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21-8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微出血阳性组和脑微出血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23.45%,年龄、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3-4级)与脑微出血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年男性脑梗死206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年男性脑梗死一般指年龄在45~59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渐趋年轻化。尤其是男性,担任家庭、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一旦患有脑梗死,不但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更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于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收治45~59岁的男性脑梗死20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年龄在40~59岁之间,首次发生脑梗死的男性患者206例,平均年龄51.5岁。其中工人83例,占40.3%,农民65例,占31.6%,行政干部22例,占10.7%,教师18例,占8.7%,无业人员18例,占8.7%。本组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2病因及危险因素2.1病因动脉粥样硬化188例,占91.26%;心源性脑梗死8例,占3.88%;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中枢性血管炎6例,占2.91%;其他尚不能肯定原因者4例,占1.94%。2.2危险因素本组206例中,吸烟185例,占89.8%,高血压133例,占64.56%,冠心病101例,占49.03%,饮酒85例,占41.26%,高黏血症78例,占37.86%...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包静  李振东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29-163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3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40例非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颈动脉内径及脑梗死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7.5%),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0%),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7.5%),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26-1527
目的:探讨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TOAST分型。方法:对收住院青年脑梗死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相关的致病因素及病因TOAST分型的亚型。结果:120例青年脑梗死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病68例、有饮酒62例、有高脂血症57例、有吸烟47例、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7例、有心脏病28例、有糖尿病14例以及其它因素等,病因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34.2%;心源型脑栓塞占16.7%;小动脉脑梗死占26.7%;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19.2%;原因不明型占3.3%。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其余为大量饮酒史、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史、有吸烟史、心脏病史、有卒中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等,病因TOAST分型的亚型主要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青年患者预防脑梗死应早期重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防治,同时重视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颈痛等症状,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李世英  刘斌  刘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977-980,99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简称斑块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简称非斑块组),并根据斑块积分将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3级(轻、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血浆CHOL、LDL-C和Apo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RP、白细胞计数、TG、HDL-C、ApoB、Glu和Fib在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RP、WBC计数、TG、ApoB、Glu和Fib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HDL-C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伟  杨宏伟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80-1081
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的疾病。现将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11月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分析13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并与220例老年脑梗死组比较,探讨其危险因素的暴露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χ2=13.67,P<0.001),青年组活动中起病比老年组常见(χ2=35.16,P<0.001);危险因素:青年组吸烟(OR,5.43;95%CI=3.16~9.32;P<0.001)、风湿性心脏病(OR,15.77;95%CI=1.97~125.9;P<0.005)、饮酒(OR,1.89;95%CI=1.07~3.35;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OR,1.80;95%CI=1.06~3.06;P<0.05)高于老年组,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脂代谢紊乱、饮酒、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结论: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暴露不等同于老年患者,控制其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常见危险因素及一些少见因素有利于防治青年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桂西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危险相关因素。方法:对体检的3624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进行问卷、肾损伤及其危险相关因素指标检测分析。结果:CKD患病率11.29%,知晓率30.81%;白蛋白尿患病率4.00%,肾功能下降患病率4.11%,非感染血尿和/或白细胞尿患病率1.27%。代谢综合征(MS)及其的组分中CKD患病率9.38%,泌尿系结石中CKD患病率1.90%。40~75岁比20~39岁、男性比女性、MS比三组分的CKD发生率高,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桂西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CKD患病率为11.29%,危险相关因素有其特点,以MS及组分为主,泌尿系结石、年龄、男性等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65-1366
目的:探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WI分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和急性单发脑梗死组,全面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结合脑卒中的临床分型,探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率为20.05%;与急性单发脑梗死组相比,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患者多见(P<0.05);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既往卒中病史、高血压病、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临床中并不少见;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病因;既往的卒中病史、高血压及心房纤颤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的年复发率为4%~14%,且复发性脑梗死的致死率、致残率均高于首次发病者[1]。以往对复发性脑梗死多注重于临床分析,而针对其危险因素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地对复发性脑梗死病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探讨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耀波  解龙昌  王新 《广东医学》2004,25(2):172-173
目的 了解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发现脑梗死复发与高血压病史及病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高脂血症、卒中家族史、吸烟或嗜酒有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病史及病程、糖尿病、TIA、高脂血症、卒中家庭史、吸烟或嗜酒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7-119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16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复发与未复发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143例),对两组患儿的病史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对影响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年龄<3岁、体温<38.5℃、复杂型惊厥、围生期异常、惊厥家族史、脑电图异常、生活环境差、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作年龄小、低热惊厥、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生活环境差、围生期异常、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是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反复发作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1997年全国死因统计顺位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成为城镇居民前三位死因,预计到2020年,亚洲国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将比1990年增加1倍,再次向人们敲响心血管疾病的警钟。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68-1069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HT)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508例按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34例及非出血转化组474例,对比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脑栓塞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40.7%;大面积脑梗死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33.3%;Rt-pa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0%;508例患者HT发生率为6.7%。结论: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是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心源性脑栓塞是发生HT的重要原因之一。Rt-pa溶栓治疗并未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卒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能力。因此研究其病因并加以预防有重要意义。我们对1991年10月~199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7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贝临床资料l·1一般资料本组174例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符合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并经头颅CT或【和」MRI证实。174例中,男132例,女42例,年龄42~87岁,<55岁15例(8.6%),55~岁27例(15.5%),60~岁93例(53.5%),>70岁39例(22.4%)。发病至人院…  相似文献   

16.
孕期焦虑与抑郁情绪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孕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自评抑郁量表(SDS)以及自制的孕妇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69名孕32~34周孕妇进行测试,并与269名健康已婚未孕妇女比较.结果 269名孕妇状态焦虑情绪发生率为12.3%,特质焦虑情绪发生率为6.3%,抑郁情绪发生率为9.3%.孕期状态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已婚未孕妇女(t=6.69、18.86,P<0.01).孕期与焦虑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户籍类型(OR=2.89,95%CI=1.95~3.86)、既往胎儿-婴儿死亡(OR=4.88,95%CI=3.15~5.03)、担忧产后经济问题(OR=3.27,95%CI=2.05~3.71)、夫妻关系(OR=43.36,95%CI=38.26~47.53)、婆媳关系(OR=39.22,95%CI=35.61~41.39)、担忧分娩安全(OR=1.58,95%CI=1.26~1.90)和担忧孩子患遗传性疾病(OR=6.31,95%CI=5.11~7.22);孕期与抑郁情绪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户籍类型(OR=2.76,95%CI=1.83~3.68)、夫妻关系(OR=39.38,95%CI=37.23~44.53)、担忧产后婴儿健康(OR=7.12,95%CI=5.99~8.33)、是否参加孕妇学校(OR=3.76,95%CI=2.58~4.83)和担忧产后经济问题(OR=3.52,95%CI=2.28~4.36).结论 孕期焦虑、抑郁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在今后的孕期保健中,不仅要关注孕妇的生理状况,还应注意其心理状态,避免孕妇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对象选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47~84岁,平均61.25±10.29岁。全部病例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以及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36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腔隙性梗死20例,脑干梗死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5例,糖尿病史8例。两者均有5例。排除:1出血性脑血管病;2心源性脑栓塞或其他原因的脑栓塞;3瘤卒中;4伴严重心、肝、肾疾病。2方法入院3d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影响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抗凝药物、年龄>70岁与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呈独立相关(均<0.01)。结论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抗凝药物、年龄>70岁是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为舟山市制定乳腺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方法 选择舟山海岛乳腺癌患者365例,按照1:1频数匹配条件选取对照365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危险因素为流产史、...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再发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死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155例再发脑梗死病例与同期190例初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初发脑梗死5年内为再发高峰期,再发脑梗死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P<0.05),脑梗死再发者伴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者明显多于初发者(P<0.01),而且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水平增高者明显高于初发者(P<0.0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LDL、高Fb等都是脑梗死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再发高峰期及长期的二级预防应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LDL和高Fb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