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性 ICU 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性 ICU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特点。方法采用综合 ICU 目标性监测方法,统计2011年6月—2012年12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重点监测侵入性操作感染发生率。结果监测患者2591例,共发生210例次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8.10%,例次日感染率为32.52‰,调整日感染率为9.9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率37.73‰,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日感染率(CAUTI)5.47‰,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CRBSI)2.81‰;共检出21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96%。结论ICU 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侵入性操作较多;目标性监测能准确全面了解 ICU 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及时制定有效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导管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观察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01-12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两年内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相关部位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主要是留置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和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内对重症监护病房的2495例患者进行观察,留置导管的有2318例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4.84%,共发生导管相关医院感染344例,其中肺部感染155例,尿路感染139例,相关血液感染50例.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在相关医院感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留置导管相关的血管通道、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道更容易发生相关导管的医院感染.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该人群相关导管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因素,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ICU医院感染患者26例统计不同因素的医院感染率,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高于无上述因素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感染18例(69.2%),泌尿系统7例(26.9%),皮肤感染1例(3.8%)。共检出病原菌287株,G-杆菌15例(57.7%),其次为真菌8例(30.8%),最后是G+球菌3例(11.5%)。结论 ICU发生医院感染因素复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中的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2年1月-12月入住河南省肿瘤医院ICU≥48h的住院患者。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794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4.53%,日感染率为17.570%o,经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479%e。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人,日感染率8.368%o,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人,日感染率为1.541‰;无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发生。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6.67%。结论ICU开展目标性监测可以动态了解ICU的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6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导致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本组180例患者中共2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其感染率为11.1%,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则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因素,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对ICU医院感染患者26例统计不同因素的医院感染率,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高于无上述因素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感染18例(69.2%),泌尿系统7例(26.9%),皮肤感染1例(3.8%).共检出病原菌287株,G-杆菌15例(57.7%),其次为真菌8例(30.8%),最后是G+球菌3例(11.5%).结论 ICU发生医院感染因素复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ICU目标性监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原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监测。结果目标性监测563例患者,99例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7.58%,日感染率为34.93‰,调正日感染率为8.71‰,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为35.17‰,占全部医院感染的67.68%,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2.60‰,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1.08‰。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112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王颖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15-216
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6月至12月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监测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是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留置针、留置尿管、引流管等)。结论该调查提示了医院感染的高发病率,明确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防止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2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患者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留置导尿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院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留置导管超过7d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将会呈数倍增加(P0.05);男性发生医院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留置导尿时间与性别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泌尿系感染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及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时间、性别具有相关性,应准确把握留置导尿适应症,尽早拔除导管,降低医院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江苏省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指南》中介绍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调整日感染例次率为8.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18.6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5.77‰,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4.32‰。结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早期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