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CT能谱成像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检出及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拟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良性组24例与恶性组16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能谱成像检查,对比两组不同时期碘浓度情况,不同时期能谱衰减曲线斜率情况,结节CT特征情况。同时,比较CT能谱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在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方面对比,前者更高(均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在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能谱衰减曲线斜率方面对比,前者更低(均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在包膜、钙化、边界规则等方面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CT能谱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病理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甲状腺CT能谱成像碘浓度、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在不同时期均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通过CT能谱成像有效检出甲状腺结节,并在鉴别结节良恶性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参数在肺孤立性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回顾性连续纳入孤立性肺结节58例,于手术或治疗前行双期双能CT扫描,58例肺结节均有病理结果。基于双能CT碘图和有效原子序数图,对病灶及周围肺组织进行碘浓度(IC)及有效原子序数(E-ff Z)的定量测量,IC采用标准化碘浓度(NIC)。将以上定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在肺良恶性两组之间进行组间比较。受试者曲线特征(ROC)评价诊断实验准确性。结果 58例肺结节中,43例恶性结节,15例良性结节。对于结节内部,动脉期NIC在两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组高于良性组,静脉期NIC与平扫E-ff Z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良恶性结节邻近肺组织灌注的影响,动、静脉期病灶侧IC、E-ff Z及对应差值在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周围肺组织灌注动脉期两侧差值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光谱CT参数在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GSI)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天津市静海县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甲状腺能谱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0例(35个结节)与15名健康志愿者的甲状腺进行分析。用能谱CT行GSI单能模式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采集后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测量并计算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35个甲状腺结节中乳头状腺癌15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0个。乳头状腺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甲状腺组的碘浓度(mg/cm3)分别为,平扫期:0.39±0.16、0.81±0.23、1.80±0.29;动脉期:1.13±0.45、3.53±0.42、5.78±0.42和静脉期:2.99±0.35、2.44±0.48、4.58±0.43。曲线斜率分别为平扫期:0.32±0.36、0.91±0.40、2.45±0.23;动脉期:1.78±0.34、4.32±0.43、6.44±0.43和静脉期:3.12±0.35、2.59±0.33、5.12±0.57。在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三组间的碘浓度和曲线斜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CT形态学及能谱成像技术,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能谱CT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择期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记录甲状腺癌检出情况,分析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80例甲状腺结节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5例(31.25%)确诊为甲状腺癌(恶性组),55例(68.75%)为良性结节(良性组),其中囊肿18例,炎症性结节28例,增生性结节型甲状腺肿9例。恶性组40 keV下CT值、90 keV下CT值、斜率K、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碘浓度小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水浓度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40~90 keV)斜率K、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NIC单独及联合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0,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能谱CT碘图联合标准化碘浓度能够有效诊断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的能谱成像和分析功能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肺鳞状细胞癌13例,肺腺癌9例,肺类癌1例,结核球6例,炎性假瘤1例,肺动静脉瘘1例(具有典型的CT表现),均采用宝石能谱CT的能谱成像模式扫描,获得动脉期、静脉期的70keV单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利用单能量图像的能谱分析功能,观察不同肺部占位性病变在单能量图像获得的能谱衰减曲线异同以及不同物质的含量,并比较不同占位性病灶间碘基值、水基值及病灶在不同keV下的CT值及斜率的差异,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别对比良恶性肺占位病变组间不同单能量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含量与水含量的差异。在动脉期、静脉期两期中良性肺占位病变与恶性肺占位病变组间不同单能量下CT值比较显示,单能量越低时CT值差别越大,在40keV时,其CT值差别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脉期和静脉期两期碘基图像上良性肺占位病变组的碘浓度均低于恶性肺占位病变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水基值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动脉期及静脉期中良性肺占位能谱曲线斜率明显低于恶性肺占位的斜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组与肺腺癌组CT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动脉期及静脉期肺鳞癌组能谱曲线的斜率均高于肺腺癌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过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碘基图像和碘物质定量分析,可以反映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血供特点及增强幅度,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重建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通过低剂量能谱CT双期扫描100例肺结节患者,所有纳入病例均经过病理确认。基于双期基物质密度图像,利用能谱分析工作站分别测定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水基值和碘基值,统计相对于主动脉,两期病灶的标准化水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值及两期标准化碘含量差值及标准化水含量插值;获得双期能谱曲线斜率。借助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良、恶性肺结节的两期碘基值、标准化碘水浓度、水基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变化。结果 不同病变结节的图像结果分析发现,恶性标准化碘浓度(NIC)、肺结节的碘基值和标准化碘浓度差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P均<0.05。良恶性结节在双期水基值、标准化水含量(NWC)和标准水含量只差(WCD)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恶性肺结节的能量衰减曲线斜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 低剂量能谱CT结合ASIR重建碘基值、动静脉期能谱斜率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占位患者40例,其中恶性20例(鳞癌10例,腺癌7例,其他3例),良性20例,通过能谱分析软件,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占位灶感兴趣区的碘浓度、水浓度及40~140 keV(以10 keV为间隔)各能量水平CT值(HU),并计算动脉期、静脉期其不同能量水平下的能谱曲线斜率。结果动脉期及静脉期良恶性肿瘤之间在不同keV(40、60、80、100、120、140 keV)对应的CT值及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动脉期及静脉期良恶性肿瘤之间的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9、1.808,P>0.05)。动脉期鳞癌与腺癌在不同keV下对应的CT值差异及碘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肺鳞癌与腺癌不同keV下对应的CT值差异及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鳞癌与腺癌的水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联合多参数定量分析,在肺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双源CT(DSCT)单能量下CT值及平均能谱曲线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诊断分为恶性结节组25例,良性结节组28例(其中15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为甲状腺腺瘤),术前行双源CT能谱成像。另选取20例甲状腺无任何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不同类型结节在不同期相下的单能量CT值,绘制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绘制不同类型结节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平均能谱曲线,比较曲线斜率。结果 平扫期(C)50 keV、动脉期(A)60 keV、静脉期(V)70 keV下对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的效能最高,诊断临界CT值分别为68.65 HU、171.8 HU、152.35 HU,所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6.4%、44.0%、0.404,89.3%、80.0%、0.693,78.6%、88.0%、0.666;三期各组研究对象的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单能量下CT值及能谱衰减曲线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经影像学检查(X线、CT)发现肺内占位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占位组(n=21)和恶性占位组(n=36)。两组患者均实施能谱CT成像技术,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对比两组动、静脉期40-80keV隔间单能量CT值,动脉期40-70keV期间能谱斜率,动、静脉期碘和水基值及差值。结果动、静脉期40-80keV隔间单能量CT值及动脉期40-70keV期间能谱斜率,良性占位组均低于恶性占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期碘基值及差值,良性占位均低于恶性占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期水基值及差值,良性占位均高于恶性占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内占位良恶性在能谱CT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其诊断结果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09-312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脂联素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80例设为甲状腺结节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甲状腺结节组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良性结节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截值分别为29.73 ng/mL、9.42 ng/mL,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显著大于内脂素单项诊断,与脂联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可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血清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