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因、现场来源、就诊高峰等进行分析。结果 893例院前急救中惊厥患儿397例,男女比例为1.50∶1,平均年龄2岁7个月,以>12个月-3岁最多(63.47%),其次为>3-7岁(17.63%),新生儿最少见(1.51%);占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热惊厥(74.81%)、癫痫(18.63%)、中毒(2.26%)、颅内感染(1.00%)、电解质紊乱(0.75%)。现场地点以家庭为主要来源(55.42%);其次为乡镇卫生院及私人诊所(18.89%)。院前急救病人以5、6月份和11、12、1月份为两个高峰;24小时中高峰出现在18:00-23:00之间。结论惊厥儿童院前急救中高热惊厥最多见,在家庭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和基层医院中普及高热惊厥急救技能,合理配置急救资源,早期识别癫痫持续状态及时呼救是提高儿童惊厥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部分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又称小儿良性Rolandic癫痫(rolandic epilepsy,RE),是儿童时期特有的一种类型,约占儿童癫痫的15%~20%。发病年龄多在2~14岁,6~10岁为发病高峰,其发作形式多为部分性发作,夜间发作为主,表现为面部抽动、流涎及痰鸣音等。脑电图特点为背景活动正常,在中央和/或颞区反复出现的棘波或尖波,其后所伴随一较大的慢波,可孤立或成簇出现,睡眠期明显增多,波幅增高。BECTS是一类年龄依赖的常染色体遗传,虽然其致病基因还不明确,但仍有几种致病基因被热议,如ELP4、RBFOX、GABRG2等基因突变。BECTS患儿大多有自行缓解倾向或者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部分有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7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病例资料。结果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占全部住院肠炎患儿的6.8%,轮状病毒为最常见的病原体(44.2%),12~23月龄(46.9%)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冬春季(70.7%)高发,易发生在主要由祖父母照看(61.9%)及居住在市郊、农村(72.8%)的儿童;单次病程中惊厥发作次数以1~2次(80.3%)最为多见,绝大多数发作≤5min(83.0%),以全面发作(56.4%)为主。结论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少数病例有患儿有转化为癫痫的可能,需随访至少18个月。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7):50-53
目的研究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4月~2017年3月1994例HFDM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HFDM的发病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HFDM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994例HFMD患儿,男1196例,女798例,男女比1.50∶1.00。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5岁(82.55%,1646/1994),其中1~2岁和2~3岁年龄段分别占26.13%(521/1994)和25.58%(510/1994)。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4~7月份(63.89%,1274/1994),以5月份最高(22.72%,453/199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FMD病例接触史、接种门诊/医院暴露史、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咬手指/玩具习惯、家庭内消毒是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34,9.958,7.675,10.431,5.312,P均<0.001)。结论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多集中于5岁以下,男童多见,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疾病监测,制定相应预防控制策略,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3岁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金坛市人民医院在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断为儿童慢性咳嗽的156例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男96例,女60例。156例慢性咳嗽儿童发病季节:春季61(39.1%)例,夏季13(8.3%)例,秋季24(15.4%)例,冬季58(37.2%)例。年发病次数≥2次43(27.6%)例。1~3岁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呼吸道感染54(34.6%),支原体感染12(7.7%),感染后咳嗽36(23.1%),咳嗽变异性哮喘23(14.7%),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2(7.7%),气道异物6(3.8%),分类不明13(8.4%)。结论1~3岁儿童慢性咳嗽多在冬春季节发病,1~3岁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致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31日),收集万古霉素致儿童DIH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儿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原发病、DIHS发生时间、主要症状、累及器官系统、血液学改变、RegiSCAR评分、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万古霉素相关DIHS患儿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2个月~17岁,中位年龄14岁。万古霉素暴露至出现DIHS的时间为5~35 d,中位时间为17 d。12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例,100.0%)、皮疹(12例,100.0%)、淋巴结肿大(8例,66.7%)和黏膜损伤(5例,41.7%);合并肝损伤者9例(75.0%),肾损伤者4例(33.3%),肺损伤者2例(16.7%),脾损伤和心肌损伤者各1例(各8.3%)。11例(91.7%)患儿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5例(41.7%)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诊断DIHS后12例患儿均停用万古霉素,经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丙种球蛋白等,1例行肝移植)后,11例患儿(91.7%)好转,1例(8.3%)死亡。结论万古霉素致儿童DIHS的临床表现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受损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为肾脏;多数预后较好,少数可出现严重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并比较儿童典型失神(TAS)发作和不典型失神(AAS)发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失神发作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37例,其中TAS组19例,AAS组18例,并进行随访。结果:TAS组起病年龄3.7~10.2岁,4~10岁起病17例,占89.5%,无神经系统发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有特征性脑电图改变,治疗完全控制率为83.3%。AAS组66.7%合并其他发作形式,神经系统发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分别为55.6%和43.8%,脑电图改变多样,治疗完全控制率为33.3%。两组治疗完全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S起病与年龄相关,多无神经系统发育及检查异常,且有特征性的脑电图改变,预后良好;AAS发病年龄差异大,多有神经系统发育及检查异常,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正>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不是一个独立的癫痫综合征,而是一种特殊的脑电图现象,以慢波睡眠期棘慢波指数(spike-wave index,SWI)≥85%为判断ESES的标准[1],发生率约占儿童癫痫的0.2%~0.5%,主要是指睡眠中非快速眼动期(NERM)持续棘慢波发放,包括了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预后的多种癫痫综合征之中,如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Landau-Kleffn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小儿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及出现误诊的原因,尽量减少该疾病的误诊率,使患儿得到及早诊断及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被误诊的17例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 5例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被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占29.41%;4例患儿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占23.53%;3例患儿误诊为癫痫,占17.65%;2例患儿误诊为肺炎,占11.76%;2例患儿误诊为颅内占位性疾病,占11.76%;1例患儿误诊为伤寒,占5.89%。予四联方案进行抗结核杆菌治疗及相关辅助治疗1月后,3例患儿未治愈自行出院,占17.65%,14例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占82.35%。对所有患儿随访2年提示,治愈15例(88.24%),出现智力障碍及癫痫者各为1例。结论小儿患儿漏诊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是对医师该疾病的警惕性较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15.
小儿惊厥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对67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热性惊厥48例(71.6%),癫痫10例(14.9%),颅内感染8例(11.9%),低钙惊厥1例(1.49%)。发病年龄1~3岁比例最高,为48例,占71.6%;其次3个月~1岁6例,占8.95%;3~6岁9例,占13.4%;6~10岁4例,占5.97%。全年均可发病。结论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癫痫、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女比例1.45∶1;9月份至次年3月份发病高峰期;有呼吸道感染诱因40例(62.5%);均有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48例(75%),关节症状30例(46.9%),肾脏症状10例(15.6%)。结论本病临床特点为紫瘢,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季居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脑电图特征。方法总结在该院小儿科住院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T)、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 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32例合并癫痫,占23.0%;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12例(37.5%)和部分性发作6例(18.8%);癫痫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68.8%);25例(78.1%)癫痫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痫患儿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为30例(93.8%)和27例(84.4%),而未合并癫痫患者分别为75例(81.5%)和20例(35.7%),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合并癫痫患儿常见的头颅异常为脑发育不良11例(36.7%)、脑积水6例(20.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等13例(43.3%);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异常所占比例为48.2%和51.9%;81.2%的癫痫患儿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性异常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痫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在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135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金标免疫渗滤分析原理定性测定人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在1358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435例,其中约1岁者26例(10%),1~3岁者170例(39%),3~6岁者167例(42%),跃6岁者72例(28%)。在不同季节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春季有138例(41%),夏季有59例(22%),秋季有164例(38%),冬季有87例(27%)。不同性别的儿童之间,男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者208例(31%),女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者234例(33%)。结论肺炎支原体在1~6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春秋季节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冬季节,而性别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查清吉林市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流行情况,评价卡介苗接种效果,对吉林市1998~2003年儿童结脑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35例,儿童结脑患者均为省市县级以上医院1998~2003年来确诊的病例,按省统一制定标准的《结核性脑膜炎调查卡》中规定项目逐个填写进行调查。2结果分析2.1发病情况见表1、2。1998~2003年共调查儿童结脑患儿35例,其中男20例(57.14%),女15例(42.86%),男女比例为1∶1.3。2.2结脑死亡情况见表3。表30~14岁儿童结脑死亡情况年度儿童数死亡例数死亡率(/10万)环比(%)定基比(%)以98年为基数199814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脑电图特征.方法 总结在该院小儿科住院的脑性瘫痪合并癫痫患儿的癫痫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T)、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抗癫痫治疗效果.结果 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32例合并癫痫,占23.0%;常见的癫痫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12例(37.5%)和部分性发作6例(18.8%);癫痫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68.8%);25例(78.1%)癫痫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痫患儿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为30例(93.8%)和27例(84.4%),而未合并癫痫患者分别为75例(81.5%)和20例(35.7%),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合并癫痫患儿常见的头颅异常为脑发育不良11例(36.7%)、脑积水6例(20.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等13例(43.3%);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异常所占比例为48.2%和51.9%;81.2%的癫痫患儿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性异常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痫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