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3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推荐的足踝评分标准,优22例,良7例,中4例,优良率为87.9%。结论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是治疗三踝骨折的理想入路,不仅可以充分显露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处,同时可以兼顾内外踝骨折的整复固定,减少手术切口和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后外侧、后内测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例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患者,取后外侧入路行外踝、后踝骨折钛板内固定,后踝骨折偏内侧则取后内侧入路行钛板内固定,取内侧入路行内踝骨折钢板或螺钉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1~24个月,平均随访(17.42±3.82)个月,随访率100%。所有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所有骨折经X线检查均骨性愈合,且内固定物位置形态良好,无松动、脱出、变形、断裂等情况。根据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优1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1.67%。结论应用后外侧、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较好的恢复踝关节功能,安全性较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跟骨骨折是跗骨中最常见的骨折,多由于足部落地时发生的轴向载荷作用造成~([1]),关节内跟骨骨折常累及距下关节,多见于后关节突~([2])。由于跟骨的解剖特征:由薄的皮质和松质骨组成,在跟骨骨折中粉碎性骨折和爆裂性骨折较为常见,骨折后处理不当,例如跟骨宽度未恢复,可能导致距下关节炎等并发症~([3])。因此,累及关节面移位明显的跟骨骨折多选择手术治疗。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采用经外侧入路和经跗骨窦入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42例(48足),经过2年回访,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了2种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跟骨骨折多为关节内骨折,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但选择保守治疗,或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就手术方式而言,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案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入路较多,比如单纯内侧及外侧入路,内外侧联合入路等~([1-3])。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率的逐渐提升,由此发展而来的微创手术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比如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4])。本次研究以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经跗骨窦入路、经外侧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医院治疗三踝骨折39例,于伤后6~20h行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2例,因软组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例。结果患者均获临床愈合,切口无感染、无延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按Oterud Mloander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后外侧合并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治疗合并后踝骨折的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合并后踝骨折的外旋型踝关节骨折33例,外踝骨折钢板放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后踝骨折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的伤口愈合、骨折愈合情况,根据美国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评价优良率84.8%,术后12个月评价优良率90.9%,无一例并发伤口感染,2例发生腓肠神经麻痹,2例发生腓骨肌腱炎。结论后外侧入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针对合并后踝骨折的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对32例三踝骨折的病例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18例,旋前外旋型14例。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恢复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Phillips踝关节评分标准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10~13周。术后切口表浅感染1例。根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Phillips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评分为110~150分,平均(140.7±5.5)分;获优20例,良好7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3%。结论改良的踝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不仅可充分显露后踝骨折,同时可兼顾外踝骨折的整复固定,减少手术切口及损伤,术野显露清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50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前入路,B组2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结果 A组手术时间(56.85±24.21)min短于B组(83.14±18.52)min(P<0.05);A组骨折愈合时间(10.24±2.12)周短于B组(13.15±2.47)周(P<0.05)。两组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A组:90.91%,B组:92.8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前入路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外侧手术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骨折22例。对所有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跟腱-腓骨间入路行切开复位固定外踝及后踝骨折,合并内踝骨折的采用踝关节内侧入路固定,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内植物稳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6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骨折,操作简便,显露清晰,固定确实,可直接地精确复位关节面,并且可以可以同一切口完成外踝及后踝骨块的内固定,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闭合性三踝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接受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根据骨折位置采用多切口的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式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6及9个月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Bun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中,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根据术后3、6及9个月AOFAS评分标准的提示踝关节的功能也恢复得更好。Bun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能够达到了解剖复位,减少畸形愈合,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可以得到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资料完整的病例,所有病例按Lauge-Hansen进行分型,全部行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根据Baird-Jackson评分评定,优42例,良6例,可2例。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复位固定满意的优点,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而三踝骨折又是复杂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是除内、外踝骨折外,后踝(即胫骨关节面后唇)骨折移位可造成踝关节向后外侧脱位,可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及三角韧带的损伤。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要求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修复损伤的韧带,以便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自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对58例三踝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10例,术后进行5~29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位置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Olerud-Mon-lander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无骨折再移位,无畸形愈合,无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状态。踝关节功能恢复优8例,良2例。结论采用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操作简便、暴露明显、固定可靠,无创伤并发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内外侧双入路有利于三踝尤其是后踝的显露及整复,按后踝、外踝、内踝顺序依次固定可完成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三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根据Lauge-Hansen分类方法:旋前-外展型4例,旋后-外旋型13例,旋前-外旋型16例。结果随访33例。随访时间8至23个月,平均13个月。33例三踝骨折均愈合。按Leeds等评定标准:优17足,良13足,差3足。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时期肘部较常见的骨折,对于移位型骨折,多采用肘外侧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1].1995年~1998年,我们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损伤小,显露清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够稳定、有效的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内固定,尤其对骨质疏松性的老年患者,因此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1])。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我院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外踝及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例外踝及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其中优13例(占65.0%),良4例(占20.0%),可2例(占10.0%),差1例(占5.0%),优良率为95.0%。结论后外侧入路治疗外踝及后踝骨折,使骨折部位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常用的方法为前外侧入路,但这种方法在知情情况下很难完成胫骨平台后外侧踝骨折的复位及固定^[1]。笔者应用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踝骨折患者3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胫骨平台后外侧踝骨折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5~62岁,中位年龄43.2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左侧18例,右侧1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内固定术,切口愈合后选用中药熏洗患处、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获10~26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9.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三踝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周子玉  刘烈东  魏建江 《贵州医药》2023,(10):1555-1556
目的 探究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前内侧入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