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受伤至第二次CT检查时间(HCT2)、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首次及复查CT血肿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GCS、HCT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及复查CT血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OR<1,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对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受伤至第二次CT检查时间(HCT2)、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首次及复查CT血肿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GCS、HCT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及复查CT血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OR<1,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对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型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出现颅内进展型出血分为进展性出血组和非进展性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受伤后首次CT的检查时间、昏迷评分、受伤到第二次CT检查的时间、凝血功能、首次CT和复查CT出血量等。采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进展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年龄大、入院时GCS分数高、受伤到第一次CT时间短、D—D水平高、FDP水平高、PLT水平高、INR大是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型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影响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型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了解这些因素,做到积极预防和治疗,以降低对患者的危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I)以及预后的影响,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价值。 方法 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时段采集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检测伤后血浆D-D动态变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第3天、第7天以及第15天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分成2组,颅脑CT复查提示颅内血肿较前明显增大者(≥25%)为PHI组,未明显增大者为对照组。进一步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分析D-D对颅脑损伤程度、PHI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 8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42例为PHI患者,发生率为47.73%。PHI患者伤后24 h内、第3天、第7天、第15天外周静脉血D-D含量均显著高于非PHI患者(24 h内:7.47±6.35 vs.2.01±2.46;第3天:4.06±3.43 vs.1.41±2.37;第7天:2.73±3.03 vs.0.91±1.38;第15天:1.77±3.15 vs.0.41±1.07,均P<0.05);GCS评分≤8分患者D-D含量明显较高,GCS≥9分患者D-D含量较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D-D含量较高者,PHI发生率亦较高;预后不同的患者D-D含量有显著差异。 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中D-D含量异常增高,可作为PHI发生的预测因素,是判断患者伤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20,(1):60-6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近期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MPV水平分为MPV增高组和非MPV增高组,并按照随访入院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与非MPV增高组比较,MPV增高组入院GOS评分偏低,多发脑挫裂伤比例、颅内血肿量、合并脑疝比例、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改良CT图像评分中9~14分的患者比例及平均分值、预后不良比例及GOS平均分值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MPV、D-D、CRP、Fib、改良CT图像评分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V与颅内血肿量、D-D、CRP、Fib、改良CT图像评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呈正相关,与GO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MPV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7,P=0.009);ROC曲线显示MPV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859,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71%和85.74%,最佳诊断截点为13.20 fl。结论:急性期MPV水平增高可能是重度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应当密切监测MPV水平变化,建议将其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798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对患者颅内出血有无进展及其进展的程度进行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进展组为355例,非进展组为443例。结果进展组患者与非进展组比较,其年龄明显较大,入院时的GCS评分、HCT1、PLT计数均明显较低,复查CT血肿量、PT、INR、D—D及FDP均明显较高,以上各观察指标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年龄、FDP、INR及其D—D。结论年龄、D—D、FDP及其INR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如果患者的GCS、HCT1及其PLT具有较低的数值,则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对其监护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T检查的时间(HCT1)、损伤类型和部位、血肿量、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GCS和治疗总费用。对进展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常规复查组患者根据入院GCS分为3组(3~8分组、9~12分组、13~15分组),评价各组有无必要进行常规CT复查。结果两组患者间出院GCS、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GCS、HCT1、PLT越小越容易发生进展性出血(OR<1,P<0.05)。在常规复查组中,53例患者复查了161次CT;其中25例轻度创伤性脑损伤(GCS 13~15分组)患者中,仅1例(4%)发生进展性损伤且改变了...  相似文献   

8.
杨默  赵胤杰  田铸  王伟  向强  李科 《西部医学》2022,34(6):834-838+842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预测系统的初步建立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0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收治的282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分为进展组(n=62)和非进展组(n=220),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机制、损伤类型(单一/多发颅脑损伤)、对光反射、GCS评分、多项生理指标和CT分级等资料,采用ROC 曲线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赋值后建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预测系统。 结果年龄(≥56.5岁)、合并多种颅脑损伤、对光反射(迟钝)、GCS评分(9~12分)、白细胞(WBC,≥14.76×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1.25 s) 、D-2聚体(D-dimer,≥10.51 mg/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7.4 s)等8个指标为进展性出血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赋分后形成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预测系统,并划分了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危险分层,四个危险分层患者进展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4%、17.5%、46.4%、91.4%。结论建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的预测系统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进行伤情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至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分为轻型组(n=28)、中型组(n=25)与重型组(n=27),结合术后GC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52)、预后不良组(n=28),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n=40),比较三组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与对照组入院时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空腹血糖(FPG),比较预后不同2组凝血功能情况,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GC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颅脑损伤患者Fbg、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D、F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T、a 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重型组Fbg、PLT水平明显低于轻型组与中型组(P0.05),且中型组明显低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PT、a PTT明显长于轻型组与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长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D-D、FPG明显高于轻型组与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预后良好组Fbg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T、a PTT、D-D浓度及GCS评分明显小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颅脑损伤患者Fbg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 PT、a PTT、D-D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颅脑损伤越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也更加严重,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患者预后紧密相关,能用来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其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同时根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及GC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轻型、中型、重型组及对照组入院时凝血功能、空腹血糖(FP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对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PT、aPTT、Fbg、D-D水平,并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GCS评分、FPG及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PT、aPTT、FPG、D-D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而Fbg、PLT随病情加重降低(P0.05),即重度组中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PT、aPTT较预后不良组短(P0.05),预后良好组的FPG、DD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PT、aPTT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与FPG、D-D呈正相关(P均0.05),Fbg则与GCS呈正相关(P0.05),与FPG、D-D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与损伤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可将其作为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诊断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2004年8月-2005年3月该科收治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患者19例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和进行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该组有7例患者首诊时漏诊颈椎和颈髓损伤,漏诊患者中重型颅脑外伤4例,中型颅脑外伤2例,轻型颅脑外伤1例。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的颈椎和颈髓损伤易被漏诊。在接诊颅脑外伤患者时应警惕是否合并颈椎和颈髓的损伤,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对疑有颈椎和颈髓损伤而没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尽早予以颈部有效制动,同时行颈椎正侧住及张口位X线检查,张口困难的患者应行寰抠椎CT检查;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建议常规行颈椎正侧住X线片检查及寰枢椎CT检查。对怀疑有颈髓损伤的患者应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Blast injury     
Individuals with a blast injury are the victims most likely to be seen by an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An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injuries is important. Individual care should follow standards established for all trau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17.
多发伤中肾脏损伤的诊治(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多发伤中肾脏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1年~2003年间对我院收治的62例多发伤中肾脏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28例(占45.2%),行肾切除22例,切肾率64.7%.结果肾修补8例,除4例严重损伤死亡外,其余救治成功.结论多发伤的治疗首先是抢救生命,对肾损伤仍以保守治疗为主.术前来不及行相关检查而行剖腹探查术是肾切除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结果。方法 对37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回顾性总结。结果 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29例(34.7%),轻残81例(21.8%),重残52例(14.0%),植物生存16例(4.3%)。死亡93例(25.1%)。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同时是减少致残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多发伤中肾脏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1年~2003年间对我院收治的62例多发伤中肾脏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28例(占45.2%),行肾切除22例,切肾率64.7%。结果肾修补8例,除4例严重损伤死亡外,其余救治成功。结论多发伤的治疗首先是抢救生命,对肾损伤仍以保守治疗为主。术前来不及行相关检查而行剖腹探查术是肾切除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治疗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诊断与处理特点。方法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治疗及预后 ,总结合并伤与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不同的临床诊断及处理特点。结果 :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 ,不同于单纯颅脑损伤因颅内压增高所表现的Cushing反应 ,而是表现为低血压 ,呼吸困难、缺氧 ,意识障碍判断困难。治疗应先保证呼吸道畅通 ,纠正休克血压 ,制止胸廓的反常活动。低血压纠正的同时 ,注意神经体征的变化 ,并行相应的脑外科处理。结论 :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 ,较单纯的颅脑损伤更复杂 ,首先处理因胸外伤所致的低血压 ,畅通呼吸道 ,制止胸廓的反常活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